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脣亡齒寒

香港是個小地方,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卻有幾百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

這主要得益於新華夏建國後出於各種原因,沒有立刻將其收回。之後香港作爲中西方接觸的一個據點,彙集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勢力,有宗主國英國爲首的歐洲勢力,有退居一島的前朝勢力,有因戰亂而來的東南亞勢力,有在東亞佈局遏制赤潮的美日勢力,也有華夏自己的勢力在其中。

曾經有這麼一個說法,在香港聚集的間諜的數量僅次於在德國的數量。

當時的德國分爲兩塊,其中的東德是社會主義國家,隸屬華約,西德則是資本主義國家,隸屬北約,在這兩個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集團的最中間,則是將德國一分爲二的柏林牆。

試想,這樣的地區,必然是雙方爭奪的焦點,各自的勢力無孔不入地滲透,都想將對方的一舉一動掌握在手中。

在東方,香港則扮演着這麼一個角色,不大的地方羣狼環伺,時局風雲變幻。

當然,對香港影響最大的則是大陸。畢竟大部分港人的根是在大陸,由於各種原因他們離開了家鄉,偏居這麼一個小島謀生,心中還是有着對故鄉的一分歸屬感。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大陸的領導人已經和英國政府談妥,將在九七年收回香港,行使主權。

這樣一來,大陸的政局變動就和香港息息相關了,這也是爲什麼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香港有無數的精英移民國外,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們看衰香港前景,對大陸的政府不抱希望。

事實上回歸後的數十年發展證明,他們的思想是有點偏激了。華夏的政府對待香港始終是一個開明的態度,甚至做到了要政策給政策、要金錢給金錢的地步。在香港經歷的幾次大災難面前,中央政府都及時地伸之以援手。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香港迴歸以前,很少有藝人到大陸去拍電影、電視。因爲當時的香港電影業被稱爲東方的“好萊塢”,每年數千部港片的出品充斥着東南亞的文化市場,而大陸也是這些電影的主要出口地之一。

而隨着大陸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也飛速地發展起來,大批的香港藝人看到大陸的廣闊市場,也紛紛放下昔日高不可攀的架子,北上撈金。甚至有一段時間,當時TVB的當家小生、花旦集體出走,都到了內地去尋找機會,使得TVB不得不將一些略顯稚嫩的年輕人推上前臺,製作的劇集也日益粗濫起來,完全無法和內地某些製作相比。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普通香港人,對於大陸來的人還是抱有一種優越感。

在這一年燕京發生了某些事情後,香港人的驚恐情緒又被點燃了起來,一些人彷彿看見迴歸後的情景,再加上親英媒體的大肆宣傳,他們忙不迭地拋售手中的資產,急不可耐地想要逃離香港。

地產市場應聲下跌,無數人在這個時候等待出手。

這的確是抄底的好時候,特別是對香港這個土地面積少、人口衆多的地方來說。香港的富豪家族無一不是有地產的背景。

這種機會鍾石自然不會放過,如果有可能,他甚至願意整棟樓整棟樓的收購。因爲他知道後世的發展,這些投在樓市裡的錢跑贏了通脹、利息,而且還安全無比。

就在他到香港的時候,廖承德面色凝重地對他講了一句話,讓他頗有感慨。

“鍾生,我已經辦了澳大利亞移民,可能不久之後就要去澳大利亞養老了!”

當廖承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臉上是一種複雜的神色。從內心深處來講,他是不願意移民的,不過出於現實的考慮,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打算。

萬一香港迴歸之後,某位大人物一聲令下,所有富人的資產全部充公,那麼他這一輩子就白忙活了。

有時候大人物的一句話,就有無數的升斗小民爲之傾家蕩產。

“哦?那誰去坐移民監?”鍾石就是一愣,隨即想到廖承德也年紀不小了,趁早收手也好,畢竟像他這種年紀的人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

澳大利亞那裡不錯,地廣人稀,空氣環境什麼的也適合老年人。最爲重要的一點是,澳洲離香港很近,來回也就幾個鐘頭的飛機。

移民監,是移民政策的一種,大致就是想要取得這個國家的永久居住權,在提出移民申請的同時,需要在這個國家住上一年半載,所以被人戲稱爲像坐牢一樣。

“當然是我太太。”廖承德自嘲地笑了笑,對鍾石這個反應頗有些意外,“你怎麼不問問我爲什麼移民,以後的生意怎麼辦?”

“你能打什麼主意?無非是那一套,香港的生意繼續,加個外籍的保護罷了。”鍾石不屑地搖了搖頭。後世很多人都是這麼幹的,對於移民一代,很難融入對方國家的文化環境裡,大部分人也只是求個心安而已。

“難道就不想多說點什麼?”廖承德反倒是來了勁,不停地追問鍾石。

“有什麼好說的!不過老廖,其實香港的護照也不錯,只要你不去過問政治上的事情,生活在香港就足以讓你一輩子都無憂了。”

“是嗎?”廖承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

這一天,他們來到大浦看樓盤,大浦這個地方依山傍水,又有工業園在其中,地理位置相當不錯,在山頂的康樂園有一批別墅急待出手,這是香港早期的一些別墅項目,其價格之高讓人咂舌不已。

不過由於屋主急於出手,價格也自然被壓在了一個相當低的水平,鍾石一行人對價格自然是相當滿意,在看過之後就爽快地在協議上簽字,就等錢過賬後來收房。

不少屋主都是工業園的企業家,他們見鍾石、廖承德等人爽快地應了下來,也都非常滿意,甚至有人想要出售他們的工廠,這讓鍾石哭笑不得。且不說香港高居不下的人力成本,就說再過幾年,香港製造的競爭力就蕩然無存了。

看完了所有的房子,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在謝絕了一位熱心的業主進餐的邀請後,鍾石一行人就上了不起眼的中巴車,在那位業主無限感激的目光中揚長而去。

“這次賺大了,等時局一轉好,就算是以之前的原價出手,這批別墅至少能賺個幾千萬!”廖小化在車裡默算了半天,非常興奮地說道。

“是啊!真沒想到這些人急着移民,竟然能以這麼低的價格出手,真是太出乎意料了!”鐘意也在一旁附和道。

“這種機會難得啊,我恨不得北方那邊天天爆發事情,這樣我們就有大批的抄底機會了!”廖小化這兩年在會計師事務所裡沒有白活,不僅對算賬上的事情熟稔於心,甚至對香港和華夏的關係也非常熟悉了。

“住口!”廖承德怒目圓睜,大聲地呵斥道。“你知道大陸和香港是種什麼關係嗎?是脣亡齒寒的關係,你懂嗎臭小子,自己的文化沒學幾個,儘想些洋人的歪道理。”

也難爲廖承德了,他自己書也沒讀過多少,居然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自然,說脣亡齒寒是不準確的,應該說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過這種程度的成語對於廖小化而言,就已經很難理解了,畢竟這小子是在國外學習,對華夏的文化知之甚少,甚至連國語都說得結結巴巴。

給自己老爸這麼一通訓斥,廖小化頓時就蔫了下來,偷偷地在後座問起鐘意“脣亡齒寒”的意思來。

“臭小子,盡胡說八道!”廖承德訓斥夠了,臉上還留着一些不滿。畢竟他是從大陸出來的,在內心深處還是希望大陸能夠發展好,這也是一般華人的共同願望。

車開到吐露港,道路的一旁是港口,另一旁則是高山,路上行人也不多,開車的陸虎就踩下了油門,飛快地往前跑。這裡是新界,想要回到港島還有一段路程。

突然,從後面衝來一輛中巴車,猛一打頭,就橫在了鍾石等人車的前面,中巴車猛然一降速,就堂而皇之地停在了道路的中央。

由於事發突然,加上雙方的車速都很快,陸虎在猝不及防之下猛地一踩剎車,車輪在地上劃出兩道長長的痕跡,“吱”的一聲長響,車堪堪停在了前面車的面前,只差半米的距離就要相撞上。

“怎麼開車的?”車上的人都是一個趔趄,幸好他們都繫了安全帶,也沒有怎麼着。嘴快的廖小化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有些不對勁!”陸虎緊盯着前面的中巴車,在他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說話之間,就看見前面的車門猛然被拉開,隨即跳下幾個彪形大漢,他們頭上戴着頭套,手裡拿着砍刀木棍之類的武器,其中一人手裡還拿着黑黝黝的點三八,直直地指着駕駛位上的陸虎,口中喊道:“不要亂動,否則我就開槍了!”

車上的人頓時傻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次看似偶然的“交通事故”竟然是一次有預謀的搶劫。

“我現在終於知道什麼叫脣亡齒寒了!”廖小化哭喪着一張臉,在心裡默默地嘆道。(今天多更一章,特別爲感謝啊方哥的重金打賞!)

第549章 孰正孰邪(上)第460章 彈冠相慶第1章 進軍風投第115章 韓國財神第95章 德國行(五)第269章 白宮來電第92章 第四發:暴漲的拆借利率(上)第103章 漢江的“奇蹟”第402章 先斬一臂第124章 國會激辯(下)第533章 善後(二)第541章 當頭一棒(六)第53章 全面佈局第12章 萬事俱備第160章 爆發禽流感第168章 禿鷲大聚集第107章 散佈消息第116章 下一站巴西第170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一)第211章 閉門羹第158章 巴菲特出手第336章 第三殺招第140章 雷門破產(五)第466章 大雪崩(三)第90章 瘋狂拉昇(三)第45章 巔峰論劍(上)第398章 土地拍賣(二)第434章 第五記重擊第68章 招兵買馬(一)第521章 重回3000點(四)第88章 我是碟中諜,我是007第35章 三方合力(二)第111章 韓國銀行的反應第27章 IMF的角色第20章 雪崩第41章 獨家新聞(二)第80章 第一發:新臺幣貶值第515章 一定要找到他(上)第92章 瘋狂拉昇(五)第461章 大佬徐飛第67章 婉拒管理第11章 風雲突變(一)第24章 達成協議第351章 戛納G20會議(四)第38章 飛來橫禍第204章 參議國是第132章 搶先賣出第254章 “官”基大戰(十四)第14章 東風來了第114章 驚險的1000大關第9章 曼谷陰雲(一)第48章 三則消息第260章 歐洲第一階段反擊(一)第38章 芝加哥第130章 調研印尼第325章 黑白通吃第221章 毛遂自薦第195章 第一對衝基金(六)第229章 買買買第20章 雪崩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七)第238章 歐洲之行(十二)第447章 德銀出事第520章 重回3000點(三)第6章 濱中泰男第68章 豎子誤國第226章 繼續打擊第5章 遊艇亮相第36章 斯坦利的發難第137章 大佬的往事第209章 角力(一)第11章 投行往事第111章 第一根陽線(二)第13章 風雲突變(三)第374章 華爾街之王(十三)第390章 傲慢的德銀第32章 投資的邏輯第1章 投資新基金第535章 善後(四)第489章 頂級較量(一)第509章 離奇失蹤(一)第50章 史上第一虧損(四)第27章 IMF的角色第537章 當頭一棒(二)第92章 德國行(二)第318章 危機終結第132章 最後的救贖(六)第130章 最後的救贖(四)第182章 大騙子第532章 善後(一)第93章 期權空頭入場第405章 海沙第273章 禍不單行(八)第25章 皆大歡喜第361章 貴人出手第34章 前哨戰(二)第548章 疏而不漏第87章 交叉匯率第417章 恐嚇萬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