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

卻說戴宗一到山寨,聞知鄆城利害,寨兵大敗之事,吃了一驚。進來見盧俊義,盧俊義已重傷臥病。戴宗忙問緣由,衆人將徐知縣親到山寨發話,及導龍岡交鋒大敗,秦明陣亡的話說了。戴宗道:“怎好?我自奉公明哥哥將令,由濮州起身,一路去開州、東明、考城、陳留,細細打聽了一月有餘,端的將弱兵微,大有可圖。不爭被這鄆城從中作梗,大事不成,怎好?”盧俊義道:“戴兄弟所說,且權擱一擱起。待我病休養好,來春必去報仇,終等除滅了鄆城再說。”戴宗道:“小弟想此刻不如去泰安,飛速請公明哥哥回來。”盧俊義道:“不必。此刻天寒地凍,開兵不得,公明哥哥回來,亦是徒然。況且公明哥哥此刻,亦離不得泰安。公明哥哥託我本寨重任,我今番經此一跌,自己不圖振奮,便去驚他貴體跋涉,亦大非所宜。只是吳軍師抱恙新泰,未識全愈否,我卻記掛得緊,院長消停數日,去探看一遭。”戴宗應諾。盧俊義道:“此刻寨中軍務緊急,賢弟可留山寨,走報消息,不必回濮州去了。”戴宗領命而退。盧俊義在牀養傷,吩咐各頭領當心守備。不數日,戴宗從泰安、新泰兩處都走轉回了,說公明哥哥聞報兀自心驚,只因自己不敢離泰安,教盧俊義哥哥調治身體,來春力圖報復,吳軍師病未痊癒等話。戴宗一冬在外,拋風冒霜,亦覺疲乏。

日子最快,不覺又是一年春暖,盧俊義病體早已痊好,正在聚集衆頭領商議報仇之舉,只見石勇領着數十名嘍-,氣急敗壞奔上山來,報稱:“曹州闔府屬官兵殺到水泊也!”衆人皆驚。盧俊義兀自心中震懼,且定定心,對衆人道:“諸位兄弟休怕,我這湖泊里港汊最多,路徑甚雜。他道來過一次,便深知地利,大膽進來,真是可笑。盧某不才,施條小計,教他只船不返。”說罷,便傳令童威、童猛領六千水軍,當港抵禦。石勇忙稟道,“探得官軍來者,約莫有六七萬人馬。這裡只拔六千水軍,怎夠抵禦?”盧俊義道:“你不曉得,那年晁天王哥哥初到水泊時,只得劉阮等兄弟七個人,殺敗官兵一千名,原因地利險阻,深可依仗,所以得勝。如今我因這徐官兒利害,所以加派六千名水軍,不然正不消得。”李應道:“兄長固是高見,然亦不可大意,望添派水軍,更須點陸軍接應爲妙。”盧俊義道:“也說得是。”便再派六千名水軍,連前共一萬二千名水軍,教童威、童猛率領了,受了密計,到各港去排好了,抵禦官軍。二童領令,登時點起八員頭目,乃是歸福、餘祿、俞壽、畢喜、羅富、彭貴、秋安、單康。原來這八人都是二張、三阮的徒弟,端的水法精熟,武藝高強,領了二童的諭,都分頭去幹事了。再說盧俊義在山寨中對衆人道:“我今得一計較在此:他既傾城而來,內地必然虛空。我意這裡也傾寨出去,卻只用四萬人馬接應二童兄弟,另撥四萬人馬去抄襲他的鄆城。”張清道:“兄長真是妙計。”當下盧俊義領徐寧、燕青、燕順、鄭天壽,四萬人馬去接應二童:命李應、張清、朱富、李雲領四萬人馬,由西路小港抄出去襲鄆城。

分派已畢,大衆領軍出寨。忽後山小校飛報前來道:“後面無數官兵,打着鎮撫將軍旗號,隔水泊殺來也!”盧俊義失驚道:“他原來先有準備,我後面無人,深恐失利。”忙收回抄襲鄆城之令,教李應、張清、朱富、李雲領本部四萬人去守後山。李應等領令,忙赴後山去了。原來賈夫人在鎮撫署內,得了汪恭人託興兵牽制賊人的信,便請張繼發兵。張繼怕起來了,夫人言:“不必將軍親去,又無須打仗,只須虛張聲勢。”張繼方纔放心,點起八萬人馬,差一員兵馬都監率領了,直攻梁山後泊。旌旗遍野,煙竈連綿,望去竟不止十餘萬人馬。李應不識虛實,心中大懼,只得督衆堅守而已。這邊盧俊義等四萬人馬到了金沙灘北岸,徐槐兵馬已在南邊水口。

原來徐槐自升了曹州府加總管銜之後,便將屬下各縣水陸軍馬一一校閱,端的步伐整齊,隊伍嚴肅。徐槐甚喜,到了正月中旬,便與諸將議剿梁山,留顏樹德守鄆城,並教如有事務,可與汪恭人商議;教任森領曹州兵五千去守截林山,聽徐青娘調度。按地圖,攻梁山惟石碣村爲進兵之路,自石碣村達梁山,兩邊有二十四條汊港。徐槐便點起曹州府、菏澤縣、鄆城縣、定陶縣、曹縣、城武縣、矩野縣、單縣、滿家營九路水陸人馬,分爲三十六隊:第一隊,鄆城縣中營水路官軍;第二隊,鄆城縣中營陸路官軍;第三隊,鄆城縣北村水路鄉勇;第四隊,鄆城縣北村陸路鄉勇:這四隊人馬爲前軍嚮導,所以特用鄆城土著,每隊各二千人,合計得八千人,駕小船五十隻。第五隊,菏澤縣水路官軍;第六隊,菏澤縣陸路官軍;第七隊,定陶縣水路官軍:第八隊,定陶縣陸路官軍;第九隊,曹縣水路官軍;第十隊,曹縣陸路官軍:這六隊人馬,沿途堵守各港,以截賊兵進退之路,每隊各二千人,合計得一萬二千人,駕小船六十隻。第十一隊,曹州府左標水路官軍;第十二隊,曹州府左標陸路官軍;第十三隊,曹州府右標水路官軍:第十四隊,曹州府右標陸路官軍;第十五隊,曹州府忠武水村鄉勇;第十六隊,曹州府義順旱村鄉勇;第十七隊,曹州府曹南山水路鄉勇:第十八隊,曹州府曹南山陸路鄉勇;第十九隊,曹州遊擊府水路官軍;第二十隊,曹州遊擊府陸路官軍;第二十一隊,曹州府中營水路官軍;第二十二隊,曹州府陸路官軍:這十二隊人馬,沿途策應,直攻梁山,每隊各二千人馬,合計得二萬四千人馬,駕大船二百四十隻。第二十三隊,城武縣水路官軍;第二十四隊,城武縣陸路官軍;第二十五隊,鉅野縣水路官軍;第二十六隊,鉅野縣陸路官軍;第二十六隊,單縣水路官軍;第二十八隊,單縣陸路官軍;第二十丸隊,滿家營水路官軍;第三十隊,滿家營陸路官軍:這八隊人馬,隨着曹州兵前進,沿途把截內港,以與菏澤、定陶、曹縣兵馬輪替攻守,每隊各二千人,合計得一萬六千人,駕小船一百隻。第三十一隊,鄆城縣左營水路官軍;第三十二隊,鄆城縣左營陸路官軍;第三十三隊,鄆城縣右營水路官軍;第三十四隊,鄆城縣右營陸路官軍;第三十五隊,鄆城縣南村水路鄉勇;第三十六隊,鄆城縣南村陸路鄉勇:這六隊人馬,隨着曹州大軍進攻梁山,以作後軍接應,每隊各二千人,合計得一萬二千人,駕大船一百二十隻。統共一府七縣一營,水陸官軍鄉勇計七萬二千人,大小船隻計五百七十號。每單數隊內盡是水軍,備一應火攻器械,命韋揚隱統領指揮;每雙數隊內盡是陸軍,備一應挑土駕樑的器械,命李宗湯統領指揮。

安排停妥,擇於正月十八日兵寶吉期,徐槐統領全軍征剿梁山,浩浩蕩蕩,向石碣村進發。三聲號炮,三通鼓角,三十大隊大軍震天震地的一聲吶喊,五百七十號兵船一字兒擺列南港。中軍船後一聲炮響,七萬二千-貅寂靜無聲。只聽得對面西大港蘆葦裡,遠遠地嗚嗚咽咽畫角之聲,徐槐笑道:“又是誘何濤、黃安之故智也。”

原來這西大港向西北進去,北岸有頭港、二港、三港,南岸有分叉港,再過去便是斷頭溝,何濤失陷於此。那二港、三港、分叉港都是絕港。當時徐槐臨訓山泊,是從頭港進去,轉東進黃雲西港,過黃雲蕩,出北口轉鬧魚灣,直北進十字渡,到金沙渡上岸。那頭港最隱狹難認。進了頭港,還有筍尖港、鼠尾港兩條絕港,與黃雲西港矇混。盧俊義料徐槐必從此地進未,所以教童威領歸福、餘祿誘徐槐進港,教童猛領俞壽、畢喜埋伏黃雲西港,只待誘進二、三港,便出頭港截殺。這兩處都是重兵。其餘派羅富、彭貴、秋安、單康分頭巡綽。安排早定。

當時童威、歸福、餘祿依計,駕小船三隻,從西大港出來。這邊官軍第一隊旗號招-,鼓角齊鳴,韋揚隱橫槍船頭而出。童威等三隻船漸漸出離港口,官軍第一隊船裡一聲號炮,吶喊追去。三隻船唿哨一聲,一齊便回,鑽入蘆葦裡去了。韋揚隱道:“呸!你躲在銅牆鐵壁內,俺也要取你性命,如今不過依仗這點點蘆葦,待要怎的!”吩咐舉火,十餘號兵船一齊答應,火箭如流星掣電價齊發。韋揚隱提着一面白旗,指東燒東,指西燒西,霎時間對岸一帶蘆葦齊着,李宗湯領第二隊已出。韋揚隱船上一個號炮,第三隊水軍鄉勇飛出。韋揚隱旗向西指,第三隊飛也似追入西大港去了。對岸煙焰障天,刮雜雜烈火怒發。李宗湯也燃起號炮,招動第四隊陸軍鄉勇,隨着第三隊由西大港殺進去了。此時號炮響亮,旗帶招動,各隊都紛紛得令,第五隊吶喊投東,截銀魚港放火,第六隊隨着第五隊登銀魚岸去了。號炮又響,第七隊投西,殺入西小港,第八隊隨着第七隊去了。號炮再響,第九隊投直西去搶斜港,第十隊隨着第九隊去了。韋揚隱、李宗湯見各隊俱動,便率第一隊直取東港。李宗湯領第二隊隨進東港登岸,進東北燒陳家港。此時各港火勢齊發,滿泊通紅。韋揚隱第一隊進得東港,前面李家港已燒成白地,只見第六隊早由銀魚港抄在前面接應,第五隊已抄在桃花港口了。水上第一隊、第五隊,岸上第二隊、第六隊,從火光中雁行魚貫而進,一齊會集陳家港口。後面第十一、十二兩隊,已分水陸兩路,由東港口進來。一路旌旗浩渺,靜蕩蕩不見一個賊兵,但見四邊濃煙烈火,刮雜雜滿泊怒發,陳家港已變成火。

那童猛、俞壽、畢喜在黃雲西港,望見陳家港火起,大驚道:“不好了,官軍從東路殺進來了!”原來東港最是僻路,向東北一路左灣右曲進到陳家港,轉灣向西,過來又是許多灣曲,方接着黃雲東港。俞壽道:“怎麼這條僻路被他尋着?”畢喜道:“官軍若殺進黃雲蕩,我們全泊地利都失。爲今之計,也等不得盧頭領將令,快去截住黃雲東港。”童猛道:“不妙,他若從陳家港分出五聖港,就不進這黃雲蕩,也好過鬧魚灣,抄我山寨。爲今之計,還須得我去截住鬧魚灣方好。”說罷,便領三千水軍赴鬧魚灣去。俞壽也領三千水軍赴黃雲東港去。一面差人飛報盧頭領。這黃雲西港,只留畢喜一人領二千兵把守。不防這裡西大港口,炮火連聲,第十三隊官軍由頭港殺進黃雲西港也。此時岸上蘆葦燒盡,頭港一灣一曲無不顯出。第十三隊水軍吶喊殺進,畢喜慌忙應敵。第十五隊水軍也到,兩下喊鬥。畢喜正在勉力相拒,不防岸上又飛出兩隊,正是第十四隊、第十六隊。岸上、水中一齊攻殺,賊兵大敗,畢喜死於亂箭之下。

童威、歸福、佘祿在斷頭溝內,被三四兩隊堵住二港,衝殺不出。童猛在鬧魚灣,聞畢喜陣亡,大驚,急怞身轉來,復截黃雲西港。那邊韋揚隱、李宗湯大隊水陸軍馬,已由五聖港整渡鬧魚灣。童猛一手按不得兩處,叫苦不迭。忽見俞壽奔來道,“黃雲東港被官軍挑土塞斷,小人想他既塞斷港口,自己亦必不過來,這一路不必防了,所以怞軍轉來。”童猛道:“你來得正好,快替我堵截這裡西港。我仍去黃雲北口,殺出鬧魚灣,截擊官軍。”俞壽領諾。童猛便領兵赴鬧魚灣,方到得黃雲北口,叫一聲苦,原來第十八隊官軍也到了,夾兩岸槍炮矢石齊下。童猛即忙退轉,又叫聲苦,原來第十六隊官軍決開黃雲西港土堤,殺進黃雲蕩也,正邀住了童猛。童猛手下兵卒早已殺盡,童猛迴轉頭,單身衝冒矢石,仍出黃雲北口,搶鬧魚灣。正撞着李宗湯,迎住戰鬥。不數合,李宗湯刀起,斬童猛於水中。韋揚隱已進了十字渡。這裡黃雲西港槍炮動地,吶喊震天,須臾間,一隊戰船殺進黃雲蕩,風飄旗號,正是第十九隊官軍。那俞壽並三千水軍,都了結在筍尖港口。第二十隊也由筍尖港登岸,進黃雲蕩。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共十六隊水陸軍馬,都陸續向鬧魚灣進發。此時黃雲蕩以外,一片茫茫新燒白地,大港、小港、長港、斷港一一清出,一望都是官軍旗號。第二十三隊、第二十四隊守住東港內陳家港,第二十五隊、第二十六隊守住西大港內二港、分叉港,第二十七隊、第二十八隊已陸續進東港口,第二十九隊、第三十隊也銜接進了西大港。其餘諸隊亦紛紛拔動。黃雲蕩外,賊人已盡。李宗湯也到了十字渡。

正值盧俊義率領徐寧、燕青、燕順、鄭天壽四萬人馬,在十字渡,與韋揚隱大隊兵馬,就水上交鋒大戰,崩雷駭電,震海翻江,一片喊殺之聲,天搖地動。李宗湯兵到,就岸上槍炮助戰。但見洪濤中,兩邊戰船擺列,旗幟飛揚,槍炮矢石織梭,船來往喊呼不絕。岸上李宗湯督率大隊陸軍,一片大炮、鳥槍、佛狼機、子母炮,乒乒兵乓,卷着濃煙黑霧,齊向戰船轟打。足足戰了兩個時辰,不分勝負。火器已盡,長槍接戰。韋揚隱挺槍在船頭,與盧俊義切近廝殺。徐寧揮兩路水軍殺出,乃是羅富、彭貴。原來這二人是守鬧魚灣的,官軍進灣時,兵勢浩大,將他衝退,所以在徐寧隊裡。當時領着水軍,直抄在官軍前面夾擊,十分勇銳。韋揚隱左旁飛出第十一隊隊長,乃是曹州府左標提轄,邀住羅富;右旁飛出第十三隊隊長,乃是曹州府右標提轄,邀住彭貴,各各奮勇大斗。李宗湯正在岸上督戰,忽見了羅富,便掛了刀,怞弓搭箭,颼的射去,喝一聲着,羅富貫項而倒。賊人皆驚。盧俊義驀然記起李宗湯弓箭利害,不覺一個寒噤,險些被韋揚隱一槍刺着。燕青大驚,急來相助。賊兵早已大亂,盧俊義連忙押齊各船,不許亂伍,徐徐向後而退。

韋揚隱正待追逐,只聽得背後樸通通九個號炮。韋揚隱曉得本官令到,便領所屬水軍,吶喊一聲,進左邊藏龍港,殺向天王渡、長槍埠去了。背後一隊大軍殺到,坐船上一枝大纛,寫着“欽加總管銜曹州府正堂徐”十一個大字,正是第二十一隊曹州府中營水路官軍。飛起一個號炮,李宗湯率領所屬陸軍,吶喊一聲,向右邊伏雷港,沿岸進去。徐寧大驚,忙教彭貴領三十號戰船去追截。李宗湯大怒,率衆在岸上盡力打擊。李宗湯霍的跳到彭貴船上,一刀砍彭貴於水中。官兵一齊登船,殺盡賊兵,就把那船搭作浮橋,渡到對岸小王港,填塞蘑菇港,殺向大刀坪去了。盧俊義大驚道:“不好了!”忙令燕順領八千人去堵御長槍埠,鄭天壽領八千人去堵御大刀坪。二人領令,分頭而去。

盧俊義對衆人道:“這裡既是這徐官兒親到,我與衆兄弟協力進去擒他來。好在他兩員勇將自己遣開了,這個機會是天與我。”衆人一齊答應,吶喊追去。只見對面官軍掌起號筒,紛紛退後,賊軍奮呼前追。岸上一個號炮,第二十二隊官軍一字排齊,槍炮齊下,盧俊義忙收住了前軍。只見官軍一聲號炮,第三十一隊水軍殺出,賊軍慌忙迎敵,第三十三隊水軍也到。兩隊官軍,一齊迎戰。忽聽陣後鳴金,兩隊都退了。盧俊義又率衆追進,只見左岸排列第三十二隊,右岸排列第三十四隊,槍炮一齊卷下。原來盧俊義人馬雖多,俱已戰乏,怎當這幾隊生力軍。當時策衆努力前攻,忽水上又殺到第三十五隊,岸上又殺到第三十六隊,盧俊義失驚道:“這官兒人馬共三十六隊,此地不見到齊,莫非是留着幾隊去搶我別路也?”說未了,忽報燕順已大敗也。

原來韋揚隱到了長槍埠,迎着燕順廝殺。這燕順本敵不過韋揚隱,正在死命相爭,不防二十七、二十八兩隊兵馬,由桃花港掘通了藕梢港,領着二十三、二十四兩隊,上東灘頭,抄轉背後。韋揚隱領衆登岸,奮勇前殺,前後夾攻,是以燕順大敗。盧俊義聞報大驚,驚猶未了,忽報鄭天壽又大敗也。

原來鄭天壽截大刀坪,正悉力對付李宗湯,忽得燕順敗信,軍心大亂。李宗湯乘勢掩殺,是以鄭天壽又大敗。盧俊義、徐寧、燕青一齊大驚,率衆急忙退回。徐槐策衆軍追上,連環槍捲進。盧俊義等逃到金沙渡,紛紛棄舟登岸。徐槐兵馬已奪岸殺上,直殺得賊兵屍橫遍野。盧俊義、徐寧、燕青率領敗殘人馬,會着燕順,鄭天壽,逃回山寨去了。

徐槐大隊登岸,韋揚隱、李宗湯都來率衆獻功。徐槐傳令安營立寨,只見第七隊、第八隊自西小港到來;第九隊、第十隊自斜港到來。那第八隊的隊長提着秋安首級獻上,稟稱:“小將奉令抄西小港,遇着賊人當路。小將一面放火燒珊瑚港,一面亂箭射賊。這秋安用青狐皮擋箭,吃小將一箭射透狐皮,貫腦而死,因此取得首級。”第七隊的隊長捧上血淋淋的手指一大捧獻上,稟稱:“小將殺入珊瑚港時,賊人從水中扳船,小將喝令衆軍亂刀砍去,因此砍得許多手指。”第九隊的隊長提着一條人手臂獻上,稟稱:“小將奉令由斜港抄入鹿角港,正欲登岸,不防水裡伸出一手來扯小將左腿,小將急怞刀砍下,固此砍得一臂。”第十隊的隊長提着單康首級獻上,稟稱:“小將率衆登岸,遇這單康在岸上提着一個鋤頭,十分兇猛。這邊軍漢,吃他一鋤頭一個,打死了七個,衆人都怕。經小將督領衆人一齊上前,亂槍搠死,因此取得首級。”衆軍士亦各有首級獻上。徐槐一一慰勞記功。只見第二十五隊、第二十六隊、第二十九隊、第三十隊的隊長,共差人來飛稟道:“小將等守扼二港、分叉港,斬賊無數。惟賊將童威,委實兇猛,又有歸福、餘祿爲羽翼,小將進逼斷頭溝,該賊將潛入水中。小將等在岸上水口團團圍住,驅水軍入水擒捉,均被殺死。現在無人敢入,只得將斷頭溝外水口擁土守定,深恐該賊逃走,請令定奪。”徐槐聽了,問:“誰去斬這賊來?”韋揚隱道:“小將願去。”徐槐許可。

韋揚隱便飛也似到了斷頭溝,先看了一看情形,便吩咐戽水。衆軍答應,一齊車戽。須臾水乾賊現,童威、歸福、餘祿一齊大驚。原來人怕虎,虎怕人。當時童威潛躲水中,本是懼怕官軍;今吃官軍戽水覓出,無從迴避,只得大呼殺出。韋揚隱挺槍迎住,大斗七八合。韋揚隱長槍卷舞,童威一口短刀如何抵敵,一個破綻,吃韋揚隱一槍刺腹而死。歸福大驚,退入泥中,衆水軍一齊上前溯死。餘祿逃向西岸,吃西岸上第二十六隊、第三十隊兩隊的隊長邀住戰鬥,不上六七合,兩矛並下而死。韋揚隱收聚四隊人馬,齊回金沙渡,到徐槐前獻功,徐槐大喜。

當時水泊盡行奪得,三十六隊人馬齊到金沙灘北岸,按隊列寨,次序嚴明,齊候徐槐號令。徐槐檢點軍士,連死帶傷共計不上千名,計斬賊人首級得八千餘顆,生擒四千餘名,奪器械、船隻、馬匹不計其數,大獲全勝。衆人皆喜。徐槐吩咐衆軍造飯飽餐,一面差人到都省及曹州報捷。這裡便與韋揚隱、李宗湯議攻山寨,韋揚隱道:“我軍新得勝仗,銳氣正旺,不如乘此大隊進剿。”徐槐道:“甚是。但我按此地圖,梁山頭關峻險異常,尚須想一善攻之策。”李宗湯道:“他那半山上斷金亭子,地當四山道路之交,我先用全軍佔住了他,以便四面策應。”徐槐道:“亦是。但本帥得一計在此。當時初臨鄆城,一見那須知冊內地圖,便早定這主見;今看了汪恭人所藏地圖,此計愈決。”李宗湯、韋揚隱齊問何計,徐槐道:“我按地圖,此處有一條坎離谷,進通梁山內地。但一路亂峰怪石,上無蛙步可容;疊莽叢棒,下無隻身可過。賊不能守,而我亦不能入。我曾將此地情形,問過那幾個賊囚,據他們供稱:這坎離谷谷上一無守兵,惟內面北口,卻有一枝軍馬屯守。衆口一詞,諒必不錯。我想此路既不可入,何必內守?現在他既內守,必有可攻之道,不過攻法極難,然大丈夫爲其難者。”說到此際,韋揚隱眉飛目舞,立起身來道:“待小將去探看一遭,再定計議。”徐槐許可。

韋揚隱奉了將令,帶了十幾個伴當、各色登山行頭,到那坎離谷去。在山腳下閱視一轉,果然峻峰峭壁,怪石嵯峨,無路可登。韋揚隱看了半晌,但見半壁已上枯鬆倒掛,藤蘿糾蔓而已。韋揚隱忽吩咐取一把鉤鐮槍來,伴當獻上鉤鐮槍,又吩咐取條長繩系在槍底。韋揚隱便把那槍,向半壁裡直標上去。只見那枝槍衝上四十餘丈,槍鉤恰搭在一株枯鬆根上。衆人無不稱奇。韋揚隱便叫伴當內一個身軀輕小的,緣繩先上。那個伴當上了半壁,便將那槍鉤拔出了鬆根。下面衆人便將一條巨綆系在繩端,那半壁上的伴當便收上這根巨綆,把那巨綆緊緊的吊在松樹上。韋揚隱便同衆人一齊緣綆而上。上了半壁,或緣藤,或繫繩,頃刻到了山頂。韋揚隱一見道:“呸!我道什麼奇險,你們不看這一片綠茸茸芳草地,屯着二三千軍馬也不見得挨擠,怎麼說跬步不容?可笑這班賊人,久居此山,未曾探到此處也。”便命衆人向前尋下山的路,只見暮色蒼蒼,濃靄已起。衆伴當稟稱:“天色已晚,昏暗難辨,不如明日再來。”韋揚隱道:“也是。”便與衆人轉來,重複緣綆下山,徑到大營來,將這番情形,稟報徐槐。

徐槐甚喜,當晚傳令,把軍馬分爲九隊。所有水軍共計三萬五千餘人:曹州府水軍一萬餘人爲一隊,守水泊南面;菏澤、曹縣、城武、定陶四縣共七千餘人爲一隊,守水泊東面;鄆城、單縣、矩野三縣及滿家營共一萬五千餘人爲一隊,守水泊西面。這後軍三隊,守住水泊,以防賊人乘間偷襲。又教他一面相機填港築堤。計陸軍隊內,鄆城縣九千餘人,每三千餘人爲一隊:中隊乃是鄆城中營官軍,帶南北村鄉勇各一千名;左隊乃是鄆城左營官軍,兼北村鄉勇;右隊乃是鄆城右營官軍,帶南村鄉勇,交韋揚隱、李宗湯二將率領。曹州府陸軍一萬餘人爲一隊;菏澤、曹縣、定陶三縣陸軍共五千餘人爲一隊;城武、單縣、矩野三縣及滿家營陸軍共七千餘人爲一隊:這三隊徐槐親自率領。陸軍六隊,都屯在金沙岸上。所有起先三十六隊旗號,盡插在曹州隊內。衆人遵令。

次日黎明,徐槐教韋揚隱仍去探看坎離谷那面下山之路。只見李宗湯躬身道:“這番何不委小將前去?”徐槐道:“也可。”便命李宗湯前去。李宗湯領了十數名伴當,直到坎離谷,緣綆而上,到了山頂,便四邊尋覓下山之路。望下去盡是懸崖陡壁,無路可下,又無些毫樹根可墜繩索。李宗湯轉輾尋覓,數內伴當尋着一個洞口,便道:“這洞不知通不通下面的。”李宗湯看時,只見一座危崖,下放着四五頂桌面大小的一個大洞,裡面黑沉沉,其深無底。李宗湯道:“休管他通不通下面,且尋將下去。”衆人依命,敲火秉炬而入。裡面曲曲折折,轉了好幾個灣,忽然一派亮光透入,衆人叫聲慚愧,果然通下面的。李宗湯一看,卻又是懸崖陡壁。衆人道:“無路可下怎好?”李宗湯細看道:“兀的不是一條石樑!”便命衆人繫了一條巨索,李宗湯與衆人緣綆而下。到了乎地,李宗湯定晴細看,道:“呀,這裡原來就是圖中所畫的幽洞天!”只見遠遠地一帶旌旗,乃是關內夾道擺列之兵;又回頭望見遠遠一隊旌旗,乃是坎離谷北口守備之兵。衆人都個個心駭色變。李宗湯麪不改色,按着佩刀閒閒地四邊觀看,將四周路徑闊狹轉折,兩旁有無陂塘泥淖,一一細看,一一緊記,卻不撞見一個賊人。

李宗湯將情形看得十分仔細,便與衆人緣綆而上,轉落山頭,直回大營,報知徐槐。徐槐大喜道:“仗二位將軍探得此路,今番破關必矣。那廝只防我從谷下入,不防我從谷上進也。我看地圖內,從幽洞天通關內夾道最易。韋將軍可將鄆城左右兩隊,從此路下去,多帶槍炮火藥,轟擊那廝夾道後面。”韋揚隱領令。徐槐又道:“李將軍可將鄆城中隊,也從此路下去,多帶火箭蘆荻,截守那廝夾道中路,見有營房糧草,即便放火。”李宗湯領令。徐槐又道:“二位將軍可檢點本部人馬,有昨夜力戰睏乏的,揀出另爲一隊,就教他在那山上舉火吶喊,以疑亂賊人。這是安耽差使,留與他們疲乏的做罷。”二將應諾。徐槐便傳衆將進帳,告以襲關之計,並道:“一俟韋李二將得手,仰諸位將軍率領曹州、菏澤等三隊,努力攻關。”只見衆都監都凜然變色,一齊跪稟道:“此計太險。兩位勇將一齊深陷重地,恐非所宜,望主帥三恩。”徐槐笑道:“諸位將軍休怕。凡用兵之道,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實者責之。今幽洞天下情形,既已虛隙可乘,更兼吳用病困新泰未歸,山寨賊內無人,不乘此出奇制勝,遷延坐-,後悔無及矣。”只見韋揚隱、李宗湯一齊開言道:“主帥若要攻關,還是叫顏樹德來。斬關奪隘,斷非此人不可。”徐槐道,“正是。”便傳令飛速到鄆城召顏樹德來。這裡安排兵馬,只等顏樹德一到便要攻關。

且說盧俊義從金沙渡敗回,衆人都面面廝-道:“水泊被他奪佔了怎好?”盧俊義道:“快點兵嚴守關口再說。”便點起三萬人馬守住頭關。一面對戴宗說道:“戴兄弟,這番只好快去泰安,請公明哥哥回來也。”戴宗應命,作起神行法,從山旁小路出去,飛速到泰安去了。這裡衆頭領抖擻精神,把住頭關。盧俊義又傳令,教後山李應等嚴緊把守,休教失利。李應等聞知水泊已失,也驚得呆了。這邊盧俊義及衆頭領端的嚇得把卵立在肩頭,緊緊保守頭關,那裡還敢放鬆。只見官軍兩日不見動靜,盧俊義心中十分狐疑,不知這徐官兒又有什麼法兒來制度他,卻又沒處捉摸。猛想起吳軍師置乓守坎離谷口之舉,當時頗笑其遷,今日想起,莫非認真此路不可疏虞。便傳飭坎離谷北口兵丁當心防備,又加派一千名精兵協同相助。這關上盧俊義及衆頭領,輪替巡綽,晝夜絡繹不絕,只是不見官軍動靜。不知徐槐只等顏樹德到來,便要舉事。

次早,顏樹德到了軍中,徐槐與他說了攻關之事,樹德大喜。徐槐吩咐待夜分舉行,所以本日又按兵不動。直待申牌時分,韋揚隱、李宗湯率鄆城部衆陸續動身。徐槐也傳令拔營齊進,三聲炮響,鼓角齊鳴,曹州府、菏澤縣、曹縣、定陶縣、城武縣、單縣、矩野縣、滿家營兵馬,按隊而出,顏樹德倒提大砍刀,勒馬在前,徐徐前進。盧俊義在關上,望見官軍隊裡,三十六隊旗號歷歷分明。盧俊義道:“那廝原來養了三日氣力,用全隊前來攻關也,衆兄弟與我努力守關。”又將頭關內兵丁盡點上關,槍炮矢石擺得密麻也似,嚴緊守住。只見官軍已到半山,擺列隊伍,明整旗號,只是躊躇不進。盧俊義那敢疏忽,只是提心督率嚴守。看看時已傍晚,官軍只是按隊不動,盧俊義心中越慌,眼不落放的照顧四面。到了三更時分,瞥見坎離谷上火把亂明,聲聲吶喊,大驚道:“敵兵果然殺進坎離谷也!”忙傳令教谷口兵丁當心備禦。說未了,只聽得關內槍炮之聲,乒乒乓乓,一片震天動地價響亮,人聲亂喊,糧房營房,一齊大火怒發。關外官軍一聲號炮,潮涌般殺上關來,火把叢中,顏樹德一手提刀,一手高擎着那“欽加總管銜曹州府正堂徐”的一枝大燈纛,己由雲梯奔上關也。官軍、鄉勇見大纛登城,便一齊吶喊奔上。兩邊山上賊兵見了,急放-石滾木,官軍、鄉勇吃打壞了許多。怎當得顏樹德奮勇倡先,正是一夫善射,百夫決拾,都個個拼死忘身,一齊登關。

關上徐寧、燕青、燕順、鄭天壽還想抵禦,盧俊義忙叫:“不必了,快回去保二關要緊!”說罷,急與四人逃下關門,向夾道直奔二關。不料兩旁亂箭齊發,李宗湯橫刀迎住。五人拼命死並,盧俊義奮力架住李宗湯,那四人併力衝開官軍逃走,盧俊義也怞身飛奔。只聽得四邊槍炮動地,吶喊震天,前面韋揚隱已在攻擊二關也。盧俊義等五人拼命衝入,韋揚隱轉身邀住大斗。盧俊義等如何敢戰,架住韋揚隱,一抹地逃入二關,疾忙登關守備。外面徐槐大隊盡入頭關。

夭色未明,頭關已破。徐槐在頭關,收集關內、關外並坎離谷上人馬,大奏凱歌。衆將兵丁都紛紛上來獻功,斬首一萬三千餘級,擒獲五千餘名,三軍歡呼動地。徐槐傳令就關內安營立寨,一面記功錄簿。天已大明,徐槐吩咐疊起文書,差人到都省及曹州各路報捷。這場大功業,端的驚動了山東、河北,無不聞名。這裡徐槐吩咐三軍休養數日,再議攻取二關之策。

那盧俊義逃入二關,駭得目瞪口呆道:“……這……這……這官兒真有神出鬼沒之機,這枝兵從那裡殺進的?”衆人都面面廝覷,不能做聲。盧俊義道:“今日頭關已破,只有力守二關,等待公明哥哥回來,再定計議。更須得請軍師同來方好。”衆人都惶急無計,只得打起精神,點兵守住二關。

且說宋江在泰安,自聞知秦明陣亡之後,識得徐槐利害,本是日夜掛心。這日忽見戴宗奔來,報稱水泊已被徐槐奪去,還未知失頭關之事,宋江早已驚得一身冷汗,瞪着隻眼道:“怎麼,怎麼,怎麼?”戴宗道:“盧兄長說,快請兄長回去計議。”宋江定了定神,看着天嘆一口氣,便教傳令到新泰,請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樊瑞、項充、李袞前來保守泰安。即日起身,改扮了輕衣小帽,同戴宗飛速奔回山寨。回到寨時,小路進山。盧俊義等迎入,伏地請罪,方知頭關失陷之事,宋江驚得跌倒在地。衆人急前扶起,宋江定神片晌,向衆人細問了一番情由,便道:“什麼官兒,竟有如此利害?現在吳軍師病體新愈,正商議攻取蒙陰,不料這裡弄出如此心腹大患,我看沒奈何,只得煩戴兄弟飛速去請他來,退了這裡,方好再議別事。”衆人稱是。當時便命戴宗飛速赴新泰去請吳用回來。只因這一去,有分教:多謀足智軍師,終作甕中之鱉;稱忠道義頭領,竟成油裡之鰍。不知吳用回寨時事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小草掃校||

第七十二回 女飛衛發怒鋤奸 花太歲癡情中計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八十六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十六回 陳念義重取參仙血 劉慧娘大破奔雷車結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七十二回 女飛衛發怒鋤奸 花太歲癡情中計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八十九回 陳麗卿力斬鐵背狼 祝永清智敗艾葉豹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七十五回 東京城英雄脫難 飛龍嶺強盜除蹤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十四日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四十回 辟邪巷麗卿悟道 資政殿嵇仲安邦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十四日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第一百四十回 辟邪巷麗卿悟道 資政殿嵇仲安邦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九十五回 陳道子煉鍾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第一百八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兗州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八十六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八十九回 陳麗卿力斬鐵背狼 祝永清智敗艾葉豹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羣盜拒蔡京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七十二回 女飛衛發怒鋤奸 花太歲癡情中計第一百三十五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一百三十五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六回 魏輔樑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兗州城結水滸全傳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七十二回 女飛衛發怒鋤奸 花太歲癡情中計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