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勸降

第476章 勸降

薰狁的處境並不難猜。

沈兵從匈奴俘虜那瞭解到右賢王與冒頓單于不和,之後又有遊騎探得右賢王在燕然山一帶收攏殘兵……右賢王所處的位置是在秦軍後方,在秦軍的補給線上十分敏感,所以沈兵的遊騎一直都在注意其動向。

沈兵原以爲右賢王會與冒頓單于會師,但他卻沒有。

同時也沒有與冒頓單于夾擊秦軍的打算。

此時更發現他沒有隨冒頓單于一同北上……

這就有些奇怪了,右賢王一部就好似被人拋棄一般。

其實右賢王並未被拋棄。

事實上,冒頓單于還派人到右賢王那好言相勸。

說的是什麼話就不用說了,無非就是說右賢王此戰之敗非指揮之過,而是秦軍裝備了馬具。

甚至冒頓還自我反省,說是因爲他情報工作沒有作好才讓右賢王及其部下身陷險地。

接着冒頓又說,他已決定揮師北上轉戰西北,望右賢王能助其一臂之力。

話說到這份上了,也算是給足了薰狁面子。

但薰狁卻左想右想都覺得不對。

不是因爲其它,而是因爲薰狁自己確實有了反叛之心。

那與秦一戰雖說是情有可原,此罪可饒,但有了反叛之心那卻是再明顯不過,冒頓單于又如何能饒了他?

是以薰狁心下明白,冒頓單于此舉不過是爲了他手裡的數萬兵馬而已。

此時若是上當隨冒頓一同北上,那麼用不了多久,冒頓便會奪了他的兵權。

到時他薰狁還不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一念至此,薰狁當然不敢輕信冒頓之言,二話不說就把冒頓派來的使者給砍了。

之所以要把使者給砍了,一是堅定自己的決心迫自己不要心存妄想,二是堅定部下的決心。

此時薰狁的一干部下聽了使者的話大多心動,於是都想着重回冒頓置下。

薰狁勸着部下:

“冒頓又豈是易與之輩?”

“當年頭曼單于稍有害他之意便爲其所弒。”

“今趟你我皆有反意,冒頓又豈能容下我等?”

“若是重回其置下,必會被其奪了兵權再處以極刑泄恨!”

“你等若是不信,便帶兵去投了冒頓吧!把罪責盡數推到我身上也未嘗不可,看冒頓是否會饒了你們!”

部下想了想覺得薰狁說的也有道理。

冒頓或許不愛女人,或許不貪財,但卻是要有絕對的權力。

他不會容許一點不穩定的因素在身邊。

右賢王以及他們這些有過反叛之心的人就是不穩定的因素。

於是,與其把性命交到冒頓手裡戰戰兢兢的過日子,何不自己作主?

然而……

接着就有人問道:

“此時天下不是匈奴便是秦國。”

“我等既叛了匈奴又與秦國爲敵……又何處可以立足?”

這話立時就把所有人給問住了。

過了好久,薰狁才說道:

“若是要活命,便只能降了秦國。”

部下馬上就反對道:

“可是右賢王,秦國與匈奴乃世仇,我等常年入侵中原燒殺劫掠遭秦軍所恨,雙方作戰甚至不留戰俘,秦軍又豈能容我?”

薰狁只反問了一聲:

“還記得革庾否?”

“那沈兵即能容得下革庾,爲何又容不下我等?”

部下反對道:

“右賢王,沈兵卻也未必信得過革庾。”

“據聞革庾正據交河自制,沈兵沒收了他們的戰馬。”

“沒了戰馬還不是任人宰割?如此與重回單于置下有何區別?”

這話說的倒也有理。

甚至重回單于那好歹還是自己人,還會多上一重信任。

降了沈兵若像革庾一般,薰狁等人卻是不願意。

還有部下說道:

“說不定,那沈兵能留革庾,爲的不過便是招降匈奴潰兵。”

“此時龍城既已被沈兵所下,中原北面便再無外敵之憂。”

“於是革庾便失去了利用價值,沈兵接着便要對革庾動手了。”

部下你一言我一語,雖是爭得面紅耳赤卻是爭不出所以然來。

薰狁心下也很糾結。

因爲他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確切的說,是他不確定投降了秦軍後會有什麼下場……部下所說的那些顧慮也恰恰是他的顧慮。

就在薰狁和一衆部下舉棋不定時,突然有遊騎來報,說是秦軍使者求見。

薰狁心下一驚。

若秦軍使者能找到這裡,那是不是說秦軍早就知道他的確切位置?

若是知道他的位置且秦軍又已趕走了冒頓……那帶兵包圍這裡還不是輕而易舉?

所以薰狁第一件事並不讓使者上來,而是讓遊騎出去查探一番。

在得到秦軍大軍並未包圍此處的消息後,薰狁才鬆了一口氣請使者進來。

沈兵派來的卻是澤。

其實使者這活一點都不安全,在中原還好些,因爲中原基本遵從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則。

但在西域和匈奴……那是一個不好就要人頭落地。

不過澤還算有些膽色,孤身一人來見薰狁在周邊一衆匈奴將士兇狠的目光下依舊泰然自若。

澤朝薰狁施了一禮,說道:

“屬下參見右賢王。”

“屬下此來,是帶來大將軍的一封書信,不知右賢王……”

澤這話的意思是不確定薰狁能否看懂書信。

不過薰狁招了招手示意澤將信呈了上來,然後隨手遞給身邊的隨從。

其實匈奴中有不少是會看懂中原字說中原話的,甚至還會寫。

原因是匈奴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要傳遞信息只能借用中原字,又因爲其與趙國接觸最多……長年與趙國作戰,俘虜了不少趙人,於是可以從這些俘虜中學習文字。

於是匈奴使用的文字嚴格來說是趙國文字。

隨從看了之後便翻譯給薰狁聽:

“右賢王尊鑑。”

“沈兵之所以置革庾於交河自制。”

“皆因革庾及其部下對右賢王忠心耿耿不願與右賢王爲敵。”

“此時本該殺之以絕後患,然沈兵愛才不忍如此,於是才閒置而不用。”

“此實爲無奈之舉而非不信任。”

“何況若用革庾爲將,此次出征龍城便是逼其手足相殘?”

“今趟若是右賢王能降秦與沈兵共事,革庾便也可重回置下。”

“右賢王以爲如何?”

(本章完)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14章 織布機第55章 伐木第425章 交河第504章 援軍第146章 配給制第357章 勇氣第276章 傳單第13章 睚眥必報第261章 勞力第433章 復國第55章 伐木第416章 方略第123章 探子第511章 火繩槍第207章 王賁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66章 凳子第9章 矛盾第157章 選兵第508章 霍木桑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514章 訓練第507章 出逃第446章 巧合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87章 翻車第121章 蒙良第125章 心理第15章 釜底抽薪第6章 眼見爲實第136章 紅燒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19章 戰法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0章 禁民二業第147章 戰略第135章 沙袋第100章 由頭第131章 淳于越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95章 高爐第35章 馬頭山第221章 回師第372章 西套第219章 戰法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307章 索箭第463章 馬鐙第395章 羊羣第322章 招工第232章 補給第364章 偷師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32章 道民君第511章 火繩槍第542章 補給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314章 織布機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3章 睚眥必報第444章 沙塵暴第229章 閃電戰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30章 重點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32章 補給第158章 騎兵第219章 戰法第31章 火攻第56章 北地騎兵第207章 王賁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36章 龜茲王第14章 水路第535章 先機第105章 真相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07章 索箭第276章 傳單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24章 叛秦第503章 選擇第131章 淳于越第14章 水路第487章 賜婚第322章 招工第41章 福禍相倚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80章 薄禮第499章 出兵第272章 動搖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96章 昌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