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間諜(中)

1910年6月2日,武漢,中央社會調查部。

今年春節之後,新中國中央政府的各個機構就開始陸續遷移到了武漢。而有些新部門就是直接在武漢掛牌成立的,比如中華科學社會主義黨中央社會調查部,這個簡稱“中社部”的部門,就是上個月在武漢市漢口區成立的。

“中社部”的前身就是文德嗣正式起義前的星科集團“交通監察部”,後來又加上了原各大敵佔區,也就是清廷和其他革命黨勢力範圍內的地下情報組織,經強化整合而成。目前,中央社會調查部與軍事情報局、國家安全部、國家信息統計局同爲新中國的主要情治機構,幾個機構雖然在職能上有重合,但也有各自的特色。

軍情局側重於軍事情報,一般不對內;中社部的主要職能比較接近E1,主要以反間諜、反集團犯罪,以及監控官員的不法行爲爲主,主要是針對國內;國安部比較像是前兩者的綜合,對內對外都有份,同時還承擔對重要人物和機構的保衛任務;而國家信息統計局更側重於政治、經濟和科技方面的情報,他們基本上主要是從各種公開信息中分析、歸納、整理各種情報,一般不於溼活。

此時,中社部的副部長範含正在聆聽部下的彙報:“……範部長,自從我國在年初公佈了【五年計劃】後,境外間諜的活動就大爲增加,到下月爲止,各有關部門已經破獲間諜案336件,已經超過去年一年的總量的一半一上。”

範含點點頭:“嗯,這是意料中的。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全國政權,地盤大了這麼多,間諜多些也是正常。再說,以前列強認爲我們落後,對於我們也不太關注。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顯示出來的科技力量,已經不亞於列強,還有我們的軍事力量,也具有了正面挑戰列強的實力,雖然他們嘴裡還不願承認,但也會加大對我們的情報力量投入。

中國解放後,原來設置的華東局、華北局等地下組織自然就撤銷了,原有人員也分配到了其他機構。原先擔任北京情報站站長的範含同志,也就這樣到了中央社會調查部,現在他是本局的常務副部長,因爲正局長王琦同志受命組建國安部,基本上沒有精力來管這邊,所以範副部長就成了中社部實際上的最高領導。

“……從目前破獲的案件來看,各大列強都有涉及,其中涉及日本的間諜案最多,佔了案件總數的74。0,然後是俄國和英國……由於人種的外觀差異,白種人很難在我國直接從事諜報活動,雖然他們也可以收買我國的人進行,但畢竟不如自己直接動手來得有效,從這點看,日本人是最方便的,他們的人很容易混進我國社會。”

“……範部長,事實證明,我們現在建立的戶籍制度和基層聯防制度,可以大大降低敵對間諜的成功率。現有破獲案件中,有8上,都是由基層發現異常上報後破獲的。不過,由於日本對我國很早就開始滲透,有部分間諜甚至在幾十年前就潛入中國,而滿清政府對基層控制力極低,也沒有可靠的戶籍資料和人員檔案。因此對於我們政權建立前的潛伏間諜,如果他們不採取行動,只是潛伏的話,就很難儘快確認了。”

“……因爲我國在航空技術上的絕對優勢,再加上4月份在英國舉行的首屆國際飛行大賽上,我國代表團獲得了所有冠軍。所以我國的幾座飛機廠和飛艇廠,以及各個空軍基地、民用機場都成爲了間諜們的重點對象,今年前4個月破獲的案子有三分之二於此有關……”

中社部的幾個於部分別說明着情況。範含只是點頭,卻沒有在說話。

其中一位接着說道:“範部長,目前敵對間諜還有一個新的熱點,就是我們的農業。隨着我國培養的各種優質農作物和禽畜在全國推廣,現在已經引起很多勢力的關注。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新動向,如果敵方的目標是研究所、大學或工廠,由於這些場所數量有限,面積有限,人員管理比較嚴格,防範起來相對容易。但如果是在鄉村,以我們目前的人手和能力,就很難完全防範。畢竟農田的地盤太大了,我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到上月底,各地公安系統已經接到多次報案,都是關於優質農作物和禽畜失竊的案子……”這位於部憂心忡忡的說道。

“就是,這些洋鬼子都不是好東西,都把我們中國當肥肉了,凡是我們有點兒什麼好的,他們就都想搞到手”

“這些洋鬼子都不懷好意,這些優質品種要是被他們得去了,我國的損失就太大了”

“可是像農作物、禽畜這些東西又不能不推廣啊,如果只是藏在兜裡,那又有什麼意義?”

“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的科技人員花費了無數心血的成果,如果就這麼被洋鬼子偷了去,那豈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於部們都一幅義憤填膺的樣子,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中國人民對於“種田”都有發自血脈的熱愛,不管是不是農村出身的,對於這些能夠帶來豐收高產的新型作物,都有發自內心的喜愛。因此外國間諜偷盜優質農作物和禽畜的行爲,無疑成功激起了他們的怒火。

但是他們也很無奈,雖然比起這個時代的外國同行,中社部的效率已經可以說非常高了。但人力有時窮,他們再牛叉,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守住每一處農田和牲畜欄。這讓中社部的特工們感到又氣憤又無奈,還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

看到同志們的表現,範含不但任何失望或無奈的表情,反而卻笑了笑:“這個問題上級早就考慮到了,要把所有農村守得滴水不漏,那是神仙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只需要看好各個農業研究所、種子基地和禽畜育種基地就好了。至於農村裡的田地和牲畜欄,不用擔心,他們即使偷了去,也沒有太多的作用……同志們,我們科社黨最講科學,這些東西都是科學的成果,哪有那麼容易偷。”

範含摸着下巴說道:“當然,我們也不能這麼便宜了他們,既然他們要來偷,那麼我們就得送點兒禮物給他們,哼哼”

四川,成都鄉下某新村。

此時正值夏收時節,一些地方已經完成了夏收,比如成都附近。

隨着解放區的擴大,化肥也開始大量推廣,原有的星科化肥廠產量只能勉強供應四川一部分。如果事到臨頭纔開始擴廠的話,肯定就要耽誤很多時間。所以從前年開始,星科集團就開始通過海外的無數馬甲公司,分別向歐美各強國訂購化肥廠的設備。

當然,出於保密需要,這些設備全都是分開訂購的,一套合成氨生產設備,往往是不同的馬甲公司從幾個甚至十幾個國家和企業訂購,而且一些關鍵部件還是自制的。等這些設備部件到了中國之後,再由星科自己的工程師和工人完成組裝和調試的工作。這樣一來除了星科自己,其他的人是不可能從分開的部件裡認出這是什麼東西,更不可能複製出來。

所以在一個地區解放之後,只要把廠房一建好,馬上就能安裝設備,用不了半年一個化肥廠就能投產。文德嗣就用這種辦法,加上自己生產的設備,在去年年底就在全國增加了6多個化肥廠和10多個農藥廠,並全部投產。另外,也不止是化肥和農藥生產設備,很多設計理念先進,但製造技術對此時列強不是問題的玩意兒,都是使用這種辦法購買的。

今年是一五計劃的第一年,由於新型作物和化肥農藥的推廣,今年的夏收成果非常喜人,比如成都市這裡,因爲是老解放區,大夥運用新技術更早也更熟練,收成比新解放區更高。今年冬小麥的平均畝產就達到550公斤,雖然在後世這點兒產量不值得驚奇,但在這個時代卻是非常驚人的。在這個年代,全世界哪怕是農業技術最強的歐美列強,小麥平均畝產最高值也不過150公斤左右。

如果在俺大清或者任何一個時期,豐收對於農民們來說,也並不一定是件好事。“穀賤傷農”這句話可不是近代纔有。不過現在已經是科社黨領導的新中國了,當然是不會允許出現這種狀況的。在還沒有取得全國政權時,解放區就已經實行了穩定糧價的政策,國家糧食部門會在每年的收成前制訂出合理的糧食收購價和出售價,這個價格在下一次收成前不會變動,即使縱向比較,與歷史價格的波動幅度也不會超過0。

如果有奸商認爲這樣能夠鑽空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在科社黨眼裡這種投機倒把的傢伙是沒有人權的,文總對於挖自己的牆腳傢伙,是從來沒有任何仁慈可言,所以他們的下場……你懂的。已經有幾百個這種認爲自己能佔文總便宜的傢伙,獲得了終身難忘的教訓丨沒收全部財產,最低10年的勞改,以及全家老小的連坐,會讓他們漲漲記性的。

沒錯,是全家一起勞改科社黨的法律很多都是連坐的,除非罪犯家屬能確實證明自己沒有從違法行爲中獲利,或者能吐出之前的非法所得。因爲在文總看來,連坐纔是最公平的,既然家屬因違法獲得了利益,那就應該同樣的付出代價。否則哪有隻跟着賊吃肉,不跟着賊捱打的道理?

嗯,這個話題扯遠了,再來說正題。反正在各種政策之下,現在的農民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因此農民們的消費能力也大爲增加,以前捨不得買的東西,現在也可以考慮了。這兩年來,解放區的工商業也因此受到了刺激,有了大幅度上漲。

尤其是在收成之後,是農民們手裡錢最多的時候,這個時候各個鄉村到處都是聞風而來的商人。

此時,就有兩個行商打扮的人,趕着一輛滿載貨物的牛車,正在趕往這座村莊。

他們的樣子看起來和其他的行商沒什麼區別,都是穿着一套薄斜紋布製作的襯衣式服裝,這種衣服寬鬆而堅韌,能遮擋太陽還能防止蚊蟲叮咬,而且衣服上有很多帶鈕釦的衣袋,很方便裝東西,是夏季的行商經常穿着的一種衣服。據說這種衣服最早是從軍隊的夏季作訓後來很多人都覺得好,就開始向民間供貨了。

一個行商擡頭看了看周圍,這條路周圍都是收割後的麥田,最遠的人都在幾百米外。他放下心來,就用日語對同伴說道:“黑島君,上次松下他們小組不是帶回來了種子嗎?爲什麼還要?”

“笨蛋,不準說日語,要說四川話”黑島低聲呵斥同伴,馬上警惕的四周看了看。

要是那個風大少此時在場,一定能認出,這個叫黑島的傢伙就是那個他剛認識的軍迷,自稱姓任的外地商人。

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235章 倒黴的約翰牛(上)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247章 電視機第316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下二)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695章 打擊(3)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145章 間諜(中)第703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下)第700章 打擊(8)第206章 釣魚島大海戰(完)第201章 釣魚島大海戰(三)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51章 “一五計劃”(2)第6章 出售鑽石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585章 海軍間諜案(下)第564章 埃塞俄比亞皇位繼承戰爭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150章 “一五計劃”(1)第35章 飛艇!飛艇!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53章 救災問題第59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下)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552章 小鬍子的憤怒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51章 土地政策第513章 鐵路大建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34章 川督變更第44章 燒烤大頭第218章 履新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364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上)第335章 一個神經病,兩個好爸爸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218章 履新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174章 漁業(下)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21章 留學計劃第697章 打擊(5)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48章 湖北解放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23章 擴充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616章 天罰(上)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19章 當官了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179章 “PLA動物園”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714章 根本停不下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