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動盪局勢
阿倫·艾弗森在第三場賽後受到千夫所指。
評論家們對他的過激反應表示不解。
從判罰尺度來看,艾弗森大部分時間都是受益的,怎麼裁判突然把尺度放寬一點,他就受不了了?
76人0比3落後,並且,沒有球隊相信他們能像西部的開拓者那樣狂追三場。
畢竟,以開拓者的陣容深度來說,他們落到第八名完全是教練組無法協調球員的需求。
這種陣容深度驚人但內部不和的球隊的潛力最是可怕。
小牛無意間激發了開拓者的潛力,而76人卻沒有潛力可挖。
幾年過去了,他們還是總亞軍賽季的樣子,指望艾弗森一個人掄死對手。
和當初的76人同時期的強隊要麼隕落,要麼補強,沒有誰像他們這樣保持原樣。
兩天後,雄鹿與76人的半決賽迎來了第四場。
第三場的失敗讓費城人的士氣一瀉千里。
再也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在雄鹿的手上贏球了。
圍繞在費城身上的疑問和賽季前景再無人問津。
人們更想知道的是艾弗森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正如合同到期的拉里·布朗是否會回到費城一樣。
失去鬥志的76人在布朗的尖叫中放棄抵抗。
艾弗森在本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裡拿下30分,看起來不錯,但32中12的命中率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讓人滿意的。
艾弗森對面的于飛看起來就像另一個時代的產物。
全場不到20次出手,通過大量的防守反擊和外線投籃砍下全場最高的33分,帶領球隊4比0橫掃76人。
賽後,沒有人問于飛橫掃艾弗森是什麼感覺。
媒體們關注的焦點是東部決賽前最後一場大戲:“弗萊,根據各方的最後一次MVP模擬,有半數媒體認爲你將會當選本賽季的MVP,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于飛自是清楚媒體的模擬選擇就像奧斯卡頒獎前的各大工會獎一樣,是對於最後的MVP投票的重要風向標。
在那些擁有壓倒性候選人的賽季裡,媒體的模擬選擇可能並不重要,可若是放到一個競爭激烈的賽季,媒體的喜好將會決定誰獲得MVP。
最典型的就是1989-90賽季,三大MVP熱門的得票率分別是26%(魔術師)、25%(巴克利)和23%(喬丹)。
無論是從造星角度還是從84雙雄對各自球隊的提升程度來看,他們都比魔術師更值得MVP。
可最終,人緣更好的魔術師還是以微弱優勢贏下了那年的MVP。
今年也可以算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年份,主要的競爭者是鄧肯、基德和于飛。
鄧肯的單核屬性,基德持續兩個賽季的360%轉身和于飛令人驚奇的進步(帶領雄鹿打出聯盟第一戰績)。
從人氣來看,基德註定是陪跑,鄧肯作爲公認的現役最佳,贏下MVP似乎理所應當。
可是,偏偏東部又殺出了一個于飛。
個人數據無可挑剔,讓雄鹿比上賽季多贏了1/3的比賽,還是聯盟力捧的超新星——這就顯出鄧肯的最大不足。人人都喜歡他,個個都認可他的實力,但評獎的時候,大家會優先考慮別人。
雄鹿半決賽橫掃76人後,爲了公司旗下可以出現第二位MVP球員,銳步的媒體力量火力全開,對於飛進行了全方位營銷。
同一時期,鄧肯的馬刺隊則與志在四連冠的湖人陷入苦戰。
馬刺真的沒有時間去對外宣傳鄧肯有多麼配得上MVP,對這幫相信石匠精神的人來說,把MVP頒給鄧肯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波波維奇相信,把于飛和鄧肯的球隊互換,雄鹿會更強,而馬刺絕沒有競逐總冠軍的可能。
在他看來,這纔是“MVP”的標準。
如果聯盟中有人平替掉你的位置後可以做得比伱更好,那你憑什麼拿MVP呢?
可是這種不可能實現的假設說到底還是YY,于飛並不把心思放在這上面,因爲他已經被“資歷問題”坑過一次了。
他本可以在新秀賽季解鎖“全明星”成就,卻因爲聲譽不佳,外加資歷不足被老將擠掉。
如果聯盟真的覺得,讓鄧肯拿到第二個MVP比創造一個史上最年輕的MVP更重要的話,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這都不是“誰更配”的問題了,于飛自認爲他的資格和噱頭都在鄧肯之上,如果結果不如願,那一定是聯盟出了問題。
所以,他不再關心MVP的事。
于飛不關心不要緊,重要的是他身後的人關不關心。
銳步極力發動了媒體力量,經紀人特萊姆也動用了全部的關係,確保于飛可以得到足夠的MVP投票。 然後,雄鹿開始爲東部決賽做準備。
因爲他們的東決對手已經揭曉。
那正是于飛和卡爾心心念唸的新澤西籃網。
如果說雄鹿是東部的大王,那籃網無疑是小王。
季後賽首輪4比1淘汰凱爾特人,然後在半決賽,面對東部第二的活塞,直接4比0將其橫掃出局。
本來野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的活塞隊被澆了盆冷水,缺乏耐心的活塞隊辭退了裡克·卡萊爾。
並且,幾乎是在卡萊爾下課的當天,活塞宣佈了新帥的人選:拉里·布朗。
這可以算是一個地震級的消息。
外界對卡萊爾的下課普遍是不理解的,雖然被籃網完爆,但硬要說有問題,那也是昌西·比盧普斯問題最大。
季後賽期間與卡萊爾鬧矛盾不說,作爲作爲活塞季後賽首輪的最佳球員,在半決賽被傑森·基德硬生生打出了一號位碾壓。
身爲球隊老大,系列賽場均9.8分6助攻命中率27%,基德則以場均23.8分10籃板8助攻42%的命中率實現統治。
很明顯是比盧普斯有問題,但他畢竟初來底特律第一年,還和教練鬧出了矛盾。活塞總經理喬·杜馬斯非常清楚,他們無法用比盧普斯換來更好的一號位,如果卡萊爾解決不了他與球員的矛盾,那球隊只能優化教練組。
於是,還有一年合同的卡萊爾下課了,拉里·布朗如閃電般地從費城下崗然後再就業。
這要說不是處心積慮的,恐怕沒人會信。
活塞雖然被淘汰,卻也成爲了NBA的大樂子,一支風雨飄搖,缺乏耐心的球隊,迎來了一個無比強硬同時也缺乏耐心的控制狂。
與東部的橫掃、橫掃再橫掃不同,西部的季後賽進程如同鬥獸場一般殘酷。
首輪分別出現了一組搶七和兩組六場決勝,半決賽更驚人,衛冕冠軍湖人隊和馬刺隊血戰六場,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王朝滅亡的結局。
2002-03的賽季的湖人是特別的,科比正式搶班奪權,常規賽期間的瘋狂出手暫且不談,季後賽期間,他的場均出手數比奧尼爾多了近10次。如果湖人可以在他的帶領下贏得四連冠,那麼權力與王座的更替便無可置疑。
然而,鄧肯的銀黑軍團阻止了科比的野心。
這就是爲什麼科比在第六場結束時流淚。
OK王朝覆滅的夜晚,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聯盟第一中鋒和聯盟前十巨星的聯手,只要不出現重大傷病,他們的統治應該持續五六年。
結果,看起來沒幾個幫手的鄧肯居然在季後賽將他們淘汰了?
關於鄧肯的MVP議論也在此刻達到頂峰。
賽後,ESPN的記者大衛·阿爾德里奇詢問鄧肯:“儘管弗萊的MVP呼聲更大,但你在季後賽的表現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認可,你認爲這會幫助你獲得更多投票嗎?”
“希望如此,但它不應發生。”鄧肯自信地說,“MVP取決於常規賽的表現,我認爲我的表現足夠了,當然,弗萊也足夠了,所以這對我來說不是問題。”
阿爾德里奇不禁問:“那什麼是問題?”
“如果我不能贏下一枚真正的戒指,就會有人不斷地重申1999年的冠軍只是發生在嘉年華中的兒戲。”鄧肯嚴肅認真地說,“這是真正的問題。”
阿爾德里奇曾在1999年的專欄中將鄧肯稱爲“禁慾的巨神”,因爲鄧肯好像從來都沒有公開地宣揚過自己的喜好或者慾望,哪怕他像賈巴爾那樣在自己的第二個賽季便帶隊奪冠,那依然是無關緊要的。
這是第一次,阿爾德里奇在鄧肯的臉上看見了明確的訴求。
他渴望再次奪冠。
因爲他的第一座總冠軍受到了以菲爾·傑克遜爲首的人的肆意褻瀆,他們稱那座冠軍沒有含金量,需要打上星號。
當OK在新世紀取得三連冠,這種觀點隨着湖人的強勢崛起而成爲主流。
“幸運的馬刺”對鄧肯來說是一句無比刺耳的評價。
與此相比,誰當選MVP對鄧肯來說似乎真的不重要了。
沒有人會在乎OK三連冠期間,那個所向無敵的雙人組只贏得了一座MVP獎盃,但所有關心籃球的人都會記住他們贏下的三連冠。
阿爾德里奇意識到,鄧肯的態度與馬刺隊幾乎是一致的。
馬刺隊人人都覺得鄧肯是MVP,但不會有幾家媒體去宣傳這個觀點。這與于飛及其背後的勢力完全不同。
儘管分區決賽還沒開始,但阿爾德里奇已經在期待這兩支球隊在總決賽上交手了。
自1999年以來,NBA總決賽還未有過如此有趣的對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