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以色列的影響力

“尼赫魯真是昏頭了,以他的水平不應該犯這種錯誤,看來真是被打懵了,竟然求援都求到了以色列的頭上。”洗完頭的謝洛夫神清氣爽,因爲孟買燥熱天氣的迷糊狀態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肅反工作者的鎮定。

馬上根據這件事情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履行共諜本色,把這件事情告訴在中國的安德羅波夫,以色列援助印度這件事的源頭到底從何而起他並不知道。但這不耽誤謝洛夫進去渾水摸魚,可以在電報當中進行模糊化處理,假裝這件事和蘇聯有關係,假裝蘇聯在這裡面出了力,然後假裝蘇聯內心中惦記中國同志感情的。實際上不過是利用一下以色列的表態,引導一下目前的輿論。

很正常,不過是有進行了一次戰術欺騙,只不過這次騙到了中國人的身上。後世中國網絡上有一種聲音認爲,一定是以色列和中國進行了某種交易,纔會出面幫助中國解圍。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爲在公開場合以色列總理已經明確表示支持印度,印度的國際地位比中國高是一個明顯的事實。

對於印度和中國的戰爭,一般的阿拉伯國家認爲,這不過是兩個遙遠國家的一場戰爭,對手是蘇聯陣營的中國和不結盟的印度,他們自然對印度採取支持的態度。這和印度於巴基斯坦的戰爭是不同的,如果是後者進行戰爭,那支持巴基斯坦是責無旁貸。

中國和印度的戰爭在阿拉伯人眼中,不過是一羣無神論和一羣異教徒的戰爭,何況印度這幾年的外交乾的確實不錯,採取支持印度的態度並非不可理解。尼赫魯和納賽爾的關係也算不錯,以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搞定了埃及就搞定了大部分的阿拉伯國家。在早先的表態中,納賽爾還要對印度進行軍事援助。不得不說埃及在冷戰期間幹了很多次二道販子的事情,蘇聯也是受害者。

但以色列是不同的,對於阿拉伯人來講,任何事情一旦涉及到了以色列的問題,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任何以色列人贊成的阿拉伯人都會反對。誰讓美國和歐洲在這件事情上不太厚道呢,明明是歐洲排猶,卻讓阿拉伯人買單。直接結束了以色列和阿拉伯人長久以來的和平,阿拉伯人不幹也是正常的。

不管原因是什麼,一旦掛着以色列國旗進入印度開始,至少很大一部分輿論已經開始偃旗息鼓了,這些聲音都屬於阿拉伯國家,印度得到的支持力度已經開始不夠了。在冷戰的上半場,有一段時間不結盟運動的聲勢浩大,美蘇剛剛開始排擠英法勢力,還沒有把一些獨立的聲音壓制乾淨,這種對不結盟的壓制到了七十年代才進行完成。首先南斯拉夫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其他印度被蘇聯籠絡,印尼被美國顛覆,埃及則先親蘇後親美,幾個不結盟的領袖都變成廢柴,所謂的不結盟運動就變成了笑話。

“給國內發電吧,把這個消息傳給國內,我們的建議是,只要報道出來以色列援助印度的舉動就行了,以態度中立的口吻畫出來一個版面進行報道,實事求是不要誇大!”謝洛夫一邊思考一邊下達了命令。

關於這幾個宗教的破事,總是佔據克格勃工作非常大的精力。對於這幾個宗教的認識,謝洛夫在心中有着自己的標準,基督教最爲陰險,表面上最爲和善,但教徒增長一點不比和平教要慢,和和平教生孩子增長人口不同,基督教是通過傳教達成目的。和平教激進,總是用直接暴力的手段達成目的。印度教最落後,種姓制度紮根在宗教的文化當中。

從國家的角度上來講,基督教威脅最大,比起和平教明顯上的威脅不同,暗地裡面的手段纔是讓克格勃頭疼的地方,克格勃不怕這種和自己鬥力的和平教,反正那些宗教瘋子敢來硬的,都逃不過被肅反工作者用刺刀釘在牆上的下場。蘇聯後期的亂象,其實和東正教開始復甦有非常大的關係。

在南亞情況有所不同,從心裡他就知道印度教不滅,印度絕沒有崛起的可能。但印度距離蘇聯本土很遠,就算是局勢不穩定也影響不到蘇聯。所以他纔敢支持印度吞併巴基斯坦,說不定宗教鬥爭加劇,會讓印度人明白,宗教纔是阻礙他們富裕的因素。

“讓第一總局的同志們把報道之後,阿拉伯國家的聲音反饋報告交上來。作爲我們態度的參考!”謝洛夫最後給補充道,“就這樣吧,讓我們看看輿論的反應……”

以色列突然插進來,其實並不符合常理,以以色列的能力插手到這場戰爭中其實並不明智,是他們單獨做出的決議麼?還是背後有人指示這麼做的?如果有人指示?是誰?

美國的可能性最大,以色列國內並非沒有親蘇勢力,很多以色列都是從蘇聯以及東歐移民過去的,這股勢力不小,只不過沒有親美勢力大。再加上蘇聯和很多阿拉伯國家都是事實盟友的關係,所以親蘇勢力才被壓制。

如果這是美國受意下的行動,他的目的就是?打壓印度在第三世界的聲望!謝洛夫在屋子裡面不斷的轉圈,那肯定是會有後續的,後續的動作是什麼?

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謝洛夫只能靠猜測去推理,以色列貨輪掛着國旗進入印度,已經被謝洛夫發現了,而且他是第一時間發現的,隨後馬上就告訴莫斯科。

“如果明天的美國報紙同時和真理報報道了這條消息,我想我就明白美國人的目的了!”謝洛夫覺得,只要美國本土的報紙報道這件事情其實就能說明很多問題。比效率的話克格勃已經夠快了,如果在報道上能跟得上蘇聯的速度,這說明這件事對美國來講不是一個秘密。

謝洛夫讓孟買領事館寫一份關於印度鑽石業的分析報告,傳回盧比楊卡。不得不提前結束自己的孟買之行,去新德里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經過一夜的奔波後,第二天睡醒的時候,當天的報紙已經擺在辦公室上面一排。有美國和蘇聯關於中印戰爭的報道,一邊刷牙的謝洛夫聽着大使館工作人員在因爲他的英語處在會說不會寫的階段,閱讀起來有些困難。

拿着牙刷對着鏡子不斷搗鼓的謝洛夫,邊聽邊刷牙。耳朵還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中印邊界的形勢,近日來有緩和的趨勢。在維護秩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努力下,已經陷入慌亂中的印度全國已經開始恢復平靜,當然也有蘇聯空降兵的一部分功勞,雖說這可能並不是他們願意做的……”

“昨天下午以色列給予印度的軍事援助已經到達孟買,這筆寶貴的軍事援助可以讓這個已經到達滅國邊緣的國家,得到一絲心靈上的安慰!”

噗!漱口完畢把水吐掉的謝洛夫,轉身從衛生間出來,擺手讓這位同志停下道,“一個普通媒體,消息怎麼會比我們一個情報機關還要快?這件事不對,以色列人,是美國人推出來替印度拉仇恨的!”

至於爲什麼這麼做,其實也不是不能理解,中國和印度都是潛在威脅,中國像是個鐵桶一樣美國人插不進去手,美國政府以爲蘇聯能插的進去手,但其實蘇聯也做不到這一點。謝洛夫只是假裝能插的進去手,假裝中國停火是受到蘇聯的影響,從頭到尾演獨角戲。

這點能瞞得過美國人,瞞不過印度人,而美國人認爲中國可以由蘇聯搞定,那麼自己負責搞定印度就行了,軍事上不要考慮,印度這個國家已經夠慘了。那印度是什麼地方比中國強,而且還強得多呢?這很容易看出來,在打遍歐亞的勁旅成爲笑話之後,印度還有不結盟運動的領袖,第三世界的領導者這些比較光鮮亮麗的頭銜。

“聰明啊聰明,一如古巴導彈危機中顛倒黑白一樣熟練!”謝洛夫拿着美國報紙輕輕擊打在桌子上道,“說實話,我們的宣傳只敢做到多說好消息,少說壞消息。而美國同行們就能做到把往你心臟捅刀說成是爲你好,我們的同事們應該學一學!”

做回椅子上,翻看了幾封從盧比楊卡發過來的電報,這是中東司、法屬非洲司、英屬非洲司和東南亞司發來的電報,最重要的是中東司和法屬非洲司的電報,兩個司局工作範圍差不多就是當地阿拉伯國家,上面清楚的寫明,埃及、敘利亞、沙特當地的報紙對印度接受以色列的軍火反應十分激烈,已經召集了國內的印度大使提出異議。

“聰明啊聰明,不結盟運動的領袖,第三世界的領導者,這塊牌子在中東國家已經不好用了,幾船軍火就造成了這麼大的反應,誰的眼光這麼獨到?”(。)

第722章 利益交換第519章 柯西金訪問第352章 劍橋五傑第362章 你會肅反嘛?第934章 人海戰術第252章 人民軍第371章 從錫金開始第482章 中蘇緩和第693章 這是什麼刀?第319章 天真的印共第450章 可以合作第156章 蘇加諾認可第416章 開墾遠東第411章 各自的朋友第210章 糧食會有的第846章 蘇斯洛夫病逝第657章 歐洲秩序第901章 本職工作第821章 乘勝追擊第416章 開墾遠東第294章 反間諜工作第103章 局長的差別第587章 同時訪問第2章 亞戈搭醫生第378章 那就槍斃吧!第574章 霍查第675章 後退第109章 肯尼迪的女人第137章 撤銷古拉格第20章 絕對不配合你第412章 給胡佛的信第183章 約翰二十三世第224章 蘇德合作第880章 石油降價第970章 繁忙的謝洛夫第595章 不完全勝利第205章 我們的優勢第232章 良心啊第277章 樂極生悲第183章 約翰二十三世第840章 大局已定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617章 絕不後退第145章 華約二哥第646章 企業號第379章 給他一個教訓第233章 友好合作條約第793章 隱患第112章 小保衛者第937章 坑人的密特朗第308章 摸金校尉第14章 良心資本家第617章 絕不後退第268章 社會主義蘇丹第383章 克格勃日常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63章 重啓談判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784章 不朽第247章 加加林第461章 試探性進攻第230章 身負重任第512章 政變二十四小時第716章 衝進去!第149章 死神之手第758章 著名叛徒第849章 大案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612章 強硬派代言人第294章 反間諜工作第212章 勃列日涅娃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770章 遣返第152章 量身打造第152章 量身打造第728章 敘利亞的努力第223章 利益均沾第933章 談笑風生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355章 挾中自重第35章 光明正大第307章 法國之友第760章 古巴志願軍第773章 間諜間的戰爭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544章 一羣白癡第126章 國防部之行第858章 雙喜臨門第469章 埃及的枷鎖第518章 美印斷交第449章 日本來客第919章 打到底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459章 肺腑之言第477章 進攻和防守第739章 華約新成員第99章 瑪莎第5章 抽象派畫家第599章 政策調整第373章 輿論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