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

董昌離開之後,蘇天成想到了很多,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董昌既然是錦衣衛的都督僉事,也就是直接爲朝廷服務的,儘管自己的表現不錯,儘管說董昌賞識自己,但這些都是有着一個前提的,那就是自己必須要效忠皇上。

錦衣衛和內閣之間,聯繫未必有那麼的緊密,也不可能親密無間,要不然皇上就不舒服了,可錦衣衛和司禮監之間,聯繫就不同於一般了,說起來,這兩個機構,都是皇上忠實的鷹犬,配合緊密之後,能夠抗衡內閣和滿朝的文武大臣。

董昌說到的曹化淳、王承恩兩個太監,都是明末鼎鼎有名的太監,至於說那個秦三德,雖然沒有什麼名氣,但身在司禮監,肯定是不簡單的。

處理好與錦衣衛和太監的關係,對於蘇天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沒有那些正義的想法,什麼太監誤國,什麼錦衣衛兇殘無恥等等,既然認爲錦衣衛和司禮監,都是皇上的鷹犬,那麼,這兩個部門,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就在於掌控鷹犬的人了。

朝廷大臣之間的黨爭,如此的厲害,可以說找不到一方的淨土,那麼,依靠皇上身邊的太監和錦衣衛,不失爲一條明智的選擇,蘇天成想到的,也僅僅是依靠,絕不會賣身求榮。

想清楚這些道理之後,他隱隱的看到了一條道路,發展壯大的道路。

既然新科會元變成了自己,歷史已經開始出現改變,那就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開始。

第一個到高升客棧來拜訪的貢生,居然是陳於泰。

陳於泰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崇禎五年的殿試狀元,與內閣首輔周延儒,有着姻親關係,史料記載,也正是因爲這一層的關係,得以高中狀元。可惜陳於泰因爲身份的作用,陷於黨爭之中,沒有得到重用,在周延儒被迫辭職之後,也灰溜溜的離開了朝廷,最終都沒有能夠進入官場了。

陳於泰長得高高的,有些偏瘦,雖說來拜訪蘇天成,但臉上還是有些志得意滿的表情。

陳於泰出生於萬曆二十四年,按照年齡來說,剛好是三十六歲。

三十六歲的人,應該不年輕了,發現了陳於泰這樣的表情,蘇天成暗暗有些嘆氣,這大概是家庭條件太好了。陳於泰的父親是進士,族兄陳於廷,更是了不得,都察院的左都御使,本身和內閣首輔周延儒有着姻親關係,這已經是逆天的關係了。

“蘇兄如此年輕,就高中山西鄉試解元,會試會元,兩元及第,在下真的是佩服之至啊。”

“感謝陳兄的褒獎,陳兄書香門第,在下才是真正的佩服啊。”

家族的榮耀,任誰說到,都是高興的。

看見蘇天成這樣的會說話,陳於泰收起了小覷的心態。得知會元竟然是山西鄉試解元,他是有些不服氣的,這麼多年的會試,會元幾乎都是南方學子包下了,來拜訪蘇天成,也是帶着一種挑釁的心態的。

“蘇兄是名副其實啊,人生若只如初見,傳到了南方,幾乎是人人都會背誦了,如此高壓絕倫的詩詞,在下是望塵莫及的。”

蘇天成有些尷尬,這讀書人之間,總是喜歡討教學問的,要是陳於泰想着和自己對詩,那才真的是惱火的事情,看樣子,必須要轉移話題。

“見笑了,見笑了,想我大明江山,遭遇後金騷擾,流寇也趁火打劫,如此情景之下,我等讀書人,都是想着報效家國,效忠皇上,恨不能披甲上陣,親手殺敵,些許的詩詞,不登大雅之堂。”

“哎呦,想不到蘇兄也有這樣的想法,我等參加會試的讀書人,一直都在關注朝廷大事啊,不過在下的認識,還是有些不同,後金騷擾,疥癬之患,無傷大雅,流寇作亂,除之乃舉手之勞,無需過分操勞,這些都不是大事,重要的還是整頓吏治,我等讀書人,要是能夠進入朝廷,定要勵精圖治,指點江山,爲振興我大明,嘔心瀝血啊。”

蘇天成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

這樣的大話,他還是第一次聽見,恐怕你陳於泰,就算是狀元,到北邊去,也幹不過一個後金的小兵。

“陳兄氣魄,在下佩服啊。”

轉移了話題,蘇天成就達到目的了,至於說陳於泰指點江山,或者是紙上談兵,那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人家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

可有一個問題,困擾着他,如果說大明的大部分讀書人,都是如此的不瞭解情況,如此的狂妄自大,那就是朝廷最大的悲哀了。

兩人足足聊了半個多時辰,陳於泰的興致很高,有些找到了知音的感覺。

蘇天成說話是很注意的,陳於泰的身份不同了,背後站着周延儒、陳於廷,誰知道他到自己這裡來,是不是有着其他的目的啊。

如果說陳於泰和自己是同樣的年紀,那好說一些,可惜還沒有步入朝廷的讀書人,居然說到了吏治的問題,這是不是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滋味。

陳於泰喝酒是在是一般,爲了讓陳於泰早點住嘴,蘇天成毫不客氣的灌酒了,幾大杯酒下了肚子,陳於泰乾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了。

吳偉業來拜訪的時候,蘇天成更加的小心。

這個吳偉業,比陳於泰有出息很多的,主要心思,沒有在朝政上面,甚至有些輕視當官的想法了,寫的一手的好詩詞。

果然,吳偉業來拜訪,首先就說到了《木蘭花令》和《蝶戀花》;兩首詩詞。

“蘇兄才華,在下佩服之至,人生若只如初見,絕佳境界,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珏,絕佳的品味,在下長蘇兄四歲,絕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今日見到蘇兄,自覺慚愧啊,以前的那些癲狂,都是笑話了。”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尼瑪的,我這是抄襲的,你吳偉業才真的是有本事,要不是被陳於泰算計了,會試會元、殿試狀元,肯定是聞名天下了。

“不敢不敢啊。”

“蘇兄萬萬不要謙虛,在下已經打聽過了,蘇兄到了京城,刻意低調,從不張揚,就是這份氣度,在下也是自愧不如的,今日在下來拜訪,是想着和蘇兄探討一番的,在蘇兄面前,在下不敢談及詩詞,只是想着,討得一首佳句,萬望蘇兄莫要推辭啊。”

蘇天成腦門上冒出了汗滴。

人家吳偉業是大詩人,也是戲劇創作家,自己這樣的抄襲者,來指導人家大師級別的人

物,真的是不倫不類了。

看見蘇天成爲難的神態,吳偉業站起身來,深深的作揖。

“蘇兄千萬不要推辭啊,在下是抱着滿腔希望前來的。”

苦笑的心情都沒有了,無奈之下,蘇天成只好開口了。

“吳兄大才,如此的殷勤,在下若是故作推辭,也對不起吳兄了,在下居於家中之時,曾經與護院探討兵戎之事,頗有一些感觸,之後出去遊歷,見識了一些,抒發心中感慨,作一首長相思,還請吳兄斧正。”

吳偉業喜出望外,站的規規矩矩的,看着蘇天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蘇天成唸完之後,眨了眨眼睛,沒有看着吳偉業。

吳偉業默默唸叨,品味這首《長相思》。

不過兩分鐘時間,吳偉業一揖到底。

“蘇兄才學,冠絕古今,這首長相思,道盡軍士相思,意境悠遠,語句平實,乃是在下見到的絕佳詩句了,若是蘇兄不嫌棄,在下日後定當時常討教啊。”

“不敢不敢,在下還要向吳兄學習的。”

吳偉業畢竟只有二十三歲,爽快很多,雖然也顯得志得氣滿,不論是說話,還是討教,顯得很是恭敬,有着一種不如你就服氣的感覺,這樣的胸襟,還是很不錯的。

兩人喝酒的時候,吳偉業很是恭敬,這種態度,是從骨子裡面表現出來的,是對於有本事有能力人的一種崇拜。

吳偉業也喝醉了,趴下之前,依舊在念叨這首《長相思》。

比較陳於泰和吳偉業兩人,蘇天成還是有着不同感受的。

他的印象,吳偉業明顯要強一些的,這也難怪,吳偉業後來,能夠成爲著名的詩人,有着一番作爲,至少人家的氣質是低調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陳於泰和吳偉業,兩人如果同朝爲官,陳於泰的成就,肯定會高於吳偉業,官場上,可不是依靠的書本知識,重點還是要看你的性格。

歷史上,陳於泰擠掉了吳偉業,成爲了殿試狀元,吳偉業屈居榜眼,要不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看了吳偉業的試卷,估計就掉到三甲去了。

官場上,肯定是殘酷的,特別是在明末的官場上面,一味的硬骨頭,肯定會摔得很慘,輕者被排斥出官場,重者甚至會丟掉性命。吳偉業太年輕了,需要磨礪,他是不能夠和陳於泰比較的,這就是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013章 誤判?(2)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7章 密旨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653章 預判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581章 尊嚴第317章 大比武(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3章 離去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775章 海戰(5)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00章 殿試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56章 出發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912章 失意人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06章 禮儀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6章 老乞丐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0章 發榜(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1012章 誤判?(1)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616章 理還亂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014章 誤判?(3)第7章 馬市驚魂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60章 震動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2章 青樓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90章 先手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