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

分封領主制度似乎就是特定歷史階段相對能夠適應的一種產物,只是怎麼去規劃和完善它成了首要的難題。

接下來的幾天,呂哲終於慢慢對在帝都的重臣拋出了自己的想法,衆臣工先是迷惘,然後是雀躍,一場在某個階層熱烈的討論也就開始了。

“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不是嗎?”蕭何臉上帶着微笑,正面坐的是張良和景駒。他說:“陛下建國之初就有提過類似的設想,後續也真的在那麼做,只是一些事情致使耽擱下來。”

其實大多數追隨呂哲崛起的人,他們對呂哲前期限定貴族數量是一種鬱悶的態度,前期建國的首批貴族,不算那些榮譽勳爵的數量,男爵以上只有可憐巴巴的四十來人,令很多人曾經一度感到異常的失望。

首批貴族出現後,呂哲是在經濟上進行優厚,並沒有如以前的歷代各國君王畫下土地進行分封,那個時候若說追隨者內心裡沒有想法,絕對是自欺欺人。

估計是在後面呂哲發現部下們有情緒,也可能是地盤擴大了,漢國改名爲帝國,呂哲也稱帝,全國的貴族包含勳爵在內總算是有點像樣,達到了八百多人。

八百多個貴族中,有資格獲得封地的人能夠選擇自己的封地在哪,衆多貴族一度歡呼,可是歡呼很快就又卡殼,原來封地又沒有自己建設自主權,依然是隻能享受封地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過,這一次皇帝似乎大方了一些,除了不能實際建設封地,每一個貴族都能按照自己的爵位等級招募私兵。

有進步,並且是大進步。此前皇帝雖然允許擁有家臣和看家護院的武士,但是對武士的數量限制得非常嚴格,很多人內心裡就會想:“皇帝終究還是對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放心。纔會顯得不自信。”

呂哲有過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感到不放心的時候嗎?不自欺欺人的講,他確實在一段時間十分擔憂出身低微導致統治不穩。畢竟現在這麼個年頭是講究“王侯將相有種”的年代,非尊貴出身的人爬上高位不但是一衆貴族無法接受,甚至是升斗小民其實也不願意接受非高貴血統的人統治。

正是因爲社會觀念那樣,關於呂哲血統是姜姓呂氏出身,甚至是牽扯到到史皇氏,呂哲一方面無比鬱悶,另一方面也沒有想過要闢謠什麼的。

現在呂哲來重新規劃貴族的特權,從某些方面來說是他認爲自己的統治已經無法動搖。因此纔有足夠的底氣來進行重新的改革。

“分爲本土貴族和非本土貴族。本土貴族權力無限約束,只有一些社會特權和名譽上的榮譽;非本土貴族……”景駒雙眼變得有些發亮:“那是完完全全的貴族啊!”

什麼是完完全全的貴族?既是擁有所有應該有的權力,像是擁有領地自主權,怎麼建設領地誰都不能干涉;像是擁有自行組建軍隊的權力,擁有多少資源和財帛,想組建多少就算多少,怕的是組建起來養不活。

“也許……陛下對軍隊發放軍餉就已經想到了今天。”張良玩味地說:“組建軍隊,置辦甲冑和兵器的花費就是一筆大數字,每月還需要給將士發送軍餉,一名最普通的士卒每月是五百五銖錢。一年就是六貫。”

軍隊一直就是一個無底洞,帝國每年光是軍餉就需要支出至少兩千萬貫,而這還不算軍隊必備的兵器和甲冑。以及對兵器和甲冑的維護保養。除開軍餉和軍械之外,隨着騎兵部隊的建設在加強,大量的馬匹又是一筆支出,幸好的是帝國佔領的養馬地一直都在增加,佔領草原之後也不斷髮現野馬羣,馬匹的價格纔沒有那麼離譜,但是一匹馬的底線價格也沒有低於過十貫。

十貫錢買一匹馬很貴嗎?老實說,比起以前一匹馬至少需要三十貫以上真心是不貴,比起“以後”一匹馬就需要十萬錢(既是一百貫)也便宜得不像話。但是話又說回來。也就是普通的馬才那麼便宜,能稱得上是良馬的馬哪怕是現如今也需要百貫。

也就是帝國擁用馬匹培育基地還能買馬。像是歷史沒有被改變的版本,龐大的漢帝國開國之初除開軍方有少數的馬。堂堂丞相想要買幾匹馬拉扯都辦不到,只能用牛來拉車。漢帝國之後的朝代,除了一些胡人建立的朝代,或是胡漢雜交後代建立的朝代,一匹馬的價格通常是在百貫以上。

張良爲什麼說得玩味?那是想到了秦封國和魏封國,扶蘇擁有十萬部隊的建制,魏咎擁有三萬建制的部隊,他真的不認爲兩位封王能夠養得起現有的部隊。

扶蘇是有十萬部隊,每個月需要支出五萬貫的基本軍餉,一年就是六十萬貫。而六十萬貫只是軍餉的支出,沒有將軍隊的必須的軍械算進去,也沒有將軍隊的軍糧消耗算進去,其實需要算進去的地方還有更多。

“我聽說,秦王正在大賣家產,大量的土地拋出來,關中土財主吃下了一部分,更多的土地被當地政~府購買,湊了大概一千四百萬貫?”張良挽着下巴的鬍鬚,一字一頓地說:“一千四百萬貫,用於購置軍械花了六百萬貫,用於購買軍糧花了一百萬貫,剩下的七百萬貫能夠維持十萬大軍十一年的軍餉,但是……

“但是賬目不是那麼算,因爲意外而產生的花費無法計算,需要留下必要的防備資金,同時陣亡士卒的撫卹也是一項大筆支出。”景駒壞笑着說:“所以又有聽說秦王深感財帛不足,拿出一批寶物正打算拍賣。”

將士陣亡需得撫卹,這是出自於呂哲的首創,此前將士陣亡也就陣亡了,只有極少數的個例才能得到率軍主將私人的撫卹,國家從來不認爲將士戰死了還需要爲其承擔後續。

國家不撫卹陣亡士兵,其實不是吝嗇。是因爲華夏文化的特點。什麼特點?不就是軍隊的士卒是服徭役,既然是服徭役也等於是一種義務,陣亡了還想要什麼撫卹?撫卹那是徵召(徵募)的軍隊纔有的事情。

“秦王除了軍隊的支出之外。他需要額外的一筆錢。”張良說道:“可是有數十萬民衆願意追隨秦王前往封國。既然這些民衆是出於感情才願意追隨,秦王說什麼也不能虧待他們。是吧?”

蕭何含笑點頭,他說:“貴妃私下資助了一些。”

貴妃既是陽滋,她資助給扶蘇的可不是“一些”,是多達一百萬貫。當然,一百萬貫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陽滋一個人壓根就沒有這麼多,她拿出了自己的積累,還“搶”了自己兒子呂紹一部分。又從呂哲那麼討了一部分。

衆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們深思的是皇帝明顯是有意資助,或許其中還有一些值得他們認真去細想的含義。

魏咎好一點,每年只需要支出基本軍餉十八萬,但是包含軍械以及軍糧、跟隨的數萬民衆,花費上絕對不會是什麼小數目。

魏國不像秦國,秦國接受兼併之前雖然不好過,但至少享有關中數百年,魏咎卻是成爲君王之後一直在顛沛流離,沒有固定的田產。估計也沒有什麼財物。

“陛下用妃子的名義資助了五十萬貫……”景駒很刻意地壓低聲音:“另外還出資購買了一批軍械和糧食奉送魏王。”

魏王魏咎的閨女魏爽也嫁給了呂哲,但是魏爽並沒有被冊立爲四妃中的任何一個位置,同時魏爽與呂哲結成連理將近十年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皇帝真的是在極力支持了。不然不會借用自己女人作爲掩護,很多人都在猜測皇帝爲什麼會這樣。

呂哲爲什麼會這樣?他不是抱着肉寧願爛在鍋裡也不樂意被異族咬上那麼一小口嘛!不管是秦封國還是魏封國,實際上都是他進行的一次實驗,是對族羣一次非常重要的實驗。

“陛下最近要進行立法。”蕭何一直都在靜靜地聽,等待衆人安靜下來,提起了一個話頭。

呂哲最近的動作比較多,拋出“私人財產神聖不可掠奪”的草案之後,沒等衆人討論出一個框架,他又提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也應該有私產。

皇帝應該有私產?要是在中央集權制度已經深入人心的時代,所有人都會奇怪皇帝要什麼私產。整個國家都不是屬於皇帝嗎?然而在中央集權制度沒有被執行的年代裡,君王需要擁有自己的產業是一件被認可的事情。

其實說皇帝富有四海什麼之類的玩意。是儒家最先提出這個觀念,但是他們提出這個觀念的出發點可就有點那什麼了。儒家提出這個觀點,一是在加強皇權,二是在討好君王。然而,皇帝真的富有四海嗎?富有四海的不是皇帝本人,是借用皇帝任命官職便利的官員,說什麼皇帝富有四海是想讓官員的搶劫成爲合法化。

儒家最喜歡講一切空洞的大話了,比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喊了那麼多年,可是該怎麼修身沒有說,該怎麼齊家也沒有一個標準,至於治國和平天下更是一個假大空的命題。

沒錯,就是沒有標準,一切沒有標準的話題都屬於泛泛之談,然後從事實而非的一個空洞思想裡進行埋伏,等於是同樣一件事情可以有無數種的解釋,怎麼對自己有利就怎麼去進行解讀。

шшш •ttKan •¢ ○

在現在這麼個年頭,沒人會去說什麼“皇帝富有四海”或是“不該與民爭利”的話。“不該與民爭利”之所以被提出來,那是一些官員用這句話去堵住皇帝的嘴巴,實際上與民爭利最多的就是官員本身。

正是在這麼個年頭,皇帝也該擁有私產深入人心,但是此前依然沒有細分什麼是皇帝私產,什麼是國有資產。呂哲率先提出自己該擁有私產,並且是將私產和國庫嚴格區分開,衆人震驚的同時,誰都覺得這樣做非常好。

“正在劃分呢。”張良笑呵呵地說:“陛下之前就有做過必要的備案,建立任何產業都有寫明股份佔比。”

許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人都是聽得一愣,他們有些不解地看着張良。

“良也是近期查閱卷宗的時候才發現的。”張良顯然是知道會被問起,事先有做準備。他說:“農莊上面,陛下拿出財帛進行購置,每一塊地都有正式的公文流程。”,他頓了頓,心裡無比讚歎,不是讚歎別的,是讚歎皇帝竟然付錢,並且是以正常價格購買。他等待衆人消化之前的話,繼續說道:“工業上面,陛下以私人方式出資建造的作坊和工廠……”

帝國的長江流域不是在開發工業基地嗎?作爲部署人,呂哲該拿利益的時候可沒有手軟,頂多就是按照正常的律法流程走上那麼一套。一些新興產業上,他基本是走到前面,然後帶動一幫膽大敢於追隨的人一同前進。

“似乎……大家都是這麼幹的。”蕭何苦笑着說:“之前我有和陛下談過,認爲一些產業應當屬於國有,但是陛下顯然不這麼認爲。”

蕭何提起過不能與民爭利的那一套,但是說個開頭就被呂哲一陣駁斥,因爲在呂哲看來,說建立產業不與民爭利都是包藏禍心,產業本身就有產品出產,賣得是民間,其中有沒有牽扯到“利”,產生效益之後說是歸於國有,但明明很好的一套設想總是會歪掉。

“陛下認爲國營的企業只能限定在一些重工業。”蕭何其實不是那麼理解什麼叫重工業,他說:“後面我也是這般認爲,畢竟任何東西都應當存在良性競爭,不能出現明明產品次於私營產業,但因爲是國有企業而以勢壓人的情況。”

景駒壞笑着說:“陛下帶的頭,所以大家都是一般情況。”

什麼情況?不就是在新興產業上,率先投入的大多是官員資本嘛。而這也是極爲沒有辦法的事情,工業從來都是有錢人的玩具,呂哲不帶動有資本的這羣人率先建設工業,去帶動誰?(。

第683章 餘音(四)第275章 謀全局者第962章 不全是吹牛第899章 熱烈氣氛下的……第199章 中原軍團第595章 動向第56章 蒙王相爭第483章 楚王、項氏、楚人第39章 良機難尋第860章 世界島第542章 歷史性的一刻(上)第113章 歷史岔道第917章 新官上任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670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930章 西域這麼塊地方第77章 趙府夜宴(上)第12章 軍爵與酒第800章 他們的時代第269章 謹慎的季布第883章 歡迎來搞!第45章 因時應命第929章 有必要嗎?第877章 必要的發現第321章 學其長處第2章 似乎不妙第873章 使節團第576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二)第104章 出師不利第405章 佈局開始(下)第339章 中原諸事第689章 餘音(十)第737章 南下(下)第416章 峰迴路轉第151章 情勢惡化第599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下)第300章 丹陽攻防(上)第330章 解圍第1095章 美好的時代第252章 漫長一夜第276章 戰場之上第456章 三個故事第207章 始終貫徹第721章 漠南(七)第1087章 羅馬?哪個旮旯的?第377章 不丟人第438章 攪局者(上)第737章 南下(下)第378章 假象(上)第607章 戰匈奴(十一)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608章 某種效應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1043章 唯強大才永恆第1038章 誰來當儒家的季孫氏第212章 兵不厭詐(上)第3章 胡思亂想第949章 霸上與藍田第301章 丹陽攻防(下)第857章 善始善終第879章 充滿了機遇第399章 滅其族第312章 名聲?呵!第1006章 手腕第668章 在路上(上)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47章 焉能言之第629章 大勢(二)第999章 想搞什麼?第355章 初談禮法第33章 或有轉機第912章 出使中亞第922章 機會難得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319章 根基第397章 急緩之爭(上)第1036章 擴張的必要第655章 國祚(三)第547章 勢不由人第668章 在路上(上)第872章 怪事第593章 都是被逼的!第737章 南下(下)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611章 時光如梭(一)第491章 無言以對第359章 忐忑不安(中)第532章 沒那麼簡單第305章 失控第685章 餘音(六)第1006章 手腕第397章 急緩之爭(上)第536章 操蛋的古典戰爭第304章 夠狠!夠猛!第266章 九子,公子高第19章 或許註定第89章 嘗鼎一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