第1290章 尊嚴之戰(9)

(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新書《鐵血兵戈》六月一日開始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的繼續支持,拜謝了。)

代善的屍體被擡過來了。

一顆燧發槍的子彈從代善的頸部射入,這大概是代善死亡的原因,屍體沒有經過清洗,臉上很多的血污,要不是因爲代善佩戴者金盔,而且年齡偏大,將士不會意識到這個被殺死的後金韃子就是後金排名第一的禮親王。

看着代善臨死都睜着的雙眼,蘇天成搖搖頭。

“代善,朕知道你死不瞑目,不過這歷史的潮流,你是無法阻攔的,皇太極沒有辦法,後金也沒有辦法,朕最終是要徹底剿滅後金的。”

說來也奇怪,蘇天成說完這話之後,代善的眼睛居然閉上了。

蘇天成下令厚葬代善。

一時間,這個故事在江寧營將士之中廣爲流傳,就連攻陷廣寧造成的重大傷亡,也沒有誰刻意去重視了,所有人都認爲,後金一定會滅亡,就連死去的代善都感覺到沒有辦法阻攔了,諸多將士的鬥志大爲高漲。

耀州方向進攻的情況也傳過來了。

洪承疇帶領大軍,一天之內就拿下了耀州城,守護城池的後金韃子,在江寧營最新戰術的打擊之下,分崩離析,徹底慘敗,洪承疇的下一步,就是拿下海州,從偵查到的情報來看,多爾袞親率大軍,加強了對海州的防禦。

接到了洪承疇的稟報之後,蘇天成笑了,他知道後金韃子滅亡的時間快了。

當初計劃從兩線攻擊,就是需要牽住後金韃子。皇太極安排豪格帶領部分的後金韃子,在撫順和鐵嶺一帶駐紮,蘇天成就清楚,這是皇太極留下的後手,一旦瀋陽失守,豪格就會率領後金韃子的部分精銳。從薩爾滸或者是開原方向撤退,退到黑山白水之中去,利用有利的地形,繼續的負隅頑抗,避免後金的覆滅。

這個安排雖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視,但蘇天成不以爲意,一旦後金的精銳部隊被消滅殆盡,豪格帶領的部分後金韃子,覆滅的時間也就不遠了。儘管他們朝着後金發跡的老巢逃跑,妄圖依靠地形的優勢抵抗,可惜豪格沒有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那樣的驍勇,他們丟失了瀋陽,絕大部分的軍隊被剿滅,退回到鎮北關一帶去了,就沒有了物資方面的支持,難以支撐。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蘇天成的原則。除惡務盡,不會留下絲毫的隱患,強大的江寧營將會緊追不捨,豪格帶領後金韃子,要麼投降,要麼跳進江河之中餵魚蝦。

戰鬥的進程很是順利。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和鑲紅旗被徹底剿滅,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也在海州佈防,一旦洪承疇包圍了海州城,多爾袞插翅都不要想着逃走,皇太極賴以依靠的滿八旗一半的軍士。將全部覆滅,其中包括了最爲驍勇的正白旗和鑲白旗,恐怕到了那個時候,皇太極就無力迴天了。

佔領了廣寧之後,蘇天成親自下了命令,將士只有兩天的休整時間,大軍馬上就要渡過遼河,直接進攻瀋陽了。

就在蘇天成下達準備進攻瀋陽命令的時候,皇太極也得知了江寧營從耀州、遼東兩個方向發動進攻的消息,這令皇太極猝不及防,按照部署,大清國重點的兵力都集中在遼東一帶,保護瀋陽,但江寧營從兩個方向發動進攻,一旦佔據了廣寧和海州,就好比是兩把鐵鉗,牢牢箍住瀋陽的脖子,特別是海州方向的鞍山和遼陽若是失守,瀋陽將成爲無所依靠的孤城。

就在皇太極開始考慮緊急調整部署的時候,壞消息接踵而至。

僅僅一天的時間,江寧營攻陷了耀州,駐守耀州的五千將士,全部陣亡,三天之後,廣寧失守,駐守廣寧的正紅旗、鑲紅旗的五萬將士,全部陣亡,多爾袞被迫率領正白旗和鑲白旗的主力,駐守海州,與江寧營決一死戰。

更加令皇太極承受不住的是,禮親王代善陣亡。

皇太極怎麼都想不到,江寧營究竟驍勇到什麼樣的程度了,爲什麼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拿下廣寧和耀州,五萬多滿八旗的將士,就這樣消失不見了,更不用說駐紮在西平堡和義州的漢八旗了,恐怕只剩下投降的命運了。

好不容易鼓足精神親自指揮戰役的皇太極,突然出現了短暫昏迷的情形。

醒來之後的皇太極,頭髮鬍子全部白了,或許他已經想到了即將到來的命運了。

瀋陽城內亂作一團,先前那些氣勢洶洶想要與後金韃子拼死的滿人權貴,這個時候集體失語,沒有誰繼續說大話了,就連一直不服氣的阿濟格,得知駐守廣寧的禮親王代善戰死、五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時候,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好長時間沒有開口說話。

豪格帶領部分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的軍士,一共兩萬人,駐守在鐵嶺與撫順之間,保衛瀋陽的重任,自然落在了皇太極與濟爾哈朗的身上了。

皇太極再次給豪格寫信了,要求豪格堅守,絕不準派兵支援瀋陽,在信函的結尾處,皇太極終於告訴豪格,一旦瀋陽失守,豪格率領軍士,迅速朝着鎮北關方向撤退。

是不是遣散瀋陽的皇室成員,這是皇太極非常難以決斷的事情,皇室成員都留在瀋陽,一旦江寧營攻陷瀋陽,所有人都要成爲俘虜,這是皇室成員難以接受的損失和羞辱,可要是現在就撤離瀋陽,無疑會釋放出來極爲不好的信號,對於保衛瀋陽的大軍來說,是最大的打擊,恐怕作戰的過程之中,不會有多少的士氣了。

皇太極最終咬牙決定,皇室成員暫時不撤離,一旦瀋陽守不住了,再行考慮是不是迅速撤離。

可惜皇太極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耀州和廣寧都是在很短時間之內失守的,以往那種攻城拔寨戰鬥持續數月甚至一年左右時間的情形,根本不會出現了。

崇政殿。

濟爾哈朗的神情嚴肅。

“鄭親王,護衛瀋陽的重任,朕就交付給你了,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和鑲藍旗的勇士,統一歸你指揮,如何的部署、如何的防禦,都是你做出來決定,所有漢八旗的軍士,同樣歸你節制了,十多萬的大軍護衛瀋陽,朕就不相信了,江寧營能夠輕易就殺過來。”

“皇上,臣一定盡心竭力,不辱使命,不過臣有一個請求,懇請皇上恩准。”

“鄭親王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就是了,朕一定會准許的。”

“臣懇請皇上帶着皇后娘娘、貴妃娘娘、諸多的貝勒貝子,撤離瀋陽,暫時迴避,如此臣纔好做出來全面的部署。”

皇太極看着濟爾哈朗,楞了好一會,臉上出現了苦笑的神情。

“朕明白你的意思,不過如此關鍵時刻,朕怎麼可能離開瀋陽,朕的家人,更是要堅守在這裡,朕要是離開了,鄭親王就不好指揮作戰了,這件事情,朕看就不要提及了。”

“皇上皇后娘娘的安慰,關係我大清國的安危,非常時期,暫時的迴避也是完全可以的,臣以爲大清國的勇士完全能夠理解,若是皇上堅持在瀋陽,臣反而有些放不開手腳了。”

“鄭親王,朕明白你的意思,你的好意朕心領了,不過如此關鍵時刻,朕是絕不會離開瀋陽的,我大清國的巴圖魯,不可能臨陣逃脫,那是懦夫的表現,朕身爲皇帝,若是有了這樣的舉措,那就是我大清國的恥辱,此事不用提了。”

皇太極的態度非常的堅決,濟爾哈朗嘆了一口氣,不好繼續說了。

其實豪格駐紮在鐵嶺和撫順一帶,這就是濟爾哈朗提出來的建議,從大晉的京城回來,稟報了談判的情況之後,濟爾哈朗專門面見皇太極,提出來了撫順和鐵嶺之間的經營是很重要的,包括鎮北關,必須要有人鎮守,濟爾哈朗直接建議皇太子豪格負責鎮守。

皇太極和濟爾哈朗兩人商議了很長的時間,期間甚至出現了爭論,一貫冷靜睿智的濟爾哈朗,在皇太極的面前據理力爭,陳述自身的見解,最終令皇太極認識到了,必須要準備好後路,不要顧及多諸多滿人權貴的認識,很多的滿人權貴,並不瞭解真正的局面,只是知道好勇鬥狠,憑着一腔熱血來做出決定。

事實證明,濟爾哈朗提出來的意見是非常正確的,廣寧城在三天時間就完全失陷,駐守的五萬大軍全軍覆沒,若是集中大清國全部的兵力,與江寧營展開決戰,最終的結局,就是全軍覆沒,代之的就是大清國的徹底覆滅。

可惜濟爾哈朗的醒悟也是很遲的,或者說大清國的命運,在蘇天成出現在大明朝廷之中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接受了皇太極命令的濟爾哈朗,與代善的想法是一樣的,覆巢之下無完卵,他不準備迴避了,會親自駐守在瀋陽,與江寧營廝殺到最後,瀋陽失陷之日,也就是他濟爾哈朗絕命之時了。(未完待續。。)

第51章 遊歷第1101章 帝心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497章 內訌(2)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71章 鹿鳴宴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67章 波動第181章 幕僚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29章 忠告第1012章 誤判?(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273章 驚奇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04章 平衡術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256章 悲愴第1188章 行動(5)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274章 奧妙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318章 大比武(3)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44章 慘敗(2)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772章 海戰(2)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165章 苦嶺關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495章 宿命論(4)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21章 聖旨下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