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將自己改稅票登記簿的事交給自己信得過的一位戶部主事以後,便乘轎來到了城內的水月庵。

雖是尼姑庵卻不過是文人雅士們私會的風月之所,這種現象在當下十分普遍,尤其是對於有官爵在身的士紳而言,去秦淮河到底容易被朝廷東廠的人發現,還不如這佛門淨地安全。

鎮遠侯顧鳴郊、忻城伯趙之龍、南京工部尚書李喬、左副都御史姚孫矩等官僚一見黨崇雅出現皆是拱手而迎:“等黨部堂都快等到天亮了,黨部堂這才姍姍來遲。”

“諸位見諒,這徵稅第一天自然是要忙一些的,好在沒什麼差錯”,黨崇雅說着就坐了下來,手在一妙齡少尼腿根上摸了一把,便笑着讓這少尼倒酒,然後待這少尼將酒杯一倒滿,就順勢將這少尼抱入懷中,大加摩挲起來,這少尼則也笑靨如花,與黨崇雅打情罵俏起來,頻頻撩開衣襟,給黨崇雅脣間遞酒。

不過,黨崇雅倒也沒敢真喝,只抿了一口,畢竟他還得等自己的人把稅票登記簿交來。

這時候,南京工部尚書李喬先開了口:“現在近衛軍戰敗了清軍兩路南下之軍,連豫親王多鐸都被活捉,明清兩國已基本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我大明亦如當年南宋,天下大勢已然如此,陛下何必執着於北伐,大興徵稅,如此豈不有意犧牲我江南士民之利,如今這徵稅一事,雖說是轟轟烈烈,但陛下不知道的是,這不過是他和他的那幫北臣們一廂情願而已。”

“大司空所言甚是,當年宋高宗也並非不想北伐,這裡面自然也有民心所向的道理,老百姓們不想打仗了,你不能逼着人家繼續打吧,那就是讓民生繼續凋敝,反而江山不穩,當年嶽武穆之死不是沒有緣由的,陛下想從我們手裡拿走銀元倒也不那麼容易,新稅雖徵到了我們頭上,但說到底害得是底層的商販,等到激起民變的時候,陛下或許纔會明白什麼叫無爲而治之道了”,姚孫矩笑着說了一句。

“那我們便等着陛下認識到這裡面的艱難吧,你我都已經離了原職,即便陛下有意要追究也追究不到我們身上,而且從來沒有治前任貪墨之罪的道理,在座的就只有黨部堂還在戶部任堂官,所以,黨部堂還是得小心些纔好。”

鎮遠侯顧鳴郊與黨崇雅碰了一杯,黨崇雅則笑將起來:“承蒙侯爺和諸位同僚體貼,本官雖說是戶部堂官,但徵稅一事都是首輔在主持,出事也是首輔擔着,本官不過是秉持首輔之意辦事,何來差錯。”

“就是就是,這範閣老也該挪挪位置了,以後這大明的半壁江山穩了,南明的首輔可不能一直讓他來做,我南人也得有一兩個才過得去”,這時候,忻城伯趙之龍這麼一說,李喬便笑了起來:

“當今陛下最看重的便是兵部和戶部,兵部的馬士英乃是閹黨出身,我們自然不能容忍,早晚得把他弄下來,而黨部堂剛好是戶部左侍郎又是隨陛下南遷的近臣,以李某看來,將來首輔之位只怕非黨部堂莫屬。”

李喬這麼一說,其他官員都哈哈大笑起來,盡皆向黨崇雅祝酒,連帶着一些陪酒的少尼們也附和起來。

黨崇雅也有了興致,連忙致謝,他之所以願意跟着這些南方官員同流合污,聯合搞這徵稅工作的貓膩,也不僅僅是貪財,倒也有想借此扳倒範景文,同時拉攏南方官員,讓自己坐上進入內閣做首輔的打算。

……

範景文強忍着馬車的顛簸,帶着應天巡撫瞿式耜往戶部衙門趕了來:“瞿撫臺,你的人都召集起了沒有,若這黃家鼒真有問題當先看押起來爲好。”

“首輔放心,下官已派撫標官兵去了黃家鼒府上,並且還派了一支人馬往戶部衙門而來,一旦有變故,可立即聽從首輔您的差遣”,應天巡撫瞿式耜迴應道。

內閣首輔範景文點了點頭:“甚好,讓他們先把戶部衙門給本官包圍起來再說,同時,派人持本官金牌告知給近衛軍第二軍總兵官何公公,希望他能派近衛軍予以配合,禁止任何人出城,等候陛下旨意!”

應天巡撫瞿式時領命後便下了車,開始去安排。

而這邊,內閣首輔範景文鐵青着臉在一刻鐘後來到了戶部衙門,敲門卻沒有人應。範景文直接喝令跟來的人把門砸開,而此時則已有戶部守夜的人出來大罵:“這大半夜的,誰讓你私自闖戶部的,還想不想活了!”

範景文一巴掌扇了過去:“閃開,把裡面的人都控制起來,不準任何人動,違令者先斬了再說!”

說畢,範景文則走到了戶部內堂,見一戶部主事正拿着稅票登記簿,而在他案前便是收繳上來的稅票,範景文直接奪了過來,仔細查看。

雖然範景文已年近花甲,但記憶力還是很好的,沒有到年老昏花的地步,沒多久便將稅票登記簿直接摔在了這戶部主事臉上:“這稅票登記簿的數字明顯與稅票上數字對不上,誰讓你們如此填的,真當本官和陛下只看登記簿不看稅票嗎!想瞞天過海?”

……

這時候,戶部左侍郎黨崇雅有些昏昏沉沉地由兩個官吏扶了近來,他一進來就不由得驚異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都大半夜的,誰讓你們把戶部大門大開着的,這要是進了賊人怎麼辦?”

說着,黨崇雅走上前來:“王汝玉,登記簿填好了沒有!遲遲不見你來交,少不得本官親自來拿!”

範景文這時候轉身過來冷冷地看了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一眼:“將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給本官看押起來!”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聽見似乎是內閣首輔範景文的聲音,忙搖了搖頭,這才清醒了些:“閣老!您,您是什麼時候來的,怎麼沒有人通知下官一聲,還有瞿撫臺,你不是回府了嗎,這是怎麼回事?”

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十章 帝后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十三章 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