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

百萬民衆的激情被朱由檢點燃。

諾大校場之上,只有男兒的熱血和萬丈豪情。

恍惚間。

在此刻,沒有人是爲升官發財而來,沒有人是爲名聲利益而喊。

無論是民衆還是官紳都只爲家國。

朱由檢昂首挺胸地屹立在城樓之上,雙目炯炯有神的盯着眼前一眼望不到邊並因他的手勢而歡呼的人羣。

在此刻,他這個皇帝不僅僅是神權象徵也是信仰的象徵。

在此刻,他成了百萬大明子民心中的領袖。

或許這個數字將來會更大,不止是百萬,乃至千萬,甚至億兆!

朱由檢走下了城樓,並重新出了城門,朝御道兩旁的應徵者揮手示好。

顧炎武雖已三十而立,但此時,他卻已是滿含熱淚地看着大明皇帝陛下朝他走近。

從聽聞天子下募兵令開始,他便毅然從南京國子監趕到淮安,從了應徵者中的一員。

朱由檢也注意到了他,見他兩眼垂淚,拳頭緊握,讓人似乎看一眼便能看出其鐵骨錚錚一般。

“朕的好兒郎,但請報上姓名,朕要記住你!”

朱由檢拍了拍顧炎武的肩膀,並替其理了理衣襟。

顧炎武猛地一挺胸膛:“學生顧炎武,南京國子監監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陛下此話深受學生欽佩,請陛下收下學生,學生甘當馬前卒,爲我大明殺賊!”

顧炎武!

十四歲進學,留名青史的抗清仁人志士顧炎武。

朱由檢頗爲滿意,並點頭道:“很好,投筆從戎,男兒不墜青雲之志!”

朱由檢繼續走着,心裡卻已是頗爲興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就是顧炎武之作,如今自己拿來用在此時此刻且又收下如此熱血男兒,無疑是自己一大收穫。

朱由檢這時看見一體格瘦削如竹竿,手指白嫩纖細如女人玉手的男子,便也停了下來:

“也是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焉能安邦立國?”

“學生乃湖廣壬午科鄉試第五名舉人王夫之,陛下此言謬也,學生雖手無縛雞之力,卻有殺賊之心,請陛下賜學生以戈矛,不殺盡胡兒不還鄉!”

朱由檢不由得心情大爲愉悅,這一次來淮安議軍政,本只是順便給新參軍者打打雞血,卻沒想到直接認識到兩位大能已加入自己的天子親軍陣營。

這王夫之乃後世思想巨匠,一生堅持抗清,如今毅然以舉人之功名投入武夫之列,也可足以看出此人風骨不一般。

“好,好一個不殺盡胡兒不還鄉!”

朱由檢也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向前走去,隨意問着這些應徵者,並順便說幾句鼓勵話。

其中依舊有不少飽學之士。

“學生毛聚奎!”

“學生董志寧!”

“學生華夏!”

“學生張夢錫!”

朱由檢問了這幾個人,更是不由得大聲叫好,暗歎:“寧波六狂生都來了!”

接着。

朱由檢對淮揚巡撫李明睿低聲吩咐道:“剛纔那幾個人密切關注着,朕將來有大用,但不可讓他們知道自己被重用。”

淮揚巡撫李明睿點頭稱是。

……

朱由檢的招賢令和募兵令一下。

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便立即遣派錦衣衛於各處北方敵佔區乃至中間地帶張貼告示,暗中聯絡北方士子有才之士南下江南。

與此同時,東廠提督王承恩則派出東廠番役,在南方四處搜索賢明之士和有才之人,無論是士子官紳還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乃至其他職業者,都在搜索之列。

而各地官府也開始張貼告示,宣佈陛下聖諭,號召有志之士繼續投國從軍。

此時的福建南安,鄭氏老宅。

鄭森(鄭成功)跪在了東南海盜頭子鄭芝龍面前:“父親,孩兒不孝,如今天子下招賢令,孩兒不能不從,請父親成全!”

“你曾師從反賊錢謙益,不怕陛下遷罪於你?”鄭芝龍問道。

“不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可以棄臣,臣不可以棄君,是父親從小教育孩兒的道理,我鄭家世受國恩,當此國難之際,即便爲使我福建得保安寧,孩兒也得從軍隨天子護國纔可,若如天子要殺孩兒,孩兒也只能從命!”

鄭森此時到底只有二十年紀,在朱由檢的令一下,便是滿腔熱枕,鄭芝龍也知道攔不住,也只得擺了擺手,同意他隻身前往淮安。

松江府華亭縣。

後來的抗清名臣夏允彝與陳子龍將僕人遞上來的告示一看後,不由得大喊起來:“好,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陛下既有意重振華夏,我等忝爲臣子,怎能在此吟風弄月!”

陳子龍將茶杯往地上一摔:“當年我爲功名棄如是(柳如是),如今我陳子龍斷不能再棄君父!夏兄,少陪,子龍這就趕赴淮安!”

“稍等,在南京做一閒官有何意思,老夫雖年近天命,但也有少年凌雲之志,待我寫封辭官疏,與你同赴御前!”

夏允彝說着便擼起袖子,準備拿筆就寫辭官疏。

而此時,年僅十四歲卻已能通詩文經史的夏完淳跑了進來:“父親大人在上,恩師大人在上,孩兒也要與您們一起參軍!”

“端哥兒(夏完淳乳名),有志氣是好事,可你才十四歲,還是先求學爲好!”

陳子龍乃夏完純的授業恩師,素來極喜自己這位聰明乖覺且有神童之稱的弟子,如今見他也要從軍,雖然頗爲滿意,但也不忍毀他前途,畢竟在他看來,以夏完淳之纔是可以中狀元的,即便不能中狀元也能中前二甲進士。

“恩師與父親常常教導孩兒,當以家國爲念,上忠天子,下愛黎民,如今北都淪陷,外寇肆掠我華夏,孩兒怎能置身事外,獨坐書齋;當年,班超尚且還能投筆從戎,立不世之功,孩兒雖年幼也要做夏家寶樹,做千古忠臣,至於讀書,軍中也可讀之,孩兒不會荒廢,功名二字既能在文章上取,也能馬背上取!”

夏完淳說着便直接跪了下來:“請父親與恩師成全!”

“好,既然如此,你便與我們同行,去與你母親告別吧,也算臨行前儘儘孝道!他日也不知是馬革裹屍還是錦衣還鄉。”

夏允彝說着便開始揮筆寫起了辭官疏。

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八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