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有限,楊展並不展開講,說了一下川西、西藏地區海拔高易得病,山勢險阻難通行,因此必須專門組建山地步兵,多從山地居民選擇錄用,須接受嚴格要求的山地作戰訓練,士兵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毅力,要有過硬的翻山越嶺的能力。
不僅如此,由於部隊在山地行動時基本上靠人力運輸,因此裝備和後勤物資都得充分考慮士兵的負荷能力,還有,跟隨山地步兵一道進軍的支前民工也要經過訓練,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他們的報酬也應該提高。
楊展是醜話說在前,避免將來總督大人一個吝嗇,那他在前線就要吃苦頭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就能夠讓民工背上物資大步跟上,否則部隊自行攜帶太多的物資,無謂的損失就會影響到將軍的行軍佈陣。
周正儒拿出筆記本記下來楊展所講的話,有點犯愁地道:“如今訓練山地步兵,只怕晚了!”
楊展抱拳道:“恭喜總督大人,前任四川總兵張建新已經訓練出三萬山地步兵!”
“真的?”周正儒又驚又喜。
楊展低聲道:“據說是今上於五年前就要張建新進行訓練的,還撥了專款給他,下官在接收時看到他的移交單子,立即去了一個山地步兵軍營裡看過,還行!”
“那太好了,太好了!”周正儒坐不住了,離位走來走去地道:“這應該是第三個好消息了!”
“正是!”楊展恭喜道:“此乃天助總督大人啊!”
“不不不,這是今上高瞻遠矚帶給我等爲臣的好處啊!”周正儒說道:“張總兵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是的,我很感謝張總兵!”楊展說道。
楊展去看過山地步兵的軍營,發現張建新練兵還是不錯的,可惜他沒這膽量去打西藏,在朝廷詢問他時他不敢應允當主將,否則是他練出的兵,帶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這是個守成的將軍,屬於監國公主夾袋裡的人物,忠心不二,不能說他很差,如果敵人來進攻時,說不定他能夠取勝。
他貴在有自知之明,知道打西藏還真不是普通將軍能夠對付的,於是就讓賢,由朝廷派楊展來接替他的位置。
本來臨陣換將是大忌,但兩中華的軍隊均已實現國家化,按照統一的大綱進行訓練,有本事的將軍都能夠很快適應新的部隊。
……
聽楊展說了一些提議,都抄下來後,周正儒也講述了他的西藏攻略,叫做“三矢連發計劃”!
“政治誘降,給予西藏黃教以極高的地位,引誘他們投降!”
“無論投降不投降,我軍先取打箭爐,沿茶馬古道經過甘孜,奪取入藏要害之地---昌都,最後進入拉薩。”
“軍隊先行,民工跟上,把茶馬古道變成康莊大道,修建川藏公路,確保朝廷對西藏的絕對控制權!”
如果成功,能夠把西藏併入大明版圖,接着修建川藏公路,西藏想飛都難。
西藏方面雖有地利,但我方有天時與人和,有很大的機會搞定西藏。
聽得楊展也是心潮起伏,原本他心態平和,只當這一次戰鬥歷程是他戎馬生涯中的一部分,現在看來,如果成功的話,又是一樁記載進入中國歷史和軍史的大功績!
作爲軍方主將,功勞蛋糕中他必有一塊大的,這回應該晉升侯爵了吧。
真要是升了侯爵,或者乾脆就告老還鄉啦!
公爵非常難升,不僅僅要功勞,還要因緣巧合,如果升到侯爵,楊展也心滿意足了。
想到嗨處,不由得眼神迷離了。
他兒子楊璟新見狀,心中好笑,以前提不起精神的是他,現在滿腔雄心壯志的也是他!
……
一文一武兩個主官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周正儒挺尊重楊展,楊展也給總督大人面子,兩人相處融洽。
於是周正儒向堂下喚了一聲,不久後,一名年輕參將進內,向兩位大人問好,自報家門,叫做符榮貴,在總督麾下聽用。
周正儒介紹道:“老楊,這位符參將就是本督派往你那裡的聯絡員了!”
他喝斥符榮貴道:“去到軍中,只聽和記,不得說,明白了嗎?!”
符榮貴趕忙道:“末將遵令!”
兩中華的軍制不同於前明,文官雖然還能管轄到武將,但具體作戰指揮與訓練都管不到了,不會出現那種總督大人召集各路軍頭來點名的情況,新軍制是“不越級”,周正儒能指揮的就一個楊展,楊展再指揮下面的軍官們,軍官們也不能越過楊展向周正儒彙報。
派出的符榮貴參將起到監督的作用,但他不能說話,不能使用上級來人的地位去管理軍務。
封建社會對武將的防範自古存在,由於武官自身的特殊性,能夠掌握直接推翻政權的軍事力量,所以王朝的掌權者一直很注意對武官的把控,不可不察。
唐朝對武將一個放鬆,就亡於藩鎮,而宋朝和明朝以文制武,武將在文官面前唯唯諾諾,雖然很大程度地保證了軍隊不造反,後果就是軍隊不會打仗了。
待到顏常武當政,力推軍隊國家化,採取多種措施來避免兵爲將有,目前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當然他是開國之君,光環在身,至於以後他這一套路還行不行,有待時間的考驗。
周正儒與楊展相談甚歡,周正儒遂留楊展吃個便飯,不過是四菜一湯,但很精緻,兩人還小酌了幾杯,相互敬酒。
楊展喝得微醺告辭,離開了總督府後,楊展覺得很開心,打開了話匣子對兒子道:“周總督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給我看的那些計劃書都非常地詳盡,考慮得很周到,還沒打就已經有了良好的計劃,跟隨這樣的主官,心裡踏實!
想想甲申之變的前一年,大順賊(張獻忠)破重慶府,巡撫陳士奇被俘,遭凌遲處死!我在他麾下聽用,他看得起我,派我去守成都!
陳巡撫有將才,坐在管軍的巡撫位上,卻以文墨爲事,終日與文人聚酒鬥詩,不務正業!他個人是儒雅風流,致使軍政廢馳。
石砫女將秦良玉請求增兵,分守13隘,陳巡撫置之不理,轉眼間賊勢熾熱,破了成都,我要不是祖宗保佑,就回不到家鄉了!”
說起來不勝唏噓,他念了一首詩道:“畫船十隻任分攜,隔舫傳箋互索題。人聚同心頭半白,酒收中產量難齊。清歌一曲微喧寂,粉本初成黛色低。正復不勞明月照,晚涼煙景滿青溪。”
“這是陳巡撫念過的詩,我還記得,轉眼間就賊寇滿四川,陳巡撫死了,秦良玉也死了,我也差點死了!”
楊展的聲音悲愴,似笑非笑,似哭非哭,過往的人聽到後無不側目,想他是在發神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