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_秦國

秦國

《史記》中這樣記載秦部族的起源:“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也就是說,顓頊高陽氏的女兒(或孫女),這個名叫修的女子,因吞食玄鳥之卵而孕育了秦的先祖,同時也孕育出了秦文明。

《史記·秦本紀》中記載,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爲身陷戎狄之患的周王室開路,護衛周王至新都。平王因秦襄公之功,始封秦爲諸侯,並許之“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把周室曾經的根基一併賜予秦。從此,秦族正式開始成爲秦國。

秦人立國之後,雖也有秦穆公的一時之霸,然終越打越弱。歷經秦簡公、秦惠公、秦出公等數代亂政之後,秦獻公師隰繼位,施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渠樑即位爲秦君。當時的秦國已經被魏國壓迫得龜縮於一隅。在此情況下,秦孝公頒佈求賢令,“有能出奇計強秦者,與之分土!”時任魏國中庶子的衛鞅入秦。後被任爲左庶長,主持變法,史稱商鞅變法。之後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三代分別在商君之法下繼續擴張。其間採用張儀的連橫之策和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兼有司馬錯、白起等將星的出現。到秦昭王鼎盛時期,秦國已西納巴蜀,建都江堰而使之成爲天府之國;北滅義渠,基本解決了西北方面的蠻患;東連齊國,疆土伸展到今山東省西南部城市定陶;南威楚國,使楚國避秦國之鋒而遷都。白起爲將時更凝聚舉國之力與趙國展開長平大決,最終給趙國以重創。秦昭王之後,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在位時間都很短,這一時期商人出身的呂不韋執掌朝政,積極寬政使秦國重新強大,並最終在秦王政時期,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滅六國之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

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

君主世系表

秦非子 前900年—前858年 周孝王封非子於秦邑,國得立

秦侯 前857年—前848年 秦國第二位國君

秦公伯 前847年—前845年 秦侯之子

秦仲 前844年—前822年 秦公伯之子

秦莊公 前821年—前778年 長子世父自請擊戎,讓其弟襄公爲太子

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秦莊公次子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秦襄公之子

秦寧公 前715年—前704年 秦文公孫,其父早逝,故繼位爲君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秦寧公幼子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秦出子長兄。開人殉先河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秦武公之弟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秦德公之子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秦宣公之弟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秦成公之弟。穆公以上諸公皆失其名,穆公名任好

秦康公 前620年—前609年 秦穆公之子,晉文公之外甥

秦共公 前608年—前604年 秦康公之子。名貑。從此十代至靈公,又並失名(從《史記》。《春秋》以爲共公四年)

秦桓公 前603年—前577年 秦共公之子

秦景公 前576年—前537年 秦桓公之子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秦景公之子

秦惠公 前500年

—前492年 其父秦夷公早死

秦悼公 前491年—前477年 秦惠公之子(從《春秋》。或以下年爲悼公元年)

秦厲共公 前476年—前443年 秦悼公之子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秦厲共公之子

秦懷公 前428年—前425年 秦躁公弟,秦厲共公之子

秦靈公 前424年—前415年 秦懷公之孫,其父秦昭子早死

秦簡公 前414年—前400年 秦懷公之子,秦靈公的叔父,秦昭子之弟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秦懷公之子

秦出子 前386年—前385年 秦惠公之子

秦獻公 前384年—前362年 出子二年,大臣殺出子及其母親,迎立靈公之子獻公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秦獻公之子。立時21歲,任內任用衛人公孫鞅實行變法,秦國走上富強。公孫鞅,常稱衛鞅。變法20年後功成,被封商君,史稱商鞅變法

秦惠文 前337年—前311年 即位後殺商鞅而用商鞅之法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秦惠文王之子

秦昭王 前306年—前251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秦莊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秦王政 前246年—前221年 前221年統一中國,國號爲秦,稱始皇帝

始皇帝政 前221年—前210年

秦二世 前209年—前207年 暴政,天下反秦

秦王子嬰 前206年 秦亡

(本章完)

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五 力行郡縣制 始皇帝詔書震動天下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八 七月流火 大帝隕落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三 秦國朝野皆動 白起秘密入軍第六章 亂政亡趙_四 王翦李牧大相持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三 老秦世族頂風仇殺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三 初行出山禮 老荀子慷慨一歌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三 連番驚雷震撼 洶洶天下之口失語了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二 長平換將 趙軍驟然沸騰起來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大秦帝國》·史源_第二部 《國命縱橫》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大事年表大事年表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二 孤帆飄蓬水成冰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七 血戰半勝秦 山東得回光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第四章 風雲三才_四 春令定準直 秦國大政勃勃生髮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三 九鼎夢魘 幽幽血光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經典大戰_閼與之戰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第七章 流火迷離_六 冠禮之夜的兩代儲君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五 張儀又一次被孟子激怒了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四章 暴亂潮水_四 背叛迭起 六國老世族鼓起了復辟惡潮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三 法不可棄 民不可傷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一 離宮永巷深深深《大秦帝國》·史源_第二部 《國命縱橫》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四 大星垂滄海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第二章 艱危咸陽_一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五章 天地再造_二 荒田結草廬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秦風_秦之禮儀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二 六國聯軍的統帥部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五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六章 亂政亡趙_八 秦王嬴政終於昂首闊步地踏進了邯鄲第六章 亂政亡趙_六 殺將亂政 巍然大國自戕自毀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五 金戈鐵馬 浴血搏殺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五 巴蜀寡婦清 咸陽懷清檯經典大戰_長平之戰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四 一柱粗大的狼煙從蘄年宮端直升起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三 連番驚雷震撼 洶洶天下之口失語了第十章 胡服風暴_六 我衣胡服 我挽強弓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二 大道不兩立 國法不二出經典大戰_河西之戰楔子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三 秦軍首敗 天下變色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一 歲末大宴羣臣 始皇帝佈政震動朝野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二 戰國之世的最後一頂王冠第五章 冬戰河內_三 商旅孫吳密定策第五章 衛鞅入秦_三 茅津渡兩情惜別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第十章 蒹葭蒼蒼_六 大峽谷裡的神秘新軍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一 治旱大舉 綱在河渠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五 韓國疲秦計引發出驚雷閃電楔子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六 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第七章 流火迷離_六 冠禮之夜的兩代儲君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三 九鼎夢魘 幽幽血光諸子百家_計然家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六章 子楚還國_三 佳人歸來兮 春不可以殘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五 李斯開始了別出心裁的才具施展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一 三頭合謀 李斯筆下流出了始皇帝詔書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