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整合(3)

大明政客sodu

蘇天成的手裡有一份名單,這些人員,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家人或者是親戚,一部分是穿越以來,有了良好關係的人員,這些人,基本都是有着一官半職的,可很多人依舊是在蘇天成的身邊,用幾百年之後的話語來說,人脈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了人脈關係,一味依靠武力,治理天下的基礎是不可能牢固的,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實實在在的說,穿越之前的蘇天成,沒有在高層奮鬥的歷史,對於駕馭全局的意識,還是有些薄弱的,這東西不是張嘴就能夠明白的,就能夠做的很好的,穿越之後,隨着身份一步步的提高,蘇天成很注意吸取方方面面的知識,特別是身處高位,如何能夠駕馭全局,他堅持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和對待下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一定要特別注重知識,看重社會閱歷,歷史上的教訓,蘇天成是很清楚的,譬如說商鞅,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功臣,但因爲某些操作方面的失誤,導致自身遭遇殺身之禍。

在蘇天成的內心,完全可以信任的人是不少的,朱審烜、蘇平陽、蘇俊、蘇二童、王大治等人,都是不用懷疑的,這些人與自己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完完全全糅合在一起,扯都扯不開的,另外還有蘇天浩、徐繼禮、顧興鬆,也是一樣。

但蘇天成重點依靠的,還是一大幫跟着他奮鬥的人員。

除開江寧營的各級軍官,人員還是不少的,朱由菘、劉宗周、黃道周、張鳳翼、盧象升、董昌、徐爾一、秦良玉、鹿善繼、張溥、吳偉業、藍橋正、劉仲基、劉雲清、鄭克友、盧天明、閆子章、鄧輝、嶽高峰、柳敬亭、閻應元、孫銓、孫鉁、孫鈐、孫晗、孫玥、孫沛、孫之沆、孫思明、孫思宗、鹿太兵、鹿太泊等人。

宋思軍和萬成貴,也是不能夠忽視的。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人脈關係,但區別也是明顯的。

可以肯定的是,朱由菘、劉宗周、黃道周、徐爾一、董昌等人,是絕不會背叛朝廷的,蘇天成與朱由檢之間發生了衝突,他們肯定是支持朱由檢,直接要與蘇天成爲敵的,儘管前面有着雄厚的基礎,這些人的認識完全固定了。

至於說張鳳翼、盧象升、秦良玉、鹿善繼、張溥、吳偉業等人,態度一時間說不清楚,他們與蘇天成的關係是不一般的,有可能跟着受到牽連,支持蘇天成的可能性有些大。

剩下的人,蘇天成相信,是完全支持自己的。

分析了這些人員,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情況,除開蘇天成的家人,其餘的人員,能夠徹底支持的,大都是地位比較低的,身在朝廷的高官,基本沒有什麼支持的。

這樣的情況也算是正常的,任何一個身在高位的官員,背後都牽涉有巨大的利益,或者是盤根錯節的家族,他們從皇上那裡獲得了權力,用以經營自身的勢力,同時他們是徹底的忠君的,多年在朝廷爲官,這樣的思想深入骨髓了。

通過這些分析,蘇天成也是有些懊惱的,穿越十多年時間了,建立起來了江寧營,有了任何人不敢小覷的權勢,可問題一樣是存在的,科舉考試之後,他離開了京城,一直都是在地方上爲官,儘管說成爲了內閣大臣,但依舊沒有留在京城,可以說,從來沒有在京城裡面運作,時時刻刻都是想着離開京城,這也就必然導致高層人脈關係薄弱的問題,依靠着每年回到京城的那幾天時間,不可能建立起來牢固的關係。

有利就有弊,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考慮,蘇天成也是應該高興的,他一直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的,跟隨在身邊的人,是能夠依靠的,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從小到大,一步步來的,有了良好的基礎,就不要擔心今後的前景。

河南、陝西、山西、山東、遼東等地,蘇天成的威信是不一般的,這些地方都知道,蘇天成的能力不一般,福建也逐漸能夠被控制,難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北直隸和南直隸,其次就是南方廣大的地方,至於說蒙古、朵甘都司等地方,反而不用過於的擔心。

想要大明王朝真正的強大起來,還是需要用人,有一幫得力的人,才能夠做好諸多的事情,通過這些人,建立起來牢固的制度,大家都按照制度來辦事,才能夠保證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蘇天成曾經想過,但認爲難度太大,根本就沒有打主意實施的,可現在他需要考慮了,萬一和皇室發生了衝突,奪取了政權,該如何來建設的問題,那就實實在在擺在面前了。

人才需要培養,在大明各地,想要暗地裡培養人才,難度是不小的,除開登州、萊州和青州,其餘的地方,可能性是不大的,但也不是說就沒有地方了,譬如說臺灣、復州、宣州等地,甚至說蒙古大草原,這些地方,朝廷的勢力是薄弱的,蘇天成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將他的要求,貫徹到這些地方去,在這些地方培養人才,儲存人才。

蘇天成是內閣大臣,朱朱審烜是內閣次輔,內閣首輔楊嗣昌也是支持蘇天成的,這是有利的關係,通過這樣的一層關係,將諸多的人員,安排到這些地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這些地方,朝廷是暫時不會注意的,恐怕很多人也是不願意去的。

與後金韃子的廝殺,很快就要開始了,洪承疇、盧象升、張鳳翼、秦良玉等人,到時候,都是主要的將領,是帶領大軍征伐的將領,軍隊的力量是絕對不能夠削弱的,不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不能夠徹底的平定草原,大明就不能夠穩定,內部任何的一次內訌,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說,蘇天成最爲信任的江寧營,是不能夠動的,儘管說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完全可以派到諸多的地方去管理民政,可惜目前的時機不成熟。

蘇天成首先想到的是張溥。

張溥的水平是不用說的,在讀書人中間,也有着一定的基礎,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更是緊密,能夠爭取到張溥,就可以穩定很大一部分的讀書人。

蘇天成足足考慮了半個月的時間,如何開始慢慢的整合關係,如何做的穩妥,如何的不引起懷疑,如何壯大自身的力量,這些都是需要慎重的,不能夠操之過急,否則就有可能刀光血影,引發天下大亂。

一直以來,蘇天成都是獨自考慮這些事情的,他沒有與任何人商議,也沒有列出來具體的計劃,所有的構思,都是在腦海中,到了這個時候,蘇天成依舊是有些猶豫的,他不願意推翻朱由檢,不想主動的奪取朱家的天下,他和朱由檢之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也是受到了信任的,可惜這種信任,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事態的變化,會慢慢的消散,兩人之間的矛盾,最終會爆發出來的,而且朱由檢缺乏治國的能力,缺乏容人的肚量。

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蘇天成全部都單獨談話了,這樣的談話需要技巧,談話的結果,蘇天成是很滿意的,所有人都表態了,堅決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來做,絕大部分的軍官,沒有想到那麼多,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上層的爭鬥,他們不會去關心,當然也有很聰明的,譬如說孫傳庭和畢懋康等人,很快就明白了蘇天成的意思。

令蘇天成感覺到吃驚的是孫傳庭的態度。

孫傳庭非常的堅決,完全支持蘇天成,言語之中,透露出來不容置疑的堅定,而且提出來了建議,剿滅後金韃子,需要統籌各方面的力量,包括駐紮在遼東、大同、榆林、寧夏等地的邊軍,不僅僅是江寧營來完成這個任務。

畢懋康的態度,很是平淡,長時間的從事技術方面的事宜,畢懋康已經不是很關心政治上面的爭鬥了,不過畢懋康的認識是很明確的,通過江寧營的發展,通過火器的進步,他明確的感受到了,也就是蘇天成有着這樣的遠見卓識,朝廷做不到,皇上也做不到。

洪承疇、孫傳庭、畢懋康等人的態度,讓蘇天成真真正正的吃下了定心丸。

他開始將自己的一些想法,透露給了渠清澤,命令渠清澤,按照這些意見,去搜集京城裡面的情報,掌握朝廷的動向,一旦朝廷出現了什麼異動,那就是他行動的時候了。

至於說人員的調整方面,調集幾個核心的人員就足夠了,全面鋪開是不大可能的,畢竟會引起朝廷的懷疑。

時間到了六月,張溥出任了山東巡撫。

這是一個不受人待見的職位,登州、萊州和青州三地,山東巡撫管不到,能夠管轄的地方是有限的,也正是因爲這樣,張溥能夠順利的出任山東巡撫。

這一次的調整,沒有引發任何人的注意。RS

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192章 稱帝(4)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884章 對決(6)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482章 大禮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81章 對決(3)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90章 先手第190章 大場景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93章 整合(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51章 崩潰第22章 青樓第482章 大禮第1282章 後宮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87章 行動(4)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752章 大度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71章 鹿鳴宴第794章 邀請函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279章 借銀子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497章 內訌(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115章 在路上(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84章 廷辯(2)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76章 升堂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680章 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