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驚變

疍三娘拜完,起身之後,左手牽着沈小櫻,右手牽着銀杏,說道:“衆位妹妹,我封簾之後,這神仙洲白鵝潭,花界就以你們爲首,若眼皮底下見到姐妹中有難過的關、可憐的事,妹妹們能照看的,就照看着些,這是積德,也是積福。”

沈小櫻眼睛一掃,在艙內所有人臉上掃過,眼神裡好像夾帶刀劍似的,說道:“姐姐放心,這本是妹妹應該做的。以前神仙洲是姐姐庇護着,姐姐既然封簾,往後自然是我沈小櫻替姐姐照看她們。”

艙內十幾人裡,就有人將頭低下,有人將頭偏開,銀杏嘴角一斜,要冷笑不冷笑的,因疍三娘有言在先她不敢造次,就忍住了沒開口。對疍三娘,衆人都無話說,對沈小櫻,卻是有人不服。

疍三娘又舉了舉手,貼身侍女碧荷就帶了丫鬟小廝進來,捧了八口箱籠進來,疍三孃親手將箱籠打開,裡頭不是金銀元寶,就是珍珠首飾,燭光之下晃得人眼睛疼,幸虧衆人不是粵海花魁,就是手裡抓着花行搖錢樹的媽媽,眼界都不淺,也就沒人因此就眼紅了。

沈小櫻道:“姐姐,您這是做什麼?”

疍三娘道:“咱們花行之中,不怕年幼命賤,就怕年老色衰,年幼命賤的,一朝登榜走紅,還有改命享福的一天,年老色衰的,沒了恩客,若手中沒什麼積蓄,那晚景可就淒涼了。可嘆許多姐妹總是今日錢今日花,都不知個節制,就算年輕時有個幾年風光,卻因不知積蓄,到老就過不了世。乃至凍死餓死的,我都曾見過。”

艙內八個當紅的金釵,年紀都不大,對花行娘子無以爲生乃至餓死只是聽說,但幾個媽媽卻是親眼見過的,當下臉上就露出慘然之色——就是因爲見過那些慘事,所以她們纔會更加貪財惜命。

“我聽三少說,那北京郊外,有一些太監們出錢建的莊子,專門收留那些年老出宮無所依靠的老太監,而那些壯年太監在當權得勢之時,也會對這些莊子多加照拂,因爲誰也不曉得自己明日會如何,或許今日一點善心,就爲明日的自己留下一條退路。我們與那些宦官一般,都是這世上的可憐人,我前年第一次當上神仙洲花魁後,就曾在媽祖娘娘駕前許下誓願,願竭己力,爲這廣州城內外的姐妹謀條後路。”

疍三娘拍了拍那些箱籠:“這一些,便是我歷年所積,我想用這筆錢,在河南(注:廣州人說的河南指珠江南岸一帶,約今天的海珠區,當年這裡還是一個島,如果說西關是廣州城的西郊,河南就是廣州城的南郊)建個莊子,讓將來老無所依的姐妹們,有個吃飯養老、收屍埋棺的去處。”

衆人聽到這裡,或是驚訝,或是感激,或是佩服,別人都忙着斂財,疍三娘竟要散財!

一個媽媽道:“妹妹,這怎麼可以?你既封簾,這便是你養老的錢了,都拿了出來,你往後怎麼辦?”

“這也不是全部,我還是留有一點梯己的。再說我有三少呢,只要三少在一日,我疍三娘就餓不死。他若不在或不要我了…那我還活着幹什麼?”疍三娘說到這裡,聲音低了下去,眼睛裡帶着幾分看不清的味道,不過她沒讓這情緒發酵下去,就繼續說話。

“只是這莊子的籌建,卻得姐妹們幫忙,一是幫着找尋些可靠的人手,將這莊子做起來;二是把消息傳出去,將那些年老無依的花娘接到莊子裡去;三是以後若有什麼事情,大家都對這個莊子照看一二。我是盼着姐妹們將來都有好去處,不用指望這個莊子,但有這個莊子在,便能以防萬一。所謂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明裡我們盡一點善心,暗中也積一分陰德。各位姐妹,這件事情還請盡力。”

衆人紛紛點頭,銀杏道:“姐姐說的對,這件事情大有陰德,妹妹我手頭也不寬,今天先認了一千兩銀子。回頭便讓人送上船來。”

沈小櫻睨而她一眼,道:“我出三千兩!”

當下也有人認了幾百兩的,也有當場脫下幾件名貴首飾的,疍三娘都不推卻,親自拿出賬本一一記下了。

不覺已到四更天,東方將白,有個金釵道:“妹妹是趁着恩客睡着趕來的,看看天亮,我還是趕回去服侍吧,免得見不到人聒噪。”

於是衆人趁勢紛紛告辭,疍三孃親自她們上了小艇,這纔回來。

——————

珠簾已經重新捲起,吳承鑑湊了上來,貼着耳朵低聲道:“說什麼胡話呢!什麼我不要你你就不活了。你只要開句聲,我明天就娶了你。”

疍三娘渾身一顫,卻還是推開了他:“別說這些胡話了!我是什麼身份,你是什麼身份?你爹和大少再怎麼寵你,也沒有擡一個花娘子進門的道理,何況我還是疍家的…我也從來就沒這妄想。”

“吳家不就做生意的嘛,商賈賤業,算什麼身份。”吳承鑑嘆道:“再說,你比誰都乾淨,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

疍三娘不願意再談這個話題,就對周貽瑾說:“貽瑾,剛纔讓你見笑了。”

周貽瑾彷彿就沒聽見他二人剛纔談什麼似的,淡淡說:“三娘真是菩薩心腸,有了這番善舉,這般心胸,往後神仙洲就是再出一百個花魁,卻絕沒一個人能與你相提並論。”

疍三娘道:“貽瑾何必取笑我,我們這種下九流,爭出來的什麼名頭都如同過眼雲煙,我做這件事情,一來是三少提點過,二來也是儘自己一點本心。”

吳承鑑笑道:“其實她就是拿了我的錢去賺陰德,回頭你到媽祖娘娘面前還願時,記得幫我多說幾句好話。遠的不說,就請媽祖娘娘給大嫂託個夢,讓她趕緊把我這個月的月例放下來吧。”

疍三娘趕緊拍了他兩下說:“媽祖娘娘的玩笑你也敢開?”

——————

三人正說着話,通通通連響,有個中年家僕撞了進來,門口快嘴吳七叫道:“爹,你怎麼來了?”

吳七他爹吳二兩撞進門來,滿臉大汗,見面就喊:“三少爺,快…快回家去吧!大少他…他…”

吳承鑑看他這副模樣先吃了一驚:“我大哥怎麼了?”

“大少快不行了!”

吳承鑑倏地站起:“長話短說,說清楚些!”

吳二兩喘着氣:“大少爺他…他得了急症,大夫說…很是危急,老爺,老爺讓你趕緊回去!”

——————

宜和行由吳承鑑之父吳國英一手開創,吳國英論年紀也不算很老,但年輕時熬壞了身子,以至於未老先衰,前幾年就退下了一線,將家業正式交給了長子吳承鈞。

吳承鑑和大哥吳承鈞感情深厚,吳承鈞有多寵這個弟弟,吳承鑑就有多愛這個哥哥。這時聽說大哥發了急症,一時心亂,什麼也顧不上了,束一束衣服就要衝出去,卻被周貽瑾一手拉住,叫道:“別急!事情越急,心越要定!”

疍三娘也道:“船艇慢慢開,也不急着這一時半會,小心外面風大。”

吳承鑑定了定神,這才舉步出了船艙,早有快艇備在那裡。

周貽瑾留在花差號,其他三幫閒則都跳了上去,鐵頭軍疤親自掌舵。

上了快艇,吳承鑑纔來得及問吳二兩:“大哥不是去東莞了嗎?臨行前還好好的,怎麼犯了急症?是中暑了?”

如今雖然已經入了秋,但廣東的天氣,不過中秋就說不上清涼,便是過了中秋熱氣也可能回撲,最近幾日就是回熱的天,民間俗稱“秋老虎”。

吳二兩看看四下,吳承鑑道:“這艇上都是自己人,有什麼話就直說!”

吳二兩才道:“三少,我們福建那條線來的茶葉,在惠州地面丟了。”

吳承鑑驚道:“哪一批茶葉?”

吳二兩道:“福建本家茶山的茶葉。”

吳承鑑又問:“丟了多少?”

“丟了多少…”吳二兩口裡帶着哭音:“全丟了!”

吳承鑑只覺得腦子轟的一響,心道:“這下要糟!大糟特糟!”

——————

自海上絲綢之路開闢以來,廣州便日漸繁華,尤其到了明清兩季,更是富庶到了極點。清朝初年屈大均有詩云:“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令關閉福建、浙江、江蘇三處海關,九萬里神州只剩下廣州一處口岸得以保留對外貿易,萬國財貨要進入中國、中國絲茶要出口海外,全部都得經過廣州,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一口通商”時代。至此廣州取代了揚州、蘇州,登上了這個時代財富的頂端。

而廣州所有的對外貿易,又全部承包在十幾家商行手中——也就是民間俗稱“十三行”者——以十幾家商行來承攬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自然是每一家都賺得金銀滿庫。

十三行的保商承攬了全中國的海上進出口貿易,每一家的貨物都包羅萬有,但其中銷量最大、利潤最高的貨物,莫過於絲、茶、瓷三項。

各大行商對外商的要求,只要不犯法禁都會盡量滿足,所以各商行的貨物都做得極大極雜,但一些有遠見的家族則集中精力,在某項大宗貨物上下功夫。

比如潘家,其最拿手的貨物就是絲,而吳家則主攻茶。

宜和行在十三行中排名並不靠前,甚至就是在茶的出口量上也還不算最大,但吳家茶葉的品質卻已經是公認的粵海第一。

和一些行商爲求短期利益而摻假亂真、以次充好不同,吳家從第一代掌門人開始就對茶葉的質量有着相當苛刻的要求,茶農茶行推銷過來的茶葉,吳國英都會一袋袋地親自過目,但凡雜有爛、死、折、黴者,不管價格多低都一概不要,由於多年來主打品質,才爲宜和行的茶葉建立了良好的商譽基礎。

到了吳承鈞繼承家業之後,爲了確保貨源的優質、穩定,更是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吳承鈞不但和福建的許多茶山包主簽訂了長期協議,甚至親到福建實地勘察,命專人進駐茶山茶廠,從茶葉的採摘、復篩,到切、選、揀、炒,所有工序都有人全程監控。

在這道工序之下,最終形成了一批赫赫有名的吳氏獨家茶葉,也就是吳二兩所說的“本家茶山的茶”。

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零八章不是納妾是娶妻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見劉全第八章指定家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生一對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七章四大掌櫃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蔡家第二十六章惠州陸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清首富第一百二十六章義僕渡江第十六章衆獸分食之局第五章驚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件件來,不急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三十一章攤派第十九章挑唆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三十五章晉商伸手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二百一十五章 爆發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十五章天子南庫第二百零三章 周貽瑾失蹤第二十二章後院第四十章論商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天府傳喚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四章封簾第九十章清算盤點第七十九章煙花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七十四章最後的晚餐第二十三章借錢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二十七章兩廣總督第一百一十二章開戰否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二百三十五章 跪等第二百一十五章 爆發第六十五章封簾宴第五章驚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十四章永定河的水第一百四十五章有喜了第六十二章承攬第三十七章後路第一百五十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八十四章定局第九十一章位勢的上升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十七章回門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家都是鴻毛第六十五章封簾宴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一百一十二章開戰否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九十章清算盤點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十九章挑唆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五十章奸細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是偶遇第二百章 步驟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探監第二百零六章 小病攻心第六章重病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二百零四章 燒欠條第三十六章攔路第十章家中行中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二百二十一章 恩斷義絕第四章封簾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底洞與無量山第一百四十七章茶葉被扣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九十三章酬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