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 掌戰爭局勢

“蘇維埃的敵人,沒有明天。【,在印度的東北部,初步的思路是把印度本土移民作爲一個階級消滅掉,一如敢和蘇維埃對抗集體化的烏克蘭富農,一如不進行城市化的哈薩克牧民。”謝洛夫進行着最後的動員,低聲喝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但如果可能話,我希望別的國家付出這種代價,有沒有問題?”

“沒有!”巨大的聲浪幾乎把辦公室的門鼓開。謝洛夫的身影讓這些已經走到人生最後的老人,生出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三十年前的某一天,在全國安全大會上,也有這麼一個不到四十歲就已經執掌聯盟安全大權的男人,在大會上揮舞着拳頭動員肅反工作者消滅蘇維埃的敵人,那道身影並不高大,甚至有些矮小。和謝洛夫很壯實的身材不能相比,但那種一往無前的囂張氣勢,卻出奇的相似。

“你們怕什麼?一切權力都在我們手中,我們想處決誰就處決誰,想饒恕誰就饒恕誰,你們都明白,我們就是一切。從州委書記往下,所有認識你的人都應該聽你的話,你應該是州里最有威信的人,否則你就不是個合格的內務幹部。”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於一九三二年聯盟安全大會上講話。

三十年過去了,今天又出現了一個對肅反工作正面看待的安全主管,讓他們出國消滅一個敵人,他們老了,但得知了自己沒有忘記,仍然義無反顧的走出來。他們已經是最後一批知道如何收拾蘇聯敵人的肅反工作者了,等到他們死了,蘇聯就沒有這批令反蘇份子不敢輕舉妄動的傢伙了。

自從赫魯曉夫上臺之後,對斯大林時期尤其是肅反工作一直採取敵視態度,要知道他曾經也是用這種辦法被斯大林賞識上位的。這也就算了,但讓這些老人驚恐的是還在其他方面,文化界的解凍,讓一些反蘇言論重新冒了出來,曾幾何時他們曾經以爲自己已經永久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看來並沒有把這種工作做完。

謝洛夫用一種認可的目光看着這些老人,肅反工作的擴大是一個悲劇,但如果不堅持下去就是一個悲哀,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才換回來一個蘇聯,如果蘇聯崩潰了。那些因爲蘇聯發展到現在付出代價的羣體真的就白白犧牲了。

“頭,莫斯科的電話!”庫德里亞什出門進來,會議室的隔音效果很好,這也是正常的。地處寒帶如果隔音不好說明牆體不夠厚實,那是豆腐渣工程。更何況周圍還被庫德里亞什的人隔離了,不怕在這裡的話會泄露出去。

“知道了!”謝洛夫微微點頭,退出了會議室,邊走邊說道,“鋼鐵般的菲利克斯和我們同在,他的操守是我們肅反工作者一輩子的榜樣。”

在心中謝洛夫還是有些害怕和葉若夫那些前輩被視爲一種人,只能把捷爾任斯基這個克格勃聖人掛在嘴邊上。哪怕他更加喜歡不加掩飾的行事作風。

謝洛夫剛剛回到莫斯科,其實對整個中印戰爭的形勢不太瞭解,尤其是在國際上的影響不太瞭解,好在謝列平也知道這一點,讓謝米恰斯內打了這個電話,把一些基本的信息和蘇聯外交部方面的態度,告訴已經到了中亞的謝洛夫。

“是沃洛佳麼,我在阿拉木圖!”謝洛夫用脖子夾着電話,雙手沒閒着點燃一根菸,在煙霧繚繞中和謝米恰斯內進行對話。

“尤拉,你剛剛回到國內,可能對現在中印戰爭的影響不太瞭解。在公開上祖國對這場戰爭是不持立場的,但已經派出中央聯絡部部長安德羅波夫同志去了中國進行安撫,但外交部對這場戰爭是不持立場的,所以你的工作就非常重要,既要達成我們的目的,還要在表面上做出公正的樣子,這也是舒裡克的想法!”謝米恰斯內的聲音在電話中緩緩傳來,“在我們和美國在解除一級戰備之後,這場戰爭就非常突出了。現在的言論對中國相當不利……”

“知道了,我不會偏袒任何一方的!等會把資料傳過來吧!”謝洛夫很乾脆的點頭道,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顯,印度丟失土地二十多萬,這個時候偏袒也是無濟於事的。

就像是謝米恰斯內說的那樣,剛剛從美國回來的謝洛夫,其實對這場戰爭只有一個籠統的瞭解,只是知道了中國正在單方面吊打印度中,還不知道國際輿論和影響到底是怎麼樣。

真實的瞭解真實情況,纔有下手的機會,所以具體的資料當然是重要的。從謝米恰斯內和庫德里亞什收集的資料,他纔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現在的形勢。中國方面的準備和進攻主要是庫德里亞什和卡米亞金收集的資料,中國方面投入的軍隊遠遠超過歷史上,這點倒是不出謝洛夫的預料之外,如果他沒有記錯,剛開始中國是如臨大敵的模樣,前線士兵收到的命令是頂住印度軍隊的進攻,等待大部隊支援。

這道命令可以看出開始階段中國是非常慎重的,也和歷史上大多數戰役一樣進行了周密的準備,早先的準備中也不是隻依靠這些邊防軍戰鬥。只是印度軍隊的士兵突然雪崩,才讓後方正在趕路的支援沒有派上用場。此時時空的情況有所不同,中國方面已經集中了不少軍力,當然這個不少仍然是相對的,其實一共加起來不到三萬人。在印度軍隊雪崩之後一直在追着印度潰兵要揍。

半個小時之後,在和肅反工作者商量計劃的謝洛夫,接到了莫斯科方面發過來的一些文件,上面說明了現在國際輿論的方向,和各國對這場戰爭的表態。看着這份資料的謝洛夫很是吃一驚,印度這麼多年倡導不結盟,還是有一定作用的,畢竟是第三世界領袖,得到的支持真的不是一般的多。

亞洲一些國家對中印邊界衝突保持中立。錫蘭政府發表聲明,認爲印度和中國的武裝衝突對亞洲和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場悲劇。

尼泊爾國王表示:“尼赫魯先生在畢生爲了維持和平而作的努力中已經白髮蒼蒼,我認爲,這次他在解決這個問題時也不會落後,我也非常瞭解信仰潘查希拉的中國總理。

蒙古政府發表聲明,對中印邊界衝突表示深深的遺憾、嚴重的不安和憂慮。阿富汗國王查希爾?沙阿和印度尼西亞都表示願意調停中印衝突。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宣稱,作爲這兩個偉大的國家的朋友,柬埔寨不會站在任何一邊。

“中國就連在亞洲鄰國都得不到支持,三哥獨立後的工作也不是白做的啊!”謝洛夫握住拳頭,不結盟運動有這麼大的影響,本身謝洛夫還以爲不結盟運動只是個笑話。但現在看來三哥這麼多年也不是白白折騰。這不好,應該想辦法把不結盟運動變成一個笑話。

繼續往下看,共有七十五個國家給予印度公開的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塞浦路斯等英聯邦成員國向印度發去函電錶示同情和支持。日本發表了首相池田勇人給尼赫魯的覆信。池田在覆信中聲稱:中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爲解決同貴國的邊界爭端的手段,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這個行動構成對亞洲和平事實上也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伊朗首相阿拉姆在給尼赫魯的覆信中,認爲中國的行動是侵略,表示伊朗人民和政府同情印度。老撾王國首相富馬致函尼赫魯,要尼赫魯放心相信老撾對印度在此嚴重民族危機的時刻表示的充分同情。”

泰國認爲中國挑起邊界衝突,聲明泰國將“連續不斷和全心全意地支持印度”。菲律賓總統馬卡帕加爾致函尼赫魯說:菲律賓最充分地支持印度,這種侵略行爲是中國的舉止的一部分,它經常不僅威脅印度的安全,還威脅亞洲其他國家的安全。”馬來西亞也聲明支持印度。

中東地區的國家幾乎完全支持印度。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覆函尼赫魯說:“我們深爲欽佩印度在邊界爭端的嚴重階段表現出來的剋制和忍耐。

約旦首相致函尼赫魯指出:“在你們受到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時,我對你懷着深深的關切。”

科威特埃米爾致電尼赫魯說:“這個敵對行動竟然在您的偉大的國家令人稱讚的集中精力從事爭取印度進步和繁榮的時候發生,這是不幸的。同時科威特還向印度明確表示,印度目前有着把一個強國驅逐出邊界的艱鉅任務。我們肯定,印度將在鬥爭中獲得勝利。而非洲大多數國家也明確地站在印度一邊。

“這麼吊,怪不得了!”把文件放下的謝洛夫也有些理解了外交部,這種陣容的反對聲浪,蘇聯也不敢對中印戰爭明確表態,一旦支持中國剛從古巴導彈危機刷出來的好感瞬間就沒了。(。)

第685章 康乃馨革命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397章 主持撤軍第226章 八十一國大會第21章 我當然有權利第58章 他們都是第580章 不死之身謝洛夫第249章 代理克格勃第502章 懲戒之劍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100章 獨立審判權第891章 薩馬蘭奇第598章 勃列日涅夫時代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735章 先進戰鬥機第203章 克格勃的辦法第545章 幹掉他第1章 克格勃總醫院第557章 高低突防第887章 迎戰第843章 蘇聯慫了第509章 漏網之魚第986章 大爆炸第479章 巨型鑽石坑第896章 在肅反名單上第348章 哈瓦那閱兵總結以及感謝第416章 開墾遠東第873章 衆望所歸第475章 人事佈局第894章 憤怒的里根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789章 杜蘭線計劃第434章 激光致盲武器第969章 修改憲法第903章 死手系統第860章 勃總病逝第381章 統一戰線第280章 索契第901章 本職工作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1031章 敵軍的豬隊友第997章 蟄伏第91章 胡佛第836章 無力的超級大國第484章 螳螂捕蟬第236章 封存檔案第955章 陰里根一下第333章 戈爾什科夫第592章 勃列日涅夫表態第133章 這就是差距第953章 利比亞人質危機第97章 瑪麗蓮夢露第476章 東南亞方向第332章 里加第452章 南越政變第576章 擠兌浪潮第15章 給我個尤里改第1003章 東帝汶第294章 反間諜工作第251章 伊共第981章 黑客攻擊第352章 劍橋五傑第854章 馬島前奏第182章 紅色體育第823章 里根經濟學第666章 殘軍的回信第425章 百事可樂第256章 一攬子計劃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885章 總書記第560章 瘋狂輸出第765章 證據第892章 爭奪中立國第134章 印尼的價值第889章 升級計劃經濟第270章 遷徙居民第950章 法國人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739章 華約新成員第976章 迂迴作戰第479章 巨型鑽石坑第121章 種玉米第836章 無力的超級大國第101章 戴維營會議第849章 大案第65章 烏克蘭派第603章 仁慈的處理第917章 里根出招第521章 敵意濃濃第403章 蘇黎世第1011章 進攻第675章 後退第794章 帝國主義者第359章 最後一天第543章 內務部會議第367章 空降新德里第301章 後繼人選第234章 大會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