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

?在安西唐軍消滅石國的時刻,西域也是危機重重,步步驚心,遠在阿姆河畔的呼羅珊,發生了足以震驚世界的大事。這件大事意義深遠,對以後的華帝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客氣的說,伊斯蘭入侵了佛教的領土,對以後的發展是很耐人尋味的。

這個事件是震驚當時世界,至今影響猶在的阿拉伯黑衣大食帝國的崛起。

擊敗了倭馬亞王朝在呼羅珊的主力,穆斯林總督信心十足,高舉阿拔斯家族的黑色旗幟,號召民衆,在謀夫綠洲正式宣佈起義。

不同於普通農民起義的揭竿而起,穆斯林總督的起義在一開始具有明確的政治主張。他以真主代言人的面目出現,宣稱“叛教的”倭馬亞人不能繼續把持俗世的權力,必須以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爲伊斯蘭國家的哈里發,也是阿拔斯家族。並提出減輕賦稅、取消勞役、凡穆斯林一律平等的政治主張。

正因爲穆斯林總督的主張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兼顧了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平民百姓的利益,滿足了大部分人的要求,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粉絲加盟,穆斯林總督的軍隊迅速擴大,達到了令人震驚的規模。據史書記載,參加起義的人員成分複雜,有波斯和亞的農民、什葉派和哈瓦利吉派伊斯蘭信衆、阿里的信徒,以及對倭馬亞王朝統治不滿的波斯封建主和阿拉伯部落的長老。

而在穆斯林的勢力茁壯成長的同一個時刻,倭馬亞王朝的實力卻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因爲敘利亞的阿拔斯派發動了起義,兵鋒直指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都城大馬士革戰事吃緊,兵力入不敷出。

在這種情況下,馬爾萬二世下令,將呼羅珊總督賽雅爾的軍隊大量調離呼羅珊。

呼羅珊地區的主力大量調離,留下的政府軍很少,恰在此刻發生的穆斯林起義,抓住了有利時機,因此,進展很順利。

起義隊伍在穆斯林總督的助手卡赫塔巴的指揮下,於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在內沙布爾、尼哈萬德、伊斯法罕等地多次擊敗呼羅珊總督賽雅爾的白衣大食軍隊。

經過了一連串戰敗,軍隊損失殆盡,手裡的籌碼不多了,大食帝國呼羅珊總督賽雅爾已經筋疲力盡了。

倭馬亞王朝四面楚歌,呼羅珊危在旦夕,賽雅爾總督收縮了防線,將所有的軍隊都集在木鹿,深溝高壘,困守孤城。

因爲倭馬亞王朝喪盡人心,人民希望一個新的王朝給他們更好地生活,聽到了穆斯林總督的主張,木鹿附近的60個村莊農民揭竿而起,參加了義軍。起義軍迅速壯大,有能力進行更大規模的作戰,穆斯林總督抓住機會,指揮大軍,迅速完成了對木鹿的合圍。

面對強大的起義軍,白衣大食守軍人心惶惶,叛逃的無計其數。在這種情況下,賽雅爾總督無力抵抗,放棄了木鹿,率領親信逃跑到朱爾詹城,起義軍兵不血刃的佔據了木鹿。

木鹿的失守,呼羅珊的部重鎮陷落,意味着倭馬亞王朝對波斯故地統治的終結。“覆巢之下無復完卵”,呼羅珊總督奈賽雅爾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起義軍南北並進,向朱爾詹迫近,對呼羅珊殘餘軍隊形成了鉗形攻勢。

起義軍聲勢浩大,賽雅爾總督無力抗拒,也不敢抵抗,唯一的出路是繼續逃跑。

逃亡的生活生不如死,不,賽雅爾總督無法忍受顛沛淋漓的生活,死在逃亡路。

賽雅爾總督一死,東部總督呼羅珊的殘餘軍隊六神無主,其殘部投靠了駐守尼萬德地區的白衣大食敘利亞總督的軍隊。

卡赫塔巴的兒子哈桑緊緊抓住戰機,率領軍隊緊追而來,在伊斯法罕附近擊敗了敘利亞總督的軍隊。

走投無路之下,賽雅爾總督的殘部投降,然而,倭馬亞王朝的殘酷統治激怒了起義軍,投降的軍隊沒有得到善待,遭到了毫不留情的屠殺。

在穆斯林總督的屠刀之下,呼羅珊地區的倭馬亞王朝的勢力一掃而空,起義軍完全掌握了控制權。

正在穆斯林總督建立新秩序的時候,這時,正在布哈拉坐鎮的阿拔斯發佈了命令,命令穆斯林總督率領起義軍進入倭馬亞王朝統治的心地帶敘利亞,徹底消滅倭馬亞王朝敘利亞總督的主力,以解除阿拔斯派敘利亞方面軍的壓力。

穆斯林總督是自學成才,在戰爭學習戰爭,剛剛在呼羅珊練成手藝,砍人的興頭正濃,得到了阿拔斯的命令,立刻率領大軍,以卡赫塔巴爲開路先鋒,沿着呼羅珊大道向西方進發。

倭馬亞王朝繼承了波斯薩珊帝國的十分發達的驛站體系,在亞建立了發達的驛站系統,對亞各地進行嚴密的監控,其以呼羅珊大道最著名。

呼羅珊大道從謀夫綠洲出發,經尼沙普爾和雷伊,西與倭瑪亞王朝央政府相連,能夠迅速瞭解國家的動向;從謀夫綠洲向東,抵達阿姆河河岸,渡河後抵達河地區的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在撒馬爾罕東面不遠的扎明,這條道路向北到達石國,向南可達拔汗那和錫爾河遊,東可控制亞地區。

因爲有了這條大路,呼羅珊與亞南部、部和東部的交通是便利的。驛站不僅便利了交通,也是阿拉伯人統治亞的一種手段。它是使央政府在最短時間內瞭解邊遠省份情況的機構。可以說,驛站實際是哈里發的間諜機構,央政府通過驛站監視各省的總督。

但是,時過境遷,這一條古代的高速公路,成了加速倭馬亞王朝死亡的絞索。

穆斯林總督率軍沿着呼羅珊大道攻擊前進,野戰擊敗了伊拉克總督葉齊德的軍隊,掃清了前進道路的障礙。但經此一役,義軍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很多將士戰死,卡赫塔巴也身負重傷,被迫退出了戰鬥,回到木鹿休養。

這種時候,部隊需要休息和整頓,然而,穆斯林總督沒有任何猶豫,任命卡赫塔巴的兒子哈桑爲先鋒,率領軍隊繼續向底格里斯河進軍。

起義軍迅速到達了底格里斯河地區,會合敘利亞義軍,實力大增,足以和任何強大的敵人打一場像樣的戰爭。在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春,起義軍奪取了渡口,越過了底格里斯河,攻佔了伊拉克首府庫法,隨後席捲全國,徹底摧毀了倭馬亞帝國的軍隊。

起義的風暴殘酷無情,橫掃一切舊的體系。作爲一個強大的國家,倭馬亞王朝繁華落盡,終於解體。

當年10月,阿拉伯半島的熱風過去,秋雨霏霏,半島椰棗飄香,一年的好日子到了。在戰爭建立起巨大威望的穆斯林總督,親自率領呼羅珊12名酋長到庫法,公開擁戴老大阿拔斯爲新帝國的哈里發。

終於熬到了出頭的一天,阿拔斯立刻露出了真面目。在庫法大清真寺演講時,面對着芸芸衆生,狂妄的宣稱自己是“賽哈法”,意思是“屠夫”或“放血者”。

作爲一個領袖,並不是一個完全意義的自由人,話是不能亂說的,尤其不能在大庭廣衆下亂說。阿拔斯的話被史家記錄在案,這成了他的終生標誌,讓人民記憶至今。

阿拔斯沒有食言,在獲得政權以後,殘酷的屠殺倭馬亞王朝的直系親屬,幾乎將倭馬亞王朝皇族斬盡殺絕。只有馬爾萬二世的幼子扮演了趙氏孤兒的角色,歷盡千難萬苦,逃到了西班牙,在利牛斯半島建立了“後倭馬亞王朝”。

正是因爲阿拉伯人長期的統治了利牛斯半島,阿拉伯人和當地人通婚,現代的西班牙人因此具有和歐洲人不一樣的身體特徵和行爲特性。

家族統治崩盤,倭馬亞王朝垂死掙扎,馬爾萬二世率領殘部進行了抵抗。

馬爾萬二世因爲意志堅定,堅持奮鬥,絕不屈服,到處做演講,鼓動人民爲倭馬亞家族戰鬥,因此,他的敵人送給了他“叫驢”的光榮稱號。

馬爾萬二世不僅是一個宣傳家,更是一個實踐者,在國家危難之際,他親赴沙場,指揮戰鬥,甚至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事實證明,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然而他獲得政權的時候太晚了,其處境應該和崇禎皇帝差不多。後人感嘆,如果他生在鼎盛時期,會成爲阿拉伯歷史一個偉大的君主。

然而,生活不需要假設,歷史總是殘酷的讓人無語。在那個時刻,真主拋棄了倭馬亞王朝,馬爾萬二世日薄西山,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時刻。

首都丟失以後,馬爾萬二世率領帝國最後的12000人的軍隊,從大本營哈蘭出發,進軍到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薩卜河左岸,和阿拔斯軍隊展開決戰。

阿拔斯的軍隊雲集,將馬爾萬二世的軍隊曾層圍困。

馬爾萬二世抱着必死信心,率領孤軍應戰阿拔斯的大軍,經過9天會戰,馬爾萬二世的軍隊戰敗,一代明君落荒而逃。

不過,馬爾萬二世沒跑多遠,不久在埃及的一個清真寺被抓,然後被殘酷的處死。他的死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意味着倭馬亞王朝徹底滅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時代變了,風俗也在變,滿大街的白衣服消失了,舉目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黑衣勝炭。

阿拉伯人窩裡鬥結束了,廣袤的土地實現了和平,大批呼羅珊軍隊回到了故地。

必須承認的是,阿拉伯人具有天生的侵略性,特別是他有這個能力的時候,西域的軍事形勢頓感緊張。

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4節 追尋寶刀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13節 波斯美女第66節 兵變第327節 母馬計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28節 力士脫靴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64節 劉三哥第90節 梟雄末日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67節 有敵情第82節 雪夜突擊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70節 遊擊將軍第125章 鴻門宴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82章 密詔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308節 馬嵬坡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52章 落魄秀才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00節 拜火教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3節 阿犖山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69節 死到臨頭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117章 英雄救美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51節 入幕之賓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213章 阿萊拉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64節 劉三哥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146章 相會布哈拉城第3節 阿犖山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210章 漢家奴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