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捉生將

?阿犖山和安思順被抓了,自古以來,賊的下場都很一致,捱了一頓胖揍後送到了營州都督府,關到大牢裡等候審判。[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因爲盜竊的標的巨大,而且苦主是幽州人,當地都督府的刑獄衙門不敢審,開具了刑狀,將他們押送到了幽州。

營州都督兼着平盧軍節度使的官銜,負責河北一代的防務,但是,平盧節度使受范陽節度使的節制。

當時,幽州是大唐最大的軍鎮,當地的最高領導是范陽節度使張守珪。

范陽節度使,是唐朝九大軍鎮中兵力最強大的。治幽州(天寶時爲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主要的對付目標是奚族、契丹。

安思順被抓,安延偃急的心頭冒火,馬上打點行裝,將家裡值錢的東西都帶上了,馬不停蹄的趕到了幽州。

安延偃在范陽節度使當親兵多年,雖然退休有些日子了,但有些老長官還在。他捨出老臉,求他們出頭,上下打點,花了無數的銀子。老長官們看在人情和銀子的面子,也算幫忙,將起出的賊贓算在安思順頭上,總算無罪開釋。

安思順立功受獎,回到了人民的隊伍,然而,這個罪名還在,剩下的罪名可就讓阿犖山一個人擔着了。按照大唐律例,盜竊金額巨大,按律當斬,他的處境異常的危險。

這一天早晨,范陽節度使張守珪閒來無事,命人將盜羊的重犯阿犖山提出大牢,在審訊犯人的府衙親自審訊。

張守珪,字元寶,陝州河北(今山西平陸)人。

張守珪自幼天資聰穎,生得高大魁偉,神態俊朗,性格豪爽,充滿正氣義感,一身好功夫,騎馬射箭的功夫高明。青年時期,隨着父親流落到西域,在北庭都護郭虔瑾的部下任職,多次與突厥叛軍作戰,因功成爲下級軍官。有一次,前方軍隊遭到了伏擊,他奉命領兵援救,在半路上與敵軍相遇,其身先士卒,奮力苦戰,殺敵千餘人,生擒敵軍統領一人。因驍勇善戰,頗爲北庭都護郭虔瑾的重視。

張守珪的一生是在戰爭中渡過的,長期戍邊,戎馬倥傯,從一名下級軍官成長爲威震一方的邊帥。

因爲契丹侵擾北方,致使幽州一帶人民流離失所,大唐幽州長史薛楚玉“率萬騎往擊”,契丹酋長可突於率軍攻擊唐軍,唐軍全軍覆沒。敗報傳來,唐玄宗李隆基勃然大怒,下令張守珪移鎮幽州,遷任范陽節度使。

張守珪治理地方費盡了心力,因此,幽州的治安很好,阿犖山犯下了如此大案,讓他的臉面無光。這樣的江洋大盜很久不見了,他是不能不審的。

阿犖山被帶進了刑堂,張守珪不由得內心喝一聲彩。

雖然被關進監獄很多天了,但是,阿犖山依然器宇雄壯,身材挺拔,顯得雄赳赳的。

張守珪暗暗嘆息,如此雄壯的漢子,幹什麼不好,卻要去做賊,真是可惜了!

張守珪翻看着刑狀,擡頭問道:“阿犖山,你這廝從小好勇鬥狠,長大了又成了潑皮,現在做下了如此大案。公然藐視朝廷法紀,禍亂地方,按罪當斬,你有什麼話說嗎?”

阿犖山一梗梗脖子,昂然說道:“大人,非是小人蔑視天朝法紀,而是胡裡韓度那廝爲富不仁,多次騙了小人的寶刀和牛羊。小人看着生氣,因此偷了他的羊羣,這是拿回自己的應得的財物,也算是爲百姓出氣了。”

張守珪沒想到,竟然有做賊的比失主還有理,因此氣樂了,說道:你這麼**,你家人知道嗎?“本帥愛民如子,本不欲加刑。你這廝看來是不打不服的賊骨頭,聽不懂道理,只能用拳頭說話。來啊,將這廝放倒,亂棍打死了,省得留在人間危害鄉里。”

節度使府的軍士一擁而上,將阿犖山按倒在地,七八條水火棍漫天揮舞,頓時將他打得鬼哭狼嚎。

阿犖山吃不住打,疼得滿地亂滾,大聲呼喊道:“大夫不欲滅奚、契丹兩蕃耶?而殺壯士!”

阿犖山這一句話觸動了張守珪的神經,他想了想,讓軍士們住手,停止行刑。

當時,作爲大唐帝國在最北面的防線,范陽節度使面臨着兩個兇惡的敵人。因爲高句麗灰飛煙滅,留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當時活動於幽州東北部的契丹、奚族茁壯成長,勢力強大。

實力決定野心,契丹、奚族爲了獲得更多的戰略空間,經常襲擾唐軍。其中,契丹牙官可突幹有勇有謀,經常侵唐邊境,奚族的大將瑣高照葫蘆畫瓢,也是如此。張守珪儘管手握重兵,但對可突乾和瑣高的游擊戰術無能爲力。

爲了對付可突幹,張守珪也採取了游擊戰術,甚至滲透戰術。但因爲他手下的將士都是陝西和四川一代的,在這裡人地生疏,相貌痕跡明顯,語言又不通,無法混進契丹的縱深地帶,行動屢屢受挫。

聽到阿犖山的一句話,想到了祖宗曾經說過的“以夷制夷”的方略,頓時覺得開了竅。

張守珪命人搬過來一張胡牀,也就是現代的交椅,讓阿犖山坐下說話。

阿犖山的屁股都幾乎被打爛了,根本不敢坐,於是張守珪也就任由他站着。

張守珪問道:“本帥卻需對契丹用兵,你真的能效忠朝廷,爲本帥驅使麼?”

阿犖山綻顏一笑,說道:“大夫如果允諾小人無罪,小人甘願豁出命去。小人沒什麼學問,不知道朝廷,但知道大夫恩情。這條命交給大夫,雖百死而無悔。”

阿犖山說得多了,牽動了傷口,疼得呲牙咧嘴。

張守珪久在蠻荒之地,接觸的人都是國家觀念極差的粗野漢子,因此,對於阿犖山大逆不道的表白不以爲異。反倒覺得這人真情流露,內心很高興,於是說道:“你這廝既知道報答本帥,本帥又何必多殺一命。好吧,本帥就免去你的死罪,任命你爲捉生將,暫留軍前效命。”

捉生將是唐軍低級軍官的名稱,和現在的特種偵察兵類似,主要是從敵佔區抓獲活的敵人。

捉生將從事的工作十分的危險,張守珪任命阿犖山爲捉生將,實際上,也就是讓他晚死幾天而已。

阿犖山逃過了一劫,還因此成爲了公務員,於是大喜過望,雙膝跪地,謝過了張守珪。

張守珪命親兵拿來名冊,往上填他的名字可就犯難了,於是問道:“阿犖山,這是突厥名字,但不是姓氏。你姓什麼?”

阿犖山眼珠兒一轉,自己的繼父姓安,但自己隨了他的性可不甘心。但說自己的父親是康丹,這就讓別人知道了自己的母親嫁過了兩回,漢人假道學,瞧不起婦人再嫁,沒的讓漢人笑話,於是說道:“回大夫,卑職的母親姓康。突厥貴母不貴父,卑職應該姓康。”

張守珪搖搖頭說道:“豈有此理,你現在即是唐朝軍官,豈能再隨胡俗,還是把你父親的姓氏報上來吧。”

阿犖山弄巧成拙,再說自己的父親姓康就不好了,因爲他知道,漢人最忌諱同族通婚的,於是只好泱泱的說道:“卑職的父親是安延偃,曾經是節度使府的親兵。”

張守珪想起來了,這幾天有人說請,說是老兵的兒子犯了罪,因此讓自己網開一面,就是這個人吧。不過,他心裡犯了嘀咕,放掉的那個人是安延偃的兒子,這個怎麼也是?這不合乎情理,哪有救了一個,讓另一個聽天由命的道理。

張守珪放下手裡的筆,目光犀利的盯着阿犖山,厲聲說道:“阿犖山,你要說實話,到底是怎麼回事?說錯了一個字,今天休怪本帥無情了。”

阿犖山大吃一驚,知道惹禍了,不過,他在勾心鬥角的環境中長大,知道這時候不能亂了陣腳,但這事不能實話實說,於是,腦瓜一晃,當時就有了主意,說道:“大夫,非是卑職欺騙,實在是有難言之隱。在卑職剛出生的時候,阿母難產,幾乎死掉。阿父很傷心,因此恨極了卑職,如果不是阿母堅持,卑職早就扔到山裡喂狼了。正因爲如此,阿父不許卑職用他的姓,所以卑職這些年來有名無姓。”

奧,原來這裡邊還有這麼一個故事!張守珪明白了,神情黯然的說道:“你的父親愛屋及烏,因此恨你。這也不奇怪,你以後光宗耀祖就是了。你姓安,名字組合在一起,很不像話的。本帥替你起個名字吧。”

阿犖山立刻跪地行禮,說道:“請大夫賜名。”

張守珪沉吟了一下,說道:“你現在是朝廷軍校,食國家俸祿,祿字很吉利,你出生在山野,原名字又有個山字。這樣吧,人不能忘本,你以後就叫安祿山吧。”

阿犖山大喜過望,說道:“謝大夫賜名,卑職以後就是安祿山了。”

張守珪很爲自己起的名字得意,龍飛鳳舞的將安祿山三個字簽在了名冊之上。

不過,安祿山畢竟很年輕,壓抑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大夫,卑職做事很機密,中間過程乾淨利落,要發現咋也得十天半月的,咋就那麼快就讓官府抓了?”

張守珪氣樂了,罵道:“你這廝還敢說做事機密,真是不知廉恥。那麼大羣的羊丟了,胡裡韓度早晨就發現了,當時就派出手下騎着馬向四個方向追趕,一個時辰就截住了羊羣。抓住了買主,你這廝還能跑多遠。”

安祿山無比懊悔,自己咋就沒想到這一點,因此倒在了成功前的最後一米。看來,幹什麼事兒都要有專業知識,當一個合格的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守珪宣佈退堂,臨走時對着安祿山教訓說:“你這廝記住,做什麼事要‘未先慮成,要先慮敗’。也就是說,要先想好退路,人生的路千萬條,後路卻是第一個。羊羣走得慢,就是晚發現三天,騎兵半日也能追得到。你得了銀子,根本就不能回家的,回家就是死,被抓了不奇怪。”

安祿山唯唯稱是,心裡暗道,你這廝真是老賊,比老子考慮得多,怪不得你能當官,而我卻不能了。

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0節 從軍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124章 勒索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19節 孤身遇險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24章 勒索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327節 母馬計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91章 柘枝城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5節 賣刀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6節 太原鬥毆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5節 輪臺大捷第278章 駙馬爺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60節 死裡逃生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213章 阿萊拉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79章 郡主成婚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66節 兵變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51節 入幕之賓第80章 受命出征第2章 雪夜奇遇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88節 英雄末路第61節 席元慶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章 故土難離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81節 撥換城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