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

吳承鑑和周貽瑾遊了一圈水景,回到曼倩蓬萊,只聽戲臺那邊曲聲飄來,竟然正在開戲。

這個戲班子,他兩人都不在時,誰能調動?兩人對望一眼,都覺得多半有事發生。

上了碼頭,遠遠就看見觀戲亭垂了珠簾,望上去十分古怪。

吳七已經迎了過來,吳承鑑看了他一眼,道:“你讓開的戲?”

吳七低聲道:“呼塔布來了。”

吳承鑑就明白了,問周貽瑾:“你跟我過去,還是我自己去?”

周貽瑾道:“人都到這裡來了,我怎麼好不去迎一迎。”

兩人走近觀戲亭,就近了看,隔着珠簾,吳承鑑依稀看出是劉全的身形,呼塔布卻不在,不知道躲在哪裡。

吳承鑑揮手讓吳七吳小九等也走開一些,笑容滿面,跟周貽瑾走了進去,叫道:“全公,怎麼有興致來這裡聽戲,也不先知會一聲。”

劉全哈哈一笑,站起來跟兩人還禮——他不管內心怎麼想,禮貌上還是做得挺足的。

吳承鑑又給他引見道:“這位是我的好朋友,叫做周貽瑾。”

周貽瑾作揖:“見過全公。”

劉全轉頭瞧着周貽瑾,心道:“這就是吳承鑑的謀主了,長得也忒俊了。若不是聽說過他的一些手段,一定以爲他是靠臉吃軟飯的。”

嘴上哈哈笑道:“周師爺名播粵海,老朽怎麼會不曉得。”也與周貽瑾見了禮,對周貽瑾也像對吳承鑑一般的親熱。

他這親熱,沒讓周貽瑾感到欣然,反而讓他暗暗感到不安。

這時觀戲亭的桌子上早有熱茶、點心,也不知道是劉全不客氣,還是呼塔布暗中讓吳七安排好了。

三人坐定,劉全指着戲臺,笑道:“這個戲班子很是不錯。我便是在北京城也罕有見到腔調這麼正的。”

周貽瑾道:“就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這個福分能上京給全公唱曲兒。”

他這話就是要將戲班送給劉全了——吳承鑑已經將戲班送給他了,周貽瑾對這個戲班也着實喜愛,這些時日着實下了不少心血,所以這事得是周貽瑾開口。當然在劉全他們看來,周貽瑾送的,也就是吳承鑑送的。

劉全哈哈笑道:“不成不成,我可養不起。不過嘛,我可以問問中堂大人。”

吳承鑑臉上就現出“更是歡喜”的神情來,既然周貽瑾已經開口,他就接着道:“如果他們能有機會到和府露上一手,那更是這些角兒的福分了。”

劉全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這個戲班子價值何止千金,然而劉全肯替和珅收這份禮,反而是送禮的人要受寵若驚。

三人又聽了一小段,劉全笑道:“這戲是不錯的,不過再好也好不過昊官的兩場戲。”

吳承鑑笑道:“全公說笑了,我哪會唱戲。”

劉全道:“去年粵海關監督府裡頭那場大戲,我就看得很是過癮。十三行大火之前那一場沒能親眼見到,就有些可惜了。”

吳承鑑和周貽瑾聽了這話,同時就有些坐不住了,剛纔見劉全肯收戲班,還以爲事情過去了,沒想到轉眼之間形勢急劇直下,劉全這是準備攤牌麼?

劉全彷彿一點都沒注意到他們的緊張,依舊笑着。

吳承鑑道:“全公這話,吳承鑑不懂。”

“哈哈,沒錯沒錯,就是應該這樣。”劉全笑着說:“做戲嘛,就要做全折。很好,很好。”

吳承鑑正色道:“全公,我是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劉全道:“昊官啊,你就這麼一直遊走在懸崖邊上,不肯真的投效中堂大人,說實在的,老朽其實是有些失望的。”

吳承鑑低着頭,不承認的話說兩遍就夠了,再多說說不定劉全就要着惱。

“可是呢,誰讓昊官做的乾淨呢。”劉全道:“不只是那批紅貨沒了,連整個十三行全都灰飛煙滅了。好,好,大手筆!”

他轉頭又對周貽瑾說:“周師爺不愧是蔡師爺的門生,幹出來的事情一脈相承,只不過青出於藍,氣魄更加雄大!”

周貽瑾忙道:“全公這話,叫人既惶恐又不解啊。”

劉全直打哈哈:“蔡師爺摸不準紅貨藏在哪裡,於是乾脆就不摸了,以力破巧,把整個十三行都圍了,果然搜到了紅貨。周師爺嘛,眼看紅貨取不走,單燒興成行又不行,乾脆了,一把火把整個十三行給燒了。燒了自家的貨倉,那就是自絕財路,不但自絕財路,還連帶着把天下人的財路差點都給絕了。天底下,任誰也幹不出這種近乎自殺以殺天下的事情來,所以你們幹得出來,別人還不大敢相信你們敢幹!”

吳承鑑道:“全公,您這話,吳承鑑承受不起。這個謠言如果傳出去,我吳承鑑會讓滿廣州的人給撕了。”

劉全笑道:“現在誰敢撕你?整個粵海灣,都等着你從洋人那裡弄錢呢,誰敢撕你?所以昊官你最厲害的,不但在於你敢放火、能放火,更在於你放完火之後還能重建廢墟。所以這把火啊,放得厲害,燒通天了!”

觀戲亭內,一時沉默,吳承鑑幾次要脫口而出,卻都被周貽瑾暗中按住,劉全眼角一撇,瞧見了卻假裝沒瞧見。

好半晌,等吳承鑑徹底恢復了平靜,周貽瑾才撒開了手。

吳承鑑又沉吟了半晌,這才說:“全公,十三行那場大火,真的是意外,當然大火起來之後,貽瑾和我的確做了一些事情,但那也只是順勢而爲。有很多事情,我們真的很爲難啊,我想和中堂自己就是做事的人,應該明白這種難處。”

劉全盯着吳承鑑,他對十三行那場大火其實是有疑心的,甚至從獲利推斷幾乎都要認定就是吳承鑑燒的,可是這一切都只是猜測,並無實據。吳承鑑最後的這番辯白,聽起來倒也有幾分道理,當然劉全也不會就此全信了。

周貽瑾搭腔道:“全公,有些事情,論心不論事,論事天下無孝子,又有些事情,論事不論心,論心世間無完人。昊官他是個孝子,但不是完人。有些事情,他有做得不夠的地方,但他有能耐,卻又有顧忌,爲人處世既有底線,又能把握分寸,這樣的人,我覺得還是很好用的。”

這番話,明裡是調停,暗中又藏有諷喻:前面兩句,一個“孝”字以父子關係暗比北京與廣州、乾隆與保商、和珅與吳承鑑,北京是帝皇所在,乾隆是君父,保商是臣子,和珅是上級,吳承鑑是下屬,吳承鑑之對和珅,以下奉上,就算真有忠心,也做不到事事都合上峰的心意,但至少他沒有真的倒向別人那裡去;而後一句則點出吳承鑑的能耐,這是要告訴和珅吳承鑑還是很好用的,你眼下未必能找到比他更好用的人。

劉全哈哈大笑:“周師爺好口才,這話便是中堂大人聽了,也得誇讚一句的。”

周貽瑾低頭爲禮。

劉全眯着眼睛,瞄着這兩個人:吳承鑑眉梢如劍,顯然其性剛烈,周貽瑾卻低眉如柳,顯然其質陰柔。這兩個人這兩年幹出來的兩樁事情,都出乎他意料之外。

不過正如周貽瑾暗語中所表達的,吳承鑑的確是個知道利益權衡的人,這樣的人比起無腦衝動或者全無底線的人,似乎更值得信任,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他還有實力。

不管是帝王還是將相,對待真正有實力的人和沒有實力的人,他們的容忍程度是可以差很遠的。

“也罷。”劉全輕輕地一聲冷哼,然後才說道:“我今天來也不是要跟你們算賬的,真要算賬,剛纔就不收你們禮了。然而有一句話我還是要挑明瞭。”

吳承鑑道:“全公請說。”

劉全道:“這次的事情,不管是通盤計劃,還是順勢而爲,總之昊官你做得漂亮。既然事情做漂亮了,那老朽也就認了。可是你也得給我記明白了,有道是:事不過三!去年的事情,算是吉山瞎眼招惹了你,你被迫反擊;今年的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可是再往後,不管論心還是論事,都不許再有第三回了。我劉全言盡於此,望昊官自重。”

吳承鑑站了起來,一揖到底:“全公厚愛,吳承鑑永銘於心,有些事情,吳承鑑也只盼這輩子都不要再遇到。”

劉全輕輕一哼,道:“希望如此罷!”

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底洞與無量山第九十一章位勢的上升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二十二章後院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八十一章火脅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十一章初佈局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一百三十三章佳人嘉客第一百二十九章闖園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二百零六章 小病攻心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見劉全第一百四十七章茶葉被扣第十五章天子南庫第六十九章拜壽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四章賣船第四十九章護孤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五十五章疍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生一對第六十二章承攬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三十九章拒絕第九十四章金釵傳承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一百三十八章婚後日常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定議第五十六章葉家之姝第五十五章疍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二百五十章 臨盆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九章挑唆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婚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八十章圍倉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回孃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豬肉第三章敘舊第十七章回門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二百零一章 和解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二百零五章 蒸汽機第四十章論商第二百零八章 光少謀官第一百一十三章妯娌之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倉第八十一章火脅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死不棄第五十六章葉家之姝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一百四十三章籌款造船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一百二十六章義僕渡江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五章驚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六十章留意第六十七章提前結款第六十三章圍飯第一百二十九章闖園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回孃家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婚第十一章初佈局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八十六章睚眥必報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三十章一個信封,一個數字第一百三十九章番夷炮轟事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七十章逼債第六十四章賣船第二百五十章 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