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晚有點事,耽擱了……
………………
共和2777年(西元1936年)8月15日,日本海海域。
今日天氣晴朗,海面平靜如鏡,蔚藍得透亮,影影綽綽倒影出天空的朵朵白雲。初升的太陽在湛藍的海面上鑲上一層璀璨的金色,海面上閃耀着粼粼的波光,就像從天上灑下了一大把的黃金碎屑,整個頓時海面金光耀眼。
此時,一艘巨大的戰艦出現在海天交界處,龐大如島的艦身,雄偉如山的艦橋,粗大的炮管,厚重的裝甲,無比體現出這是本時代人類工業文明的最高傑作——戰列艦!
這艘戰列艦有着遠超同類的體型,雖然龐大但卻並不笨拙,它此時正在以28節的高速在海面上馳騁。
它那像刀一樣鋒利的艦艏切開了平靜的海面,激起了兩道雪白的浪花。它就像一匹脫繮的烈馬,在平靜的海面上疾馳着。船頭兩側銀色的水幕高高衝起,又落在水面上,變成兩條長長的銀鏈,拖在船尾。它經過的海面上留下了一條白浪翻卷的寬闊航跡,猶如蔚藍的海洋上出現了一條白色的大道。
此時,它靈活的微微左轉,海浪輕輕地拍着艦艏和側舷,船身略略左側,就向着左前方滑去,顯得非常的靈活,輕盈得如同一隻掠水的快艇。
“真是太棒了!這艘戰列艦太棒了!跑得和巡洋艦一樣快!”日本人民海軍的柳本柳作上校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
此時,在艦橋內還有慄田健男、米內光正、山本五十六、堀悌吉、高須四郎等高級將領,他們也都是興奮無比。
自從日本革命後,舊日本的陸海軍都遭到了日社黨新政府的從上到下的清洗,陸軍當中因爲利益集團代表比較多,各種主義的都有,全軍都精分了,所以被清洗得最多。高層的將級軍官基本上被清洗了三分之二,中層被清洗了約三分之一。
而海軍被清洗的就少得多。因爲海軍是技術兵種,腦子相對比較靈活,知識水平更高。畢竟江田島那是日本最難考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成績排名前10%的學霸才有資格考進去。能考進江田島的是不會有腦殘兒童的。
比起相對頭腦簡單,中二衆多的舊日本陸軍,日本海軍纔是人精扎堆的地方,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識時務的俊傑。海軍軍官相對都比較理智,基本上都是“堅決擁護黨中央,誰在中央擁護誰”的類型。而日社黨這次清洗的對象主要都是財閥權貴和舊上層,海軍裡面有這種背景的畢竟是少數。除了少數腦子不清醒的,忠於天鬧黑卡和財閥權貴的死硬派並不多。
所以現在日本人民海軍(pjn)的軍官陣容變化並不大,和原時空同時期的差不太多。
“嗚……”汽笛發出雄壯的吼聲,戰列艦就像一匹鋼鐵駿馬,斬波劈浪的向遠方衝去。
如果有後世的軍迷在,肯定會一眼認出,這他麼不就是大和級嗎?雖然仔細看起來在細節上有了些小小的變化,比如那門被噴了很久的155毫米三聯裝副炮就被取消了,換成一門四聯裝40毫米高炮,但是大致形狀是完全一樣。特別是那標誌性的向後傾斜的單煙囪,宛如一座高塔的艦橋,太好辨認了。如果湊近了主炮塔再一看,就會看到主炮的銘牌上欲蓋彌彰的寫着“試做型16寸海軍炮”。
這時,艦橋裡響起一陣漢語:“這艘108號艦真的很不錯,不但擁有遠超現有戰列艦的強大火力和堅固防禦,更有堪比戰列巡洋艦的速度,是當之無愧的超級戰列艦……”
嗯,是的,現在艦橋裡面的可不是隻有日本人,還有一堆中官也在裡面。除了兩國的軍官,還有一堆高級技術人員也在艦橋裡,其中有中國的許維,日本的平賀讓等兩國的高級專家。此時說話的是李昂中將,中國人民海軍副總參謀長兼海軍裝備局局長。
慄田健男中將操着極爲標準漢語,笑着說道:“李君,你說的太對了?這是最優秀的戰列艦。不過真是可惜,這樣優秀的戰列艦我們自己還用不上的。”
慄田是海軍裡面的革命派中堅,日本科社黨的老黨員,所以在革命成功之後就高升了。在原時空的歷史上他在1937年底才晉升的少將,而現在這位魚雷戰專家的軍銜可比歷史同期高多了。前年就已經是中將了,而且還是擔任的第二艦隊司令這個要職,估計再過幾年上將也是穩穩到手了。這就是站隊正確的結果啊。
一些海軍同僚對他這種打破常規的晉升都是羨慕嫉妒恨,但是現在政府已經不一樣了,日本科社黨一向對海軍那種資歷,他們再不滿也只能接受。於是只能私下吐糟說丫爬得這麼快,大半都是革命時炮擊了櫻田門的功勞。
但是事實上,炮擊櫻田門還不是慄田有意乾的,那只是一次意外,但後面日本科社黨也就將錯就錯了。北一輝同志高度讚揚了他“帶領長門號的革命官兵,向反動的封建帝制舊政府開響了來自海軍的第一炮”的功勞,現在這個事蹟都已經寫在日本中學生的教科書上了。於是原來還想澄清一下的慄田,看到大夥都這麼捧場,自己也就半推半就的默認了。現在就連他自己都認爲,是自己下令開炮的……
“是啊,真是可惜,這艘108號艦是爲蘇聯建造的……”李昂遺憾的點點頭。
“不過,這樣也好,這樣一來我們也就有了建造這種超級戰列艦的經驗,而且在取得第一手數據之後,可以對我們今後自己的戰列艦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山本五十六插進來說道。山本同志現在還只是少將,擔任第三戰隊的司令,手下主要是金剛一家人。
人革聯的工作語言是漢語,日本這邊的漢語普及程度本來就不低。日本人民政府這些年又在大力推廣,現在日本的學校裡面漢語已經成爲第一外語,重新恢復到了應有的地位。現在的日本又像過去那上千年的時間一樣,只要是有點兒地位的人,不會漢語的話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像海軍這種人精扎堆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這些識時務的俊傑們根本不用政府催促,自覺的開始學習漢語。好多都取得了漢語四級、六級認證。
山本同學原本漢語不怎麼樣,後來只強化了半年就過了四級,現在恐怕有六級了,人精就是人精。像慄田健男這種出身書香門第,老爸又是漢學家的傢伙,漢語水平已經到了八級的專業水平,完全聽不出口音……
中日兩國的軍官和工程師們都開始談論起來,主題當然就是現在這艘超級戰列艦。事實上,目前這艘明顯違反了條約的戰列艦,就是中日兩國合作建造的,所以纔有以上的情景。
……………
這艘代號“108號艦”,幾乎可以看成魔改大和的大傢伙之所以會提前出現,都是因爲史大林同志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史大林同志是我多炮塔神教的狂信徒,“大即是美,多即是好”是他的人生哲學。他平生最愛的東西就是最大的戰艦,最重的坦克,不管什麼東西,反正體型一定要大,管子一定要粗……以前因爲紅白歌會玩得太嗨,全國上下的罈罈罐罐都打爛了。剛成立的蘇聯就是個窮逼吊絲,工業實力連沙俄時代都不如,大鬍子就是想大建也沒錢沒條件。
在蘇聯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後,國力大增,再加上經濟危機的影響,導致歐美的大量資金進入蘇聯避難,使其得到了大量的投資。雖然對於這些外資來說,還有中國這個更好的選擇,但是因爲中國本身不太缺錢,所以對於外資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
而且由於經濟危機給國內資本也造成了一定損失,出於補償的考慮,國內市場的各種投資機會都優先開放給國內的資本,所以也只有那些實力雄厚的外國大資本集團才能搞到一些收益好的投資項目,那些數量衆多的中小規模的投資者在中國並沒有什麼好機會。他們能到手的項目或者是能賺到錢,但是收益不多;或ф是僅僅保證不虧本;再或者是那些項目週期很長的長期項目。
而蘇聯就不一樣,他們急需資金而又完全沒有國內民間資本,自然對於外資有更多的優惠政策,和更多的市場,逐利的資本家們當然就蜂擁而入了。特別是那些擠不進中國市場,或者是嫌在中國賺得太少的中小資本家們,更是大量涌向了蘇聯。
也就是說,雖然在本位面蘇聯佔到的外國投資比例大大低於原時空,但因爲本位面由於中國的影響,世界經濟更加的繁榮,經濟總量也遠遠超過了原時空,所以蘇聯得到的實際投資總量也並不少,甚至還比原時空更多。那些中小資本家雖然實力不如大財團,但架不住人家數量多啊。
手頭寬裕起來的史大林同志自然就有想法了,以前的夙願又泛上心頭,多炮塔狂信徒的理想再次佔據了他的腦海。現在的傳媒技術可比原時空的同期發達多了,海軍技術和海軍力量也強大多了,每次在電視上、雜誌上看到幾個大流氓家裡的大玩具耀武揚威的身影,在看看自己家裡那幾條可憐巴巴的老式無畏艦和過時的前無畏艦,大鬍子同志心裡就像貓抓一樣難受,根本睡不着了啊啊啊。
不過以蘇聯當時的工業水平,根本造不出能達到史大林同志要求的新式戰列艦。自己造不了,那就找外國買啊。當今世界上能建造超無畏艦的國家用不完兩隻手就能數出來,也就是中美英德日法意奧這八個海軍強國,至於別的國家那還不如蘇聯呢。
當然這八家的造艦能力也是有強有弱,而且關係也不一樣,而戰列艦這種東西並不是有錢就一定能買到的,現在已經是30年代,不再是20世紀初的那個只要有錢什麼都能買到的年代了。而且史大林同志的眼光也是很高的,他不可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能打發的人,既然要買那就買最好的。
法意奧這三家首先就被排除,大鬍子覺得他們的技術實力都有缺陷,建造的戰艦在一戰中表現不佳,大鬍子看不上。剩下的幾家裡面技術實力上能入他老人家法眼,但各自的條件又大不相同。
二德子就不用問了,除非他們腦門被驢踢了,否則絕對不會給蘇聯建造超無畏艦的,哪怕他們也在鬧經濟危機,也不可能同意這種要求。
鴉片牛也不用說了,這幫海盜的商業信譽一向不好,長期賣僞劣產品不說,而且還有黑人家貨的先例,不止一次哦。史大林同志完全無法信任這幫傢伙。再說,牛牛家的船在一戰的幾次大海戰中表現欠佳,被二德子全滅了本土艦隊,還在地中海被意呆利暴打,史大林一想到這段黑歷史,心裡就覺得不保險。
剩下的也就中美日三家了,不過日本沒有爲他國建造戰列艦的先例,而且他們的技術實力也弱了些。於是斯達舒只是把他們當做預備考慮,主要是向中美兩家發出了標書。這兩家的技術實力都是一流的,其產品在一戰中也是經過了戰火考驗,表現上佳,值得信賴。最重要的是這兩家的商業信譽良好,而且很有良心,買的貨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不是牛牛的那種僞劣產品。
1931年底,蘇聯向中美兩國提出了總共四艘戰列艦的訂購意向,但是要求卻是非常的那啥。史大林同志要求自己的戰列艦要有最粗的管子,現在的條約戰列艦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要求主炮口徑不能低於17英寸(432毫米),總之越大越好,並有相等的裝甲,還要不低於27節的航速。而且蘇聯還要求同時要轉讓相關的技術,其中兩艘必須在蘇聯建造,乙方要到他們家裡去指點他們,傳授技術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