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舉國投降
清廷退朝後,寧完我、鮑承先等漢臣來到崇禮門城樓上。
城下一片浩瀚的旗海,明軍大多頭戴鐵盔,身穿紅色盔甲,如一片紅色汪洋,一個個滿是傲然之色,似乎對守城的清兵不屑一顧.
看着如潮水般的明軍列陣做好了攻城準備,那熟悉的戰列與氣勢,讓寧完我臉皮不住抽動:“這下完了……”
餘者清廷大臣也是心下沉重,各人心中飛速盤算着後路。
按照目前的形勢,明軍勢大,已將盛京圍城了鐵桶,連條生路都不給,可以說隨時可以發動進攻。
明軍的南北兩路人馬約有十萬左右的兵力,而清廷在盛京的守軍只有幾千湊數的老弱,憑這樣的兵力,恐怕連盛京的城牆都站不滿,根本沒法抵抗!
不多時,寧完我主動出城,前往明軍中軍,面見大明太上皇。
按照他的想法,明軍隨時都有可能發動進攻,一但戰鬥開始,再想投降,可就遲了!
其他人可沒寧完我這般魄力,他們都在城樓上駐足不前,想要看看寧完我這傢伙能不能活着回來
果然,寧完我一頭扎進明軍大營後,再也沒回來,也不知被宰了還是被扣留了。
看到這裡,清廷大學士鮑承先一溜煙的跑了回去,準備另想出路。
顯然,鮑承先比較激靈,他直接前往宮中勸順治小皇帝投降。
他覺得,以清廷大學士的身份投降大明,顯然逼格不夠,必須拉着皇帝一起投降,這樣才顯得有能耐,大明肯定不會難爲自己的.
清廷的皇宮,是原來朝鮮李氏王朝的景福宮,佔地面積是南京紫禁城的一半大小。
當初後金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率軍拿下朝鮮,就非常羨慕朝鮮宮殿城闕的壯麗,一度不願返回滿洲苦寒之地,被皇太極疑有異圖而猜忌。
此時的清廷皇宮內,到處充滿了混亂與不安,出了一股日垂西山的暮氣。
一些宮女和太監眼看着大清大勢已去,迅速在各個寢宮偷拿一些金銀細軟,準備逃出皇宮,連一些御前侍衛都加入到了了太監和宮女的行列之中。
當初遼東盛京被破時的情景再度重演。
“都別慌!都給我站住!”
鮑承先剛剛入宮,就聽到有老太監尖細的嗓音從遠處傳來,呼喝着四處亂跑的太監宮女。
鮑承先無語,這纔多久,宮裡都亂成這樣了?
他到思政殿裡逛了一圈,只見太后和小皇帝早已沒了。
鮑承先拽過一個長得歪瓜裂棗的宮女,一打聽才知道,那孤兒寡母已經跑回後宮收拾細軟了。
一把年紀的鮑承先懷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步入大清的後宮。
順治小皇帝去年剛剛大婚,娶了一後二妃,因歷史上的原配皇后孟古青已經隨科爾沁部歸順大明瞭,也不知道成了徵北都護府哪個將軍的小妾。
現在順治的皇后是佟圖賴之女佟佳氏,也就是歷史上康熙的生母。
(佟圖賴是滿人,之前寫錯了,我以爲他是漢軍鑲黃旗固山額真,就是降清的二韃子,其實人家是實實在在的滿人。)
《清史列傳》中記載,康熙二十七年,佟圖賴的長子佟國綱上奏:“臣先世因在撫順,侶率明人來歸,故隸漢軍,其初實系滿洲.”
也就是說,康熙他媽,並不是外界所傳的漢人,而是如假包換的滿洲人,只因其祖居住在漢地,後來被編入漢軍而已。
“娘娘!”
鮑承先在後宮廊道中走着走着,只聽隔壁宮中傳來一陣哭聲,卻是皇帝的靖妃以三尺白綾,自盡在了房樑之上。
“可惜了這個小美人,年紀輕輕的就”
鮑承先心中暗歎一聲,深感惋惜。
來到太后所在康寧殿,果然小皇帝也在,這孤兒寡母的可憐樣,看着讓人心疼
鮑承先沒有按照以往的跪拜見禮,只是簡單的微微躬身,說道:“太后,皇上”
不等他把話說完,順治小皇帝就已經表態了,嚮明軍投降!
自從濟爾哈朗死後,福臨就已經絕望了。
刺客他的想法和鮑承先等二韃子們類似,跑是跑不掉了,與其城破被殺,還不如屈辱投降。
或許這就是鮑大學士之前教導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吧!
鮑承先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學生不錯,悟性很高!
作爲福臨的老師,鮑承先的辦事效率很高,最起碼在投降這一塊上,可謂是輕車熟路。
當天下午,盛京崇禮門大開,城門周圍張燈結綵,彩旗飄飄,還有一羣宮女太監穿着花枝招展的在路旁迎接,就跟辦喜事迎親一樣。
當曹變蛟、茅元儀等人遠遠的看到這一切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這是怎麼回事?”
太上皇也是一臉懵逼,不解的詢問左右。
國姓爺朱有能皺着眉頭道:“我覺得他們是在侮辱我大軍,待末將領一彪人馬殺過去,直接控制城門!”
不多時,大清順治皇帝福臨帶着一羣宗室大臣出了象徵着大清國門的崇禮門,手裡還捧着玉璽和新鮮出爐的降書。
爲了避免誤會,鮑承先大聲道:“我大清舉國投降,還請明軍主帥納降入城!”
在短暫的詫異後,曹變蛟回過神來,招呼一隊親兵前去查探。
確定沒有異常後,曹變蛟才帶着太上皇前往崇禮門納降。
崇禮門前,白花花的站了一大片人,有男有女,有老又少,大清的皇帝福臨規規矩矩的站在隊伍最前面。
鮑承先首先來到太上皇的御駕前,躬身一揖,道:“我大清皇帝及所有在京宗室大臣,向大明太上皇請降!”
“放肆!”
朱有能揚着馬鞭大喝道:“天下的皇帝只有一位,那便是我大明的天武皇帝,讓福臨那小兒速來拜見太上皇!”
鮑承先嘴角微微抽搐,暗道你這建奴怎麼還替大明叫喚起來了呢,好歹大清是你爹和你的兄弟們建立的,你就這麼盼着大清滅亡?
細細一想,現在的場面頗爲奇特。
鮑承先是大明投降清國的降將,而朱有能是清國投降大明的降將,此時二人身份對調,又見面對線,讓人頗爲感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