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

(?)????(感謝瘋子沙漠、青雲升起、羽飛001、yz200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懇請讀者大大對給予推薦票。)

皇太極看了范文程好一會。

“文程,朕想着聽聽你的意見,朕有一個想法,這件事情,是不是能夠暫時壓下去,不要提及了,大明朝的這封信,是從安寧堡過來的,朕可以不認賬。”

“皇上,奴才以爲,萬萬不能夠如此,既然大明朝做好了準備,那就一定還會想其他的辦法的,通過遼東,也可以擴散消息,到時候,皇上就不好解釋了。”

皇太極的臉色很是難看,隱瞞消息,其實是一種躲避的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肯定不是長久之計的,但大明朝的這封信,目的就是想着摧毀大清國的根基啊。

“文程,朕也知道這樣做不行,可朕沒有辦法取捨啊,代善是朕的二哥,朕何嘗不想贖回二哥,但用耿仲明和尚可喜交換,這豈不是要毀掉我大清的根基,一旦我大清國的漢人都心生異志,國家如何維持啊,滿人能夠做什麼,朕還是清楚的。”

皇太極說出來這些話,范文程是相信的,這麼多年了,范文程很清楚,皇太極的看法和觀點,早就和那些滿人權貴不同了,做任何的事情,想到的都是大清國的未來,想到的都是大清國的強盛,哪怕是爲此抑制滿人權貴的權勢,能夠做到這一點是不簡單,要不是皇太極採取懷柔的政策,善待漢人,團結所有的民族,大清國不可能有目前的局面。當然皇太極的改變,也需要時間,不可能短時間達到目標。不管怎麼說,大清國地處偏遠,絕大部分的漢人,還是不會主動投靠大清國的。

范文程沒有馬上說話,他知道,皇太極還沒有說完。

果然,皇太極很快開口了。

“文程。朕無法做出選擇啊,若是交換,我大清國那麼多的漢人,會怎麼看,特別是近十萬的漢軍,會不會逃離。甚至是造反,因爲一個滿人,朕無法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朕也不能夠做出來這樣的決定。”

范文程暗暗嘆息,皇太極話語的意思,其實就是考慮答應交換了,也就是在爲交換找到最好的出路。怎麼樣的交換,纔不至於引發大清國的動盪,至少將這種動盪,壓低到最低的限度,在皇太極的內心,代善的地位畢竟要重要一些的。

皇太極有這樣的想法,這也是正常的,范文程不會覺得奇怪。家人和外人,無論怎麼都是有區別,哪怕是在皇帝的眼裡。

“文程,朕想着聽聽,你是什麼意見,朕想着聽你真實的想法,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有什麼顧慮。”

到了這個時候,范文程要開口了,而且要說的儘量的詳細,這樣才能夠幫助皇太極做出來決定。

“皇上。奴才已經想過這件事情了,奴才的建議,是同意交換。”

皇太極點點頭,范文程說出來這樣的意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管是誰,恐怕都會說出來這樣的意見,畢竟是在大清國,誰若是敢於說出來不交換的意見,恐怕會被那些滿人權貴撕得粉碎的。

“奴才清楚,這是大明朝的計謀,說的直接一些,就是蘇天成的計謀,大明朝廷裡面那些迂腐的文武大臣,是不會提出來這樣的計謀的,奴才也感覺到了蘇天成的可怕,爲達目的不擇手段,這一次蘇天成戳到了我大清國的痛處。”

“同意交換與不同意交換,兩個意見之間,同意交換引來的矛盾要小一些,也暫時能夠想到辦法應付,若是不同意交換,恐怕很快就要出現麻煩了。”

“皇上想到了衆多漢人與漢軍的不服,奴才是漢人,若是猛然聽見皇上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也是不舒服的,就更不用說諸多的漢人和漢軍了,可漢人和漢軍可以穩住,皇上今後採取諸多的措施,就能夠穩住他們,特別是漢軍,這些漢軍,就算是想着回到大明朝去,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大明的江寧營如此的驍勇,不會特別重視這些漢軍的。”

“皇上若是不答應交換,恐怕諸多的王公大臣,馬上就要鬧起來了,這是最危險的,滿八旗乃是我大清國的依靠,不能夠有絲毫的動盪,奴才覺得,禮親王若是能夠回到大清國,正紅旗也可以再次的組建起來了。”

皇太極慢慢的站起來了,看着范文程。

“文程,你的這番分析,很有道理啊,可朕沒有想好,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夠穩住衆多漢軍的心思,能夠穩住漢人的心。”

范文程沒有猶豫,馬上開口了。

“奴才以爲,皇上不要有這等刻意的想法,皇上曾經做了很多,籠絡漢人,提升漢人的地位,壓制滿人的權勢,皇上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大清國的未來,如此做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奴才相信,大清國的漢人與漢軍,是清楚皇上的心思的。”

“奴才斗膽了,皇上若是想着穩住漢人和漢軍,最好的辦法,就是入主中原,推翻大明朝,只有達到了那樣的目的,纔有可能完全降服漢人的。”

皇太極很快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了。

“文程,你的意思,朕還是要採用高壓的手段,來統領漢人和漢軍嗎。”

“奴才不完全是這個意思,皇上可以採取兩面出擊的策略,一方面穩住漢人和漢軍的心,一方面感化耿仲明和尚可喜,讓他們自願出面去交換,皇上不必馬上做出來決斷,不表態,奴才願意在後面做工作,讓耿仲明和尚可喜主動提出來,自願去交換。”

皇太極怔了一下,這樣的辦法,他還真的沒有想到。

“奴才還想到了,皇上儘可以不同意耿仲明與尚可喜的請求,也就是從大清國的穩定出發,奴才相信,只要皇上能夠把握好,這是一次凝聚人心的機會,顯示皇上求賢若渴的胸襟。”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了。

“文程,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理吧,有了結果,儘快稟報朕,朕可以暫時壓上幾日的時間,等候你的消息。”

“奴才一定會拼勁全力的,不辜負皇上的期盼。”

看着范文程走出崇政殿,皇太極臉上的神情有些意味深長,范文程的確是人才,眼看着無法解決的事情,在范文程的籌劃之下,想到了不錯的辦法,而且採用這種辦法,可以付出很小的代價,至於說范文程在後面會做一些什麼工作,皇太極也是明白的,但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也默許范文程去操作了。

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進入到范文程府邸的時候,是戰戰兢兢的,瀋陽出現的傳聞,他們當然知道了,想不到大明朝準備用他們來交換禮親王代善,要是這樣的事情是真的,他們的命運就悲慘了。

自古以來叛徒的結局就不可能很好的,當初投降後金,耿仲明和尚可喜就很清楚這一點,在大明朝看來,後金韃子乃是異族,漢人去投靠異族,等於是出賣了祖宗,等於是自絕於家族,不要說什麼魂歸故里,就算是死後,都不能夠入宗祠的。

耿仲明和尚可喜也做好了這樣的準備,萬一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寧願自殺身亡,也不願意被大明朝擒獲了,孔有德被大明朝擒獲,結果是凌遲處死,就是死也要遭受萬般罪。

范文程請他們到府邸,兩人自然是很快過來的,目前的大清國,范文程儼然就是漢人之中的領袖了,能夠在皇太極的面前說到話,兩人很清楚,范文程找到他們,肯定是有大事情,也很有可能就是牽涉到交換的事宜。

范文程將兩人直接帶進了書房,開誠佈公的說到了,大明朝的來信已經在皇太極的手裡,提出來的要求就是用兩人交換禮親王代善。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面如土色,渾身顫抖,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最終還是尚可喜首先開口,說這是命,不可能違背的。

耿仲明一直都沒有表態,說起來兩人的情況不同,尚可喜是因爲家人被後金韃子抓獲了,被迫投降後金韃子的,耿仲明與孔有德兩人,則是主動投靠的。

看見耿仲明沒有表態,范文程也不着急,慢悠悠的說出來了一番話,大致的意思,這樣的事情,還是答應的好,這樣家人還能夠在瀋陽享樂,皇太極是不會忘記的,當然皇太極的意思是不同意交換,可自己替他們考慮了,若是不交換,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在大清國是無法立足的,不管走到什麼地方,可能都會遭遇到滿人權貴的威脅和欺凌,家人也不得安生,落到最後,結局可能更加的悲慘。

范文程說的是實話,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都是明白的,到了這個時候,兩人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夠按照范文程說的辦理了。

范文程最後答應了兩人,若是皇太極迫不得已答應交換了,兩人可以選擇自盡身亡,免得遭受大明朝的凌辱。當然,范文程也許下了一些承諾,包括大清朝善待兩人等等,不過兩人必須要按照范文程所說的要求來做。(未完待續。。。

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824章 準備(3)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684章 都會算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653章 預判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280章 變化(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17章 大比武(2)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078章 補償第482章 大禮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251章 崩潰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30章 山海關第752章 大度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92章 宿命論(1)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700章 提醒第38章 威信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880章 對決(2)第57章 下狠手(2)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21章 周密安排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030章 妥協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421章 佈置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12章 善後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69章 心結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700章 提醒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15章 誤判?(4)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498章 內訌(3)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81章 對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