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

湯若望從崇禎七年開始便參與大明火炮鑄造、保管、運輸以及火藥製造與炮彈製造等工程。

不過,現在畢懋康在病中,朱由檢暫時還不能讓他負責火炮局的事,只能讓他暫時署理火銃局的事務,負責火銃的研發。

“湯卿在本朝也算老臣了,爲大明立下了不少功勳,朕讓你留在欽天監算是屈才了,以後你就在軍械所給朕好研製火器,朕將來絕對許你以高官厚祿,比剛纔那位查德里的三品武職還要高,甚至可以是世襲的爵位,他查德里的一個男爵怎比的了我大明的公侯伯”。

待瞿式耜帶着查德里等葡兵回城後,朱由檢才走到湯若望面前來,並賜坐於湯若望,令其坐在自己下首。

湯若望半坐在了王承恩搬來的杌子上,捲縮着脖子,濃密的白鬍子在火紅的炭火上映襯得越發的透亮。

此時的屋外已經又飄起了雪花。

湯若望回頭看了一眼融化在被炭火烘烤着的地面上的雪花,才道:“陛下,微臣已年過五旬,並不想在這槍炮上面徒耗光陰,懇請陛下看在微臣爲大明做事這麼多年的份上,準臣出巡各地傳教,如若陛下肯在南京城建做教堂,微臣更加感恩不盡。”

朱由檢倒沒想到湯若望一心還是想着他的傳教事業。

“朕不反對朕的子民信教,包括外來之教,但也得服從朕的規矩,現在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不是儒釋道百教宣揚教法之時,此時的大明只能有一個信仰,那就是朕!”

朱由檢當初特地去曲阜,就是便讓隨扈的官員們崩塌掉自己對儒教的信仰,而只聽從於自己的國家民族理念,如今在湯若望面前,他也是這樣表示。

“當然,朕可以答應你,只要愛卿幫朕滅了韃子,等到大明江山一統之時,朕允許你在大明開教授徒,甚至是建教堂,但現在你得給朕老老實實地研製火器,如果你不答應,朕不但不允許你傳教,還會殺掉你,因爲朕不敢確定你將來會不會去服務韃子!”

湯若望面露驚異之色,他可沒想到大明皇帝陛下居然會說大明只能有一個信仰,還要讓自己這個傳教士繼續爲大明造槍造炮,這讓他莫名有些憤怒:“您太霸道了!這不是一個文明國家該有的風範!”

這時候,李若璉的繡春刀早已不知何時出現在了湯若望的脖項間,若不是朱由檢剛纔一揮手,湯若望的人頭早已滾落在地。

湯若望也同樣驚出了一身冷汗,他也不知道自己剛纔怎麼就突然大逆不道地說了這麼一句。

朱由檢冷冷一笑:“沒錯,朕就是霸道的帝王!”

湯若望無可奈何地選擇了服從:“尊敬的皇帝陛下,微臣可以選擇答應您,但我希望您他日能兌現您的諾言,等到大明一統那天,允許我自由傳教。”

“朕何曾有戲言!”

朱由檢說後便起身帶着湯若望來到了火銃局,指着幾間諾大平房裡的工匠:“朕知道你更善於鑄炮,但大明最差的不是炮,而是槍,現在在你面前的這四千名工匠,有制三眼銃的,有制鳥銃的,有制魯密銃的,朕現在要你帶着他們給朕製造出一把像葡兵剛纔所配的火器來。”

朱由檢說着便讓王承恩立即去找查德里借一把沒有火繩的燧發槍來。

而這裡,朱由檢則給湯若望說着直接對大明火銃製造的具體要求和展望。

對於火銃,朱由檢不是很清楚結構構造,但基本的火槍演變方向他還是知道的。

目前而言,基本上還是火門槍和火繩槍的天下,所謂火門槍和火繩槍是根據火藥發射方式不同而區分的。

火門槍比火繩槍落後一個時代,目前歐洲應該大部分裝備的就是火繩槍,通過燧石撞擊發射的燧發槍應該還沒有到普及階段,通過剛纔葡兵的火器配備觀察,朱由檢也能總結得出。

而現在大明則是火門槍有,火繩槍也有,鳥銃便是火繩槍,不過沒有葡兵的重型火繩槍先進,朱由檢沒有打算讓大明繼續改進火繩槍。

雖然燧發槍現在還沒有被全面普及,但歷史經驗告訴他,未來將是燧發槍的天下。

而且,只要燧發槍成功普及,未來的槍械改進不過是裝填方式與膛線出現和火藥改進等方面。

等於一旦讓大明成功製造和普及燧發槍,並形成戰鬥效果,那麼大明的槍械製造將直接進入另一個里程碑。

畢懋康是大明燧發槍的鼻祖,雖然他製造的燧發槍或許還存在缺陷也或許跟明末政府財力緊缺有關,以至於燧發槍沒有很快普及,但朱由檢覺得讓畢懋康參與燧發槍製作可以使得大明燧發槍普及能迅速發展。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畢懋康還在病中。

現在讓湯若望製造燧發槍,朱由檢不確定湯若望能不能製造得出,不過好在葡兵帶來了實物,到時候可以借爲參照,再加上畢懋康的《軍器圖說》,不愁造出可替代火繩槍應用於戰場的燧發槍。

“陛下,微臣在中土待得太久,對此種槍械知之不詳,此槍無火繩,不知如何引火,真是奇哉怪哉!”

湯若望拿着燧發槍端詳了半日,最終卻給朱由檢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讓朱由檢不由得大失所望,只得親自把自己憑藉前世在上網瞭解燧發槍時的印象畫出的圖紙遞給了湯若望:

“這個叫做燧發槍,其間關鍵便在於這燧石和鐵蓋上,通過鐵蓋與燧石撞擊的火花引燃火藥,而鐵蓋又可防雨,所以此槍一看便比火繩槍發射效率更快,而且對於惡劣天氣的適應度也更好。”

湯若望聽朱由檢這麼一說,然後自己又細看了一會兒:“陛下朝中既有如此高人,何必讓微臣一白人費心鑽研此道,按照此人所做圖紙,燧發槍不難製造,而且這上面還標明瞭比例與長度口徑,我的天啊,彈藥顆粒化什麼鬼!”

“費什麼話,現在朕就一個要求,立即根據這提供給你的圖紙和這把葡兵的燧發槍以及畢懋康的《軍器圖說》給朕製造出一把比這把葡兵用的燧發槍還要精良的燧發槍來,而且我要的是每個零部件必須明確規格,一個普通人也能根據圖紙組裝完成一把燧發槍的層次。”

朱由檢這麼給湯若望一說,湯若望不由得犯了難,但也只得咬牙答應。

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