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若不是硝煙四起,此時的江南倒也是踏青郊遊的好時節。

朱由檢拉着馬上繮繩噠噠的走進了南京城。

雖說大戰已近在江北,但南京城依舊是行人如雲,鱗次櫛比的店鋪前依舊是陣陣吆喝聲,遠處秦淮河上的槳聲依舊在男女笑聲中起起伏伏。

“賣報,賣報,蒙城大捷,近衛軍第三軍擊退清軍五千鐵騎,清軍副都統鄂南戰死!”

這時候,穿着略長了些的皁色短衣,麻布鞋的小男孩揮舞着肥嘟嘟的小手從跑到了城門口人多的地方,手裡抱着約有三寸厚的一大疊《光華日報》。

大明統治下的南京到底不比滿清統治下的北方圈地政治,即便是底層百姓家的小孩也能有衣服裹體。

雖說光華日報的印刷字體是很小的小楷,但在沒有鉛字打印的時代,依舊只能通過增加報紙厚度來增加內容載量,小男孩雖然抱的報紙很厚,但沒幾下便被城門口的行人搶光了,畢竟是戰勝清軍鐵騎的新聞,自然是引人關注。

朱由檢沒有去買,而只是看着這眼前的現象微微一笑,大明邸報以往大多爲官宦人家服務,如今以報社普及市民,倒也可以間接促進平民百姓識字率,當然也有作坊之讀書人拿報在酒樓茶肆讀報維持生計之餘也替朝廷把消息傳遞到了普通百姓耳中。

朱由檢聽得真切,在小男孩身影消失於茫茫人海之中時,旁邊的茶樓裡已響起了歡呼之聲。

蒙城之戰已經數日以前,但此刻纔得到消息的南京士民依舊興奮不已,朱由檢也不由得笑了笑,打馬往洪武門而去。

過了洪武門,便是達官顯貴以及皇室所在地,沒了外城嘈雜,卻也添了一絲靜謐,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已開始6續出城。

各階層的官員來來往往於各部衙門,保證着這個國家機器在這種大戰時刻依舊保持着良性運轉。

宮城眼看就在眼前,朱由檢此時也步入了皇極門。

從自己這個崇禎帝南下至今,雖積攢了不少財富卻因要積攢軍費而到現在也還未修繕皇宮,不僅僅是羣臣從這裡進入時會覺得陛下節儉,連朱由檢此時也覺得自己也的確是夠恭儉的,只是不知道的是,如此勤儉爲政,是否還會依舊讓南京城再現北京城之結局,淪陷於他人之手。

朱由檢不禁暗暗誓,一旦擊退北虜,定要翻修這皇家宮城。

如今的宮城裡也沒多少宮人,南遷一年來,也就剛剛添了一下徐昭華。

朱由檢一進乾清門,便先來到了乾清宮,果然看見陳圓圓一雙淚眼帶着乾清宮的一幫內宦宮娥侍立於養身殿玉階前。

陳圓圓明顯要比自己離開時消瘦了些,越顯得粉頸修長,腰肢纖細,若非羅裙所掩,或能看見一對長腿。

“參見陛下!”

一聲燕語輕喚,恍如未見三秋一般,帶着絲絲幽怨。

朱由檢的出現,明顯讓陳圓圓此刻心情放鬆了不少,忙不迭地給朱由檢侍弄着沐浴更衣等事,等到日落西山,彩雲堆積於鐘山之巔時,在霞光映襯的皇家殿宇內,朱由檢正披一攏長被陳圓圓託於掌間拿篦子輕輕梳理,長流光四溢,烏黑亮。

正是爲了保這幾縷長,數十萬漢家兒郎才因此聚集於揚州城下,對戰清軍十萬鐵騎。

陳圓圓笑靨如花,看着西洋鏡中之皇帝陛下朱由檢,只覺時時刻刻就如現在這樣安靜便好,一時從一宮娥中取出鑲玉龍冠戴於朱由檢頂,金簪橫插,便將初始披之飄逸收於冠底,顯出華夏帝王之風華來。

玄色袞服在兩名身材高挑,氣質優雅的宮娥手中展開,朱由檢起身穿在身上,便由陳圓圓親自配飾上吊佩之物。

鐘聲此刻傳進了殿宇。

恍惚間,朱由檢又聽見了來自開封城的炮聲,蒙城腳下的廝殺聲,定遠城外的慘叫聲,敵人的鮮血與近衛軍的身軀交織在烈火烹油的世界裡,讓人依舊熱血難平。

朱由檢已命晚膳便就在坤寧宮中用,且太子與諸皇子以及皇后與袁貴妃和新收之義女徐昭華也一併作陪。

如今自己既然已是崇禎帝,而皇室便是自己的家庭,如今出宮親眼經歷了一場血與火的戰事,此時的朱由檢也不由得更加珍惜起家的感覺來。

酉時過後,金陵城的天便黑得很快,等着朱由檢步入內廷坤寧宮時,就已是華燈初上,四周蟲鳴四起,妃嬙宮娥皇子已列於壁前相迎。

其中一粉面含春,削肩細腰,尚有些青春稚澀跟在皇后一旁的想必便是徐昭華。

朱由檢不由得微微一笑,他不是見一個就愛一個的色中惡鬼,且也對這種前世還不過在讀初中的青澀少女沒有興趣,再加上道德上也不過去,因而也就沒有其他心思,只是微微一笑:“誰是徐昭華?”

果然,朱由檢所注意的一名青澀少女走上前來,雙手合十,附於腰間,清純優雅地向朱由檢附身,頷垂眉:“民女徐昭華,見過陛下!”

“果然不愧是名門閨秀,倒比狀元郎更顯沉穩”,朱由檢說了一句,便直接走到雍容華貴的皇后周氏面前,一月未碰女人的他倒也情不自禁地攬住皇后周氏的腰。

在她依舊未見皺紋的香腮間啄了一下,款款低語道:“這些日子朕倒也見過無數生死,孤枕難眠之下,早已積了一身的火,今夜得靠皇后與愛妃一起服侍才得清欲了。”

朱由檢說畢便不由得過來勾了袁貴妃的玉臉一下,袁貴妃和皇后周氏都不由得臉上緋紅起來,陳圓圓則也不由得低下螓,神色落寞,妃嬙可與帝王親近,而她作爲宮娥卻不敢輕易越矩。

“開封城下,朕倒也看清了那多鐸之臉,滿臉殺氣,醜陋無比,好在他沒坐於這裡,否則這滿座佳餚也實難讓朕下嚥”,朱由檢這麼一說,坐着的與站着的女人們都不由得捂嘴而笑,婉約柔美至極,倒也使得朱由檢現在宮中與在宮外戰場上着實不同,宮內見到的多爲女子的陰柔之美,而在外則是多見陽剛之氣,披肝瀝膽,壯志豪氣!

朱由檢興致大,繼續說起蒙城與定遠的戰事來,滿座之中,連徐昭華也擡頭細聽,甚至當朱由檢提到夏完淳時,便也覺徐昭華娥眉微蹙了一下,便不由得打趣道:“你放心,你的狀元郎沒在蒙城和定遠,而是在揚州,所以你不必聽了。”

徐昭華不由得羞紅了臉,惹得周氏不由得伸腿踢了朱由檢一下,鳳目一睜,平添三分俏麗,朱由檢不由得也伸出腳勾住了周氏小腿,磨蹭起來。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八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