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午餐

雲崢以爲人生在世不管多麼成功或者多麼失意,都不能將別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好意漠視掉,或許唯有這些好意纔是表明自己做人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杆。【文學吧最新更新】

這與財富無關,與智慧無關,更與地位無關。

自己來到了大宋,最缺少的就是別人的關愛,和雲二抱在一起瑟瑟發抖的對抗整個世界的時候他就清楚那樣做是行不通的。

所以纔會有了臘肉,後來就有了陸輕盈,沒有家就製造一個家,父母沒辦法制造,只能在大腦裡臆想,自己沒見過父母,雲二的父母有等於沒有,所以兄弟兩就一起炮製了一個完美的父母形象,雲崢自己不好意思說,雲二則很乾脆的將父母的形象和雲大的形象重合在了一起。

有了父母就需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老師,彭蠡先生耿直方正的性格非常的適合,魯清源雖說也不錯,雲崢卻認爲他的感情裡夾雜了太多的其他東西,沒有彭蠡先生的感情來的純粹。

甲子營全體出動了,他們排成了一列縱隊悄無聲息的鑽進了大山。

今天其實不是一個好的進山天氣,大暴雨很容易招來泥石流和山崩,但是甲子營的部衆已經習慣接受雲崢的命令,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既然將主要進山,那就有必須要進山的道理,周同只不過多問了一句,就被樑楫和彭九把他當傻子一樣的看,在這哥倆的腦子裡。將主的話不需要質疑,跟着走就是了,只要將主走在前面,刀山火海走一遭也不是不行。

“將主,咱們這樣進山,真的明智嗎?”周同強忍着別人鄙視的目光還是問出了這句話。

雲崢抽抽鼻子,今天哭的太多五官沒有一個是正常的,到了現在才知道哭泣其實是一件非常耗費力氣的事情。

“不明智,甚至算得上愚蠢,但是我的命令已經發出了。你認爲有什麼問題?”雲崢瞅着周同問道。

周同抹掉臉上的雨水無奈的說:“你是將主。這裡的一切自然是你說了算,我是你的部下只有跟着走的份。”

雲崢點點頭說:“這就對了,我以前聽說過一句話,叫做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在你沒有成爲大將軍之前。還需要努力的向這個道理靠近一下。”

這句話頓時就讓周同來了興致。緊跟在雲崢身後問道:“你難道不擔心我搶了你的位置?畢竟我如今正在一日千里的進步着,遲早有一天會追上你的。”

雲崢笑道:“那就趕緊,你如果把志向調整的再高一些。我會更加的高興,只有你們都成爲一軍的將主,我纔能有足夠多的人手幹我自己的事情。”

“造反?”周同停下腳步問道。

“狗屁的造反,我們要去打到讓所有人覺得造反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才成。很小的時候我在讀史書的時候就發現,造反其實是最無聊的一件事情,除了把國家搞得更糟之外,沒半點好處,陳勝,吳廣起義是這樣,綠林赤眉起義同樣是如此,打着討伐昏君名義的人其實沒想着爲百姓謀福利,他們是想自己當皇帝,纔去積極造反的,只要出現造反的事情,你會發現最倒黴的就是百姓,

曹操說得好啊,世間如果沒了他,不知道幾人稱帝,幾人爲王,什麼樣的禍害都沒有諸侯林立可怕,周同,我這個人其實沒有多大的志向,就是打算活的開心寫意,誰不讓我開心,我就讓他難過,如果能順便幹掉一些喜歡當皇帝的王八蛋,我的生活就更加的完美。”

雲崢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忽然感覺全身都舒坦,這就是說實話的感覺,很踏實,很自在,很愚蠢,這種肺腑之言,以後一定要少說。

周同撇着嘴說:“想當忠臣怎麼把自己的感覺放在第一位?難道不是應該把官家的意志放在第一位嗎?”

雲崢乾脆停下腳步看着周同說:“你覺得像我這種人會單純的崇拜某一個人?或者沒腦子的把別人的意志當成自己的意志?老子是人世間獨一無二的人,這世間能讓我彎腰的只有情義,至於別的笑笑就算了。”

“我當第二個成不?”周同笑着問道”我覺得這樣做人很過癮。”

“你是第三個,雲二纔是第二人,就比我差一點。”

雨一直下,軍隊在雨地裡行軍,因爲沉默的關係,整支披着油布雨衣的軍隊顯得非常的詭異,偶爾遇到在大雨中趕路的人他們或者鑽進樹林,或者跪倒在泥水裡把頭杵在膝蓋上,看都不敢看這支沉默的令人窒息的軍隊……

包拯來到都江堰的時候,軍營裡除了幾位看守營房的老兵之外,就剩下蘇洵這位參軍大人正指揮着一羣老弱病殘休整都江堰上破損的地方,前日裡的大雨,大堤上有很多石塊已經鬆動了,需要重新加固。

這是一個富足的地方!

當了多年的親民官老包第一眼就看出這裡的不同。富裕的軍營在大宋並不少見,至少東京捧日軍營地裡就非常的富裕,他們佔據着京城裡最好的地方,可以做很多的生意,東京汴梁城最大的生豬,生羊買賣就是捧日軍的,這門生意別人也可以幹,大宋律法沒有規定只有捧日軍的才能這麼幹,但是,整個東京確實只有捧日軍一家買賣,別的買賣家都打不過捧日軍。

暗地裡死了多少人包拯是清楚的,可是要動曹家很難,樞密院和皇后,以及皇帝的顏面都要照顧,最重要的是曹家真的有免死金牌。

那東西是祖宗傳下來,曹彬功高蓋世,又自解兵權,趙宋皇家認爲只要曹家不謀反,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原諒的,包拯已經警告過捧日軍無數次,但是人家每回都能找出替死鬼,殺一個人抵命而已,還自稱捧日軍上下有五萬多人足夠開封府殺的。

老包帶着隨從走在乾爽的校軍場邊走邊笑,還拿腳跺一下這塊平坦的空地,這地方應該是經常被使用纔是,上面鋪着一層河沙,見不到一絲積水,放眼望去才發現整個校軍場中間高,四周低,水根本就留不住。

一些婦孺正揹着河沙往校軍場上填補,一些孩子還趴在地上,檢查自己鋪的是不是平整,每個人都很用心。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有的在餵馬,有的在餵羊,餵豬,年紀最大的老婆婆也端着一碗癟穀子在餵雞。

營地裡乾淨的令人髮指,老包敢確定,皇宮裡面的空地也沒有這裡乾淨,營房的門窗上剛剛上了漆,這是在預防白蟻,潮溼悶熱的天氣裡最適合那東西繁殖。

繞過軍營,總算是找到了一些青壯,他們的活計非常的勞累,不過看起來精神很不錯,這就是一個制磚的作坊,好多壯漢打着赤膊正在製坯,精壯的身體上糊滿了泥點子,一個個張着大嘴嘻嘻哈哈的,時不時的被一些老漢臭罵催促幹活。

小媳婦過來送飯,會被所有人調笑卻不下流,瞅着這樣的一羣人有條不紊的幹活,老包發現自己陰鬱的心情好像也變得好起來了。

有人在敲鐘,此時已經到了晌午,軍營變得熱鬧起來,匆匆趕回來的蘇洵邀請老包一起用餐,老包拒絕了蘇洵請他去軍官飯堂用飯的邀請,執意帶着僕從學着排隊,一面和身前身後的老軍聊天,一面四處觀察每個人的反應。

日子過得好不好只要看精氣神就足夠了,一些婦人頭上還戴着孝,手裡牽着不大的孩子等着端飯,面容上見不到多少悲切的意味,孩子更是嘰嘰喳喳的玩鬧,直到被老軍吼一嗓子纔會抱着母親的腿把臉藏起來。

老包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在軍士和婦孺的飯堂裡竟然能吃到肉,確實是肉,油汪汪的一勺子肉,米飯也是精米,再配上一大勺子青菜,就是今日的午餐。

跟在老包後面的蘇洵笑道:“讓明公見笑了,您來的突然,只能吃這些粗劣的飯食,失禮之處還請明公海涵。”

老包看着自己餐盤裡的飯食,疑惑的問道:“明允,你老實告訴老夫,今日的飯食是因爲老夫來特意做的,還是平日裡就是如此?這樣的飯食已經超過大宋富裕人家的飯食了,老夫不信你甲子營能餐餐如此。”

蘇洵笑道:“今日的午餐只是很平常的一頓,說實話,我到軍營上任的時候也問過,將主不願意解釋,把賬簿丟給我就不聞不問,我是看過賬簿之後才確認他們平日裡就是這麼吃的,遇到年節的時候,還會更加的豐盛。

將主說過,錢財根本就不是從嘴上省出來的,而是掙出來的,這一年多甲子營不但參與剿匪,還有自己的營生,將主帶着大夥走了一趟青塘,西夏更是收穫不菲,所以完全支撐得起這樣的伙食,聽說明公這裡還有我甲子營五千貫銀錢未收。”

包拯從袖子裡抽出一沓子交子放在蘇洵手裡說:“五千貫交子,銀貨兩訖,記得把賬本給老夫看看,老夫也想看看甲子營憑什麼頓頓吃肉!”

第七章率獸食人第三十五章卑劣或者高尚第五十四章誹謗第十五章武勝軍的軍費由來第二十五章你還是處子啊第五十八章冰牆下的戰鬥 2第二十五章呂惠卿的智慧第十二章呂家的不傳之秘第十一章弩炮和火炮第四十一章超級將領的本能第四十三章浮華第一章 曾公亮的擔憂第三十一章 葛秋煙的恐懼第九章賬房先生第二十九章取捨之道淚奔中,求票第三十二節天問第二十一章 北方的狼第七章執拗還是執着?第五十二章夫妻鬥法第二十一章成敗一念間第七十六章飛翔的李清第七十一章 世家啊第七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無根兄第十一章下不去手第六十章巨鱷入水第七章怒氣散第十章依靠殺人興國的西夏國第三十五章第一支傭兵第六十六章 敵我難分第三十八章沒性子的和尚第六十九章殺賊第七十章情殤第四十五章像淑太妃的女子第二十八章呂惠卿的**第七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十七章小蠻的旅行第十三章母子第三章不妥協!第二十八章半獸人 1第二十七章利益均沾第二十七章利益均沾第五十五章一羣狐狸第五十章城市的秘密第十一節吹牛皮第三十二章 野狐口第六十七章韓琦發威第二十三章溫柔鄉和疑惑第九章信念第五十六章潘金蓮和西門慶9月13日求票,這可是個大日子第十二章自強纔是王道第四章 活的讓所有人都擔心第十章孫七指第五十七章皇帝的堅持第二十八章除污穢第四章富貴八分第五十八章 女人和錢財之間的吸引力第三十四章灰暗的一天第七十二章惡毒的報復第七十章情殤第四十二章 主母的決斷第十三章萬人屠第四十七章 僰人消失的原因第六十一章忽聞海上有仙山第二章蘇軾第二十五章天變第三十九章坊市子第五十四章誹謗第二十九章吊睛白額大蟲和細狗第三十四章三國論第二十八章 學問的實際應用第二十四章 令人絕望的差距第九章 海東青和人蔘第三章 野驢島上桃花開第三十五章 東京軼事第六十三章還未做的事情帶來的威脅第二章掌上舞第五十六節山崩月底了求一張票第五十七章下雨了第三十八章十全老人的背叛第六章思舊事第四十八章水蛭第二十七章神仙也有利益之爭第三十七章圍山第七十七章成功!第六十七章衍聖公第八十三章女主人第三十八章沒性子的和尚第四章欺負人第七十五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十二章仁慈的皇帝第五十三章《元夕》大盜第二十一章武勝軍的淨街效果第十八章試探第五十章曙光第十六章 老實的狄青第五十八章瓦市子裡的槍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