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牀弩兵

第300章 牀弩兵

推薦一本朋友的書《秘戰無聲》:大屠殺中,羅耀死裡逃生,因緣際會之下,進入臨澧特訓班,利用自身聽力上的天賦,鋤奸、抓內鬼,追殺日特,破譯日軍絕密密碼,演繹傳奇的一生。

————————————————

沈兵的圈地計劃在秦軍換裝了弩箭並進行必要的訓練之後就開始實施了。

其實秦軍換裝新式弩箭無需過多訓練。

弩兵依舊是弩兵,只是由之前坐在地上開弩變成站立開弩。

弓兵依舊是弓兵,只不過箭頭由青銅變成了穿透力及殺傷力更強的鐵。

其它的諸如編制、戰術等全都不變。

如果說有什麼變化,那就是每百人增設一具三弓牀弩。

三弓牀弩屬於加強裝備不佔用部隊編制。

這一方面是因爲三弓牀弩不需要專業訓練的兵士操作……兵士受訓的科目是作戰、騎馬等,而操作牀弩實際上只需要有力氣轉動絞盤就差不多了。

若讓會作戰甚至會騎馬的兵士操作顯然浪費兵力。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每具牀弩需要二十人操控。

這其中十人直接操作牀弩:八人負責轉動絞盤,兩人安裝弩箭,另十人負責後勤及替補……後勤是指推載滿鐵箭車,替補是萬一有人員傷亡可以及時補上。

二十人操控,如果佔用原有編制且每百人裝備一具,會打亂原有編制及戰法很可能會造成一系列混亂。

比如原編制中屯長統領五十人,百將統領一百人。

佔用編制會使原有一百人的部隊變成八十人,而將軍指揮作戰時又習慣以原一百人的戰力估計。

額外編制的好處就是原有機制和戰力都不變,於是戰法、習慣也不需要變,三弓牀弩只是多出來的戰力。

人手問題也不難解決。

沈兵這一萬餘人的隊伍總共只需裝備百具牀弩,也就是額外需要兩千人。

這兩千人裡有一部份是來自工匠……每具牀弩至少要安排一個工匠,這工匠就負責牀弩的使用、指揮,必要時還可以進行維修。

大部份操弩手則由中原調來的勞役充任。

秦軍最不缺的就是勞役,趙國、魏國、楚國被滅,甚至燕國也被打到龜縮至薊城以北。

秦軍直接啓用這些降兵不放心,更多時候是他們轉換成勞役。

沈兵到雲中郡是開拓新城抵抗匈奴,構築工事和城寨是必然的,要求數千勞役並不過份。

不過也不知是李斯、趙高有意爲之還是就近送來,沈兵得到的五千勞役清一色來自趙國。

衆所周知,趙國對秦國的怨恨極深,是以其勞役極難控制,要麼就是偷跑要麼就暗中破壞工具甚至造反作亂……尤其此時趙國嚴格來說還沒滅亡,趙王嘉建立的代國還在那,所以造反作亂的趙人尤其兇猛。

這些勞役如果只是用於屯田、建寨、修路的話那還沒什麼,看管得嚴一些,破壞工具損失也不大。

但若是把他們編入部隊操控牀弩那就不一樣,一個不好若在作戰時造反,那就會出大問題了。

沈兵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讓王柏和雷檜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在此之前沈兵先給王柏、雷檜兩人洗了洗腦:

“我等若是在中原內各國征戰,沈兵定不會讓勞役上陣殺敵。”

“但今趟雲中郡卻是與匈奴作戰。”

“匈奴之惡是人盡皆知,若我等丟了雲中郡便會讓匈奴南下進入雁門乃至太原,劫掠的亦是原趙百姓。”

“是以還請兩位與勞役多做溝通。”

“大義當前我等務必放下仇恨共御外敵。”

“沈兵必以秦人信之、用之、待之!”

這話說的沒毛病,其實就是現代國家常用的一招:利用外部矛盾來轉移內部矛盾。

這招很好用。

尤其趙人數百年來深受匈奴之害苦不堪言,王柏、雷檜兩人也是其中之一。

對趙人而言秦軍雖是可恨,但終究還是同族同根,而匈奴卻是蠻夷、是野獸……再怎麼也不應該因爲對秦軍有怨恨助匈奴入關殘殺中原百姓。

更何況沈兵還承諾以秦人的待遇對待原趙國勞役,那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

於是王柏和雷檜沒有半點遲疑,當下就應了下來:

“將軍放心,我等自當約束勞役遵從將軍吩咐!”

兩人不辱使命,在奴役面前一番痛陳厲害,就將在這些奴役的仇恨暫時放下了。

當然,這裡只是“暫時”。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趙秦之恨是數十年積累歷經幾代人直到現在,不是說放就放。

秦人也尤其防備趙人,相比起魏、燕、韓、楚等國的勞役,對趙人特別苛刻。

於是就形成惡性循環。

但仇恨這東西,最忌諱的就是一開始放不下。

若是有個開頭並形成了一種羣體效應,比如由趙人組建的牀弩兵服從命令、英勇善戰獲得了秦人的認同,於是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接着就進入良性循環。

時間一久,那以往仇恨什麼的自然而然的就忘了,有時回頭想想都覺那算不上大事了。

甚至他們還會主觀上爲秦軍尋找籍口:

戰場上哪有不死人的?秦軍殺了我等家人,趙軍何嘗沒殺過秦軍家人?

長平坑殺數十萬趙軍?

若趙人俘虜數十萬秦軍……以當時情形或同樣以坑殺了之!

於是這仇恨也就慢慢化解了。

沈兵的做法再次讓扶蘇心生敬佩。

因爲這事要是讓扶蘇去做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以“仁德”對之,然後經過長時間的感化最後怎麼怎麼着……

這麼做或許會成功,但卻需要很長時間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但沈兵只是利用了下外族矛盾再來點恩威並施就短時間內輕鬆做到了。

所謂的恩,就是以秦人待之。

所謂的威,就是同樣以秦律約束。

這說是儒家那一套吧,細說起來也有,比如此時的秦國沒有誰敢以秦人的待遇對待趙人尤其還把他們編入部隊。

但同時也有用到法家,比如用法律去約束。

一時扶蘇都有些糊塗了,到底是法家還是儒家?

亦或是沈兵自創的採各家之長?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沈兵這一套的確有用。

因爲新組建的牀弩兵甚至比秦軍還賣力。

往後的實戰也再次證明趙人在軍事素質上確有過人之處。

(本章完)

第370章 收購第517章 文明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55章 圍城第114章 首級第174章 親衛第129章 變數第35章 馬頭山第425章 交河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35章 伏擊第35章 馬頭山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2章 變故第262章 水排第260章 水力第525章第550章 大結局第112章 浮橋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172章 製法第521章 投石機第514章 訓練第242章 撤軍第461章 改革第396章 陷馬坑第487章 賜婚第164章 設計第431章 利益第378章 交集第418章 援兵第287章 分別第507章 出逃第519章 火器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467章 龍城第40章 阻敵第13章 睚眥必報第130章 鄭國第130章 鄭國第439章 降軍第534章 馬店第64章 選擇第18章 主動防禦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78章 七國第134章 困難第199章 蒙武第251章 陷阱第200章 狼筅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70章 番木鱉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05章 市場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51章 交易第159章 希望第409章 火炮第71章 落幕第457章 信任第251章 陷阱第43章 知己第395章 羊羣第28章 能人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491章 大宛第283章 仁君第433章 復國第102章 絆馬索第413章 射程第393章 肅州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39章 降軍第295章 高爐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322章 招工第321章 私鬥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191章 點兵第123章 探子第112章 浮橋第543章 楊婷第371章 控制第13章 睚眥必報第473章 分裂第297章 牀弩第243章 壽春第373章 農業第352章 心態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00章 狼筅第547章 暴亂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85章 議和第506章 霍木桑第87章 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