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

自阿濟格殘部還京以後,多爾袞也把視線轉回了國內,儘管此時的多爾袞對朱由檢恨之入骨。

但多爾袞也知道如今的大清要想消滅大明,必須得給北方漢民以喘息之機,鞏固自己大清在北方的統治根基,並積蓄力量準備他日再次南征。

正因爲此,在順治二年的下半年,清廷順治帝便下詔開始明令禁止旗人過度圈地,有主之地被佔應盡數歸還於民,且還派出官員巡查,以此爭得民心。

同時,清廷順治帝還大量啓用漢人爲官,充實地方統治,鼓勵農桑和墾荒,爲減少人口損失還降低了逃人法的懲罰力度,不再實行連坐之罪。

清廷這麼一搞,再加上戰爭已經結束,北方也基本平靜了下來,大批清廷官員也知道與民休息,一到地方就開始興修水利、墾荒剿匪。

而投充爲旗人包衣的漢民此時也都認了命,畢竟即便從自耕農變成佃農也離不開土地,也是要種地的。

在多爾袞殺雞儆猴般的處決了幾個殘虐害民的滿洲官員後,滿洲貴族也對漢民的剝削程度有所減輕,且滿洲貴族也基本不過集中在京畿之地與大城。

大部分北方地區也就沒再受多大的影響。

儘管這片土地上染上了不少同胞的血,儘管這片土地已經成了胡人的統治區,但倖存下來的百姓們還是該種田的該種田,而留在北方的士子們也還是該做官的做官。

孔子後裔也是明朝舊臣的孔聞貞被順治帝封爲衍生公,以此表明大清要奉儒家爲正統,北方士紳皆稱此乃明君之善政。

與此同時,清廷也開始也大練新兵,擴編綠營,大量北方流民被招入軍中,在崇禎十八年底,清廷綠營便擴兵達三十餘萬。

而阿濟格並沒有被多爾袞懲罰,依舊執掌着鑲黃旗,甚至還接管了原由多鐸執掌的正白旗,而大批關外的滿洲鐵騎也再次被調入關內,以此充實京城軍事力量。

天下似乎就此太平,大有明清南北分治而兵戈止息的樣子,不只是大明這邊的人如此想,此時的北方漢族士紳們也是這樣認爲。

不過也有很多清廷官僚不認爲自己大清只能佔據半壁江山,猶如多爾袞和洪承疇等人。

“王爺,天下最富之地莫過於江南,次則湖廣、西蜀等地,皆是產糧之區,如今天時不好,北方是一年比一年冷,糧食產糧也就更低,我大清若不佔據江南、湖廣、西蜀等地,只怕將難以爲繼,而這些地方,除西蜀外,都在明廷手裡,一旦讓明廷藉此恢復元氣,只怕就不是我們南征,而是明廷北伐了”,兵部尚書洪承疇很認真地向多爾袞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你說得沒錯,這明廷不滅,則我大清的江山就不穩,可眼下還得等待時機,養精蓄銳才行,火器與火炮督造的如何,戰船打造的如何,近來明廷的朱由檢大力發展海軍,得防着他到時候由海上偷襲,務必告誡下去,從遼東到河間府,沿海一帶要加強海防,禁止漁民出海!”

多爾袞的這個禁海的政令,作爲閩人的洪承疇很是贊成,不只是洪承疇,北方漢人士紳們也很是贊成,對平民禁海,就等於將海貿之利控扼在統治者手中,尤其是控制他們這些沿海官紳手中。

因而大多清廷的漢族官僚皆稱攝政王是賢王,比崇禎帝朱由檢不知道要好到哪裡去。

“回稟王爺,下已經着工匠加緊仿製明廷的崇禎十四式火槍,不過聽工匠們說,這火槍雖說與鳥銃也差不多類似,但構造卻極爲精細,有幾處構件不知是什麼好鐵打造的,現在還沒有工匠打造的出來,還有槍管與槍管上的刀把似乎也不是尋常的鐵,如今即便造出來,只怕也與明廷的不一樣,或許還要差些,只怕不能拿來當長矛用;另外,火炮也是如此,下官忝在明廷管了一段時間的兵部,也沒想到過他們的工藝竟然改進得這麼快,不但是這火槍,連火炮也不知道是怎麼做的,同樣規格的炮,明廷的就是要輕得多。”

洪承疇尷尬地笑了笑,而多爾袞則不以爲意地說道:“重金懸賞能仿製出來的人,不過即便不能完全仿製得一樣也無所謂,只要射程夠遠,能連續射擊就行,能不能當長矛也沒什麼要緊,火炮笨重些就笨重些,我大清還有鐵騎,哪裡需要他火槍當長矛使用衝鋒,這明廷是怎麼想的,居然會想都把火器當長矛用,多此一舉!”

多爾袞說着的時候,便有官員來報:“王爺,這些都是南邊最新傳來的消息。”

多爾袞認認真真看了一會兒就遞給了洪承疇:“這個朱由檢還真是會玩,居然在江南征起商稅來,還自己開什麼銀行,不就是錢莊而已,變着法得從士紳手裡撈銀子,你看看吧,還提出農商皆爲本業,甚至鼓勵商貿,卻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朱明能有今日和南邊的士紳官民皆從商逐利置敗壞天下根基不無關心,如今看來這朱由檢只怕也被南邊的士紳依舊裹挾了,搞起發展商業的把戲來,不過他這商稅到是算得上善政,卻又偏偏是得罪人的事,讓本王還真是捉摸不透。”

洪承疇也細看了看,一時不由得笑了起來:“無論怎麼說,根據這密報上的消息來看,崇禎朱由檢此舉是得罪江南官紳,商業之利本是官紳專有,如今被崇禎朱由檢奪了去,江南的士紳們能答應嗎,可見眼下我們再次南征還是得民心之舉。”

多爾袞點了點頭,贊同了洪承疇的意見,他也的確不甘心就這麼放棄讓自己大清一統天下的機會。

兵部尚書洪承疇見多爾袞贊同自己,心裡也很是高興,他知道自己是明朝降臣,資歷比不上范文程和寧完我等人在清廷中的地位,如今他只能寄希望在再次南征的時候,自己可以成爲主帥,掙下一份大功,以此取得自己在大清更高的地位。

“崇禎啊崇禎,或許老夫真的只能對不起你了,或許有一天殺死你的也會是本官,但本官也不願意讓你我君臣一場,走到那樣的地步,不過你放心,若到了那一步,本官不會心慈手軟,改朝換代,自古皆是是如此。”

洪承疇看着自己手裡的茶杯暗暗出神,不多時卻有自己下人來報:“老爺,平西王和張閣老求見。”

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八十八章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