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調整軍官

斬殺軍官,目的是爲了能夠提升邊軍的戰鬥力,殺人絕不是目的,軍官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來說,是無法替代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馬上要離開遼東的蘇天成,重點的目光,還是對準邊軍軍官的。

遼東的穩定是不能夠動搖的前提,一切的調整和部署,都要圍繞這個目的展開,可蘇天成面臨的實際情況,也是有些棘手的。

雖然裁撤了大量的邊軍,絕大部分的軍屯戶,都直接離開軍隊了,但邊軍之中,衆多的軍官依舊是存在的,軍官多了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浪費軍餉不說,還會影響到邊軍的戰鬥力,特別是以前駐守山海關的邊軍,估計吳三桂是爲了能夠籠絡住軍隊,配備足了軍官,基本沒有什麼空額,這在大明軍隊中間,是非常少見的情況,就算是江寧營,也沒有按照明軍軍官配置的要求,來安排那麼多的軍官,江寧營注重的基層軍官的配置,對於總旗和小旗這類的軍官,是非常看重的,但對於衛指揮使機關這一類型的高級軍官,反而不要求配備完全,一個衛指揮使機關,有着不少的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等軍官,這些軍官的配置,追求能幹高效的原則,而且地位越高,軍餉越多,消耗的銀子也是越多的。

裁撤邊軍之後,空餘下來大量的軍官,他們無所事事,手下幾乎沒有什麼軍士了,祖大壽、吳三桂、祖大弼、祖大樂等人,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可奈何的,他們不可能自己動手來裁撤軍官。只能夠是這樣放着,加之督師府也沒有提出來要求,只是在臘月的時候,督師府斬殺了三十餘名軍官,對這些軍官,形成了巨大的震撼。

離開遼東之前,蘇天成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他思考了很長的時間。都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裁撤了十幾萬的邊軍,牽涉到的軍官,好幾千了,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而且這裡面很多的軍官,都是出身軍官世家的。

這個任務。落實到了渠清澤的頭上。

一段時間過去,渠清澤急的頭髮都要白了,也想不到好的辦法。

進入廂房的時候,渠清澤聳拉着腦袋。

“大人,邊軍軍官的事情,下官實在想不到好的辦法。一共有八千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安置啊,下官調查過了,這些軍官中間,能征善戰的。只有少部分,大部分都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想要安排他們,可能性是沒有的,那些能征善戰的軍官,名單下官都統計了。”

“這些人有多少?”

“一千一百人左右,餘下還有七千的軍官,如此龐大的數目,實在不好安排啊。”

“這一千一百人,我待到登州去,餘下的軍官,按照你最初的想法,準備如何的處置。”

“下官最初的想法,就是解甲歸田,和被裁撤的邊軍一樣,可惜這樣的辦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也不知道會形成多大的影響啊,要是沒有充足的把握,是不敢動手的。”

蘇天成點點頭,時間很是緊迫,必須要做出來選擇了。

他最初的想法,同樣是讓這些軍官解甲歸田,這些軍官,文化水平不高,進入官府更是不可能,但總是這樣放着,肯定也是不行的,能夠給這些軍官一部分的銀兩,讓他們全部都解甲歸田,是最好的辦法,但這樣的做法,直接在遼東做是不行的,如此衆多的軍官,要是出現什麼騷動了,恐怕會鬧出事情來,也是難以應付的。

“老渠,你認爲,讓這些軍官,單獨成爲一支軍隊,派駐到大同去,怎麼樣啊。”

渠清澤連連搖頭。

“大人,下官說實話,這些軍官,本事沒有什麼,架子倒是不小的,自視甚高,這樣的人,到什麼地方,都是令人頭疼的,放到大同去了,張鳳翼大人肯定是要頭疼了,要是換做下官,就想着讓他們解甲歸田。”

“這個辦法,我也想過,但還是有些問題啊,貿然裁撤這麼多的軍官,恐怕會引發轟動,還是需要慎重的,督師府裁撤了那麼多的軍士,朝廷裡面,已經有不少的議論了,恐怕今年的軍餉,會削減下來的,當時也想着,連同這些軍官,一併裁撤下去,可惜這一步沒有做到,現在來處理,難度大了很多啊。”

“大人,下官以爲,沒有多大的問題,要求他們直接解甲歸田,不算是什麼大的問題,再說了,年前殺掉了一批作惡多端的軍官,引發的震撼是很大的,藉着這個機會,裁撤軍官,他們也是不敢多說的。”

蘇天成搖了搖頭。

“老渠,不能夠僅僅看到有利的一面,還有不利的一面,我們裁撤了那麼多的邊軍,引發的震動不小了,這次斬殺了作惡多端的軍官,同樣是一種震懾,做事情需要伸弛有度,一味的採取高壓的政策,肯定是會引發一些怨氣的,這種怨氣是很致命的,弄得不好,就會形成怒火,起到很大的破壞作用了。”

“這些軍官,在遼東還是有些影響的,不管怎麼說,他們長期駐守在遼東,以前手下還是有些軍士的,這種影響,不是短時間能夠消除的,若是我們不能夠順利的予以疏導,採取強硬的措施嗎,不合適啊。”

渠清澤不說話了,朝廷裡面的情況,他也是知道一些的,若是遼東引發了大規模的波動,正好給朝廷裡面口實,說不定朝廷會迅速做出來反應的,派人到遼東來也是有可能的。

廂房裡面有些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蘇天成終於開口了。

“我看還是按照我的想法,這些軍官,悉數派到榆林去,加入榆林營,讓盧象升大人來訓練這些軍官,若是他們能夠經過嚴酷的訓練,今後慢慢的補充到軍官隊伍之中去,若是不能夠經過嚴酷的訓練,那就只好被淘汰了。”

“好的,大人決定了,下官馬上就去辦理,這些軍官目前也是人心惶惶的,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的安排,下官這就和盧象升大人聯繫。”

“聯繫的事情,還是我來直接辦理,我給盧象升大人寫信,專門說明情況,請求他嚴格訓練這些軍官,有一點你要記住,這些軍官,不能夠留在遼東,必須全部離開遼東,一個都不能夠留下來,全部到榆林去。”

“大人需要留下的軍官,暫時安排到什麼地方啊。”

“全部進入江寧營軍營。”

渠清澤離開之後,蘇天成陷入了沉思之中。

軍官的事情解決了,剩下就是祖大壽、祖大弼、祖大樂和吳三桂的問題了,這幾個人是關鍵,一段時間的接觸下來,蘇天成感覺到了,軍官中間的很多問題,還是出在這幾個人的身上,祖大壽的認識有些粗狂,對於軍官中間的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不是很注意,這就造成了軍紀不是很好的問題,而且在祖大壽的內心裡面,對於這些事情,沒有清醒的認識,這樣最終對於增強邊軍的戰鬥力來說,是肯定有大障礙的,至於說祖大弼,性格沉穩,但不是軍隊中間的主官,在祖大壽的領導之下,很少關注這些方面問題,祖大樂的性格直爽,一般不注意軍官的建設。

問題最大的還是吳三桂,吳三桂的心思深沉,做事情有板有眼,一直都是致力於軍隊的建設,重點在於培植自身的勢力,而且在軍中有着很多的心腹,這是不容忽視的事情,蘇天成來到了遼東,整頓邊軍,其實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吳三桂的力量。

如何的處理這幾個人的事情,蘇天成需要思考的,全部都留在遼東,肯定是不行的,特別是吳三桂,但若是想着將吳三桂帶到登州和萊州去,這也需要極大的勇氣,依靠着歷史上的知識,蘇天成知道,吳三桂是反覆無常的小人,這樣的人留在身邊,如果沒有強大的掌控能力,那就等於在身邊放了一顆定時炸彈。

可蘇天成又不得不考慮,將吳三桂放在遼東,問題恐怕是更大的,裁撤了那麼多的邊軍,吳三桂表面上沒有透露出來什麼態度和不滿,不像祖大壽一樣,還說出來內心的不滿和擔憂,吳三桂的想法,都是在內心裡面,恐怕在機會成熟的時候,就會顯露出來的。

遼東堅決不能夠出現波動,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必須要想辦法,讓吳三桂離開遼東,或者到大同,或者到榆林,或者到登州,相比較之下,讓吳三桂到登州,是最好的選擇。

如此的情況下,吳三桂和邊軍的聯繫,基本被割斷了。

蘇天成是薊遼督師,對於下去的總兵官,有着調配的權力,一旦做出來決定,只要呈報朝廷就可以了。

應該說,這件事情,蘇天成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了,因爲邊軍軍官的問題,蘇天成不得不迅速做出來決定,帶着吳三桂離開遼東,直接到登州去,讓吳三桂直接進入水師,同樣擔任總兵官,不管吳三桂如何的厲害,在他的面前,是無法做出來多少小動作的。

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240章 故人來(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644章 松山第809章 前兆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347章 榮耀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26章 眼藥水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5章 小王爺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10章 囑託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14章 在路上(1)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6章 禮儀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88章 行動(5)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85章 對決(7)第551章 辯解第37章 安排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90章 稱帝(2)第1251章 崩潰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11章 詫異第136章 大調整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章 馬市賣馬第176章 升堂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596章 怪異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1179章 幫倒忙第70章 發榜(2)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30章 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