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深海戰略

【我的微信公衆號:,在這裡可以看到我的即時動態,可以即時催稿~還有很多小說的周邊資料什麼的喲。】

工部原本可是打算繼續踢皮球的,可眼見竟然真的要到了銀子,一下子又不好哭窮了。沒奈何,工部又心生一計上書:“造船之費,兩部雖經擘畫,奈今九門畫閉二商裹足,油釘板木,無從置買,匠作舵手,亦無從覓僱,而行兵之事,又刻不容緩,如之奈何?爲今之計,臣部適差造船主事朱正色,前往淮安船廠,合無令之帶往廠中,則物料現備,匠人聚擁,商賈湊集,可以計日成功,省臣議建,不致徒託空言也。”

這個時候,朱正色來背鍋了。

崇禎一看,又寄希望於朱正色,將其丟了出去。

朱正色一看,也是大叫苦也,思量了幾日,也跟着心生一計上書說:“造船攻心,省臣妙算,同仇之恨,人所同心,但臣所督造者,由閘運糧腹裡之船,非乘風波浪航海之船也,航海與腹裡,板木不同,釘鐵不同,式樣不同,航舟危不同,索攬器用不同,人夫師手操駕作用不同。今欲爲此,必須資材於閩廣,營造於海涯,專責彼處兩撫,計日完工,即從海上駕往而北,以此大事,因材因地,理勢之必然,臣非敢爲膜外視也。”

這奏書上去,崇禎還能說什麼?只能又將這封奏章移敕兩廣督臺與福建開府。

按照慣例,省臣上疏,不逾五日,落旨部覆,省臣疏大約十日內,至都屬奏章則候旨一月也。朱正色接到任務是十六年二月初旬,都察院請敕移諮,時間已經是二月中了。

一來一回,等造船廠真的在閩粵開建的時候,阿巴泰都被朱慈烺給宰了。

這樣一來,工部、兵部、朱正色、閩粵督撫全都成功踢掉皮球。

結局似乎皆大歡喜,但有一個人卻格外不爽了。

這個人便是兵科給事中魯應遴。

只聽魯應遴輕嘆一聲道:“臣並非不曉得實務之人。而今世道做事艱難,顧忌衆多,錢糧人少都是匱乏。故而,大部推諉,礙於錢糧臣見了也只能道一聲無可奈何。但今日!”

說到這裡,朱慈烺更加端正了態度。心道:戲肉來了。

果不其然,魯應遴目光炯炯地盯着朱慈烺道:“臣卻發現我大明又升起了一顆冉冉新星!短短一年之間,建一番基業,鍛鍊一部強軍。護黎民,殺虜酋。更加難得的是,財計之策,殿下亦是能解決!這纔是濟世興邦之能啊!”

朱慈烺心中歡喜,嘴上卻是沒留情面道:“可孤若是將注意打到了世家豪族上呢?你既然明白財政的重要性。那也應該知曉我大明的財政稅收在頂層上就有缺漏,讀書人的功名竟然能不交財賦。這等於佔了大明最大好處的那一撥人卻歷來都少有爲大明負擔應有的義務。你以爲,這合理嗎?”

魯應遴聞言,下意識想要反駁,但一想到自己面前的這位可是主持過臨清榷稅分司改革,理順了戶部財計的大拿,頓時沒了抗聲的勇氣。待到魯應遴不得不順着朱慈烺所言的思路一想,他便不由嘆了口氣:“殿下所言……的確是有的。可是……可是宗室不也如此……?”

“若是你盼着我比你更爛,那這大明還有什麼可救的?”朱慈烺輕輕呼出一口氣:“況且,你又哪裡猜到了孤不打算朝着宗室動手?”

聽着朱慈烺此言。魯應遴頓時就愣了,良久終於不由露出了心悅誠服的表情。

魯應遴身爲士子,自己當上了兵科給事中後便成了一省都有名的人物,自己家族自然是跟着雞犬升天,不希望士紳繳稅。這是屁股決定腦袋。

朱慈烺呢,皇室宗親這是皇族的基本盤,不管宗室多麼不靠譜,礙於宗法血緣都要照顧。

而今,朱慈烺都要朝着宗室動手了,魯應遴再爲士紳辯護。顯然就沒臉了。

“航海攻心之策,戰略上優秀的。”朱慈烺緩緩出聲,望着眼前的魯應遴,心中其實是欣賞的。

這個時代。太多的人見識稀缺了。或許在其他的知識面上,他們可以吊打後世許多國學大師。但在見識上,哪怕是最博學的學者,也敵不過後世一個普通的大學生。

最次最次,朱慈烺搜了一遍自己的夾帶,竟是發現都找不出一個胸中有海洋戰略與見識的人才。就連虎賁營繞道山東半島襲擊利津。亦是足足廢了小半年的時間,這才籌措出了足夠的人手。

魯應遴頓時端坐了起來。

朱慈烺這下子卻神態放鬆了許多道:“孤想來講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既然品德兼具,我便屬意讓你負責起一支海軍造船的建設。”

“大人的意思是……不單單運兵到遼東?”魯應遴聽出了朱慈烺的意思。

朱慈烺苦笑道:“眼下我們在遼東一個分基地都沒有。便是三千船隻運兵六萬到了遼東半島,那又如何保障後勤?兵法講究以正合以奇勝,想要在距離金州千里之外的僞盛京達成奇襲效果這太難了。況且,你應該猜到了。我想要的不止是用來運兵的水師,更是可以掌控到我大明未來的那一片深藍海洋。”

“殿下認爲大海是我大明的未來?”魯應遴表示不解,卻沒有再反駁。

朱慈烺點點頭:“孤翻遍歷代史書,發現自古以來歷代王朝,哪怕強盛如漢唐,依舊不可避免地經歷了數十年的盛世後補入衰亡。細細思量,我便發現了。建國初期,土地廣博,人丁寥寥。故而百姓得其居所,有田地可以耕作,從而安居樂業不需要憂慮吃不飽肚子的問題。但隨着天下可堪耕種之地越發稀少,土地兼併的矛盾突出。吃不飽肚子的百姓越來越多,以至於天下漸有亂象,終究覆滅一朝。如此治亂循環,至今未見解脫之法。”

魯應遴聽此,越發正色了起來,此刻,他甚至從袖中拿出了一支小炭筆,在一本小冊子上細細記錄了起來,他的胸中猛地冒出了一個念頭。太子殿下有解脫之法!(未完待續。)

</br>

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六章:攻佔仁川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第三章:出兵前奏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五十三章:邊疆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三章:島津光久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八十三章:偶遇第十九章:不敢彈壓的軍紀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十五章:塞外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七十五章:截胡第33章:第1軍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七章:主動露底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九十章:上代國王第五十五章:刺客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三十一章:逆轉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十章:鄭芝龍的未來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四十九章:見面禮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八十二章:烈士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一百四十九章:闖軍頭陣第二十四章:籌餉之策第三章:島津光久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九章:皇權下縣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五十八章: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七章:主動露底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一百一十一章:錦衣衛的關鍵情報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十七章:錦衣衛何在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六十三章:打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