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篡位

八月的盛京十分忙碌。

這個嶄新帝國的首都匯聚着四方的資源開動了戰爭機器。依靠前陣子好不容易打下的遼西,清國對漢人的缺口終於得到了彌補。

有了漢人耕田打造兵械,八旗的滿漢蒙古人們終於可以放下鐮刀與鐵錘,披上戰甲,騎上戰馬加入戰場。

八旗過半的軍隊都已經派出,在大清攝政王最信任的大臣豫親王多鐸的帶領下進入了明國。無數滿洲人們期待着這一支軍隊回國后豐收的景象。

位於攝政王府,多爾袞兢兢業業地批覆着奏章。

他自負雄才大略,黃臺吉在時武功赫赫,眼下進入順治朝成爲攝政王后亦是雄心壯志,想要有一番作爲。

只可惜,這個世界裡橫空出示多了一個嶄新的朱慈烺。歷史已經悄然改變。多爾袞是不會知道朱慈烺穿越的,但明國的大不一樣卻是他親身感受。原本蒸蒸日上的大清國忽然間就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多爾袞打入關內卻搞得老巢丟失。惹得孝莊皇后不得不帶着順治皇帝出逃盛京,這纔沒有弄得被朱慈烺一鍋端。

如此一個結局對於清國士氣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對於多爾袞而言,這固然是顏面掃盡,可實際上多爾袞卻有幾分竊喜。這一戰損失最大的是清國,一個鍋裡吃飯還有不同桌的,何況大清?頭多爾袞帶着大軍入關有所劫掠,並沒有被朱慈烺的兵鋒所撼動。損失慘重以至於再也起不來的是豪格。

當年,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譚泰拜音圖何洛會塔瞻等八人在太宗廟前發誓,要全力扶保豪格上臺。索尼和鰲拜還在八角殿上動兵,局勢劍拔弩張。

可伴隨着清軍主力被多爾袞調離,豪格留着正黃旗守盛京,朱慈烺殺來時豪格一戰敗落,這丟失的不僅是軍心,更是多嫡的希望。

曾經在八角殿上對豪格拔劍怒視的索尼和鰲拜紛紛偃旗息鼓,豪格順利被多爾袞圈禁。就此,兩黃旗終於掌握在了多爾袞的手中。

清國的內亂苗頭也就此被掐掉,權柄終於歸於多爾袞的手中。

被朱慈烺攻入的盛京一片荒涼,除了四周的城牆,整個城內宛如核戰爭後的末世,裡面能拆掉帶走的基本上都被帶走了。

這幾乎是一片廢墟。

在這廢墟之上,多爾袞建立起了自己掌控的大清,也順勢推出了嘉與維新。

多爾袞深切明白,想要治國平天下,亦或者維持帝國國力,就必須解決滿漢問題。於是多爾袞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改革。

第一,省刑罰。不論盛京內外,事無大小,已覺未發覺及已結正未結正之刑獄,悉予宥免。同時禁止違諭興訟者。第二,薄賦稅。自順治元年爲始,除正賦外,一切加派盡行蠲免。同時禁止官吏朦朧混徵暗派。第三,懲貪官。如發現貪官污吏加耗受賄等事,朝聞夕奏,予以嚴懲。第四,禁擾民。凡役使歸順人民及佔據市行與民爭利者,都經迅速改正。第五,禁投充。新附軍民中凡力能自贍者,均各安本業,不準令其投充爲奴。

經過多爾袞一番治理,大半年後,清國不僅重新組織了多鐸入關,國內也終於有了一番喘過氣來的感覺。

攝政王府裡,批閱了一會兒奏章的多爾袞起來鬆了鬆筋骨,卻發現下人來報:碩託與阿達禮求見。

這兩人都是多鐸的親信,在多鐸的陣營裡僅次於親兄弟的多鐸與阿濟格。

而且,阿達禮與碩託還是伯侄關係。

碩託成名很早,因爲與皇太極的關係很糟糕,多次被罰銀,降爵於是積極跟隨多爾袞,也是因爲他,代善不敢輕舉妄動的公開表態反對多爾袞。因爲,碩託在兩紅旗的威信僅次於嶽託付和薩哈璘,嶽託和薩哈璘已經過世,所以,碩託的便十分關鍵。

阿達禮則是皇太極生前的頭號親信薩哈璘的兒子。因爲阿達禮曾經在皇太極的寵妃宸妃病故其間喝酒玩樂,被差點削去爵位,阿達禮的生母多次被皇太極責罰,所以,阿達禮懷恨在心,就成了多爾袞的親信。

阿達禮本人在當時的家族中地位是很顯赫的,10歲就襲封郡王,領有薩哈璘生前的牛錄,和多鐸等人相平。

今日這兩人求見,頓時讓多爾袞感覺到了緊要。

很快兩人便進了攝政王府的書房。

兩人都是身材粗壯,典型的滿洲將官氣質,一身勇武,又有上位者的氣度,藏着狡黠。不同的是,碩託是伯,年長一些稍顯沉穩。阿達禮則眼放精光,一見多鐸便眼珠子不斷轉悠,顯得心思極多。

兩人入內,一番見禮落座,氣氛有些奇怪的沉默,彷彿暴風雨前的寧靜。

多爾袞開腔打破了沉默:“你二人來定然是有事情罷。巧了,我也有樁喜事。拜音圖的弟弟鞏阿岱告發濟爾哈朗,剛剛上奏了。我打算罰濟爾哈朗五千兩銀子,將濟爾哈朗踢出去。他一向怪話多,這會兒還不老實,正好正一正人心。”

“攝政王這一招幹得是出氣,可要是真如此,那也太小家子氣了罷!”阿達禮見此,頓時格外激動:“眼下多鐸在明國打得局勢大好。趁着那朱慈烺打李自成去攻近京師。這大好關頭,應是儘早定下大事啊!”

碩託目光灼灼,那大事是什麼顯然不言而喻。

多爾袞表情沉了下來,他感受到了兩人的急切,有些棘手。

要知道,此前多爾袞推福臨上位就惹得兩人大爲不滿,覺得多爾袞這是喪氣了。眼下要是不安撫好,恐怕會讓他們更加不可控,做了什麼超出控制的事情。他看向碩託,這位阿達禮的伯伯應是沉穩一些。

卻不料,碩託笑道:“攝政王的名號難道就滿足了我大清的墨爾根戴青不成?豪格戰敗,索尼與鰲拜都是泄了氣,攝政王還擔憂什麼?我兩紅旗上下,已然決意不惜刀兵了!”

“現在就篡位?”多爾袞凝眉看着兩人,他明白兩人在說什麼。

只是,多爾袞還未決定。

...

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九章:京畿防務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十四章:國務會議開始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一百一十章:天壇檢閱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六章:出宮安家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二十八章:嘲諷拉仇恨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四章:國務會議開始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八章:女醫師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三十五章:攻守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十八章:發現殺手鐗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五十五章:不拋棄不放棄第七十四章:朕不慣她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二十六章:技術儲備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第二十九章:號召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六章:攻佔仁川第六章:傅青主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六十六章:青冢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一百五十七章:激戰抉擇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二十五章:籌劃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