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

活捉洪承疇的口號是閻應元專門想出來的,爲的便是要給清軍造成心理壓力,讓他們以爲近衛軍主力已經大兵壓境,而且目的便直接就是要活捉他們的主帥。

閻應元帶着直屬協的一千近衛軍策馬朝清軍炮兵殺來,一個個在馬上轉動崇禎二十一式燧發槍,利用三點一線,顆顆槍彈準確無誤地刺破冷凝了一般的空氣,直接穿透清軍炮兵棉甲,比黑火藥爆炸力威猛的硝化纖維爆炸後的槍彈比滿洲巴牙喇手中重箭的穿透力不知強了多少倍,頃刻間,中彈的清軍炮兵就直接在強大的衝擊力作用下直接被衝了起來,然後狠狠地被慣倒在地上,濺起一身的雪泥。

清軍護衛炮兵的三千騎兵殺了來,因見閻應元等近衛軍不過是一小股明軍,所以也沒什麼懼怕,吆喝着就同樣張弓搭箭朝閻應元等殺來。

而閻應元也知道自己這邊人少,也不與清軍大規模騎兵正面硬拼,立即策馬而退。

這邊,清軍主力洪承疇聽見吳三桂方向的槍聲也有些緊張起來,忙下令清軍主力往吳三桂方向靠攏,予以支援。

吳三桂見閻應元等小股明軍退入了茫茫無垠的雪野,心裡也稍微放了些,此時他麾下十萬大軍正朝孫家渡口的防禦陣地殺來,但因爲閻應元等小股近衛軍的干擾,使得自己這邊的紅衣大炮沒辦法及時提供支援,吳三桂只得命麾下十萬大軍由火器營列陣在前,騎兵由兩翼進攻,弓箭手在火器營之後隨時替補火器營。

吳三桂的麾下軍隊大多是以前的遼兵,作戰經驗豐富,打仗自然是頗有章法,走在前面的是裝備有燧發槍的火器營,第二列的則是裝備有鳥銃的火器營,在第二列的火器營後則是弓箭手,之所以安插弓箭手是爲了因裝填火藥與槍彈的間隙補充射擊。

而在火器兵和弓箭手背後還有吳三桂的督戰隊,這是吳三桂學的昔日浙兵的法子,將督戰隊放在火器兵後面可以逼迫火器兵在敵軍進攻時還能堅持操作火器,而不是掉頭就跑。

吳三桂的騎兵則大多數是持着三眼銃,同時也有弓箭手,這些騎兵皆是吳三桂家丁精騎,戰力不弱於滿洲鐵騎,此時往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的陣營走來時也頗有氣勢,猶如兩柄利劍一般往左右兩邊劈砍過來,嘎吱嘎吱的腳步聲和轟隆隆的鼓聲讓整個孫家渡口的空氣彷彿都凝重了起來。

吳三桂持着長矛帶着麾下長矛兵走在最後面,他兩眼如電般緊盯着前方,這是他遼兵最後的資本,當年隨阿濟格南下便已有一半的遼兵折損在近衛軍手裡,如今爲襄助大清一統也爲了成就自己的非凡功業,他把自己留守在遼東的最後家底都帶了出來。

這十萬遼兵雖說大部分還是新補充的綠營兵,但精華皆是他遼東軍事貴族的底子,所以他很想在這一次渡河的戰鬥中給予近衛軍沉痛的打擊,以雪他上次被近衛軍打得只帶幾百殘兵狼狽逃回大清的恥辱。

仇人相見分外眼睜,吳三桂等清軍遼兵將領恨透了近衛軍,他們呲着牙,浸着冷冽地笑,露出嗜血的兇色,還有那無恥的頭上金錢鼠尾,猶如一層層柴火一般激怒着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

秦佐明麾下的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整整七萬餘人馬皆已埋伏在壕溝與掩體之中,且是一身雪白。

一個個近衛軍戰士猶如雪野裡的雕塑一般靜若磐石地匍匐在壕溝裡,手緊緊握着冰冷的槍,被嚴冰凝結的睫毛未曾眨動一下,猶如鷹隼般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逼近而來的吳三桂部的清軍。

被清軍紅衣大炮砸斷了雙腿的近衛軍一名步兵也還在堅強地在雪地上爬着,他的臉上此刻露出的不是痛苦的神色,而是仇恨的眸光。

他要報仇,冰冷的雪讓他忘記了生理上的痛苦,但卻燃燒起了他砰砰直跳的心臟。

熱血賁張在每名近衛軍戰士身上。

即便是主將秦佐明此時也同樣凝重地咀嚼着冰冷的雪,任由刺骨的冰晶在熱氣濃烈的口裡割裂着厚重的呼吸。

此刻的他想起了自己姑母曾經喋血沙場的英姿,想起了自己父親也曾在同樣的處境下被清軍殺害的畫面。

男兒到死心如鐵,死神與戰神總是伴隨而生,彷彿死亡氣息的臨近,也彷彿是生機的出現,七萬近衛軍的漢家兒郎沒有一人發出一點聲音,他們只等着清軍的到來。

五百步!

三百步!

兩百步!

“打!”

匝地突然驚起瓊玉,碎落在枯草根上,隨着王夫之的一身叱喝,帶着滿腔熱血的槍彈從崇禎十九式燧發槍的槍管裡掙脫而出。

亮麗的火光刺破了冷豔的雪野,冰冷的槍管開始變得灼熱。

槍聲乍起,白色煙霧增添了肅殺的氣氛,刺鼻而又激揚着近衛軍戰士殺敵的澎湃之心,那是火藥的味道,也是戰爭與死亡的味道。

開槍的是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的第一步兵甲種營,指揮使是王夫之。

此時的他已經不是當年那位文弱書生,而是魁梧奇偉的錚錚鐵漢。與他一起的皆是錘鍊了一身鋼筋鐵骨的漢家兒郎,早已隱匿了昔日的柔,張揚起而今的鋼。

秦佐明沒有將所有的軍隊投入戰鬥,作爲一個家學淵源的將門之後,他能猜到自己在堵住清軍後路後必然會面對清軍大規模的反撲,而他只有七萬人馬,必須用最少的兵力達到最大的殺傷效果,以此達到將清軍主力堵截在黃河北岸的目的。

近衛軍有三個步兵營在黃河南岸,還有一個炮兵營和一個騎兵營,但現在另外兩個步兵營和炮兵營以及騎兵營都未開始攻擊,依舊只靜靜地看着第一兵甲種營的表演。

崇禎十九式燧發槍射程,射擊精度,槍彈穿透力都比崇禎十七式燧發槍強許多,因而此刻六千餘名近衛軍步兵扣動扳機發射後,清軍***刻間便被射倒一片。

有的清軍頭部被掀開了天靈感,血和着腦漿灑滿了雪地,或是胸膛中彈,血液暈染而開,整個人連帶着手裡的火器都被帶飛了起來,也或是腹部中彈倒在地上被慣性拖拽得很遠,在白淨的雪地上劃出紅色的血跡來,更有腿腳中彈在地上嚎哭的。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十章 帝后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