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分兵進擊

叛軍雖然這段時間發展很快,但是畢竟他們要靠自己來獲取給養,糧秣的補充除了在巴州獲取了一座糧倉之外,他們大多隻能依靠劫掠爲生。

可是當他們的殘暴激起了老百姓的憤怒之後,各村寨的老百姓們都開始聚集起來,以石堡奮力抗擊叛軍的侵襲,以至於張同在連番進攻利州不利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的糧草已經開始發生了短缺。

不得已之下,他只得派出手下率領少數人在利州附近的民間搜尋糧食,但是縣鄉村寨的老百姓這次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面上,家家出丁,將糧食牲畜趕入石堡之中,村民百姓也進入石堡躲避和抗擊叛軍,結果令張同的徵糧隊往往是跑去之後,不但沒有能搶來糧食,反倒被那些老百姓們打的損兵折將,於是更加重了張同叛軍的糧食危機。

這些跟着張同作亂的兵將,其中大部分乃是他強行在蓬州、達州、巴州等地裹挾來的老百姓,這些人迫於張同的淫威,不得不跟着他幹,也有一些地痞流氓,趁亂加入到張同叛軍之中,想要趁亂大撈一筆橫財,還有一些各地強盜,看到叛軍勢力日益強大,於是便趕來投奔,想要混個人模狗樣出來。

可是眼下他們發現利州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好打,死了不少的人,卻愣是沒有攻入利州城,就更不用說破城之後,大發橫財了,於是漸漸的便有人開始厭戰了起來,覺得這筆買賣不划算。

加上軍中糧食一發生短缺,這些叛軍開始吃不飽,戰鬥力短短几天時間,便發生了大幅的下降,甚至開始出現了逃兵。/

就在這個時候,張同又收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朝廷的樞密使大人,親率平亂大軍,已經從金州出發,攻克了樑鐵頭駐守的通江縣,他們的東大門被官軍叩開了。

這個消息對張同來說如同迎頭棒喝,讓他有些慌了手腳,他以前也是個消息靈通人士,雖然這裡離京城很遠,但是他還是探聽到了不少有關京城的消息,對於這個朝中新貴高懷遠,他也早有耳聞。

在他看來,這個高懷遠絕對不是一個善茬,先是隨同史彌遠發動兵變,扶植了當今聖上趙昀登基,接着出兵湖州,剿滅了太子趙竑發動的霅川之變,不多長時間,便又發動兵諫,將史彌遠一黨掀翻,去年年初,便又興兵北伐,短短半年多時間,便將整個京東給收入朝廷囊中,打得李全兵敗身死,據說還在冀州城死磕了一次蒙古大軍,連蒙古韃子也被他戰敗,退回了幽州。

所以這個高樞相在許多人眼中,絕對是個強硬手腕的人,他沒想到自己在利州路這邊一折騰,居然把這麼一個大神給招到了利州路這個偏遠的地方,而且還是親自來找他的麻煩。

這一下張同坐不住了,他再也不敢在利州逗留,趕緊集結兵馬,朝巴州撤退,不成想他這一撤,利州里面的官軍卻趁機追殺了出來,攆着他的退兵的屁股,好一通猛砍猛殺,結果打得張同大敗而逃,好不容易收攏了數千殘兵敗將,這才逃回了巴州城中。

張同一到巴州城,便緊閉四門,作出了御守的姿態,他打算在這裡會一會這個朝廷之中眼下最紅的猛將,看看高懷遠到底有多厲害。

而高懷遠也沒讓張同失望,就在張同利州兵敗逃回巴州的第四天早晨,便率領七千官兵,趕至了巴州城外。

巴州即後世的巴中市,乃是陝西和四川交界之處,也是四川的北大門,曾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巴人的聚集之處,特別是其境內的恩陽乃是古代水運十分發達的地方,乃是巴東地區最爲重要的水運碼頭,所以巴州在利州路的地位也相當的高。

因爲其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巴州在宋代立國之後,曾經多次修繕,使之成爲了一座堅固的城池,之所以當初張同沒費多大力氣攻佔了巴州,那也是因爲當時巴州駐軍實在太少,而且巴州的官員聽聞叛軍來襲的時候,自己就先捲鋪蓋攜帶者家眷細軟先行逃往了利州,以至於軍無鬥志,而且無人站出來指揮抵抗,這才讓張同輕取了巴州。

而當高懷遠進兵至巴州的時候,張同已經率領數千叛軍,在城中作出了堅守的姿態,故此高懷遠看罷了巴州城之後,也不由有些皺起了眉頭。

張同是不敢率軍出來在城外和高懷遠的官軍決戰的,他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兵將大多乃是烏合之衆,以前大敗當地官兵,那是他運氣不錯,眼下這個高樞相帶得可不是利州兵馬,而是據說早些年常年和金軍死磕硬戰打出來的楚州精兵,兩方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出城迎戰,那是找死,所以張同一進巴州,便關上了大門,死活再也不肯出來了。

當官兵在巴州城外駐紮下來之後,高懷遠就近按照老習慣先行查看了巴州的情況,看罷之後,也覺得有些頭疼,渠江繞城而過,可供他們攻打巴州的唯有南門,而渠江水流很急,想要從水上進攻巴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遠遠望去,城上的叛軍雖然旗幡不整,但是人數並不少,從找到的當地人所述,城中的叛軍數量不少於他所帶官軍的數量,甚至還可能有所超出,這樣一比一攻城的話,恐怕會讓官軍付出不小的代價。

高懷遠看罷之後便回到了營中,召集了鄭秉傑等部將商議如何攻取巴州城的事情。

啓稟大帥,這次咱們來攻巴州,可謂是正好抓住了賊首,張同眼下正好就在巴州,只要咱們一鼓作氣攻克了巴州,擒獲了賊首張同的話,那麼這場利州的兵亂也就基本上宣告平復了!末將不才,願意率軍攻城,請大帥恩准!鄭秉傑還是第一個站出來請戰,他這次跟着高懷遠出來,很想好好表現一下,所以求戰**很是強烈。

但是高懷遠想了一下之後,讓他暫且稍安勿躁,而是接着讓其他部將也說說意見,

這個時候這次被黃嚴調配給高懷遠率領兩營弓手的費文龍卻站出來說話了:今日末將等已經陪大帥巡視過了巴州叛軍守備情況,我們也都看到了,巴州城池堅固,而且依山靠水,很是難以攻克,而叛軍眼下數量並不少於我軍,假如我們強攻的話,難保不會付出慘重代價!

雖然有慈不掌兵之說,但是我們此次入川,所帶兵力並不算多,假如不計代價的強攻猛打的話,對於我們以後將會頗多不利!

故此末將想,我們不如還是以攻心爲上,從那些被俘的叛軍所看,張同手下的兵將大多都是他所裹挾來的老百姓,其軍心定是不會十分團結,我們何不利用這一點來分化敵軍呢?如此假如能招降一批敵軍的話,那麼我們不用付出大的代價,也可解決巴州的叛軍以及賊首張同。

高懷遠看着費文龍,不由得心中大喜了起來,這個費文龍早年便是他收容的一個孤兒,後來黃嚴留在楚州從軍的時候,他讓費文龍也跟隨了黃嚴,眼下費文龍也早已成長爲一個青年將官了,已經在忠順軍之中當上了正將,而這次黃嚴特意留了兩營忠順軍弓手,讓費文龍率領跟着高懷遠其實意思很明白,就是想讓高懷遠這次也提攜一下費文龍。

而聽罷了費文龍的這番話之後,鄭秉傑不以爲意的站出來說道:費將軍此話差矣,這次平叛,大帥曾經有言在先,務必以雷霆手段對待叛軍,將其一舉剿滅,我們豈能以懷柔手段對待於這些敢於犯上作亂的叛賊呢?還是立即發動攻城爲上!

高懷遠雖然很喜歡鄭秉傑的好鬥,但是卻並不贊成他這樣不動腦筋,於是搖搖頭道:鄭將軍勇氣可嘉,但是本官卻覺得費將軍的話卻言之有理,費將軍已經考慮到了叛軍的各種情況,而且雖然我曾經說過,以雷霆手段對付叛軍,但是我所針對的人你必須要清楚,大部叛軍還是罪不至死的,他們大多數乃是被叛軍強行裹挾叛亂,假如盡數屠殺的話,難免會失了本地的人心,而且我等爲將者應該審時度勢,爭取儘可能的以最小代價換來最大的勝利,故此強攻當不是上策!

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才乃是最高境界,當然,我並非是說鄭將軍你所說的不對,本官看來,這次攻打巴州,我們當作兩手準備,一打一拉,方能取得奇效!

何況眼下立即攻城,我軍尚且準備不足,悍然進攻,對待如此堅城,除了白白讓將士犧牲之外,恐怕也難以攻取巴州城!

既然如此,這次攻打巴州,本官以爲還是以攻心爲上,強攻爲輔!今日我給你們二人每人一支軍令,鄭秉傑!

鄭秉傑趕緊出列答道:末將在!

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138章 勳章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309章 投機者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26章 香餌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79章 截殺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321章 權利第104章 決勝3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64章 剪除後患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66章 是爲何物第127章 閉門羹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361章 內訌第2章 錯亂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34章 三溪口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01章 殤第293章 城破第69章 支援(上)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3章 把柄第97章 揮師南下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235章 會師第43章 人各有志(上)第339章 死扛第82章 老不正經第35章 陣前顯威第28章 失蹤(上)第240章 螳螂捕蟬第72章 壞種兄弟第88章 大失所望第260章 再捷第354章 出擊第162章 還師第41章 偷襲敵營第84章 如此軍容第106章 擴張第7章 君臣相見第239章 斥候第2章 有事相托第27章 孤兒第197章 試探2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65章 壽宴(下)第70章 奸相召見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7章 是福是禍第27章 驚喜(下)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53章 王家引章殉職第14章 砲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116章 清君側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20章 兩難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65章 壽宴(上)第40章 拿命來第48章 靳黑虎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68章 狼口脫險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333章 漢奸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下)第45章 新丁第82章 變陣第105章 毒花第45章 報門而入第12章 隘口禦敵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207章 決死第162章 還師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43章 殺俘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75章 對簿公堂第62章 問計(上)第31章 賊巢(下)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85章 正面衝突第30章 楊氏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