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捷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東京汴梁的百姓還沉浸在收復幽燕的喜悅之中,各大報紙長篇累贅地寫着各種關於幽燕的文章,民衆們也百看不厭,酒樓茶館裡整天都在談論着有關幽燕的話題。
這天中午,京城東大街口上的黃尖嘴酒樓熱鬧異常,一樓和二樓的大堂上坐滿了酒客,酒客們都是老客,很多彼此都認識,聊起來也很隨意爽快。
在靠窗的一張小桌前坐着一名戴紗帽的年輕男子,正自斟自飲,很是悠閒,這名年輕男子正是範寧,只是他的相貌和平時略有些改變了,留起一蓬虯鬚,眉毛也變得粗濃。
範寧當然是化了妝,情報司最新發明了一種人皮面具,假鬍子,假眉毛,貼在臉上就完全變了一個人,範寧也是沒有辦法,認識他的人太多,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然後被熱情的民衆們圍住,使他失去了獨自出門的自由和樂趣。
這些天,他喜歡到各處酒樓喝酒吃飯,爲了不被認出,他便向情報司要了虯鬚面具和眉貼,這下再也沒有人認出他,使他又得以享受自在。
當然,他的護衛還是有的,就在他斜對面,兩名體格彪悍強壯的大漢也在喝酒,目光卻警惕地望着四周。
範寧端起一杯酒,黃尖嘴是茶樓的老牌子,前年開始做酒樓,它的酒非常醇厚,放一點點桂花,那種淡淡的香味令酒客們着迷,範寧也極爲喜歡它家的桂花清酒。
這時,一陣議論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幽燕拿下來了,那大同府和雲州什麼時候能拿下來啊?幽雲十六州,我們拿下了幽州、平州、薊州、易州......還有哪裡?”
旁邊有人補充道:“還有檀州、順州、涿州、嬀州、武州、新州、儒州、蔚州。”
“應州、朔州和寰州也拿下來了。”
“那就對了,現在就只剩下大同府雲州了,拿下大同府,幽雲十六州就全了。”
“雲州可不好拿,聽說那裡駐紮了三萬精銳騎兵,我們大宋在騎兵方面不是遼軍對手。”
“不會吧!我們在鯤州養了十萬匹馬,又拿下了河西,聽說朝廷戰馬總數已達五十萬匹,不會連三萬騎兵都敵不過吧?”
“不是馬的問題,而是騎兵的問題,遼軍從小生活在馬背上,每個人都是馬術大師,宋軍騎兵在馬上確實敵不過他們。”
這時,一名中年男子道:“我昨天給諫院上了一封信,提出了我的建議,我建議在河西走廊招募一支羌人騎兵,我覺得能和遼軍騎兵一戰。”
“招募羌人從軍,就怕養虎爲患啊!”
“這又沒關係,戰爭結束,把他們解散就是了。”
“還是老老實實訓練大宋騎兵吧!外族是指望不上的,我覺得發展對付騎兵的新武器纔是正道。”
範寧暗暗點頭,最後一人說得有道理,發展對付騎兵的新武器纔是正道。
........
從酒樓出來,範寧上了馬車,他撕掉虯鬚和眉貼,放進一隻盒子裡,恢復了本來的面目。
馬伕在外面問道:“相公回大內嗎?”
“不!去軍器監弩院。”
馬車緩緩掉頭,向京城西北方向駛去。
軍器監弩院是一個單獨的兵器部門,負責研發弓、弩、投石機以及弩炮等等,位於城外西北兩裡處,佔地約三百畝,從外面看就是一座十分狹長的軍營,周圍有高牆。
馬車緩緩在弩院大門前停下,片刻,弩院的主管官員杜俅帶着兩名從事迎了出來,他是正八品修職郎,出任弩院主事。
“卑職參見範相公!”
範寧從馬車出來,笑道:“沒有事先告之,很抱歉,打擾你們做事了。”
“哪裡!範相公來視察弩院,是我們的榮幸,相公請!”
範寧點點頭,跟隨幾名官員進了弩院,幾名護衛也跟着身後。
範寧進官衙坐下,杜俅讓茶童上了茶,範寧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問道:“現在弩院有多少工匠?”
“回稟相公,工匠有三千八百四十人,大部分都是負責製造弓弩。”
“我不是指製造工匠,而是問研究工匠。”
“研究工匠有三百七十七人,弓弩各一百人,其餘工匠都是研究弩炮、投石機和其他相關兵器。”
範寧放下茶盞笑問道:“上次我託弩院研製的蜂窩弩,研製得如何了?”
“樣品已經做出來了,但一些細節還需要完善。”
範寧大喜,起身道:“那就帶我去看看!”
........
弩院很大,由試驗場、研究院、材料庫、組裝場以及官衙幾大部分組成,範寧從官衙出來,側面便是試驗場,遠處一架弩炮正在試驗發射大型火鷂子。
火鷂子在五代十國時期便研製成功,是最早的一種火器,用紙糊成的火鷂子攜帶燃燒火藥,進行遠程火攻,一般是手擲或者用弩發射。
經過百年的不斷完善,火鷂子已經能飛到三裡外攻擊敵軍大營。
現在弩院試驗一種大型火鷂子,用弩炮發射,範寧有幾分興趣,停住腳步問道:“這種火鷂子能飛多遠?”
“如果在高處發射,最遠能飛十里,如果在平地發射,大概能飛六七裡,是傳統火鷂子的兩倍。”
“研製成功了嗎?”
“基本上成功了,如果相公有興趣,可以去外面演示。”
範寧想了想道:“下次吧!先去看蜂窩弩。”
衆人來到研究院,走進一間院子,院子裡放着一架中型弩炮,首先輪子就讓範寧眼睛一亮,竟然是橡膠鐵輪,這也是軍器監重點研製的項目,用鐵輪、鐵軸取代木輪和木軸,然後用橡膠輪胎,民間已經成功了,只是軍器監要造得更加便利結實。
弩炮也是用生鐵打製,雖然體積不大,但發射力量更加強勁。
杜俅介紹道:“這是我們最新研製的鐵弩炮,重八百斤,能將五十斤重的鐵火雷彈射到一百五十步遠,是目前天下威力最大的弩炮,雖然很沉重,但一匹馬便可拉拽着前進,不過遠途最好還是用大車或者船運載。”
範寧上前細看,鐵弩炮打造得很精良,兩邊各有一根上弦銅棒,也就是說兩個人就能操縱。
杜俅又解釋道:“鐵弩炮因爲體型不大,只能三人操縱,兩人上鋼絲絃,一人裝弩矢匣,對於上弦士兵有特殊要求,必須力量很大,至少能開五石腰弩,否則拉不開。”
“大力士兵可以挑選,但我現在想知道怎麼上箭?”
杜俅一擺手,一名工匠抱上一隻鐵匣,杜俅將鐵匣遞給範寧,“這一匣有三十支弩矢,每支弩矢長八寸,目前是用棗木箭桿,我們正在研製殺傷力更強大的鐵弩矢,相公請過目!”
範寧接過箭匣,見前面有蓋子,扯掉蓋子,裡面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小孔,每個小孔裡放着一支弩矢,箭頭在外,橫六豎五,一共三十支。
“那怎麼操作?”
“直接裝上去!”
杜俅將鐵箭匣放進弩炮槽口中,四面扣上,微微笑道:“這樣就可以發射了,三十支弩矢同時射出,射程可達三百五十步,然後取鐵匣,再換上另一隻劍匣,操縱非常簡單便利。”
範寧緩緩點頭,這不僅是守城利器,更是對付騎兵的犀利武器,和諸葛連弩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比諸葛連弩更先進,使模塊化箭匣,堪稱科技的跨越,宋軍只要有足夠的生鐵資源,使用鐵弩矢完全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