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

“爲什麼?”顏煜好奇地問道。

他準備把這頭肥豬帶回東南國示衆,來個獻俘闕下,展示給他老孃看看:她的兒子長大了,做起大事來了。

肥豬是個很好的戰利品,讓世人知道他顏二少的厲害!

只是羅思進的話讓他不淡定,聽羅思進說道:“尤利·卡西姆願意出五百萬中華銀元的價碼贖回他自己!”

又一個五百萬中華銀元!

嘖嘖嘖!作爲一個巨大帝國的二王子,顏煜也是個食過夜粥的人,不禁發出了嘖嘖聲。

他懷疑地問道:“肥豬別是把這府裡的東西也算進去吧,這已經是我們的了!”

“不會!”羅思進篤定地道:“他是從外面調來的財富,五百萬銀元。”

他與肥豬討價還價,最終以五百萬銀元成交。

“真是頭超級大肥豬!”顏煜用上了“超級”兩個字,驚歎道:“他怎麼可能擁有這麼多的財富。”

前後他付出了一千萬銀元,堪稱爲“富可敵國”。

羅思進聳聳肩道:“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他,他說他家統治亞格拉城已歷二十一世,達六百二十五年!”

原來如此!

六百多年的光陰,一代代的積蓄,積累到一千萬中華銀元還真有可能。

事實上,在東南軍沒到時,東南亞有大量的印度人到來貿易,東南亞物資豐富,貿易旺盛,印度人這麼能吹,擅長貿易,吹來了極多的黃金白銀。

尤利·卡西姆的家族因扼德里進出的門戶,從中抽水,收穫不小,加上其家代代經營地方,賤民們交納地裡出產的八成給地主,賤民們食素又一日一餐,你要是個城主你想不富都難!

雖說上層過着奢侈的生活,但所有的印度人都有聚斂金銀的習慣,因此尤利·卡西姆敢出五百萬銀元自贖。

“他既然被俘,我們如何取信外面的人呢?”顏煜想到一個問題道。

“說得好!”羅思進讚賞道:“他教給我們去那間屋子……取出了這枚家主戒指。”

羅思進亮出一枚鴿子蛋大的紅寶石戒指,紅寶石似鴿血,極爲亮麗。

這枚戒指隱藏屋內的隱蔽處,不經指點根本找不出來。

這是家主戒指,代代相傳,只有家主才知道下落,府內的人逃跑時也沒有帶走它。

顏煜玩弄着這枚戒指,感慨道:“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

“來世還做印度人!”羅思進會意地加多一句道:“做印度人的城主!”

“對!”顏煜連連點頭。

尤利·卡西姆家族的統治期長達六百多年,可見其階級固化到了什麼程度!

在中國,進入封建成熟時期,一個王朝的壽命不會超過三百年,就會改朝換代,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昔日的公子王孫,要不死掉,要不淪爲百姓。

看來印度有可取之處,前提是你不能成爲賤民,你得作印度的王公、土邦主、城主,賤民們倒也不是擁護你的統治,而是不反抗你,幻想着他們來世成爲你。

來世,你的子孫還是王公、土邦主、城主,賤民們還是賤民!

阿三的階級固化到可怕的地步,有的家族居然上千年的歷史,一直是社會的上層,主要就是三哥大神教讓人信來世,不反抗,要是反抗了,來世就會降階級,於是階級固化下的印度,最底層女孩子長得再美也只能是個掏糞工!

阿三的階層極難跨越,千百年來一個種姓制就把人分爲三六九等,是世界上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規定了王公、土邦主、城主的後代照樣是王公、土邦主、城主,而賤民的後代永遠是賤民!

千百年來,大家族幾乎沒有變化,就算有,也是家族內部的爭鬥,很少發生戰爭兼併,更沒有什麼“下克上”的現象。

綠教的莫臥兒帝國建立後,發現種姓制這套制度真不錯,極有利於他們的統治,於是他們不去觸動三哥的王公、土邦主、城主的利益,而是與他們共治天下,共同維護這套制度。

各大家族統治印度綿長,實在令人羨慕啊,不過投胎是門技術活,顏煜也不多想,他只想好好地過完這一世,這是一箇中國人的標準思維。

隨手把戒指扔還給羅思進,顏煜說道:“你全權處理!”

“是,長官!”羅思進應允道。

五百萬銀元很不錯,戰利品---亞格拉更誘人。

東南軍自城東進城,其餘三個方向的城門不作限制,於是該城軍民從城西北南三門逃跑,雖被他們捲走了一些細軟,但被東南軍從城內各處繳獲了至少達到八百萬銀元的黃金白銀和珠寶這類的硬通貨,加上之前的五百五十萬銀元,讓東南軍有種老鼠跌進米缸裡的感覺。

多年來穩定統治所積累的巨大財富,一夜之間淪爲了東南軍囊中之物。

城內抵抗微弱,東南軍損失很小,不到一百人戰死,戰果也小,殺了上千人而已,嗯,還有一萬賤民,他們不是人,東南軍入鄉隨俗得太容易,這些人也不統計入內。

除了硬通貨,還有海量的糧食、貨物,中國有“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描寫,但與印度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中國和平時期,農衆至少每天有兩餐可吃,逢年過節還有肉吃,而在印度,民衆長年累月每天只吃一餐,每餐都是食素,想想印席富人對窮人的剝削率,到了何等天人共憤的地步。

富人的天堂啊!

如果我能成爲印度高種姓的富人,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

擱在中國這樣欺負人,農民會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發動起義,就連倭國百姓也會來個“一揆”,用刀劍和拳頭來教會當權者別太得意忘形,大家好,纔是真的好。

亞格拉城的賤民們交上了好運,東南軍繳獲這麼多的非金銀,認爲焚燬不利,浪費可恥,於是就開倉放糧,把糧食與物資分發給平民、貧民與賤民!

天下掉餡餅,這是亞格拉城的大喜之日,民衆踊躍前來領取,喜不自禁。

看到他們開心的樣子,你不要開心,他們不會感謝你的,他們感謝的是他們的神!

奪取了亞格拉城,東南軍的參謀長張家玉是打老仗的老兵了,不顧軍隊疲勞,驅動大軍,繼續前進。

隨行的只有一個俘虜,那就是尤利·卡西姆,他已經陷入了神經兮兮地狀態中,不時地傻笑、流口水,喃喃地道:“我有一千萬銀元,我有二千萬銀元,我要回家了!回家了!”

他從原本肥胖如豬的體態一下子瘦掉十斤!想想十斤豬肉有多大的份量?

真是減肥成功啊,羨慕一個先!

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0節修路風波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430節 攻打德里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7節刺殺第18節真相大白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597節 航行中第1832節 發財了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41節教育軍官們聽話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2065節 得上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321節 很多槍!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333節 好看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98節女婿強撐!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2094節 退兵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3節都在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