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變革

“聽組長一席話,我過去十年經義都白讀了啊。”

“還好沒空學八股,若是不然,再度二十年都是空擲!”

“我等歎服啊。”

……

衆人紛紛讚歎。

見此,朱慈烺忽然肅然一聲,喝問道:“但諸位睜開眼睛看看,現在的大明,現在的臨清榷稅分司能做到這一點嗎?”

朱慈烺一聲喝問,衆人紛紛一愣。

良久,常志朗苦澀道:“無萬分之一。”

“稅務財政,不僅是支撐起帝國運轉的基石,更是帝國職能的所在:二次分配。通過稅收的再分配,真正切實地讓朝廷擁有修橋補路,興水利,促農桑的力量,從而達到惠澤天下的目的。所以我要改變這天下。第一步,要做出我心中這一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真正順應天道的稅務財政制度!。”朱慈烺鄭重地說着。

衆人聽此,頓時紛紛肅然點頭:“大義所在,吾輩定當跟隨大人!赴湯蹈火無所畏懼!”

朱慈烺見六人如此嚴肅,反倒是笑了起來,道:“赴湯蹈火就太誇張了。跟着我做事,難道就沒點信心嗎?”

衆人頓時輕輕一笑,常志朗又開口問道:“如果剛纔大人所言放在其他人身上,我是決計不會信的。但既然是秦俠大人說的,那無論我是否能理解,我都相信!”

“哈哈,我秦俠要做的事情,當然不是空談大義的。我的謀劃,當然是具有可行性的。”

朱慈烺笑道:“就比方說這商稅吧。有的東西是臨清乃至山東都緊缺的,比如米、麥。有的是臨清氾濫成災,完全用不上大量傾銷的,比如錦帕。有些是高價高利的,有些是薄利多銷的。但我大明統統都只用三十稅一收稅。如此荒謬死板的稅收,竟是到現在也未改變。何其荒唐!”朱慈烺大聲道:“但只要在我手中一改,我能讓諸位以爲,只是與民爭利的稅收,變成一項讓萬民得利的善政!”

“蘇繡蜀繡,向來都是高官顯宦,富裕人家所用。提高稅率,自然不會傷及百姓。江南米稻,百姓每日都要吃用。若是我們提高稅率,大戶人家自然無所謂,但小民百姓每日生存就要艱難許多了。”

“可有了區分種類的稅收以後,我們提高蘇繡蜀繡的稅率,就可以在不傷及百姓不動搖民生的情況下達到稅收的增加。同時,我們再對外入大米進行零稅率,對內出大米提高稅率,從而減少行商的成本,達到增加臨清米稻存入的數量,最終達到米價下跌,讓百姓獲得實惠的目的。只要百姓負擔減輕了,就會有更多的人可以買得起蜀繡錦繡的帕子,這樣一來,外入的蜀繡錦繡又多了,咱們的稅收也跟着多了!”

“只不過輕輕改變一下稅率,便可以構建一個真正拔最多鵝毛,讓最少鵝叫的合格稅務制度!諸君,如此善政德政,足夠資格成爲諸位的追求嗎?而我值得諸位信任嗎?”

朱慈烺說完,常志朗等人紛紛聚精會神地盯着朱慈烺,每個人都感覺到一股豁然開朗的意思。

“我等本以爲收稅擴稅,是惡人所爲,總覺得有幾分對不住聖人教誨。今日聽大人所言,這纔有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領悟。”常志朗常常一嘆。

另外一名監生也起身羞愧地道:“方纔我對大人所講的學問還有些嗤之以鼻,總覺得這是在奪民之利。今日明白了大人的胸中韜略,我吳森格外羞愧,原來我心中所懷的,只是爲了自己名利的僞善。”

朱慈烺笑着,讓兩人坐了下來,說道:“罷了罷了,都坐下來吧。既然大家認同我的志向,那我們就是同心同德的。這些話,留到慶功宴上再說也不晚。我們當務之急,乃是改革稅率,掌握稅司,革新稅務體制,建立起一套真正建立擁有二次分配的稅務系統,真正做到爲國爲民,不負聖君!”

“吾等願隨大人,同心同德,無所畏懼!”常志朗、吳森紛紛起身高呼。

見此,朱慈烺終於輕鬆地笑了起來,讓大家坐下,隨後拿出拿出一張紙,背靠書堆立在桌案上對衆人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可以討論一下第一個工作的思路要點了。”

“稅率的劃分!”

“總體上稅率的更改可以考慮這幾個方面。”

朱慈烺說到這裡,不知何時,常志朗忽然很是不體面地在朱慈烺的桌案上拿起了紙筆,刷刷刷地寫了起來。

其他人見此,也是忙不停地準備着記錄。

而朱慈烺呢,則是微微蹙眉着,整理着自己的思路繼續說了起來。

“第一,區分稅負主體,也就是說稅率調整以後,最終會承擔稅收成本的是哪些人。比如我們調高了錦繡綢緞的稅率只用擔心最後錦繡綢緞漲價富人不開心,但調低甚至取消麻布棉布這些普通百姓擔心漲價的商品,卻可以讓普通百姓減輕負擔。”

“第二,區分緊要稀缺程度,區分商品的種類,建立不同級別的稅率。比如歷來都不會嫌少的糧食,歷來都會壓制消費的酒……前者我建議免稅,後者,我要求高稅負!”

“第三,再考慮區分稅收的徵收成本。比如攏共就那麼幾十文的商稅就直接免徵了。當然,這個口子麼要注意控制,不能變成了政策上的漏洞。現在創業初期,暫時就不提了。但在具體稅務工作之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徵收成本的問題。嗯,這個成本包括貪腐、漏減的問題。”

朱慈烺說到前面兩個問題的時候,兩人還只是一副格外欽佩朱慈烺思路開闊,格外創新的感嘆。

但說到第三點的時候,幾人提筆頓時紛紛一頓,彷彿感覺到了冬日寒風在迎面吹來。

到這會兒,幾人這才忽然想起來朱慈烺在京師的作爲。

京師戶部那些根深蒂固了幾代甚至十幾代的胥吏可就是在朱慈烺手中被一手顛覆的啊!

一念及此,衆人紛紛一凜,暗自告誡起了自己壓住那些小心思。

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三十五章:希望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五章:海外開發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六十八章:彗星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一百一十章:還有一支援軍第十五章:塞外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一百一十二張:前軍已復廣寧城第一百一十章:還有一支援軍第十章:就是那個平天竺的西藏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十九章:使詐第六十九章:緣分第十二章:得了更大的便宜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七十一章:路見不平遇俠女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第二十三章:選妃酬太子第六章:認規矩第十二章:國務諮詢委員會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十三章:前鋒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三十四章:動刀子了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九章:搖錢樹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二章:柳如是的苦衷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十八章:發現殺手鐗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