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節 不讓倭人演繹經典

知道丈夫對古文是七竅通了六竅,公主朱真真就解釋給他道:“此乃春秋時楚國伍子胥滅楚,楚國申包胥興楚,他到秦王面前所講的話,,這位阿部君來了個借鑑,前來遊說我們夫婦倆!”

頓時阿部賢六大起知已之意,他精通中華文化,讀通四書五經,能力勝過了許多中國人,也包括面前這位東南王。

否則,阮大鋮憑什麼這麼給面子給阿部賢六,還不是這位倭人景仰上國,連自己本國的倭文都不會寫了,說起本國的倭文都不如說中文流利,讓這個倭人去參加前明的科舉,進士可能考不上,但是舉人應該跑不了,秀才是十拿九穩。

對於這樣的倭人,是要給面子的。

燈塔國的輻射下,中華八個小跟班上層盡用漢語,以說漢語爲時髦,他們貴族的漢語水平真的勝過了許多中國人。

東南王道:“我讀得書少,你不要騙我!”

公主立即叫人找了本簡體的《春秋左傳》找到了《申包胥哭秦庭》那一段給他看,原來是件“扒灰”惹出的事情,楚平王中途截胡,搶了兒子的媳婦,又迫害兒子、兒子的師傅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復仇,借了吳國兵攻打楚國,破楚都,此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刨墳將屍體打了三百下!

申包胥是楚國大夫,伍子胥滅楚,申包胥興楚,到秦國借兵打伍子胥。

秦王不允,不想借兵,申包胥就哭,哭了個七天七夜,哭得稀里嘩啦的,秦王受感動嘩啦稀里的,遂出兵,結果伍子胥被打跑,楚國復國。

當時秦王就作了一首著名的《無衣》送給申包胥,賦曰: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顏常武看完,對阿部賢六道:“接下來,阿部君是要哭了?”

聽到殿內三人不由翻白眼,王爺呵,也不要那麼直接嘛!

你應該先拒絕了,然後人家來說服你,你把頭搖得象個撥浪鼓說“不聽,不聽!”之後,再到人家來哭這個環節。

孰料顏常武把手一擺,對阿部賢六道:“很好,你所講的事情,孤已知曉,孤決定出兵,助孤的侄兒坐正幕府大將軍的位置!”

顏常武與上任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約爲兄弟,他稱呼現任的幕府大將軍德川家綱爲侄兒,比直接說助德川家綱更靠譜!

就這麼簡單?阿部賢六楞住了。

阮大鋮擅長察顏觀色,對阿部賢六說道:“王爺一諾重如泰山,他既然這麼說,還不謝恩!”

阿部賢六叩首道:“下國感謝上國恩賜和存亡續接之恩,雖萬死亦不能報王爺之恩也!”

顏常武笑眯眯地道:“去吧!”

待倭人離開後,顏常武冷笑道:“本國的著名典故,豈能由倭人來演繹,那太擡舉他們了!”

公主恍然大悟,阮大鋮恭維道:“王爺高見!”

“去召集內閣的各位大人來王府商議出兵倭國之事,告訴他們,倭國錢多、人傻、好宰、速來!”顏常武着內侍去傳旨道。

於是內閣首輔馬士英、次輔楊天生、閣臣楊鋮新、堵胤錫四人應詔而來,連同阮大鋮五人,他們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待遇肯定槓槓的,移到了閱江樓三樓處開會。

儘管來過多次,但站在閱江樓上,居高臨下,觀看浩瀚大江滾滾東去,橫無際涯,長江上的艦隊排列整齊,從閱江樓到長江之間平坦開闊,下有一波碧池盧龍水,令人心曠神怡。

閣臣們陸續到來,正好先看關於倭國的情報。

情報上看來,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位的時候爆發了“寬永大饑饉”,農業收成不好,民不聊生。

說起來倭國還是太小,一個颱風打來,整個倭國都處於風雨交加中,收成徹底完蛋。

如果旱澇災害發生,同樣是全島都陷入飢餓中。

當然,再大的災害也傷不到貴族,他們有金銀,可以去海那邊的大明或者東南國進口糧食,可是金銀有限,不可能背起全國倭民的口糧,甚至德川家光親領的土地---天領的民衆也吃不飽穿不暖,畢竟交通不便,運輸工具落後,進口的糧食昂貴。

幕府掌握了佔當時全國糧食總產量1/4的富饒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戶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礦山,還壟斷了金、銀、錢三種貨幣的鑄造權。

但是承擔天領民衆的生活也是不易,家光將軍一方面加緊搜刮各地大名,以維持天領的經濟不徹底崩潰,另一方面也因此而被迫放鬆了對諸侯的監視和鉗制。

家光去世後,年僅十歲的家綱繼位,主少國疑,發生浪人暴亂未遂事件(慶安事件),社會動盪不安,讓諸藩國找到了可乘之機。

這次造反的共有六個藩國,包括長州、肥前、土佐、豐後、日向藩以及薩摩藩餘孽等,他們的人員組成、軍力和武備都有數據可查。

幕府軍的人員組成、軍力和武備同樣有數據可查,甚至可以說明人比倭國自己人更瞭解他們。

通過數據對比,幕府軍的力量至少是倒幕軍的二倍以上,卻連吃敗仗,算不算是前明的翻板?!

仗還沒打,就已經有了很大的眉目,成功率很高。

“春節之後,立即出兵,直取倭國!”顏常武不容置疑地道。

兵貴神速,殿內人一起點頭。

新明朝廷的正規軍經過整編,戰鬥力很強,機動力亦強,說走就走,一點也不含糊。

還有一個問題,誰可爲帥?

再有一個問題,開春之後,就要進攻蒙古,誰又可以主將?

北京留守祖大壽上表,以自己年老體衰爲由,說守守城可以,去蒙古草原跑馬就要他的老命了!

“蒙古之事,甘輝回來了,讓他去辦,李過爲副將,祖大壽負責辦糧臺!”顏常武一言而決,這是他絕對的領域,個個贊同。

“至於倭國之事,還是本王去跑一遭吧!”顏常武笑口兮兮地道:“本王還想見見本王的侄子呢!”

在座的人跟隨他這麼久了,知道他對於倭倭有着滿滿的惡意,都爲那些可憐倭倭的命運而稍爲擔心一下!

第1828節 荷蘭艦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905節 想當初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220節老熊失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854節 展會中第1697節 分錢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614節 看錯了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066節 立規矩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2065節 得上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166節 新遣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