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

次日一早,藤原師實親自前來貴賓府迎接範寧,範寧在藤原師實和程清以及幾名日本官員的陪同下,乘坐馬車前往左相府正式協商,在左相府大門前,範寧見到了攝關藤原教通。

“範使君,我們多年未見了!”藤原教通滿臉笑容上前迎接。

範寧笑着行禮道:“差不多七八年了,關白的身體還和從前一樣結實啊!”

“哪裡!老了,範使君不見我頭髮都全白了嗎?”

“在我們大宋,這叫老當益壯!”

程清迅速給兩人翻譯,基本上做到了同步,兩人大笑,藤原教通又給範寧介紹了內大臣藤原信長,藤原信長便是藤原教通三子,是藤原家族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父親藤原教通和堂兄藤原師實,目前也是日本朝廷的第四大臣。

另外還有兩名官員是主管貿易的細川護江和主管建設的池田通,這兩人無權決定談判,但在談判完成後,涉及具體實施推進時,則由他們負責。

範寧從對方談判人員來看,便知道今天談判大頭還是貿易港口,至於勞工,對方並沒有放在心上。

藤原教通將範寧請進了左相府貴客堂,桌子有位子標識,衆人依照入座,藤原教通自然坐正位,範寧坐在左首第一位,程清今天作爲翻譯,坐在範寧和藤原教通的後面,範寧正對面是藤原師實,他下面是堂弟藤原信長,然後是兩名主官。

而範寧下首則是他帶來的兩名隨同官員,一個是琉球縣丞謝駿,一個是經略府主簿趙成,另外還有負責十幾名招募勞工的從事,他們和五百士兵則留在船上,沒有上岸。

這些年,鯤州官府和日本國相處很融洽,尤其出羽國一帶的土地,宋城明確是租借,每年支付五千貫錢的代價,租借九十九年用來種糧食和養矮種馬,鯤州嚴格遵循雙方約定,沒有將宋人移民安置在出羽國,這一點給了日本朝廷面子,雙方都比較滿意。

正因爲有這種默契,纔有今天的談判氛圍。

藤原教通對範寧笑道:“聽說使君主政泉州,使君是打算以泉州港爲基地和日本國進行貿易?”

範寧微微欠身道:“其實是兩件事情,第一是開通第二貿易港口,其次纔是具體的貿易問題,不如先把勞工的事情明確下來,再談貿易。”

範寧之所以還是決定找日本朝廷主導勞工租借,主要是考慮琉球府的條件要比鯤州困難,琉球府太熱,瘴氣多、毒蟲多,勞工死亡率肯定會上升,如果讓日本朝廷來擔保,即使將來出了事情,也是由日本朝廷來背黑鍋。

其次,這也是給藤原家族一個人情,大宋招募勞工在日本很火爆,所有做過勞工的人回來後,生活都變富裕了,讓無數人爲之眼紅,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國人口有一千萬之多,勞動力極其充裕,正好可以作爲大宋海外擴張的勞動力來源。

這也會給日本國帶去很大的一筆收入,符合雙方的利益。

藤原教通看了一眼侄子藤原師實,這件事他不感興趣,便讓師實去做。

藤原師實挺直一下腰板道:“我聽程君說,貴方需要兩萬五千青壯民夫和一千年輕女子,從人數上說,問題不大,但如果這件事由日本朝廷來主導,是不是需要簽署協議,明確貴方的一些責任,比如食宿、勞動強度、傷亡撫卹等等,另外日本朝廷需要一筆錢作爲徵集開支.......”

藤原師實還沒有說完,旁邊藤原信長便冷冷打斷他的話道:“範使君把這件事交給朝廷,是尊重日本朝廷,否則他完全可以和地方令國聯繫,根本不需要通過我們,我看錢就免了,按照以前和鯤州的協議來簽署就行了。”

藤原師實回頭怒視藤原信長,“現在是我在發言,你有什麼意見,等我說完後你再說!”

“你是無知狂妄,我才糾正你,爲什麼不聽聽範使君的想法?”藤原信長毫不客氣反駁道。

藤原教通有點尷尬,怒喝一聲,“都給我閉嘴!”

他這纔對範寧道:“勞工之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們一直配合得很默契,我看就按照從前的規矩來做吧!”

範寧點點頭笑道:“我也是這個意思,但到處都希望我們過去招募勞工,我覺得還是由藤原家族來推薦一下,哪裡的勞工更好一點?”

範寧的意思就是把這個人情送給藤原家族,由藤原家族指定一些地方。

藤原教通明白了,他對藤原信長道:“師實負責貿易,勞工之事就交給你,就在攝津、河內、和泉和播磨四個地方招募,不用去太遠的地方。”

“父親,我明白了!”

藤原師實臉色有點難看,狠狠瞪了藤原信長一眼,他們二人爲了爭奪攝關繼承權,矛盾已經公開化。

範寧看得清楚,他心中暗歎,他一直不明白藤原氏怎麼衰敗得如此之快,藤原賴通去世二十年後,藤原家族的時代就結束了,現在他知道了原因,家族內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個大家族如果沒有內耗,就算衰敗也不會把底子折騰光,只會慢慢地衰弱下去。

但如果有了家族內耗,那麼再大的家業也會在短時間內消亡。

說到底,日本歷史不過是世家門閥的歷史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現在是關西的藤原氏家族通過聯姻控制了天皇,當關東以源氏家族和北條家族爲代表的武士階層佔據上風后,天皇被移到鎌倉,武士家族控制天皇的鎌倉幕府時代開始。

而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各個門閥家族之間的征戰,範寧現在完全理解藤原氏爲什麼把家族利益看得至高無上了,日本根本就沒有什麼朝廷。

想到這裡,範寧緩緩道:“我不反對把新貿易港口放在攝津國東城郡,但爲了方便鯤州對物資採購的需要,減少朝廷對鯤州的物資補給,我還是要在下總國鎌倉建立一個小的港口,專門和進行鯤州貿易,這個方案攝政關白和左大臣能接受嗎?”

藤原教通頓時明白了,範寧還是打算兩邊押注,不想把籌碼全部押在藤原家族身上,令他深感無奈,半晌他問道:“範使君能肯定將來貿易是在泉州和新城郡之間進行,而不是鯤州和新城郡之間進行?”

範寧微微笑道:“當然是泉州港,而且主要以官方貿易爲主,日本國可以在泉州港設立一個代表處,日本國有什麼貨物需要,可以通過代表處來和海外經略府聯繫,只要不違反大宋律法,我們會盡力滿足。”

藤原教通大喜過望,如果是官方對官方,那藤原家族的財源將會得到最大的保證,這簡直太好了。

“我完全同意,貴國也可以在平安京設立同樣的代表處,我們也會盡力滿足貴國的需要。”

這時,藤原師實又小心翼翼道:“我們有三個小小的要求,貴國能否滿足。”

範寧微微笑道:“左大臣請說!”

“第一個要求,是日本對大宋的銅錢需求很大,以前是民間貿易,銅錢品質良莠不齊,如果變成官方貿易,希望能提供大批優質的銅錢。”

日本和宋朝的銅錢貿易由來已久,大宋朝廷也不禁止,用銅錢換取日本國的金砂,當然是好買賣。

範寧點點頭道:“銅錢可以輸給日本,我們甚至可以單獨給日本鑄造銅錢,但必須用金砂來單獨結算銅錢貿易,這一點不容含糊。”

“這個完全可以接受!”

藤原師實又提出第二個要求,“希望能適當放開對日本國的生鐵輸出。”

日本國沒有鐵礦,所以生鐵缺乏一直是日本心頭大患,直到明朝,大量鐵器走私去日本換取白銀,才漸漸解除了日本的鐵器之荒。

這個條件範寧卻一口回絕,“生鐵是戰略物資,大宋在北方有強大的敵人,所以生鐵一向嚴禁出口,對任何國家都不例外,這是大宋法令明確禁止,我也愛莫能助,除非朝廷能修改法律,允許生鐵向日本輸出,否則我無法答應這個條件。

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