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廢分封(六)

你們的功勞,朕心裡明白,有功必賞,這是大秦的鐵皇不準。

李斯現在已經完全明白過來了,他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不應該跟着鬧分封,現在補救也許還來得及,代表羣臣道:“皇上,臣李斯以爲有功必賞固然是國之根本,但非皇上不賞,而是臣等不願領受。臣等固然有微功,但比起繚子先生,周先生之功實在是太渺小了,繚子先生、周先生清高之士,不願受賞,臣等也不敢領受。

“再者,天下剛剛統一,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若是臣等就只顧着功勞,忘記了應該做什麼,豈不是有愧於皇上,有愧於天下?”

羣臣齊道:“臣附議!請皇上不賞!”先前還一門心思要賞,現在卻是一門心思卻賞,差別只是在於多了榜樣而已。

“你們的心意朕心裡明白。”秦始皇道:“但有功必賞,你們的功勞朕一定會賞賜的,這事議定之後再賞賜你們。在這之外,還有幾件事情要處理,首先是國尉一職虛懸,國尉關係甚大,天下兵馬不能一日無人管理,朕看就子房出任國尉。子房,可願爲天下盡力?”

國尉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用現代的話來說相當於國防部長,主管軍隊,關係很大。

歷史上,尉繚佐秦始皇統一中國,張良佐劉邦定平天下,兩人都是善謀之人,由張良接替尉繚出任國尉一職再合適不過了。

張良謙道:“皇上眷顧,張良感激無已。只是張良才疏學淺,資歷尚淺。不敢任國尉一職,還請皇上另擇賢能。”

“謙遜固然是一種美德,但有時謙遜卻不適用。”秦始皇剖析道:“繚子先生清高之士,數年征戰,疲累不堪,想輕鬆輕鬆,朕也不能強人所難。周先生善兵,出任國尉一職未嘗不可,但依朕看周先生更善於政務,他的策論很是高明。出任國尉一職不太合適。王翦、蒙武穩重之人,能征善戰,畢竟年紀大了,打了一輩子仗,也都累了,想輕鬆一下,朕也能體諒。

“唯有你子房。年輕驃銳,策出無方,身具統帥之才,更難得的是善謀善兵,能從大處着眼,統籌全局,由你擔任國尉一職再合適不過了,還請子房不要再推辭了。”

王翦抱拳施禮道:“子房,皇上所言極是。王翦征戰一生。打了數不清的仗,可讓王翦心服者不多,皇上是一個,繚子先生是一個。周先生是一個,你子房也是一個。依王翦看,子房既有繚子先生的謀略,也有周先生奇計,既能運籌幃幄又能決勝沙場,實是一等一的人才,若你不願擔任國尉一職,只有請繚子先生勉爲其難了。你總不能強繚子先生所難吧?”

他的話立即得到蒙武蒙恬他們的支持。

張良沉思了一下,道:“既然如此,張良敢不從命。只是張良不到之處,還請各位指教。”

秦始皇很是高興道:“子房主理兵事,朕就放心了。子房。你要明白,朕啓用你,不僅僅是因爲你才能卓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你年輕有爲,朕是想啓用一批象你這樣既年輕,又才具非凡的後進主理大秦軍政事務,如此一來,用不了多久,大秦人才濟濟,要大秦不強盛都不行。朕在這裡可以斷言:不久的將來,大秦將會是國富兵強!”

其實這已經是在爲周衝提出的“退功臣,進文吏”策略做準備了。

“皇上聖明!”羣臣不得不佩服秦始皇深遠的眼光。

張良道:“謝皇上眷顧,張良敢不盡力!”

秦始皇接着道:“天下一統,固然是好事,但你們不要以爲天下從此太平無事了。朕看吶,大秦承周室八百年之弊,百廢待舉,萬事待張,要治理好天下還需要艱苦的努力。要治理好天下,就得選一才能卓着的丞相。”

丞相位高權重,萬人景仰,羣臣不由自主望向韓非,以他們想來韓非必是丞相最佳人選,就是李斯也不得不如此認爲。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他們的意料,秦王先是看着韓非,很是惋惜,最後看着李斯,道:“李斯,大秦的丞相由你擔任,你可願意?”

李斯參與鬧分封,差點鑄成大錯,明察秋毫的秦始皇不會不知道,秦始皇不僅沒有怪罪李斯,反倒是要他擔任丞相,太讓人想不到了,羣臣不由自主驚呼出聲,驚呼聲此起彼落,響成一片。

李斯就是做夢也沒有想到,丞相一職居然落到自己身上,眼睛瞪得老大,過了好一會才明白過來,忙推辭道:“皇上,臣李斯才智淺陋,萬萬不敢擔此大任。皇上,臣以爲韓非擔任丞相再合適不過了。”

他這話說到羣臣心坎裡去了,不住點頭贊同。

秦始皇嘆息一聲,道:“你說得對,韓非的才學朕也挺佩服,由他擔任丞相再好也沒有。只是,韓非的缺陷你也是知道,那會累壞他,還是由你擔任丞相比較合適。”

缺陷一詞是指韓非口吃,要是韓非當丞相,因爲口齒不夠便捷的原因,說不定把一刻鐘就能交待完的事弄成兩刻鐘,甚至更長,如此一來說話的韓非夠累,聽話的人也累,更嚴重的還會引發岐義,從而壞事。所以,對韓非的安排最好是讓他出謀劃策,而不參與實事。

“這……”李斯仍是難以置信。

韓非向李斯道:“李斯,你我同學於先師荀子,我的毛病你是知道的……”手指自己嘴巴,結巴着半天說不出話。

李斯明白他要說什麼,攔住道:“學兄,你不用說了,李斯心裡明白。”

秦始皇問道:“李斯,你願意當丞相嗎?”

李斯卟嗵一下跪在上,道:“臣領旨!”激動得哭了起來。

他本是鬧分封之人,現在居然成了丞相,這在鬧分封的羣臣眼裡他是叛徒,對他恨得牙癢癢的,要不是他位高權重,肯定是早就破口大罵了。

秦始皇看着李斯,道:“李斯,朕送你三個字:忠於朕!”

雖只三字,份量卻極重,正是因爲李斯在關鍵時刻倒向了秦始皇,拿出了《諫分封書》,證明他對秦始皇很是敬畏,死心塌跟着秦始皇,那麼這樣的人一定要重用。

“臣銘記於心!”李斯顫顫兢兢道。

在鬧分封人眼裡他是叛徒,在不望封的人眼裡他是跳樑小醜,可以說李斯把滿朝文武得罪光了,沒有退路了,他只有忠於秦始皇才能善終,不然的話只要他一失勢,有得他受的。這一招趕鴨子上架,太高明瞭,周衝在心裡對秦始皇的手腕欽佩無已。

第8章 初識名臣(上)第8章 亂楚奇計(二)第13章 沛裡英豪(十六)第29章 張良間楚(六)第11章 初識秦王(一)第5章 狼煙四起(一)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一)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5章 狼煙四起(三)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8章 疲趙之計(六)第1章 高人(下)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一)第2章 周衝裝病(上)第3章 美人芳心(四)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4章 尋訪張良(六)第24章 滅三國(七)第10章 破擊匈奴(二)第16章 伐趙(十)第6章 廢分封(六)第11章 另類遊學(上)第26章 打造海軍(四)第10章 國士之禮(下)第4章 不速訪客第12章 胯下將軍(八)第10章 絕世神醫(上)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章 羣英聚會(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四)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1章 周衝議政(二)第24章 滅三國(五)第7章 不戰而獲(一)第12章 如此收穫(中)第1章 絕代劍客(下)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18章 西線決戰(二)第30章 一箭雙鵰(一)第4章 絕世兵法(下)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16章 伐趙(十五)第35章 張良掛帥(二)第13章 周衝論兵(二)第5章 狼煙四起(三)第5章 狼煙四起(三)第32章 滅楚之戰(五)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8章 疲趙之計(八)第17章 攻佔邯鄲(四)第5章 狼煙四起(二)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9章 西羌降服(下)第36章 冒頓弒父(一)第1章 高人(下)第13章 遇刺(上)第36章 冒頓弒父(一)第32章 滅楚之戰(四)第32章 滅楚之戰(四)第10章 絕世神醫(上)第1章 韓非出使(一)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1章 周衝議政(三)第11章 另類遊學(下)第3章 鬧分封(五)第12章 胯下將軍(一)第12章 胯下將軍(五)第10章 破擊匈奴(四)第4章 問計(上)第10章 帝王之師(十)第17章 攻佔邯鄲(一)第3章 鬧分封(五)第29章 張良間楚(四)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五)第13章 沛裡英豪(一)第12章 胯下將軍(一)第8章 進軍西域(二)第4章 尋訪張良(五)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2章 滅楚之戰(七)第27章 伐楚之議(五)第13章 沛裡英豪(二)第11章 伐趙之謀(一)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五)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33章 收復河套(二)第2章 君臣歡聚(上)第9章 李牧論兵(五)第10章 帝王之師(二)第22章 再商大計(三)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23章 一網打盡(中)第8章 進軍西域(三)第9章 西羌降服(下)第13章 沛裡英豪(五)第16章 伐趙(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