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第1156章 先救爹還是先救子民?

第1156章 先救爹還是先救子民?

還在六月末水情初發之時,太子朱和陛緊急召開了朝會,軍機大臣、內閣大臣、十二部衙門的主要官員全部到會。

奉天殿內,寬敞明亮,還是那個建築風格,上首之位仍是御座,然而下面,卻大變了模樣,南北列着數排太師椅,兩邊對稱工整。

以往朝會,朝臣需站着上朝,還得糾儀,經過天武朝的多次革新,朝會的禮制也做出了相對的變革,恢復古制,文武大臣可坐着議事,上奏時站立出班即可。

早在秦漢時期,君臣都是如此坐着議事的,皇帝還會客客氣氣的起來請丞相就坐。

從北宋宋太祖後,大臣們就開始站着上朝了,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定,“大朝儀”須“衆官皆跪”,平時還是站着,只有開小會的時候重臣才賜座。

清朝就更別說了,上朝的時間大多是跪着,以至於大臣們都自帶護膝。

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後,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官僚的地位則不斷下降。

然而,越是如此,文官集團與皇權之間的鬥爭,也越發的激烈。

太子召開這次朝會,主題不是如何救災,而是國庫的儲備糧應該先供給誰?前線還是災民?

糧食就這點,兩邊都急需天量的糧食,你是先緊着外出勞務的爹用,還是先讓家裡的子民用?這是個送命題,頗有些先救媽還是先救老婆的味道。

然而,朝會一開始,太子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了這個問題,他甚至暗示,應先緊着前線將士。

他言道:“現值軍務未平,餉糈不繼,一時斷難興築,所有蘭陽漫口,可暫行緩堵.”

奉天殿上,太子朱和陛剛說完,內閣次輔楊士聰暗暗嘆息。

太子太年輕了,只有十八歲,他的想法太簡單了,心智尚不足以擔當一位皇帝的重任。

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應該在大臣面前,如此輕易的暴露自己的想法。

楊士聰已經猜到了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果然,吏部左侍郎于成龍精神一振,出班奏道:“啓稟殿下,臣以爲聚集民力緊急治河方爲第一急務!”

于成龍義正言辭道:“黃河氾濫,毀田無數,數十萬流民長聚山野,口糧一旦告急,必生饑民之亂,時天災人禍內外交困,大明何安矣!”

聞言,朱和陛雖面有不喜,但還是微微點頭,詢問道:“於卿,可有具體良策?”

太子知道,這于成龍是公認的清官,是繼前財政部尚書程國祥的天下第一廉吏,治理地方期間,多次受到朝廷表彰,父皇將他調入吏部,就是看好了他的清廉能幹,讓其淨化大明的官場。

只是,這于成龍與內閣首輔楊廷麟走的過近,二人有如師徒。

于成龍不假思索,回道:“臣有三策,其一,戶部全力籌劃就在所需緊急物資,徵發南北直隸官車及糧食,火速運往受災各縣。”

“其二,着令災區各州縣,但有聚衆械鬥事發,知縣迅即處置,不得拖延遲誤,以免釀成民變。”

“其三,戶部會同海事部,對關內各縣的糧市緊急管轄,限定每日糧價及交易量,海外及塞外糧商許進不許出,嚴禁將關內大市的糧谷運出國境!”

“臣等附議。”不少大臣異口同聲道。

又有大臣藉機提出黃河改道之事,言道:“國難與河患同作,就黃河決堤原因而言,除特大洪水外,下游河道淤墊是最主要的原因,臣建議重新改道山東!”

“閻大人,您做過江南總河大臣,懂得治河,您來說說,黃河應不應該改道?”

衆人將目光投向刑部尚書閻應元身上,崇禎十四年時,這位老兄就深得少年時期的天武皇帝新任,破格提拔爲總河大臣,治理太湖水系,至此官運亨通,扶搖直上。

閻應元跟過朱大典,幹過知州,當過巡撫,有在朝中當了七八年的刑部尚書,有着二十年的官場經驗,今天這事,我也看明白了,不願摻和。

此時有人點名讓他說話,閻應元見主題已偏,涉及到治河,於是站出來道:“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有史以來的數千年裡,黃河決口氾濫達千次,較大改道有二十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

提到治河,閻應元侃侃而談,又是列數據又是談地形的,最後言道:“臣發現,黃河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長期以往河牀擡升,水沙嚴重失調,堆積的泥沙形成黃河兩岸南高北低的地形,這是黃河決口的根本原因,北決也是必然的!”

接着,閻應元又提到了大明洪武、正統、景泰、弘治、嘉靖年間,黃河河患以及河道變遷的情況,

黃河改道,最近一次是在嘉靖年間的黃河奪淮入海,至天武朝已維持了一百二十年之久。

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下游河道嚴重淤積,河牀已顯着擡高,閻應元建議改道山東,就按照這次黃河決口的路線,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入海!

閻應元的提議,顯然是要結束黃河趨向東南、奪淮入海的歷史,重新搞一條河道。

“閻大人言之有理,臣等附議。”衆大臣們又是異口同聲。

“臣有異議!”

眼看太子動容,楊士聰憋不住了,這他媽的早就跑題了,太子也被帶偏了!

這次朝會看似是商議國事,實則是大明朝堂上的兩股勢力在暗中比劃,針對的人就是太子!

就這麼點糧食,需要作出抉擇的人,只能是太子朱和陛!

太子如果先拿來救災,就是不管前線的君父,給爹留下個壞印象,說不定事後被不法之人定上有意篡位的罪名。

如果太子將糧食運往前線支援君父,災民被餓的鬧事,他這個監國太子名聲就臭了,士子們也會指責他不是個仁君,可謂是民心盡失。

而且日後皇帝說不定也會責怪,監國不力,致使民怨沸騰。

(本章完)

810.第807章 朱慈炯的春天522.第520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1099.第1093章 非比尋常的圍狩1021.第1015章 安撫463.第461章 商人集體罷市866.第862章 換防 軍旗288.第286章 天武軍出戰824.第821章 關寧鐵騎742.第739章 你問我東廠算什麼東西?(補更1286.第1280章 先鋒對戰500.第498章 西班牙方陣516.第514章 外夷來朝1290.第1284章 秦王歷練57.第57章 聖意難測547.第545章 決戰112.第112章 下馬威396.第394章 多爾袞弒君奪位1193.第1187章 軍火生意769.第766章 英勇的汗王272.第270章 打上門去535.第533章 突發狀況332.第330章 絕情的祖大壽798.第795章 日清聯合艦隊773.第770章 西征軍凱旋861.第857章 海外立國395.第393章 堅持查案175.第175章 議流寇1315.第1309章 天武風雲會1046.第1040章 葫蘆娃1329.第1323章 入宮598.第596章 洪承疇的春天117.第117章 攻城937.第932章 你也配?365.第363章 傾國之兵712.第709章 清洗王城329.第327章 傾國之戰1081.第1075章 入宮面聖(求訂閱)813.第810章 大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560.第558章 大開眼界的崇禎1048.第1042章 安南有變887.第882章 明軍出兵平亂1022.第1016章 德川389.第387章 放肆三日1010.第1004章 日奸的自我修養1141.第1135章 你想造反嗎?86.第86章 晉商的反制572.第570章 御駕親征759.第756章 坤興公主婚事(第五更)1243.第1237章 一場莫名其妙的戰事298.第296章 友軍來趕場子(爲盟主猩紅男爵65.第65章 都給老子綁了549.第547章 人心624.第621章 徵東都護府278.第276章 崇禎的恐慌1129.第1123章 金錢的力量837.第833章 血肉之軀388.第386章 爭功210.第209章 天武軍闖營(爲舵主看書太貴丶781.第778章 龍元197.第197章 收穫(爲盟主JackieZXW加更)1127.第1121章 聯軍的大動作358.第356章 大軍壓境386.第384章 寒酸的盛京皇宮1223.第1217章 謠言937.第932章 你也配?132.第132章 狙擊多爾袞980.第975章 不愧是劍人138.第138章 黨爭694.第691章 情定終生492.第490章 鄭家的實力271.第269章 後悔來到大明的韃子(爲傾城殘786.第783章 皇帝親臨73.第73章 崇禎皇帝的肯定875.第871章 蒸汽機的出現454.第452章 六年義務教育1130.第1124章 名利雙收1302.第1296章 七國聯軍923.第918章 硬氣的都察院(補更)1225.第1219章 訓斥太子1190.第1184章 忠告509.第507章 兄弟反目1110.第1104章 如有神助400.第398章 進軍山西28.第28章 安置流民1145.第1139章 漢王的絕境33.第33章 全軍演習695.第692章 國姓爺掀桌子了1148.第1142章 套路王888.第883章 第880 大明皇帝駕臨呂宋244.第243章 誅殺左良玉(二)1311.第1305章 八皇會戰(4)1154.第1148章 活捉明皇!1300.第1294章 真正的戰鬥民族889.第884章 自上而下的強勢1060.第1054章 柳暗花明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730.第727章 自尋死路(補更)1180.第1174章 天軍饒命714.第711章 來自掌事太監的報復892.第887章 列強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