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_秦國兵器

秦國兵器

秦劍

秦劍爲青銅所制,劍身呈柳葉狀,又細又長又尖,長度均在81~94.8釐米,遠遠超過戰國時期其他幾國的長劍(長度一般在50~65釐米),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秦劍雖長卻不易折斷的秘密在於,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出土的秦劍還在劍身上鍍了鉻,一方面使劍鋒利異常,一方面起到了防腐的作用。

秦鈹

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鈹的外形極似短劍,鈹之鋒和短劍相同,平脊兩刃,鈹身斷面爲六邊形,形制極像短劍,長30~35釐米,後端爲扁形或矩形的莖,在莖端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在長柄上。長柄是長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鈹與長柄組裝後,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鈹之(即長柄)有積竹、木柄兩類,而鈹本身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楚、趙等國,扁莖銅鈹則主要流行於秦國。

秦弩

秦弩分爲兩種。一爲弩,或稱蹶張弩。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藉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同時,爲求弩機更堅固,開始在弩機外加裝銅郭強化機槽。據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三百米,有效殺傷距離在一百五十米之內,遠遠高於當時任何

一種弓。此外,秦弩上裝有特殊部件“望山”,爲秦弩機上的簡易瞄準器,藉此秦軍遠程攻擊的精準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秦騎兵俑

秦步兵跪射俑

秦武士俑

秦將軍俑

秦武士俑髮式

秦跪射俑鞋底

連弩之車

所謂“連弩”,連意爲連屬,指箭矢上繫有繩,可以回收。連弩之車最早見於《墨子·備高臨》:“備臨以連弩之車。”據記載,它有“兩軸三輪”,可能以車爲架,以轆轤引弦;箭矢長“十尺”,矢端連繫繩索,如同弋射,可用轆轤卷收。《六韜·虎韜·軍用》載有“大黃參連弩大扶胥”,就是這種戰車。車上的連弩,可發十尺長的箭,單是銅製機郭就有一石三十鈞(合現三十四公斤)重。

秦箭

與一般帶倒刺的箭頭不同,秦弩箭的箭頭是三棱形的。專家經過風洞測試之後發現這種箭頭完全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不容易受到風速、風向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秦箭的命中率。

吳鉤和殳

吳鉤(也稱金鉤),鉤體如彎曲的鐮刀,分身、柄兩部分,一次鑄成。鉤身齊頭,截面呈棗核形,對開兩刃。柄系實心的橢圓體,通長71.2釐米,寬2.3~3.3釐米。

因流行於吳越地區,故此稱之爲“吳鉤”,也是一種儀衛兵器。

殳其實就是一種棍狀兵器,帶有濃厚的原始兵器色彩。在普通木棍的一端套上青銅頭,以加強木棍的殺傷力。不過進入戰國之世,這種簡單而又精美的兵器漸漸被其他更實用也更強勁的兵器代替而退出了戰爭舞臺,最終淪落爲象徵權力和榮譽的禮器。

攻城器(雲梯、投石車、臨衝車)

雲梯的發明者相傳是公輸般。戰國時期的雲梯由三部分構成:底部裝有車輪,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擡,倚架於城牆壁上;梯頂端裝有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並可保護梯首免遭守軍的推拒和破壞。

投石車問世於“彈”後,也就是石彈出現更早,先有“彈”後有“機”。據《范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爲機發,行三百步”。

臨衝車是大型戰車,每車二十四人推,八個車輪,車上豎旗立鼓,載武士數名,裝備矛、戟、強弩。車外用堅厚的皮革遮蔽,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破壞女牆(垛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

戰國弩復原圖

戰國中期戰車結構復原圖

銅戟

彩繪木柲銅矛

矛狀銅車軎

(本章完)

第六章 亂政亡趙_九 烈亂族性亡強國 不亦悲乎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一 橫掃千軍如卷席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一 變起倉促 呂不韋終於被推到了前臺第十章 偏安亡齊_五 鬆耶柏耶 住建共者客耶第四章 鏖兵中原_六 蒼蒼五丈塬 師徒夜談兵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六 冰雪銘心終難卻第五章 天地再造_四 戰國亂象大演繹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經典大戰_長平之戰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一 離宮永巷深深深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一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第一章 權相變異_四 眩暈的胡亥在甘泉宮山林不知所以大秦帝國第二部中卷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五 商旅說政 女兒生情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二章 商旅大士_四 曠古未聞的商戰故事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名將_蒙恬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三 《韓非子》深深震撼了年輕的秦王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一 紅衣巫師的鼎卦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三 《韓非子》深深震撼了年輕的秦王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一 天險上黨地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戰國七雄_齊國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三章 西出鎩羽_六 孑然一身出咸陽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一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六 痛定思痛 嬴政王車連夜飛馳頻陽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四 雄心錯斷 陡陷危局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六 本色極身唯憂國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六 痛定思痛 嬴政王車連夜飛馳頻陽第四章 鏖兵中原_五 君臣將士咸陽宮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六章 滔滔江漢_三 南國雄傑圖再起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二 風雨如晦大咸陽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三章 西出鎩羽_六 孑然一身出咸陽第七章 流火迷離_四 執一不二 正心跬步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名將_白起《大秦帝國》·史源_第一部 《黑色裂變》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一 金令箭使者飛馳櫟陽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二章 山東雄傑_六 函谷關外蘇秦奇遇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七 秦孝公夢斷關河第五章 衛鞅入秦_四 初入秦地謹慎探詢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名將_王翦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第五章 天地再造_二 荒田結草廬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一 白起方略第一次被放棄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二 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長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六 商君府來了名士說客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三 初行出山禮 老荀子慷慨一歌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七 陰謀陽謀萬象生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十章 蒹葭蒼蒼_六 大峽谷裡的神秘新軍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諸子百家_雜家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八 迂闊之政 固守王道傳統的悲劇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六 開元異數 呂不韋疏導倍顯艱難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一 天險上黨地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六 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三 殘詔斷句 李斯的勃勃雄心燃燒起來了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經典大戰_閼與之戰第九章 孤城血卜_六 兵不血刃 戰在人心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五 借得恩仇大周旋諸子百家_雜家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五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經典大戰_燕齊之戰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四 雄心錯斷 陡陷危局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五章 殘政如血_二 逢迎反擊皆無處着力 李斯終歸落入了低劣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