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

時光荏苒,距離嬴政給李斯和扶蘇定下的日期已經越來越近。

到了約定好的日子,扶蘇和李斯帶着齊魯之地的儒生博士70餘人前來商議封禪大典的具體儀式,伏唸作爲扶蘇欽點的對象亦在此列!

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因爲與大爭之世的大環境不合,所以雖然每一國的國君都很歡迎孔子的拜訪,但是對於他的政治理念卻是無人採納。

孔子在時,儒家的政治主張就沒有得以伸展。孔子離世後,儒家的政治主張更加難以得到伸展。

雖然儒家在孟子手中勉強維持了儒家的體面,但是依舊沒有能改變儒家的政治學說無人採納的現狀。

孟子過世後,儒家就顯得越發的筋疲力竭了!

夢中弟子奔走仕途矢志復辟的精神大大衰減,漸漸地專務於治學授徒了。

但是世事就是這樣,有得必有失!

無奈的放棄自己的政治理念該成治學之後,這種無奈之舉卻使得儒家意外地發展爲天下最爲蓬勃的學派,天下各郡皆有儒家名士之私學,堪稱真正的門中弟子遍佈天下。

韓非子的名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中儒對應文,俠對應武,由此以管窺豹也能看出儒家遍佈天下勢力之廣泛。

齊魯之地作爲儒家的發源地,自然也是儒家的大本營。

大秦立國百年,早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備的祭祀禮儀。之所以拿泰山封禪儀式這件事出來與齊魯之地的儒者相商,其實就是嬴政對於儒家的一次試探。

作爲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崇拜者,嬴政對於“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句話理解的很透徹。

儒、墨爲當世兩大顯學,儒家好文,墨家好武。

對於持武自重的墨家,嬴政毫不留情的派大兵壓境攻下了墨家的老巢。但是對於儒家,嬴政不能這麼簡單粗暴處理。

如今天下一統,對於官吏的需求大大增加。

無論是書同文還是車同軌亦或是其他國策,想要落實就需要大量的官吏。光靠大秦自己的官員儲備是遠遠不夠的,但是若是招攬天下賢士,則需要面臨一個問題。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一直就是法家的地盤,而法儒向來互相不待見。隨着法家在秦國的發展壯大,原存在於法、儒兩家的互相敵視漸漸演變成了秦、儒兩家的敵視!

最重要的是,秦儒疏離、秦儒相輕並不是突然出現,其自來有也。

當年孔子西行不入秦,後來的儒家名士也極少入秦,即便是遊歷列國,儒家之士也極少涉足秦國。

其間根源雖然很難歸結爲單一的原因,但是儒家蔑視秦人秦風,把秦歸爲愚昧夷狄則是不爭的事實。

在秦孝公之前,秦人對儒家的這種蔑視是無奈的。

但是自孝公商鞅變法崛起後,秦國自覺地搜求經世人才,對主張復辟與仁政的儒家,是打心眼裡蔑視的。

秦國強大後的百餘年裡,山東士子大量流入秦國,但是其中儒家之士依然寥寥無幾。

不能不說,這種由來已久的相互蔑視對二者的交流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這一次商議泰山封禪就是嬴政給出的契機,一旦這次嬴政能敬儒而用,對於天下士子無疑是千金買馬骨的最好證明。

在辭別了孔子的故里後,嬴政曾經笑嘆道:“朕願爲燕昭王築黃金臺,但願儒家亦有郭隗之明睿也!”

回到行宮後,嬴政派人給孔家家主送去一紙詔書。

就這樣,這個近百年政治主張不得伸展的顯學流派,被嬴政的一紙詔書隆重而顯赫地推上了帝國政壇:孔子的八世孫孔鮒被嬴政任命爲幾比舊時諸侯的高爵——文通君,官拜少傅,統領天下文學之士。

今日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剛剛接受了嬴政委任的孔鮒。

得到嬴政的示意後,那些前來的齊魯之地的儒生站出來開始爲嬴政泰山封禪大典的儀式“建言獻策”。

最先開口的是剛剛接受了嬴政糖衣炮彈的孔子後裔孔鮒:“啓奏陛下,封禪泰山自古有之。歷代先王封禪泰山都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們會讓人用蒲草將車輪子包起來,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登頂之後掃地而祭,用其簡易。臣以爲陛下當效仿先人的做法!”

孔鮒的說辭引起了大部分齊魯儒生的附和,但是對於孔鮒的提議,嬴政並不滿意。

孔鮒方纔所說很明顯只是上古時代人皇祭祀山神或祭天儀式的縮影,這種儀式即便是在周王朝也都是過了時的祭祀儀式,何況是今天。

這次泰山封禪,嬴政就是想利用宏大的封禪儀式向天下展示其“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的文治武功,若是真的按照孔鮒說的去做,那這次泰山封禪將沒有任何政治意義。

在孔鮒接下文通君的委任後,嬴政一度認爲對方與大秦多謝了。但是孔鮒今日之言,明顯是將糖衣吃掉,把炮彈重新丟了回來。

儘管心中對於孔鮒很不滿,但是爲了大局嬴政並沒有當場翻臉,仍笑呵呵的問餘下人的建議。

繼孔鮒之後,連續有人出來建言獻策。但他們獻上的說辭都不盡嬴政的心意!

這些獻策雖然出自不同人之口,但翻來覆去都是周禮復辟之說。

對於周王朝,秦取而代之。改朝換代之後,爲了自身的合法性自然不會沿用前朝的各種習俗。

雖然嬴政面上沒有顯露出來,但是熟知嬴政的扶蘇和李斯已經察覺到了他心中的不滿。

負責篩選儒生人選的扶蘇和李斯對視了一眼後,對走進大廳後就坐在案几後一言不發的伏念點名道:“小聖賢莊是天下儒宗之首,伏念先生作爲小聖賢莊的掌門,對泰山封禪儀式有何不同的見解?”

見扶蘇點將,伏念也不好繼續一言不發站出來對嬴政躬身拱手道:“自古以來每次泰山封禪,皆旨在向天神、地鬼宣告自己的文治武功。封禪之事並沒有固定的儀式,如今天下爲秦國的天下,這祭祀禮儀自然也應該用秦國的祭祀禮儀。”

伏唸的話引起了滿堂議論,就在重儒生議論紛紛的時候,嬴政一錘定音道:“先生所言,一針見血,嬴政受教了!”

說完,嬴政散去朝議起身前往泰山。

第三百八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誰給你的勇氣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志第一百一十章 愛恨交加第一百零六章 得賜趙姓的趙高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帶兩坑第一百八十二章 男子無情時,負人最狠第一百六十二章 微明生滅第七十一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第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六十八章 守株待莊第三百九十七章 步步錯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三百六十二章 理越辯越明,道越辯越清第三百二十九章 朕非貪功好名之君,爾等亦非阿諛奉承之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步錯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獨是成功的引導者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高池深第三百六十二章 理越辯越明,道越辯越清第四百零六章 臉厚心黑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飛劍,我也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一百七十六章 毋以己才爲己身,當以己才報國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你殺我一人,我屠你十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朔風凜凜,終不離兮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二百零八章 成事不足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疆域之內,都是我大秦的子民第二百二十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四百六十章 不曾贏但也不曾輸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明的下落第九十八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荊天明說丟就丟第三百五十八章 子明、子羽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三百一十五章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算計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食物中毒第一百零八章 大秦第一場拍賣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一百九十三章 韓國張良第三百六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二十二章 始皇東巡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四百三十七章 放長線第八十六章 平頭百姓的人生智慧第二百九十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八十一章 新秦人的開學第一課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三百七十九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步錯第二百零一章 悶聲發大財第四百六十七章 什麼都不說但什麼都說了第九十九章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第一百八十五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優秀不是一枝獨秀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就喜歡你這幅看不慣我卻又幹不掉我的樣子第六十二章 以身作餌,調虎離山第一百零六章 得賜趙姓的趙高第八十一章 新秦人的開學第一課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自十八銅人的死亡凝視第五百零七章 妖法第四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八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二十七章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四十三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一百五十三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疆域之內,都是我大秦的子民第一百零九章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一百三十七章 如果加上我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第四百零六章 臉厚心黑第二百二十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優秀不是一枝獨秀第四百一十七章 千機第四百零三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多並不一定勢衆第一百零四章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