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節 江戶之花

水月大宗與千宗旦飲茶是風雅之事,而江戶城的戰事血淋淋大煞風景。

“衝啊!”倒幕軍嘶吼着,潮水一般的涌上前,似要將江戶城淹沒!

江戶城則象頭巨獸般不斷地噴煙吐霧,發射出猛烈的槍彈把倒幕軍給射倒。

城上的士兵裝填、射擊、再裝填、射擊,幾乎都麻木了,可是城下的敵人卻不見減少的樣子!

敵人搭起梯子,用胸膛擋槍彈,前仆後繼,衝上了城牆!

幕府軍官兵們毛管都豎起來了,不顧一切地撲上去,與倒幕軍狠狠廝殺,大家刀槍相向,眉頭不皺一下,也不遮擋,一刀換一刀,一命換一命,同歸於盡。

兵器打折了,就用拳頭用牙齒,打死對方,掐死對方去!

後面的士兵拼命開槍,由於近距離,許多人的耳朵被槍聲震聾,誤傷時有發生。

打到酣處,幕府軍傷員拖着鮮血噴灑的身體,抱着倒幕軍士兵一起跳下了城牆!

這場江戶保衛戰雙方打得可圈可點,蕩氣迴腸,可載入史冊。

交戰的規模宏大,每一方都作戰英勇無比,幾乎無一投降,倭人的勇氣不小。

倒幕軍爲了自己小命着想而拼命,誓死奪城,而幕府軍面對着強大的敵人,本來難以堅持,起初幕府上層也非常地擔心,但這麼多天過去,終究守下來了。

霍地,火光冒起,黑煙張牙舞爪地在城下盤旋而上,慘叫聲大作!

幕府軍向城下敵人大規模地投擲了火油彈,燒死他們去,被火油淋中的人。

火油彈?

就是那種罈子裡裝滿油,扔下去砸碎了被點燃以殺傷敵人的東西,如此奢侈的東西本不應出現在倭國戰場上,倭國窮吶,他們地方狹小人又多,出產不豐,別說油脂,連雞毛都不多幾根。

爲什麼棒子國送排骨是厚禮?

地方小,養不起牲畜,不能用它們的脂肪去榨油,還種不起花生與黃豆,用它們去榨油,總而言之,油脂十分匱乏。

那年代在任何國家,油料都是貴重的東西,油脂用來吃都不夠,還用來作武器?

使用石油,也開採不易,產量很低。

東南國的情況卻是例外,他們的土地夠多,大量種植棕櫚樹,粗生粗養,長成了就能源源不斷地產油,一棵樹的產量不咋地,可東南國地大種上幾千萬上億株,產量就很可觀了,況且,他們還有蘇門答臘的石油勾兌進棕櫚油中,很大程度都用來了晚上公共點燈用。

官府大量購買,用來市政照明與學校、醫院與軍隊的晚上用電,他們的油品更佳,因爲加進了一些鯨油,點得更旺更長久。

公共場所點燈用?

點的是銀子,中華小跟班、紅毛番見到東南國城市夜晚的燈景,那是燦爛一片,無不癡呆!

但大夥兒不得不承認,晚上點燈,城市活動可以照常開展,增加經濟發展,且夜景美不勝收,如東南國城市多靠海,就在海邊點燈,南京秦淮河、廣州珠江夜景和上海外灘點燈,實在是無與倫比。

於是跟進,倭國還是有點金銀的,江戶城也點起了夜燈。

與兩中華沒得比,可嚇倒了倭國其他人,去到江戶一看,夜晚星星點燈,不得不服幕府的奢靡,殊不知在東南國,就連小城市都能夠點亮一片。

幕府進口了不少燈油,如今派上用場,將那些火油罈子砸落,一打一個準,燒得進攻的倒幕軍成了個人形火炬,在火中痛苦地慘嚎着,其餘人都望而卻步。

倒幕軍的進攻被暫時地阻遏了,幕府軍守城官兵們歡欣鼓勵,高層則強顏歡笑。

彈藥只餘百分之二十,打不了幾天就會用光,那時,將會是江戶城的滅頂之災!

打到現在,大明援軍很接近了,已經有快船到達江戶告知援軍即將到來的消息,可是江戶城堅持不下去了。

怎麼辦?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保科正之,他有氣無力地道:“後天凌晨,撤退!”

時間推移,又打了一天,次日凌晨二點時分,江戶城沸騰了!

開了東門,幕府軍傾巢出動,棄城而去。

倒幕軍用了“圍三闕一”的策略,圍了江戶城的西南北三個方向,留下東門給幕府軍,並不是出於好意,他們想削弱幕府軍的鬥志,想的是有機會逃生時不堅決抵抗,同時在幕府軍逃跑時側擊他們。

幕府軍利用這次機會,同時他們夜晚行軍,本是大忌,可他們有燈油!

點燃燈火,照亮前途,方便逃跑。

動靜很大,倒幕軍被驚動了,但他們不能出來阻截,因爲他們當中絕大部分都是瞎子……夜盲症!

夜盲症對於古人來說再正常不過,幕府軍由於營養好一點,夜盲症少許多,不過他們沒有燈火的話,夜間出動同樣麻煩。

軍隊、民衆魚貫而出,幕府大將軍德川家綱輕車簡從,由侍衛牽馬,離開了江戶城。

走了三個小時多,在清晨六點左右,軍民們在城外回首,江戶城西邊已經紅光冒起,不久,天空映亮一片,所有的人不禁發呆,一些人眼中更是流下了眼淚。

烈火焚城,點燃江戶之花!

這座城市屬於幕府大將軍的驕傲,絕不能留給敵人!

缺乏燃料不能燒磚,也無巨石,江戶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木製,有衆多的木房,宮殿與民居都是木製,幕府棄城,但不能容忍自己的容光被敵人踐踏,就一焚了之。

後衛隊一路點火,他們在各處堆積易燃物,把江戶城各處點燃。

火焰高起,很快就蔓延開來,如影隨形地追在了後衛隊的後面,把他們的屁股都燒爛了!

一陣海風吹向大陸城市,吹進了江戶城裡,烈火藉着強勁的風力很快地燒向四面八方,火焰接着火焰,一團團巨大火球以颶風般的力量從一座樓房跳到另一處樓房,木製的樓房爲火焰提供了極好的燃料,各處都燃燒起來,天空變成了一片炙人的紅色!

江戶徹底地燃開了花!

江戶之花!

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47節艦上一天(三)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548節 香菸(二)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1753節 買不來的海軍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1950節 一賠十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11節誘惑部族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760節 洪爵爺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9節回老家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446節 硬剛(二)第93節喜與悲第53節造船(二)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587節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