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進兵

嶽琨沒有接印,而是笑道:“方大人不必客氣,這大印您還是留着吧!嶽某受命只是幫助諸位大人抵禦蒙古大軍罷了!對於地方事務,嶽某不會過問,所以地方政務還是要靠諸位來處置了!”?

這個姓方的官員這才徹底放心下來,連連告謝纔將印綬收了回去,請嶽琨等入城休息。。。?

嶽琨又笑道:“這就不必了,在下軍令在身,不敢耽擱,還要立即率軍北進,就不在此地久留了,酒宴之類的就等在下得勝還師之後再說吧!在下受命在此留下以前兵馬,協助諸位御守秦州,還望諸位妥善安置!”?

於是嶽琨點出一員部將,帶領一千精兵隨同那個行方的官員入城,而他自己則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繞過秦州城,朝着臨洮府方向開拔而去,沿途並不做任何停留,也絕不去襲擾臨洮路境內的百姓,軍容整肅的朝前開拔。看着綿延不斷的途經秦州的宋軍大軍,秦州的官民無不心中驚歎,他們何曾見識過宋軍如此威風過呀!各個暗自慶幸,這次幸好沒有和宋軍打起來,要不然的話,這麼多宋軍一股腦衝上來,秦州這個小城如何能擋得住他們的步伐呀!也幸好是他們的官員接受了宋朝的招降,要不然的話,這一次他們鐵定是要被這支威武雄壯的宋軍給碾成粉末了。?

而那個留在秦州的宋軍軍官,則立即帶着麾下兵將進入到了秦州城中,按照事先的約定,先是將城中原來的金兵集中起來,然後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將他們移出了秦州城,在城外駐紮接受整編,而他們卻接管了秦州城的防務,將秦州納入了大宋的轄地。。。?

這樣的事情不久之後便在鳳翔府也上演了一次,高懷遠親自率軍和黃嚴的沔州軍、魯有糧的金州軍合兵一處,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便開至了鳳翔府城外。?

沿途雖然有些金軍未接到投降的命令,抑或是不願意投降,但是當他們看到如此多的宋軍浩浩蕩蕩的開入金境之中,卻也沒人有勇氣拿腦袋朝宋軍的槍尖上去撞,於是當即沿途的金兵便立即作鳥獸散,跑了個一乾二淨,根本沒有給宋軍制造出什麼麻煩,即便是一些寨堡不降,高懷遠也只是令黃嚴抑或是周昊隨便去用火炮轟上幾炮,隨即便打開這些金軍據點的大門,率軍衝進去嘁哩喀喳,解決掉了試圖頑抗的那些金軍,基本上沒有怎麼耽擱時間,三天之後,便抵達了鳳翔府的城下。而鳳翔府的楊漣興當天也在城中宣佈歸順大宋朝廷,城中當時便亂了起來,一些女真官員抑或是軍官立即便試圖阻止楊漣興獻城投降,但是被楊漣興立即派兵給鎮壓了下去,將那些不同意投降之人的腦袋剁了下來,還派人抄了他們的家,滿門皆殺,很快便鎮住了城中的反對聲浪。?

而且楊漣興告訴城中的那些部下,不管他們是漢人還是女真人,告訴他們這次他之所以降宋的原因,並且還告訴他們,只要他們跟着一起投降宋朝,宋朝也絕不會難爲他們,可以確保他們家人以及家財不受侵犯,還可以保留他們的官職。。?

於是城中的反對聲這才漸漸的安靜了下來,即便是個別人不太願意,但是眼下大勢已去,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要麼效仿先期反抗的那些人一樣,滿門被殺,要麼就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受這個現實,跟着楊漣興投靠大宋朝廷。?

高懷遠的中軍尚未抵達鳳翔府,便遠遠的看到路上一些身穿嶄新宋朝官服的官員捧着印綬跪在道路旁邊,於是他翻身下馬,大踏步的走到了這些人的面前。。。?

“這位一定就是楊漣興國大人吧!本官便是高懷遠!幸會了!快快請起!”高懷遠認準了中間跪着的那個胖子,便趕緊上前攙起了他。楊漣興一聽這個身材高大偉岸的宋將便是他如雷貫耳的高懷遠,於是連連稱謝,連道不敢,被高懷遠攙扶了起來,開口道:“罪官楊漣興迎接高樞相來遲了!還望高樞相多多見諒!”?

高懷遠又去攙起了其他那些跟着楊漣興投降的金朝官員,吩咐人在路邊擺下了凳子,便和楊漣興他們談了起來。?

楊漣興把他今日彈壓鳳翔府之中反對勢力的事情告訴了高懷遠,並且連稱有罪。。。?

“呵呵!國大人果真乃是信人!你能如此撥亂反正,重歸我朝,不但無罪,反而有功,而且還是首功呀!高某不才,願意在此事之後,爲國大人親自到京師請功,確保國大人以及諸位大人可獲得晉升!”高懷遠大聲笑道。?

楊漣興等人趕緊站起來連連稱謝。?

“諸位不必客氣!我朝積弱百年,而你等祖上雖然降於金人,但是也只能說是被迫無奈之舉,只怪我朝當初遺棄了他們!此事並不是你等之錯!而現如今你等能攜從再一次歸於我朝,正是你等的明智之舉,於國於民,你們的功勞都會被記下來的!而關中自古乃是我漢人故土,現如今跟隨諸位一起回到了我們大宋手中,諸位可謂是功不可沒呀!你們大可放心,本官曆來說話算數,絕不會食言而肥!這一次本官入陝,就是要拯救關中百姓於危難之中,而還請諸位多多協助高某才行呀!”高懷遠再一次對楊漣興等人說道。。。?

聽罷了高懷遠這席話之後,楊漣興等人覺得臉上有了光彩,本來他們雖然降了宋朝,但是還生怕高懷遠他們這些宋朝官員看不起自己,給自己這些降將臉色看,但是當高懷遠再次表態之後,他們覺得腰桿也直了起來,覺得自己這次真是做對了,他們不但不是懦夫,反倒成爲了高懷遠口中的民族英雄,所以一個個都很是感動,再一次在楊漣興的率領下,跪下對高懷遠連聲道謝。。。?

和秦州一樣,高懷遠只是派兵接管了鳳翔府的城防以及治安,並且下令在城內外所有村鎮縣鄉張貼安民告示,告知當地百姓,現如今他們已經又是大宋子民了,不必驚慌,大宋會發兵保護他們的安全的,並且在告示中寫明,一旦發現有人試圖反對此舉者,將嚴懲不貸,對於揭發那些試圖謀反者,將給予重賞。?

雖然地方一些女真貴族並不甘心就這麼讓南宋又把關中之地拿去,糾集了一些人試圖鬧事,但是老百姓自己心裡面有桿秤,金主保護不了他們了,由着他們被蒙古**害,現如今大宋的兵馬到了這裡,要保護他們,他們自然樂意接受這種保護了,所以當一些女真人試圖作亂的時候,往往都有人飛報官軍,官軍立即便派兵對其進行雷霆鎮壓,凡是參與作亂者,滿門抄斬直至殺絕他們全家,這一點上高懷遠是毫不留情的,因爲這牽扯到以後大宋對此地的統治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百姓仇視一直欺壓他們的那些女真貴族,當得知現在鳳翔路已經宣佈歸順大宋朝廷之後,立即便有人結夥找那些女真貴族報復,衝入女真貴族的家中大肆搶掠殺人,對於這種事情,女真人找官府要求保護,高懷遠考慮到畢竟眼下不易激起金人對大宋的仇視,所以也着令軍方派人進行了鎮壓,保護這一部分願意歸順大宋的女真貴族的人身財產安全。?

而且宋軍上下都下了嚴令,不得擾民,並且祭出了百年之前岳家軍的口號,餓死不打擄,凍死不拆屋,只要發現有宋軍官兵趁機禍害當地百姓的,一律都拉出去就地*,懸首示衆,以此來安撫當地百姓的民心。?

畢竟這裡的百姓已經接受了女真人百年左右的統制了,想要讓他們認宗歸源並非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老百姓不吃這套,他們認的是實惠,誰對他們好,他們就願意被誰統治,宋軍入陝只能以這種親民的手段,來收買這些當地百姓的人心。?

同時細作們化裝成當地百姓,撒開深入到民間各地,大肆的宣揚宋軍的仁義還有歸順宋廷的種種好處,這些事情其實在一個多月之前便早已暗中開始進行了,所以這次高懷遠率軍接管鳳翔府,基本上還算是順利。?

而楊漣興等一些金國舊臣,在倒戈之後,因爲感激高懷遠的信任,做事也很賣力,甚至主動打開糧倉,將糧食送給宋軍,供其充作軍糧使用,還主動把府庫交給軍方看管,以示他們歸順朝廷的決心。?

第35章 陣前顯威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52章 磨洋工(下)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215章 定局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15章 定局第45章 新丁第18章 軍統司第119章 副官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88章 懸案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29章 巡視楚州第226章 憂心忡忡第6章 父親第8章 時局第72章 海州告急第94章 不拘小節第252章 總攻第22章 好事(上)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27章 驚喜(上)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200章 陳震第119章 副官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9章 初戰告捷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119章 副官第49章 陽奉陰違第44章 承諾第85章 路遇故交第91章 喜憂參半第71章 鋌而走險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07章 決死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80章 衝陣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264章 激戰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15章 抗旨第53章 王家第131章 衆志成城甕中捉鱉第61章 賊窩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46章 舊賬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44章 如何處置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64章 無心插柳第52章 海拉蘇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84章 慘烈搏殺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71章 鋌而走險第304章 亂第12章 隘口禦敵第308章 大魚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310章 徐州有變第25章 弘武第129章 死諫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16章 密謀第108章 火銃第19章 陰霾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29章 危城3第115章 抗旨第36章 夫人帶隊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51章 擴建第73章 兄弟之誼第62章 夜襲敵巢第201章 發動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33章 反擊2第38章 敗招第42章 中伏第72章 回家第7章 君臣相見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34章 證據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28章 失蹤(下)第168章 巡視京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