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四 君臣兩茫然 秦風又低徊

四 君臣兩茫然 秦風又低徊

范雎的心事越來越沉重了。

白起之死,猶如一場寒霜驟降,秦國朝野立時一片蕭疏。關中老秦人幾乎是不可思議了,茫茫大雪之中絡繹不絕地擁向杜郵,擁向郿縣,憑弔白起,爲白起送葬。郿縣本是老秦人大本營,更是白氏部族的根基之地。白起屍身回到故里的消息一傳開,整個郿縣都驚動了。人們卷着蘆蓆扛着木椽拿着麻繩,從四野三鄉冒着鵝毛大雪潮水般涌向白氏故里,三日之中,搭起了二十餘里的蘆蓆長棚,從白起靈堂直到五丈塬墓地。郿縣令飛報秦王的書簡說,郿縣八鄉十萬庶民,悉數聚攏白氏故里之外,外加關中老秦人,原野之上人海茫茫麻衣塞路,其勢洶洶,不可理喻。秦昭王與范雎商議一番,派出國中十三位世族元老做秦王特使,趕赴郿縣“以王侯禮儀”爲白起送葬;並當即下令各郡縣:凡有爲白起送葬者,不許阻攔。如此一番大折騰,白起葬禮風潮才伴着茫茫大雪漸漸終止。開春之後的清明前後,整個關中都在憑弔白起,幾乎縣縣都立了白祠,從杜郵西去,一路每隔三五里便有白起廟或白起祠堂,香火繚繞,貢品如山,比任何一代秦王的葬禮都要聲勢浩大且連綿持久。

僅僅如此還則罷了,偏是老秦人罵聲不絕。且不罵別個,一罵鄭安平狗賊降趙,坑我子弟,抹黑秦人。二罵長平班師是受賄攛掇,冤我上將,毀我長城。罵聲瀰漫朝野,范雎聽得心驚肉跳。秦昭王畢竟明白,恐傷及范雎聲譽,立即頒佈了一道王書: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

雖然罵聲漸漸平息,事端卻接踵而來。

剛到秋收,掌管農事的大田令急報秦王:南郡賦稅少得八縣,大是蹊蹺,請派特使嚴查。這南郡是白起當年水陸並進血戰一年才奪來的楚國豐饒之地,計有二十三縣,目下已經成爲與蜀中、關中兩地同等的豐厚稅源,八縣驟然不知去向且不爲國府所知,豈非咄咄怪事?秦昭王大怒,立即下令廷尉府徹查嚴辦。三個月查下來真相大白,竟是王稽在七年前,也就是上黨對峙之初,受命爲特使與楚國修好,接受了楚國的重金美女賄賂,竟擅自將八縣之地割給了楚國。雖然王稽竭力申辯,說當年不割八縣秦國便不能從南郡回兵,也無法對峙趙軍;自己也是爲邦國計,收受重金美女不過是弱楚之策而已,非爲一己之利也。誰知不說猶可,王稽申辯之下,秦昭王怒不可遏:“裡通外國,尚有說辭,無恥之尤!”立下王令:王稽絞首,三族連坐。

王稽事敗伏法,范雎頓時坐立不安了。秦法有定則:官員大罪,舉薦者連坐。王稽與鄭安平,恰恰是自己竭力舉薦的兩個恩人,如今先後出事,自己如何脫得罪責?事後細想起來,范雎也覺大是汗顏。分明是自己對這兩個人所知甚少,卻憑着恩仇之心一力舉薦,算得良臣風範麼?若非對自己有恩,這兩人自己能看得入眼麼?王稽在秦王身邊做謁者二十餘年,可謂心腹了。可秦王硬是沒有大用王稽,能說不是秦王看準了王稽之致命缺失?你范雎與王稽相交不過年餘,如何一身力薦?你將王稽看做知己至交,王稽使楚歸來如何卻對你不透一絲風聲?非但當時不透,而是七八年都瞞得你嚴嚴實實。

人心若此,誠可畏也。

再說這鄭安平也是匪夷所思!當初一介落魄市井子弟,敢於冒險救自己於虎口之下,誰能說他沒有膽色?流浪入秦尋覓自己,又捨身與刺客搏殺再救自己,誰能說他不是俠義勇士?縱是在做了秦國五大夫爵的將軍之後,也還在與趙國對峙中立下了不小功勞,單是那攪得趙國君臣七葷八素的漫天謠言,便是尋常人做不來的。可偏偏在真正要建功立業的關口上,他竟拋下兩萬多鐵騎投降了趙國。趙國給他高官了麼?沒有!趙國一個都尉將軍如何比得秦國五大夫高爵?那蒙驁王陵都是百戰大將了,也纔是五大夫爵位啊。他能從趙國得到的一切,加起來也沒有在秦國的三成,他圖謀何在?怕死麼?降了趙國也是一死,且投降不過三個月,趙國便將他斬首軍前示衆了。怕打麼?他本來就是武士出身,皮粗肉厚膽子大,一副赳赳武夫的模樣,承受不得些許皮肉之苦?

人心若此,鬼神莫測也。

書房燈燭徹夜通明。天亮時分,丞相府領書將一卷上書飛馬呈送章臺宮。

整整一個夏天,秦昭王都在章臺,眼見將入九月,還是沒有回咸陽。白起死後,秦昭王莫名其妙

地對咸陽宮膩煩起來,遠遠看見那巍峨高峻的宮殿樓臺,便隱隱有些頭疼。章臺清淨,大臣們也不可能說來便來,整日除了批閱長史與丞相府分頭送來的二十來斤公文,便是在山水間盡情徜徉,靜下心來細細咀嚼那種青澀滋味兒。

這日清晨陽光和煦,秦昭王正要到南山園囿獵兔,卻見丞相府傳車轔轔駛進了宮門。按宮中法度,除非緊急密件,文書傳車與丞相都是午後才能進入章臺的。此時傳車前來,顯然是范雎有急務了。秦昭王心下一緊,拿着弓箭站在廊下不動了。

“稟報秦王:丞相上書。”一名年輕文吏手中捧着一卷密封的竹簡。

隨行內侍剛剛開封,秦昭王接過竹簡便大步去了書房。這幾年大事紛紜,他真怕在這裡失態。掩上書房,打開竹簡,剛瞥得一眼,“辭官書”三個大字飛入了眼簾,及至看完,秦昭王茫然了。

范雎的言辭很是懇切,痛責王稽與鄭安平志節大墮,所犯罪行爲人不齒,自己舉薦失察,當領罪辭官以謝國人。若當真依照秦法處置,舉薦此等兩個奸惡之徒,舉薦人連坐之罪何止辭官隱退?然則,范雎畢竟是范雎,入秦唯王是忠,剪除四貴權臣,力挺秦王親政,而後又出遠交近攻之長策,一舉確立抗衡趙國之方略;進軍上黨決戰長平,若沒有范雎的縝密謀劃與邦交斡旋,白起大軍之勝負也當真難料也。說到底,對於秦昭王而言,范雎的重要遠遠大於白起。秦昭王可以沒有白起,但是不能沒有范雎。白起認事不認人,不管是宣太后還是魏冄,抑或秦王,白起都認,又都不認。根本之點,在於白起唯謀國是從,只論事理,不論人際。閼與之戰前,白起不從太后、魏冄。滅趙大計,白起屢次抗命秦昭王。縱然最後都對了,可總教人不敢倚重。白起是國家干城,卻不是君王可以隨心所欲使用的利器。范雎則不然,既有長策大謀,又有認人之長,絕不會如白起那般老牛死頂。一開始,秦昭王便認準了范雎的這個長處,將范雎看成了對抗白起等一班秦國元老的自己人,一舉將范雎封侯,爵次幾與白起等高,又不遺餘力地以秦國威勢滿足范雎的恩仇之心,要將這個才具名士變成自己真正的心腹股肱。唯其如此,秦昭王不怕范雎有過失,只要這種過失不是背叛秦王自己。秦昭王嚴令王稽鄭安平之罪不得涉及范雎,甚或在元老大臣彈劾范雎的長平班師有“受人遊說”之罪時,也斷然擋了回去。說到底,秦昭王從來沒有想到過罷黜范雎,可范雎爲何卻要辭官?

“來人,立即宣召應侯。”

暮色時分,范雎軺車進了章臺。秦昭王在書房設了小宴與范雎聚飲,燈燭之下,不僅感慨萬千:“範叔啊,你說這一國之本,卻在何處?”

“在君。”范雎的回答毫不猶豫。

“君之將老,根本何在?”

“在儲君。”

秦昭王哈哈大笑:“果然範叔也!在在中的!”突然壓低聲音一臉正色,“今日請範叔來章臺,便是要定下大計,立何人爲儲君?”

“老臣不明我王之意。”范雎笑了,“我王四十一年便立了太子,四十二年重立太子,至今已經十年,何有再立儲君之說?”

“範叔有所不知也!”秦昭王長嘆一聲,“當年第一個太子嬴倬,乃本王長子,算得文武兼通,不意卻在出使魏國時發寒熱病死了,委實教人傷痛也。次年重立的太子,乃本王次子嬴柱。可這嬴柱,當真一言難盡也!非但才具平平,且又羸弱多病,更有一樣教人放心不下,便是夫人當家。範叔啊,嬴柱果真爲君,無纔多病,再加一個王后干政,你說還有秦國麼?本王已經六旬有七,朝夕將去,如此儲君,如何安心也?”說話之間,秦昭王情不自禁地唏噓了。

范雎默然了。秦王能將如此重大密事和盤托出,隻字不提他上書請辭之事,足見秦王根本沒有罪他之心。即便一個尋常老人,身後難以爲繼也是令人傷痛的,況乎一國之君?然則此等事又實在是太過重大,往往是涉密越深越是大險,秦王只是訴說而無定策,如何能輕易出謀?思忖間道:“我王深謀遠慮,對儲君之事必有所慮,老臣自當以我王之決斷謀劃行事。”

“範叔,”秦昭王灰白的長眉驟然揚起,一雙老眼目光炯炯,“要說本王之斷,便是由你來查勘十一位王子,選一立儲,而後你便兼領太傅教導太子。你小得本王十三歲,尚可輔佐新君定國。”

“秦

王!”范雎聽得唏噓不已,撲拜在地一聲哽咽,“我王信得老臣,老臣卻是愧不敢當也!”

“豈有此理!”秦昭王佯怒一聲笑了,“本王留下遺書:新君定國之後,許你辭官如何?”

范雎實在是不能再執意提辭官之事了,只有唯唯領命去了。

從此,范雎開始了與王子們的頻繁來往。待到來年秋天,范雎已經對秦昭王的十一個王子有了大體的評判。這日午後,范雎進了咸陽宮禁苑,在湖邊見到了兀自在草地上鋪一張草蓆曬暖和的秦昭王,疲憊慈和之相,全然是一個山間老叟。見范雎來到,秦昭王笑呵呵坐起,吩咐老內侍準備小船下池。片刻之間,一隻四槳小舟輕盈地靠上了池邊碼頭,范雎隨着秦昭王上船了。說是小船,船艙卻甚是寬闊敞亮,除了船頭船尾的兩名武士,艙中只有那個忠實的老內侍。進得船艙坐定,小舟悠然漂進了湖中。

“範叔,這小舟最是萬無一失,你說。”

“啓稟我王。”范雎斟酌着字眼緩緩道,“一年多來,老臣對諸位王子多方查勘考校,大體有定。老臣以爲:目下不宜動儲君之位,仍當觀之三五年,方可有定。”

秦昭王眉頭一挑:“範叔啊,這便是‘大體有定’?”

“我王容老臣一言。”范雎肅然拱手,“安國君嬴柱爲太子,雖非我王大才神明,卻也絕非低劣無能。其妻華陽夫人原本楚女,沒有生育,人言當家者,全然家事也。太子年近四旬,些許小病原是尋常,也不是常臥病榻之輩。此三者,不當大礙也。其餘十位王子,論體魄倒是多有強健者,論才具品格,卻似皆在安國君之下。更有根本處,諸王子之子共百三十二人,卻無一出類拔萃者。相比之下,安國君二十三子十三女,卻有三五人尚算正器之才。老臣思忖:子輩皆平,當看後。安國君後代有風雲之相,似不宜輕廢。臣言觀之三五年,原是多方考察,爲安國君妥當立嫡之意。若得如此,大秦穩妥也。此老臣之心,當與不當,我王定奪也。”

“噫——”秦昭王恍然,老眼一亮,“有理也!子平看後。本王如何沒有想到此處?範叔好謀劃,一席話定我十年之憂也!”

范雎連忙起身深深一躬:“我王如此褒獎,老臣何敢當之?”

秦昭王悠然一笑:“範叔呵,甚時學得如此老儒氣象了?當年之範叔何等灑脫快意,視王侯若糞土,看禮儀做敝屣,何有今日老暮之氣也?”

范雎心中驟然一沉,惶恐笑道:“老臣當年狂躁桀驁,對我王不敬,老臣想來汗顏不已,何敢當灑脫快意四字?”

“哪裡話來?”秦昭王哈哈大笑,“擰了擰了,不消說得。”大袖一擺,“上酒,今日與範叔痛飲一番!”

一時酒菜搬來,是老秦鳳酒肥羊燉。秦昭王顯然是了卻了一樁多年的心事,輕鬆之情溢於言表,頻頻與范雎對爵大飲。及至明月初升,君臣兩人都是一臉紅潮。范雎酒量原是極大,臉潮之後更是善飲,只是得在放浪無拘形跡之時。今日面對老來性情無常的秦昭王,范雎心存戒懼節制爲上,秦昭王說飲便飲,秦昭王不飲,自己絕不自飲。

飲着飲着,月亮在藍得透亮的夜空飄悠到了中天。秦昭王舉爵望月,一陣大笑又一陣唏噓,兀自走到船頭對着天中明月一聲呼喊:“白起,你若在月宮,嫦娥便是你妻,此乃本王最大賞賜也!”喊罷又將酒爵一翻,一爵酒汩汩銀線般落入湖面,口中兀自喃喃:“來,今日你我君臣再飲一爵,再飲一爵……”在船頭秋風中佇立良久,秦昭王似乎清醒了過來,一聲長嘆:“內無良將,外多敵國,本王何其多憂也!”

蒼老的聲音在湖面隨風飄蕩,范雎無言以對了。

回到丞相府已經是四更天了,家老卻還守在書房外等候。范雎一進書房,跟進來的家老恭敬地呈上了一支密封銅管:“此件是一個叫做唐舉的先生送來的。”

“唐舉?”范雎大是驚訝,“他來咸陽了麼?在何處下榻?”

“唐舉先生在燕國遊歷,此信乃商旅義士帶回。”

再不說話,范雎立即打開銅管泥封,抽出一卷羊皮紙展開,寥寥兩行,卻是意味深長:

範叔如晤:聞兄境遇有不可言說之妙,特告於兄:燕山蔡澤將下咸陽,兄當妥爲權衡,毋失時機也。慎之慎之。

驟然之間,范雎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唐舉也!”

(本章完)

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五 求賢令激發了衛鞅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七 忠直族羣而術治亡國 天下異數哉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五 媚上荒政殺無赦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五 媚上荒政殺無赦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二 奉陽君行詐蘇秦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五 霜霧迷離 宮闈權臣竟託一人諸子百家_墨家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三 秦軍首敗 天下變色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五 媚上荒政殺無赦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九章 孤城血卜_六 兵不血刃 戰在人心大秦帝國第五部下卷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三 法不可棄 民不可傷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一 冠劍將及兮 風雨如磐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七 欲一中國者 海納爲本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五 政事堂發生了尖銳對立秦風_秦之禮儀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二 輕兵襲北楚 機變平韓亂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七 神醫扁鵲對秦孝公的奇特診斷八 秦帝國驟然滅亡的兩個最重大原因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大秦帝國第五部上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六章 風雲再起_四 明大義兮真豪傑第七章 流火迷離_一 太廟勒石 捶拊以鞭王族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四 呂氏衆封建說再起 帝國朝野爭鳴天下治式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第五章 殘政如血_二 逢迎反擊皆無處着力 李斯終歸落入了低劣圈套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五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徭役賦稅之歷史分析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六章 亂政亡趙_六 殺將亂政 巍然大國自戕自毀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一 少壯奇才 不意遇合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一 趙高給胡亥謀劃的聖君之道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大秦帝國第六部《帝國烽煙》第六章 滔滔江漢_一 碧水風雪雲夢澤諸子百家_道家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三 隆冬時節的嬴政皇帝與李斯丞相楔子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大事年表第十章 蒹葭蒼蒼_四 風兮雅兮 我心何堪秦國官制_地方官制名將_趙奢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三 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二 輕兵襲北楚 機變平韓亂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三 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二 臨淄霜霧濃第十章 張儀風雲_四 大才機變修魏齊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十章 蒹葭蒼蒼_六 大峽谷裡的神秘新軍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十章 張儀風雲_三 河外大戰 張儀偏師襲敖倉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五 信人奮士 爍爍其華諸子百家_儒家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七章 流火迷離_一 太廟勒石 捶拊以鞭王族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大事年表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一 冠劍將及兮 風雨如磐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五 圍魏救趙 孫臏打了千古一仗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三 王不立後 鐵碑約法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七章 流火迷離_五 豐京廢墟的遠古洞窟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三 輕銳勁健的燕國新軍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諸子百家_法家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三 連番驚雷震撼 洶洶天下之口失語了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五 秋風山莊兩情長秦風_秦國兵器第七章 流火迷離_五 豐京廢墟的遠古洞窟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三 新王朝會波瀾迭起第三章 安邑風雲_六 棋室裡的六國角逐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二章 山東雄傑_四 安邑郊野的張家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