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恭喜恭喜

談判持續到第二天,雙方都很疲憊,但值此關鍵時刻,誰也沒有休息的意思,都想一氣呵成,儘快把事情解決了。

就大宋而言,需要李虎武力,同時又要削弱李虎,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雲中路財賦收入的拮据,把李虎牢牢控制住,讓李虎不至於餓極了衝出樊籠吃人,但因爲貧窮又越來越瘦,以至於實力不濟,不得不依靠大宋生存下去。

大宋在這方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教訓。

成功的例子就是西北將門世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折家。折家世居府州四百餘年,歷經諸朝,也算是一個獨立小王國,但大宋用各種辦法牢牢控制了它。

失敗的教訓就是西夏李氏。李氏一門可以追溯到唐初党項人興起,唐末拓跋思恭平黃巢起義有功,賜姓李,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就以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爲中心建立藩鎮勢力。李氏也曾歸附大宋,但它實力太大了,大宋擔心控制不了,要削藩,要強行內遷,結果把李氏逼反了,不但分裂了大宋,還給大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如果大宋當年採取了正確的政策,圓滿解決了李氏家族和党項人的問題,把李氏和党項人收爲己用,然後從代北和河北兩個方向展開進攻,或許有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前車之鑑,後世之師。汴京在對待李虎的問題上因此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收復幽燕後聯合金人滅了李虎,永絕後患;一種是長期打算,利用和遏制共用,慢慢削藩,把這個李氏家族圈養起來,再培養出一個爲大宋所用的將門世家。

王安中和李邦彥都傾向於長期打算,皇帝也抱着同樣的想法,他們之所以到大同來,正是因爲君臣觀點一致。

本着利用和遏制的原則。王安中首先給了李虎一年五百萬貫的軍資,這是一個甜頭,這個甜頭如同誘餌。先把李虎釣上了勾,接着他就開始慢慢折騰李虎了。你要糧食,行啊,代北是個水草茂盛的牧場,我給你多少糧食,你要用一定數量的牛羊來交換。你要鹽鐵酒茶絹,那就用珠寶皮毛交換,總之一句話。我不會讓你餓死,但也不會讓你富起來,不給你任何發展實力的機會。

大宋替李虎養軍隊是因爲大宋需要這支軍隊,無論是收復幽燕還是收復大西北,大宋都需要李虎的武力,但一旦大宋地目的達到了,大宋就不會繼續供養了。削藩的第一步就是裁軍。\\\\\而李虎地財政命脈被大宋卡住了。他若想活下去,只能乖乖聽話。

李虎的目的則非常簡單。他只要度過眼前的危機就行了。在他的身邊有個寶藏堆積如山的燕京,他只要奪下燕京。把整座城池擄掠一空,他的財政拮据問題就能解決。然後西征對他來說就是發展壯大了。

雙方討價還價,但彼此都保持適當讓步。一天之內就基本上擬定了一個原則性的協定,具體細節則由雙方地屬官去談了。

王安中和李邦彥得到了李虎的承諾,隨即再度和宗望商談平州路的歸屬問題。

李虎告訴兩人,要儘快簽約,以便迅速展開攻擊,把金軍拖進戰場。金軍實力有限,未必敢兩線作戰,同時開闢兩個戰場,所以儘早在代北開戰,有助於宋軍全取幽燕,拿下平州路。

宗望還是堅持既定原則。王安中和李邦彥沒有堅持了,接受了宗望的建議。雙方各憑實力去打,誰打下來的就是誰的地盤。其實就算大宋堅持也沒用,金軍還是要打,除非大宋搶在女真人的前面,否則雙方爲了平州路地歸屬問題可能要爆發一場戰爭。\\這個盟約地簽訂,可以給雙方解決平州路的衝突贏得一個緩衝時間。

李虎是大宋藩鎮,折家是大宋第一將門世家,雙方聯姻在西北算是一件大事,對汴京而言更是一件大事,需要仔細權衡雙方聯姻可能給北疆帶來地利弊,必要的時候朝廷要出面干涉,但這件事折可求竟然沒有告之河東帥司,而汴京更是一無所知。

婚禮辦得比較隆重,大同地文武官員和宋金使者都受邀參加了筵席。

王安中看上去很高興,心思卻不在這裡,這場婚禮讓他感覺自己雖然身處中樞,但距離皇帝卻非常遠。

折家在西北的地位隨着折彥直成爲宰執而急驟上升,折彥直之所以能進入宰執之列,都是因爲鄆王趙楷地關係。皇帝有心廢嫡立庶,當然要想方設法給鄆王尋求將門的支持,一旦東宮易主,汴京或者其它地區出現混亂,還得靠這些將門出力平叛。

王安中不支持皇帝廢嫡立庶,尤其在現今這種形勢下。這幾年戰事多,皇帝又極盡奢侈之能事,花錢如流水,造成國庫入不敷出,嚴重虧空,朝廷爲此多次修改經賦之策,橫徵暴斂,宋江、方臘起義就足以說明朝野、官民之間地矛盾已經到了爆發的程度。\\/\這種形勢下當然要重修經賦之策以緩和官民矛盾,蔡京下野就和朝廷要修改政策有直接關係。

王黼、張邦昌主掌東府後,北伐勢在必行,朝廷不但無法修改經賦之策以緩和官民矛盾,反而變本加厲盤剝百姓,這使得天下形勢更趨不穩。如今北伐未成,皇帝和朝廷又雄心勃勃地準備西征了,不難想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朝廷都如履薄冰。假如此刻爆發皇統之爭,不亞於在岌岌可危的堤壩上打開一個缺口,洶涌澎湃的洪水勢必一泄而下,後果不堪設想。

王安中爲了自身利益考慮,他也不反對皇帝廢嫡立庶,但他認爲要選擇合適時機,這讓皇帝很不高興。

這場聯姻汴京肯定有人知道,從北疆形勢和汴京形勢來推測,極有可能是一場預謀。北伐有了李虎的加入,燕京其實就是囊中之物,而鄆王趙楷勢必因此獲得功績。皇統之爭可能要決出勝負。

王安中的腦海中忽然閃現出一幕可怕的場景,中原、江南叛亂迭起,西北兩疆戰事連綿。汴京不堪重負,轟然傾覆。\//\

官家啊,這步棋無路如何不能走啊。

李邦彥長得俊雅,性格隨和,爲人詼諧,幾杯酒下去,更是豪放不羈,口若懸河。妙語連珠,他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肯定熱鬧,大家擠在一起聽他神侃,不是爆發出陣陣歡笑。

酒熱耳酣之際,李邦彥和折可求碰到了一起。

“恭喜恭喜。”李邦彥笑容滿面,語氣卻很嚴肅。“漢王要西征了。你也要參加,但第二次北伐就要開始了。你知道嗎?折可求知道李邦彥是什麼人,更知道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折可求笑了笑。沒有說話。

形勢發展太快了,第二次北伐馬上就要開始。而與此同時,李虎卻說服了皇帝和朝廷。要西征了。西征之策正是自己在第一封信中向李虎所提的建議,誰知僅僅過了兩個多月,李虎竟然把它變成了現實,這太不可思議了。但李虎的西征之策和自己的西征之策根本是兩回事,李虎的目地是開疆拓土,而自己的目的卻是利用西征這個誘餌,把李虎拉到自己這條船上,爲未來而賭博。

現在折家被動了,極其被動,折家不但沒能把李虎拉到自己這條船上,反而被李虎拖到了虎背上,下不來了。

“折家地命運都控制在你手上。”李邦彥笑着舉杯相敬,“這次聯姻,一定會給漢王帶來好運氣。”

李邦彥揚長而去,折可求望着他的背影,把嘴裡的酒慢慢吞了下去。他想不明白,這個靠攀附樑師成和蔡攸而上位的京城浪子怎麼會成爲太子的人?難道他和仲古(折彥直)一樣,都是被蔡京所陷,不得不爬上太子這條船?或者,他天生就是個賭徒,拿身家性命來賭博未來?以他現在的地位來說,如果太子上臺,他成爲宰相絕對沒有問題。他和現任宰相王黼是對頭,兩人一直明爭暗鬥,針鋒相對,但他暫時並沒有被趕離中樞的危險,他爲了擊敗王黼有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李虎忽然走了過來,“我們可以談談嗎?”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李虎非常需要折家地幫助。折家在西北擁有龐大的勢力,在汴京也有錯綜複雜的關係,而這都是李虎所急切需要的力量。李虎必須藉助這次聯姻的機會和折家建立信任,以便儘快在西北打出一片天下。

李虎說了幾句客氣話,然後拿出折可求寫給自己的第一封信,鄭重其事得地說道:“我要感謝你送給我的這份厚禮。”

折可求拿起書信,看了看,心裡盤算着如何把話題引到汴京,引到皇統上面。

“我地整個北方策略,都來源於你地這封信。”李虎心情看上去很好,他攤開地圖,向折可求詳細解說西征策略和對未來北方局勢的構想。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你我必須聯手,虎烈府和西北將門世家必須齊心協力,但這一切都取決我們之間是否有絕對地信任。”李虎望着折可求,笑着問道,“我們彼此信任嗎?”

折可求沒有立即回答,他在考慮是否說出皇統的秘密。

“我聽說,汴京有皇統之爭。”李虎慢悠悠地說道,“我還打聽到,折家地背後是鄆王趙楷,而皇帝有意廢黜太子,讓鄆王趙楷入主東宮。”

折可求駭然心驚,他沒想到李虎竟然知道這個秘密。

“皇帝想讓鄆王建功立業,而在北伐戰場上,我們有絕對的把握打下燕京。”李虎繼續說道,“我曾對你有承諾,要打下燕京。現在我想問你,我打下燕京,讓鄆王建功立業,是否可以取得你地信任?”

“不,不……”折可求心神已亂,急忙搖手,“不是這樣的。”

第16章 誰是他媳婦?第67章 倉惶後撤第30章 一箭多雕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77章 你喜歡她?第94章 不要上當第61章 不要臉第84章 騎虎難下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55章 洗劫汴京第69章 打你一個巴掌第63章 威脅第97章 獨斷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4章 你跑得掉嗎?第14章 放棄幻想第89章 棄子第27章 風雨欲來第3章 決心第81章 現實和道義第83章 打敗仗第5章 打造天下第一富豪第35章 決裂第35章 以人制人第95章 佯攻第35章 得失之間第63章 畫押簽字第26章 最後決策第84章 舉步維艱第1章 變數第92章 必須打敗第86章 受阻第59章 暗箭難防第86章 李清照第1章 粘罕的野心第85章 十萬貫買來的消息第51章 車軲轆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10章 衝破重圍第97章 我也是人第89章 必殺對象第49章 無法喘息第24章 馳援信都第70章 靈魂掉進了錢眼第82章 騙人騙到這份上第47章 養寇自重第96章 怒氣沖天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30章 發財了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60章 沙河談判第87章 驅虎吞狼第93章 御駕親征第11章 夜襲第81章 馬哥被困第55章 四百多年的老妖精第3章 握手共誓第51章 聽天由命第80章 對策第54章 只要腦袋第26章 一切鬥爭源於利益第88章 爾虞我詐第66章 塗鴉第52章 以身爲餌第20章 聯金攻遼第6章 突襲第31章 崩潰第86章 李清照第27章 敢勇悍卒第9章 繼續攻擊第31章 至死方休第59章 死人復活第81章 馬哥被困第92章 必須打敗第6章 黃葉秋風第67章 矛盾激化第53章 一個女人的價值第1章 將兵法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48章 知己不知彼第30章 勢如破竹第77章 給我滾第23章 耶律大石第98章 合法掠奪第12章 都是我殺的第78章 忐忑第92章 安陽名人第4章 集結第63章 舉起屠刀第14章 儒家學派第79章 追殺第83章 打敗仗第27章 伺機而動第63章 畫押簽字第82章 散夥了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31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