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加徵商稅

吳孟明沒有回頭,他不是不知道李自成已經大兵壓境。【.aiyousheng】

但現在皇帝陛下朱由檢已經用兩萬不知從何處調來的精銳控制了整個京城。

所以,他知道他如果此時有半點遲疑,只怕李自成還沒來,他就先被朱由檢要了腦袋。

因而吳孟明現在只能矢志不渝地做一個忠臣。

張縉彥見吳孟明頭也不回地走了,當自己的話爲耳旁風,也很是驚訝。

“張縉彥,你是不是真的以爲你自己還是兵部尚書?”

朱由檢冷笑着問道。

張縉彥不明白朱由檢是什麼意思,但他此時也感到了一絲不妙。

回頭一看,卻發現,成國公朱純臣和襄城伯李國禎都不在!

“張縉彥私通流寇,罪大惡極,立即拖出去,斬立決!其家產抄沒,九族皆滅!”

兩錦衣衛立即將張縉彥拖了出去。

“慢着!”駱養性站了出來:“本官是錦衣衛指揮使,你們這是怎麼回事,本官讓你們拿大司馬了嗎?”

“周愛卿,替朕殺了這沒王法的傢伙!”

朱由檢指向了駱養性,這個後來投靠建奴的漢0奸,他早已看不順眼。

話剛一落,周遇吉就直接出現在駱養性面前,扭斷了這駱養性的脖子。

這時候,羣臣才注意到,朝堂之上多了一名陌生的武將。

“還有司禮監秉筆太監張殷,給事中時敏,左僉都御史竇頂,司禮監王德化,竟敢私通流寇,意圖謀逆,罪大惡極,也一併立刻馬上推出去斬立決!”

張殷、時敏、竇頂、王德化四人齊刷刷地跪了下來,磕頭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這時候,張縉彥的人頭也被提拉到了他們面前,嚇得這四人更加膽寒:

“這都是魏閣老和張部堂他們企圖不軌,他們還想把陛下獻給闖王,微臣都不知道啊,陛下!”

“殺了!”

朱由檢現在懶得廢話,一聲令下,又是四顆人頭落在了殿外。

“我的好岳父,難道要朕親自請你出來嗎?”朱由檢冷聲問了一句。

外戚周奎此時也被朱由檢傳喚到了朝堂上,雖說他是朱由檢的岳父,但朱由檢沒打算放過他。

因爲,他已經得知自己這位岳父也投靠了李自成,而且在原本歷史上,後來李自成城破時,這位叫周奎的還將自己兩親外孫也就是自己的兒子獻給了李自成。

可謂是無情無義!

如今,朱由檢自然也沒必要有情有義!

周奎哆哆嗦嗦地站了出來:“陛下,罪臣,罪臣。”

“留他個全屍!家產籍沒,就不誅九族了,只罪責一人吧”,朱由檢吩咐道。

誰也沒想到如今的皇帝如此狠辣,羣臣嚇得已經沒有人再敢說話。

連帶着周遇吉現在也有些害怕,忙走出來勒死了周奎。’

朱由檢知道現在自己不能手軟,絕不能手軟,必須夠狠才能重新建立威信,否則就是樹倒猢猻散的局面。

在李自成即將破城的十多天內,他必須要讓這些人絕對的怕自己,服從自己!

因爲,現在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危急時刻,容不得半點仁慈!

朱由檢猛地一拍桌子:“戶部左侍郎黨崇雅!”

“微臣,微臣!”黨崇雅還以爲自己能躲過一劫,但如今一聽見陛下喊自己,忙條件性地回了幾句,接着就暈厥在地。

“潑醒!”

朱由檢吩咐道。

被一盆冷水激醒的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忙也磕頭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朕先留着你的狗命,立即給帶朕旨意回戶部,取締加徵的稅賦,三響之稅還有加徵到崇禎三十五年的稅也一併蠲免,不過目前徵收上來的銀子給朕立即繳還內帑,少了一個子,朕就要了你的腦袋!

如今正值國難當頭,百姓困苦,聞聽民間富商巨賈甚多,着令你這個戶部左侍郎立即加徵商稅爲十五稅一,以資國用,若辦得好,免了你的罪責。”

黨崇雅忙應了一聲,立即趕回戶部去了。

這時候,御史柳寅東站了出來:“陛下,商稅不可徵啊,不可與民爭利啊!”

“殺了!”

朱由檢大手一揮便道:“商人是民,農夫就不是民?既然田稅可以加徵,爲何商稅不能,可見爾等居心叵測,有關商稅之事,若再有異議者,直接問斬!否則朕取締士大夫經商之權!”

朱由檢這話一出,也沒人再反抗。

御史柳寅東也被伏誅。

“現在,還有要阻止朕南遷的嗎?”

朱由檢問道。

羣臣沒有人說話。

諾大的乾清宮已經是鮮血淋漓,錦衣衛的繡春刀就亮在四周,再加上一旁還有個唯陛下之命是從的武夫。

一衆官員都被嚇破膽了。

“吳閣老,你不是要請旨告老還鄉嗎,你現在還想告老還鄉嗎?”

朱由檢冷聲問道。

東閣大學士吳牲嚇得直接跪了下來,磕頭如搗蒜:“不,不,微臣現在病好了,微臣誓死追隨陛下左右!”

“算你懂事,傳旨,吳牲忠心可嘉,着即升爲文華殿大學士!”

朱由檢直接升了吳牲的官職,也算是恩威並用,殺了這麼多官員,也該緩和一下君臣關係了。

“朕不是不懂情禮,也知道如今國家危難,能理解諸位都有趨利避害之心,但一些奸臣賊子竟敢企圖挾持朕,朕就不能忍了,朕現在好歹還是大明的皇上,你們還是大明的臣子!爾等竟敢這麼快就忘恩負義,就別怪朕的雷霆手段!”

朱由檢這麼一說。

羣臣都跪了下來,哭泣着喊道:“陛下!臣等有罪!”

“知道自己有罪就好,爾等過往之罪,朕一概既往不咎!但從現在起,誰若是再有半點不臣不忠之心,朕絕不姑息!”

朱由檢大喝一聲:“聽明白了嗎?”

“臣等領旨!”

朱由檢很滿意地坐回了龍椅,問道:“還有要告老還鄉的嗎?”

“臣等願誓死追隨陛下!”百官都學着吳牲的話,跪下來齊聲說道。

朱由檢繼續問道:“那還有要阻止朕南遷的嗎?”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陛下別說是去南京,就是去天涯海角,臣等無權阻攔,臣等只希望跟隨陛下,以待他日,重振我大明河山!”

東閣大學士範景翁率先站出來表了態。

“很好,範愛卿不愧是老臣謀國,傳旨,範景文深明大義,德高望重,精幹忠誠,着即加爲建極殿大學士,爲內閣首輔兼領吏部!”

範景文沒想到他這麼一表態就成了內閣首輔,忙不迭地謝恩。

而李建泰不由得後悔自己晚了一步,但也忙跟着附和起來,稱吾皇英明。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請個假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