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

PS1:昨天晚上突然有事,現在才發,不好意思。

PS2:好吧,好吧,我錯了,你們贏了!沒想到對於金琳的歸屬反響那麼激烈,魯夏銘小胖子的未婚妻改成。改成金琳的徒弟“唐楓”妹子得了。想不到我也遇到這種事情了,以前只是在別的書遇到過,好囧啊。

……………

……一戰後的事實證明了“亞洲主義”的侷限性,生活凋敝的人民就是最好的證明。一戰的得利說明以前我們期盼的“亞洲主義”成功了,在中國的支持下,我們頂住了英法的壓力,牢牢的掌握了摩杉,這是亞洲主義的成功。

但是因此得利的也只是財閥和權貴,廣大日本人民並沒有得到了應有的利益,他們仍然在飢寒線上掙扎。許多農民除了夏季緊張的耕耘土地外,冬季則須進城作工,即使如此,一年所得除去租稅,往往難以維持一家人的溫飽生活。有些農民,特別是長野縣信濃川一帶的山區農民,不得不全家人背井離鄉隨政府組織的開拓團到摩杉墾地謀生。在城市,有勞動力的青年男女進廠作工,儘管十分勤勞,每天勞動18個小時以上,所得微薄之工資,仍難以養家餬口。各財團勢力以其產業、經濟上的優勢地位,殘酷地剝削勞動羣衆。整個日本貧者越貧、富者更富的兩極分化和資本壟斷等問題比之戰前更加嚴重。

爲什麼會這樣?我以前也看過北先生(譯者注:北一輝)的《日本改造大綱》,但還不以爲然,認爲他是危言聳聽。等我到了中國,瞭解到這裡的社會變化之後,才徹底醒悟過來。北先生是對的,日本人民的災難正是天皇體制的固有缺陷,因爲天皇本身就是財閥們的保護者,而反過來,財閥又成了天皇體制的最大支持者和捍衛者。只要天皇體制還在,那麼無論我們怎麼做都無法改變這種現象。

————摘自《從亞洲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作者石原莞爾。

……………

在2世紀的前三十年,儘管經過了甲午之戰和庚子事變,俺大清已經被徹底打回了原型。但此時的一些日本人對中國仍然存在一些“同文同種”的感情,他們認爲中日都是黃種人,都被白種人欺壓,如果中國也和日本一樣都崛起了,那麼兩國可以互相依靠了。

而且這種思潮在當時的日本還有不小的市場。比如侵華時多次擔任首相的近衛文麿的老爹——近衛篤麿,就是一個非常活躍的亞洲主義者。他曾經提出過“東亞保全論”和“亞洲一體論”,主張建立日清同盟,創建東亞同文書院,目的亦在於反對歐美、俄國主導支配中國,推廣亞洲主義。

後來看到俺大清實在太廢柴,他們又轉而支持革命黨,試圖幫助中國革命,從而弄出一個強大的盟國。儘管到了後來侵華戰爭時,“中日親善、東亞共榮”之類的亞洲主義口號徹底成了忽悠中國人的幌子。但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半個世紀裡,“亞洲主義”這種思潮在中日兩國裡都是有不少擁護者的,有不少人是真心相信這個理論。

這個石原莞爾也是其中之一。在原時空的1911年,石原莞爾正被派駐在朝鮮當少尉。當他聽到武昌起義成功消息後,就把自己手下的一小隊兵帶到附近的一個山上,然後對天鳴槍,一羣人淚流滿面,使勁高呼:“中華民國萬歲!”

而本位面中國革命的時間更早,1907年“丁未革命”那時,他還沒畢業。他就和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們一起跑到學校附近的山坡上,淚流滿面的使勁高呼:“中華革命萬歲!打倒清廷!”之類的口號。

後來中日發生戰爭,日本被狠狠抽了一頓,割地賠款,多年擴張的結果毀於一旦。但是日本的慘敗非但沒有減少國內“亞洲主義”的受衆,這種思潮反而比原時空更加火爆了。

怎麼說呢?這是因爲日本這個國家非常的奇葩,他們的大腦溝回和其他民族大不相同。別的國家如果是被敵國暴打了,肯定記恨一輩子。但日本不一樣,他?是個天生抖M的民族,被抽得越慘就越聽話,被揍得越慘就越服你。這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在唐朝時,他們在白江口被唐軍推了,於是就直接跪舔大唐了,什麼都學唐朝。明朝萬曆時,豐臣秀吉被明朝暴打,接下來的德川就對明朝老老實實的。原時空的二戰,被美國吊打,又被強餵了兩個蘑菇,就老老實實的給美國當小妾了,啥都學美國。

所以要日本搞好關係的話,就得先把他們狠狠的抽一頓,抽得越慘越好。抽完之後,他們就會自動貼上來跪舔,趕都趕不走。這方法是絕對有效的,根本不用搞什麼友好親善之類的東東,那根本沒用。只管逮着打就是,你把他們打得越慘,他們就對你越孝順。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有特例,但至少絕大多數日本人的思維方式都是這種。

沒錯,這個國家就是這麼奇葩。所以他們在中日癸丑戰爭後,“親華派”以及“亞洲主義”的人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打着滾的往上翻了。

“親華派大幅度增加”這種情況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卻並不能讓文總滿意。因爲他們所謂的“亞洲主義親華派”並不是他們真正的對中國有多深的感情,至少絕大多數不是。他們之所以“親華”,僅僅是認爲這樣做可以比“反華”帶來更多的利益。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最重要的是,他們仍然是“天鬧黑卡”當作精神偶像,仍然傾向於君主制,這一點和以前的反華派是一樣的。

這一點尤其讓文總不滿,只要“天鬧黑卡”這個舊的偶像不被車翻,那麼日本的主流意識形態就不可能掰直了過來,科學社會主義就沒辦法壯大。倒不是說君主制和科學社會主義完全不兼容,而是日本奇葩的歷史傳統,他們的“天鬧黑卡”帶有非常濃重的宗教色彩,對日本整個社會階層都有很強的影響,哪怕他們毫無實權也是如此。

文總對於日本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就是要徹底控制起來,這種事情如果僅僅靠武力是不夠的,必須在意識形態上也掰過來,再加上經濟控制,這樣的控制手段才牢靠。經過這些年科社黨在日本的發展,已經證明了,只要“天鬧黑卡”還在,科學社會主義就很難成爲主流思潮,受到大多數日本人的認可。這當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在文總的計劃中,日本皇室是必須被消滅的,“天鬧黑卡”這個精神偶像是必須完蛋的,而且必須是被日本人自己消滅,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儘快的接受一個新的思想。

所以如果僅僅是“親華”,並不符合文總的計劃。這也是近幾年來中日關係始終不冷不熱的原因,哪怕日本政府再怎麼努力的搞什麼“中日親善”,高層訪華頻繁,中國的態度也只是在表面上和氣和親切,正常的生意照做,一般性的國際配合也可以,比如在非洲問題上,但是更深入的合作確實不要想了。

北一輝的日本科社黨組織在一戰期間那幾年雖然發展得不錯,但那只是相對歐美國家而言。他們的同情者和支持者雖然很多,但卻仍然對“天鬧黑卡”抱有期望,這樣的局面距離文德嗣的目標還差得太遠。尤其是日本在一戰中獲取了大量利益之後,不斷的勝利使得日本的社會矛盾有所緩和,科社黨組織的發展似乎到了一個瓶頸。

原本文總對此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經主控光腦小扉扉的推演,按照現在的情況繼續下去,科學社會主義在日本很難發展起來。因爲日本在一戰取得的利益和大片殖民地,足以收買大批下層民衆,社會矛盾將大爲緩和。

他已經在準備找個機會再把日本狠狠抽一頓。大不了中國直接下場,廢掉日本的君主制,扶持一個日本的新政府,就像原時空的美國那樣。當然這樣吃相就太難看了,會有很多麻煩。畢竟君主制纔是目前世界的主流,八大列強裡只有中美法三國纔是共和制國家,如果沒有合適的藉口,造成的反響就太大了。而目前的日本態度又那麼恭順,想找藉口都不好找。

但是戰後沒多久,文總就發現是自己想多了,根本就不用中國下場了。因爲北一輝他們一直想辦而沒辦好的事情,日本上層已經幫他們辦得妥妥的了。

日本上層權貴和財閥們比他想的還要貪婪,還要沒底線。因爲日本在一戰中獲得的利益,全都被他們佔有了,底層屁民們一個子兒都沒分到。就拿他們獲得的土地來說,日本本土的耕地面積只有不到550萬公頃,而摩杉(莫桑比克)的地形好,可耕地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45%,大約3600萬公頃,相當於他們本土的6。5倍以上。如果日本像歐美中國那樣搞宅地法,把摩杉的土地分給國內那些缺地少地的貧民,那麼日本的社會矛盾絕對會大幅度緩和。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似乎都應該怎麼幹纔對,但是日本上層的做法再一次刷新了文總的認知。一戰結束後沒多久,日本政府就宣佈摩杉爲皇室領地,也就是說,這塊80萬平方公里沃土名義上都是屬於“天鬧黑卡”的。當然,這麼多地皇室自己肯定用不完,於是“天鬧黑卡”又把大部分土地恩賜給上層權貴們,財閥、軍頭、新老貴族人人都有份。至於屁民,要土地幹嘛?他們給老爺做佃戶就可以了,以前只能租幾畝地的,現在能租幾十畝,多好。

不單單是日本農民白歡喜一場,工人也一樣,日本工業在一戰期間出現了飛躍式發展,財閥資本家們賺的盤滿鉢滿,但他們的工人卻照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他們有全世界最多的工作時間,最低的工資水平,福利更是半點沒有。

也就是說,在戰場戰爭中,日本底層平民除了得到一些諸如“大日本帝國戰無不勝”,“大敗歐洲鬼畜”之類的精神上的滿足,啥實際好處都沒撈到,生活也沒有半點改善。他們賣身賣肉加賣命,只是給上層權貴忙活。

文德嗣一直很不理解那些日本上層的想法,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就不用說了,哪怕是歐美列強,他們的上層雖然同樣也是對下層拼命壓榨,不把屁民當人看,但是他們自己吃了肉,多少還得從手指縫裡漏點兒殘渣剩飯,留點兒湯水給下層。像日本上層這麼吃獨食,還吃得那麼幹淨的,真是聞所未聞。

……………

石原莞爾忍不住感嘆道:“真是難以想象,這樣大的城市裡,居然看不到一個乞丐!”

他現在是在上海市區的一家日本餐廳裡,這家餐廳的老闆其實是中國人,但老闆娘是正宗日本妹子。老闆娘叫山口百惠子,是當年被日本政府作爲“戰敗賠款”交過來的日本妹子之一。當然兩國明面上都說這是“增加兩國跨國婚姻,加強兩國友誼與交流”等高大上的說法。

餐廳老闆牛大春是個退伍軍人,他是在政治部組織的“相親大會”上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兩人都有意思後,就在組織的撮合下成了一對。山口百惠子在“新娘學校”裡學會了一手高明的烹飪手藝,做得一手好菜。因爲新娘學校的烹飪課程除了教她們中餐,還會教她們本國風格的菜餚製作,所以從裡面出來的“預備新娘”們不但會做中餐,她們故鄉的菜餚也不在話下。

牛大春在退伍之後,就帶着老婆在上海開了這家叫“月亮亭”的日式餐廳。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著名的大吃貨帝國。中國人民對於飲食的興趣是世界之冠,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以前飯都吃不飽,自然沒心思去追求口味。因爲文總的出現,本位面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非常快,願意嘗試一下異國風味的人也多起來,“月亮亭”的生意也特別的好。

…………

PS:求票票,求贊,求訂閱……

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722章 對轟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40章 戰前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237章 倒黴的約翰牛(中)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425章 意大利的變局第96章 投名狀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698章 打擊(6)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85章 基層(上)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81章 研究機構和黑科技第40章 戰前第670章 西門總督第80章 兩廣局勢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704章 次大陸的未來格局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中)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53章 救災問題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52章 年終總結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305章 勇氣之源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56章 進口妹子第369章 狂飆猛進的北方集 羣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中)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團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96章 投名狀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283章 對日軍售第424章 看電影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18章 遺老遺少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712章 嫦娥奔月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182章 巴爾幹戰爭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4章 寶石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697章 打擊(5)第241章 炮灰(中)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