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萬事俱備

一晃眼的時間,便又是一年過去了,紹定四年也可謂是宋朝大豐收的一年,秦鳳路在陳靴和黃嚴的通力合作之下,局面徹底安定了下來,親金勢力基本上被打壓的沒影了,而且在黃嚴和陳靴的主持下,他們調用大批民壯,修繕了秦鳳路北部的諸州縣城,加強了這些臨近蒙古的城池的防禦。而且黃嚴這兩年多時間,大力在鳳翔路一帶招募兵馬,操練新軍,使得鳳翔路駐屯大軍兵力提高到了近五萬人,這五萬兵馬除去鎮守諸州縣城的兵力之外,還剩下兩萬五千精銳,被黃嚴陳駐在慶陽府一帶。

這些兵將之中除了作爲主體的宋人之外,還吸納了不少從西夏那邊逃入秦鳳路的不少党項人和漢人,同時也吸納了秦鳳路本地的不少精壯之士,而這一帶民風本來就很是彪悍,加上他們其中不少人都被蒙古**害過,其中西夏人更是深受其害,跟蒙古人有着血海深仇,被黃嚴編入軍中之後,操練甚爲刻苦,加上宋軍時下軍紀森嚴,勤練之下軍力甚盛,還有就是黃嚴所部現如今手下有李若虎、費文龍等這樣的猛將,其秦鳳軍絕對可以稱作是一支悍軍。。。

爲了加強黃嚴所部的實力,高懷遠還在剛剛收復秦鳳路之初,便在鳳翔府組建了秦鳳路軍器司,建立起了一個供應秦鳳路的大型兵工廠,源源不斷的爲黃嚴的兵將提供各種新式裝備,使之裝備質量再一次得以提升。。但是可供野戰使用的輕中型神威大炮,便給黃嚴所部裝備了近三百門,各種火銃數量達到千支左右,這些新銳的兵器皆被集中裝備到了黃嚴的中軍,使其形成了一支以火器爲主戰兵器的近現代化的軍隊,攻擊能力極強,而其餘兵馬也都大多換上了新式的陷陣甲,刀槍弓弩齊備,而且質量上遠超以前宋軍裝備許多,做好了一切北伐的準備。

而且通過這兩年來不斷的輸送,大批糧秣也被調至了秦鳳路儲備在了慶陽府和平涼府一帶,隨時都可以供大軍調用。

同時嶽琨也和趙葵基本上控制了整個吐蕃地區,從吐蕃獲取了不少的馬匹,而且西藏自古也產良馬,在吐蕃歸宋之後,馬匹大批開始輸入宋軍,使得四川和秦鳳路兩路大軍的戰馬問題得到了根本的解決,加上秦鳳路本來也有養馬的習慣,還從西夏那邊流入不少的河套馬,以至於兩軍單單是騎兵,現在就足有兩萬餘人,戰馬不下五萬匹之多,徹底解決了宋軍缺馬,缺乏騎兵的問題,使宋軍在擁有強大的步軍的同時,還擁有了相當可觀的機動作戰能力。。。

而且嶽琨在四川也沒閒着,招募了一批吐蕃人入軍,稱作番軍,這些人都是騎馬的好手,稍加訓練便是一支難得的好騎兵,而嶽琨練兵水平也絕對不低,他本來就廣讀各種兵書,控軍能力很強,加上又吸納了高懷遠帶兵的經驗,川軍現在也不容小覷,還有四川本來就生產銅鐵,利州軍器司所產器甲以及火炮質量相當不錯,堪稱是宋軍之中的精品,而吐蕃人組成的番軍則裝備的是吐蕃特有的瘤子甲,這些瘤子甲是吐蕃工匠用冷鍛方法打造出來的甲冑,防禦力也很是強悍,箭頭射中之後,經常無法洞穿,還會立即折損,所以四川的利州軍的裝備質量也相當不錯。嶽琨已經開始逐漸將操練成軍的兵馬移師到西寧州一帶屯駐,這一支兵馬以後將會成爲攻入河套地區的主力。。。

而孟珙所在的京西路現在兵力達到九萬人之多,分別屯駐在襄陽、鄂州、江州、建康以及江陵等地,在京西還有一支一萬五千人的忠順軍,乃是孟珙設在江北的一支重要的突擊力量,忠順軍雖然這些年已經歸於駐屯軍,但是他們卻還是保持了忠順軍的軍名,由當初黃嚴的弟弟黃旭執掌,這傢伙比起他哥哥黃嚴,也毫不遜色,好戰而且敢戰,治軍相當嚴厲,使之忠順軍在黃嚴走後,兵力減少的情況下,戰鬥力卻並未發生衰退。

至於裝備方面不用說,京西乃是高懷遠起家之地,何況也是最早開始軍事改革的地方,軍隊的戰鬥力有孟珙、李孝天這樣的人在,想差也差不到哪兒去,堪稱是宋軍的中堅之一,而且也是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的一軍。。。

京東軍就更不用說了,趙府堂在那裡,高懷遠自不用去爲他擔心,趙府堂乃是殿前司嫡系出來的人,是高懷遠第一批在殿前司培養出來的悍將,這廝自然把高懷遠控軍的辦法都用在了京東軍上,經過整編和近期的擴編之後,麾下兵馬不下五萬,加上飛虎軍付大全和周俊以及鎮江的羅卓三軍,京東兵力整體上處於十萬人左右。裝備質量方面不發愁,有萊蕪鐵冶撐在哪兒,他們想裝備差也難,所以這裡高懷遠也不必擔心了。。。

最後就是京畿軍,這裡是殿前司和步軍司兩軍共同組成,兵力這些年隨着不斷的調出,雖然沒有以前多,但是也維持在九萬人,統馭京畿軍的乃是劉大勇,這廝敢戰好戰不說,也算是科班出身,手下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華嶽培養出來的不少武學生,便落在京畿軍中,所以京畿軍的軍官素質方面,要超出其它幾軍不少,高懷遠本來也把京畿軍當成了宋軍的總預備隊,隨時可以支援京東和京西兩個方面。

要說京畿軍的裝備質量,那就更不用提了,軍器監就在京師,以前老底就雄厚,加上這些年軍器監總管劉大勇在,什麼便宜都讓他們先佔去了,就連火炮他們也裝備的不比京東少到哪兒去,更別說器甲方面了,只是京畿軍有一個問題存在,他們的騎兵數量現在落於其它四大戰區的後面,好馬其它四處大軍都不肯給他們,自己留着用了,所以讓京畿軍的騎兵數量比起其它四大戰區寒酸了不少,現在只有騎兵五千人,不過精銳程度也不容小覷。。。

反正他們還有慶元府水師在,同時還有水路運輸的方便,以前內河戰船也不少,加上這兩年新添置的戰船,京畿軍的機動能力也不成問題。

高懷遠趴在桌子上合計着幾大戰區的兵力以及戰鬥力,統計完之後丟下炭筆樂了起來。。。

“嘿嘿!四十萬只多不少!基本上夠用了!這還不包括輔兵的數量,要是算上各地隨時可以動用的輔兵的話,單是輔兵便還有三十萬,七十萬大軍號稱百萬雄師過大江,怕他們個鳥呀!哈哈!”高懷遠一臉的得意對坐在下面的華嶽等人說道。

“這全乃大人這些年來的努力所致!放眼天下誰還敢於我朝爭鋒?”華嶽心情也非常好,忍不住捧了高懷遠一把。

“少吹捧我!要是我一個人的話,拆了我也沒這麼大本事!這還是全靠你們這些人的努力呀!同時咱們也不能忘了真大人、魏大人他們這些人,沒他們替咱們操持家務,單單是養這麼多兵馬,咱們就全要餓死了!呵呵!以武復國、以文治國,缺一不可呀!”高懷遠自謙了一下之後,也沒忘了表揚一下像真德秀那樣的文臣。。。

華嶽翻看着他手頭上的一些摺子,摸着下巴的美髯,將一份孟珙那邊呈報的摺子遞給了高懷遠道:“看來金國要亂了!完顏守緒能刮的錢眼下看來都刮光了,他們已經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支撐金國了!孟珙那邊遞上來新奏報了,大人看看這份孟大人呈交來的奏疏吧!”

高懷遠伸手接過去看了一番,笑道:“這是預料之內的事情,金國遲早是要到這一步的!看來不用等到八月了,情況如果還這樣發展的話,五月我們便可以開始幹了!

金國現在正是春荒季節,我們趕在麥收的時候出兵,正好還可以減少一些對糧秣的需求,要不然光是養活河南的那些漢民,恐怕就不是幾十萬石糧食能解決的!讓河南的老百姓收完這季糧食之後,咱們再動手不遲!”

原來孟珙呈報的這份奏報是說的金國那邊的局勢,經過一年多完顏守緒的搜刮之後,金國雖然看似有些朝着好的方向轉變,抵住了蒙古軍連番的進攻,但是國力已經徹底耗空了,而金國有錢人也快被一併搜刮一空,有些人眼看沒法撐下去了,便開始暗中聯絡南宋,要求投降南宋,完顏守緒徹底把金國的貴族也給得罪光了。

從年後二月開始金國那邊便拿不出什麼錢來找宋朝買糧食器甲了,三大榷市開始轉淡下來,金國近期派出使臣又來臨安,找高懷遠求南宋能賒欠一百萬石糧食和十萬套器甲幫助他們度過這一段時間的春荒,但是被高懷遠立即一口回絕,沒錢免談,賒欠這樣的生意是絕對不做的。

高懷遠說罷之後,從自己案頭抽出一份情報遞給華嶽道:“你再看看軍統司遞交來的情報吧!”

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6章 香餌第48章 靳黑虎第127章 最漫長的一天2第97章 獻計第343章 突擊第4章 兵發襄陽第4章 兵發襄陽第7章 是福是禍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52章 磨洋工(下)第43章 人各有志(上)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367章 療傷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101章 替罪羊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81章 忠僕第22章 抗旨第171章 戾氣第21章 暗鬥(下)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84章 如此軍容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195章 河中府第24章 激戰第41章 玻璃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86章 誰更缺德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24章 夜襲第55章 將利縣第158章 和談第9章 羣毆第49章 夜行第149章 暴怒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37章 幻化寺第269章 叛軍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269章 叛軍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47章 惡鬥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269章 叛軍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65章 壽宴(下)第282章 受挫第65章 崩潰第292章 功成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2章 錯亂第85章 崩潰第279章 四娘請命第337章 渡河第47章 惡鬥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77章 參謁第37章 功成第24章 飲宴(上)第203章 甕城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99章 膽小如鼠第103章 決勝2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21章 我軍威武第61章 壞消息(下)第69章 支援(上)第292章 功成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2章 交易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60章 考量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22章 好事(上)第125章 廷杖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38章 破軍第19章 掌摑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22章 覬覦第13章 把柄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73章 火箭飛昇第6章 名將第50章 劫獄第31章 破陣第58章 香精第15章 捉姦在牀第48章 敗露第69章 支援(上)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