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

看見眼前自己的這些所謂心腹重臣齊聲讓自己乾綱獨斷時。

朱由檢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憤怒。

連骨幹成員都沒有抱定必勝的信心,只能以必死的決心來陪自己這個帝王賭一場,可見大明面對的局面是有多麼的糟糕。

朱由檢知道自己此時不能表現出絲毫的不自信,現在羣臣都對前路趕到迷茫,而自己作爲最高決策者是不能半點糾結的,與其問策於他人,不如孤注一擲!

優柔寡斷了一輩子的朱由檢從現在起決定就乾綱獨斷一回,一如他穿越後毅然決定南遷一樣。

“聽旨,近衛軍第二軍總兵官何新率近衛軍第二軍進駐南京、滁州、和州、建陽、溧陽一帶,拱衛京畿!”

“領旨!”御馬監何新站了出來。

“近衛軍第一軍總兵官周遇吉率近衛軍第一軍進駐濟南、東昌、登萊、兗州一帶,拱衛山東!”

“領旨!”寧南伯周遇吉站了出來。

“近衛軍第三軍總兵官劉芳亮率近衛軍第三軍進駐鳳陽、泗州、蘇州、徐州、淮安、揚州一帶,拱衛中都與淮揚!”

“領旨!”劉芳亮佔了出來。

“各軍總督隨軍而行,與總兵共同分配兵力部署,於駐地務必嚴加訓練,隨時準備應戰建奴!”

朱由檢將近衛軍第一二三軍依舊按原計劃分配于山東、淮揚、江南,以此爲三道防禦縱深爲將來抵抗建奴南下做準備。

接着,朱由檢又命道:“命黃得功、袁繼鹹部總制南昌、九江、安慶、廬州、壽州防務,若能擋住左良玉部六個月,朕封他黃得功公爵,袁繼鹹加授三孤,若能擋住一年,黃得功可封王爵,袁繼鹹加授三公!兩人務必竭盡全力,抗擊逆賊,朕允許他們於非常時機擴充兵馬,錢糧可就地於江西、湖廣官府徵用,但務必嚴守軍紀,不得擾民!”

羣臣聽了不由得大爲駭然,以王爵和三公之位激勵黃得功和袁繼鹹這恩德不可謂不重,大明武官受王爵,只有開國幾位國公死後所得,文官授三公者,也大多都只是死後所封,可見朱由檢爲激勵二人下了多大的決心。

當然,羣臣也不知道這兩人能不能擋住左良玉,有沒有希望得到如此高規格的封賞。

“爲防止鄭氏集團突然倒戈,命高傑部調入浙江仙霞關、衢州、杭州、舟山一帶!嚴控南直隸南路!”

朱由檢說完後便將大手一揮:“擬旨吧,至此國難之時,諸位當盡心竭力,全力衛國,現總戰略已定,之前有不同意見者自當摒棄,同心協力完成這一部署,馬士英,你作爲兵部尚書,糧草囤積和運輸務必準備妥當,史可法,作爲總裝備處負責人,務必照會軍械所加緊趕製急需的軍械!”

“臣等領旨!”

在場的官員都同聲回了一句,具體細節,朱由檢則交由李邦華與馬士英、史可法三人共同決議。

當下正值正月中旬,朱由檢與大元帥府的官員連元宵節都拋在了腦後,一道道軍令從大元帥府發了出來,近衛軍第一二三軍開始陸續進駐各地,構建防禦陣地與進行專項訓練,大有一股大戰來臨之勢。

黃得功這邊也收到了朱由檢的旨意,他本已經抱定了誓死效忠大明的決心,如今陛下以王爵刺激,他自然也就更加賣力,幾乎就是每天都在九江、南昌一帶巡視防務,沒有一日回家,爲提高士氣,不但與官兵同吃同睡,還把自己積攢多年的數十萬銀子都拿了出來準備犒賞全軍。

袁繼鹹也算得上是清正之臣,當然也好名利,無論是爲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還是爲了自己的三公之位,他現在都得不遺餘力地爲抵抗左良玉竭忠盡智。

爲籌集錢糧,他親自以總督之尊去江西各富商官紳之家拜訪,且親自動員家族力量,號召義士從軍爲國,作爲文官的他本身就具備號召基層的優勢,因而整個江西地界幾乎都被他鼓動了起來。再加上,朱由檢令錦衣衛刻意在贛北一帶散步左良玉在湖廣的暴行,因而全江西的人都不敢讓左良玉打過江右來,禍害自己的家鄉,有富商巨賈甚至直接捐獻積攢數十年的家資。

這也可以看出,在自己家園受到威脅時,即便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可以慷慨的。

有左良玉在湖廣的殘暴統治所引起的民憤,有爲了保衛自己家園的決心,有爲了王爵與三公之爲的功名利祿誘惑,有忠字當前與渴望天下治世的信念。

朱由檢不相信,左良玉還真能輕易地打到南京來,更何況,歷史已經證明,即便是孱弱的弘光王朝也能抵擋住左良玉,自己現在所統治的南明凝聚力不知道要強多少倍,不可能抵擋不住左良玉部。

防備左良玉有黃得功與袁繼鹹麾下十餘萬大軍,防備建奴有近衛第一二三軍組成的三條防禦地帶,現在朱由檢還需要做好應對朝廷內部一些不安分的東林黨官員響應左良玉的準備。

不過,這些不安分的東林黨官員大都集中在南京,因而朱由檢在正月二十日這天召集了負責拱衛南京的近衛軍第二軍總兵官何新與兵部尚書馬士英以及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商議如何更好的拱衛南京,隨時準備好有人突然發難。

“現在南京附近還有兵權的非近衛軍主要有以下三部,一個是泗州總兵官方國安部,一個是杭州總兵官田雄部,還有一個是鎮江總兵馬得功部!”

馬士英對朱由檢介紹了南京附近的非近衛軍系統的基本情況。

朱由檢點了點頭,問向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這三個總兵官是否可靠?”

“不可靠,這三部人馬現在被統一編成了衛所兵編制後,都有怨言,對於陛下只重近衛軍頗爲不滿。”

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說後,朱由檢不由得冷笑了一聲:“不滿就不滿,這些人除了強搶民女,殺百姓湊人頭拿賞銀還有什麼用,御史言官們彈劾他們不練兵,只害民不是沒有道理的!既然不可靠,那就提前除掉!以免將來造成大患!”

朱由檢說着就看向馬士英:“如果我沒料到方國安是你的人吧?”

“正是,眼下左良玉大有東進之跡象,方國安不知左良玉會勝還是朝廷會勝,因而一直在左右搖擺,幾次來信試探朝廷有沒有必勝左良玉之決心!”

馬士英剛一說完,朱由檢則拍了拍他的肩膀:“該你交個投名狀了,不然朕不放心把首輔之位給你!”

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