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女兒長大了

羅思南迴到王府,馬上傳書羅青漢,有要事請他商議。

羅青漢以爲女兒的身體出了問題,匆匆趕到內府。父女兩人一見面,還沒說上兩句話,吵起來了。

“你把毛帥放了,趁着事態還沒有擴大之前,馬上放戰場的正副統帥,卻臨陣逃脫,導致整個北方戰局陷入困境,罪在不赦。”羅青漢神情冷凜,斷然拒絕。

“你把毛帥抓起來了,後果不僅僅是北方戰局陷入困境,而是整個虎烈府,整個義軍都將陷入困境,你知道不知道?”羅思南面紅耳赤,氣呼呼地說道,“董帥、刀帥、寶帥還沒有回來,這件事還可以挽救,如果他們回來了,你把他們也抓起來了,你知道後果嗎?整個軍隊都會亂起來,義軍很可能分崩離析。”

“你懂什麼?”羅青漢嗤之以鼻,“幾次整軍之後,你以爲他們這些人還能牢牢控制自己的軍隊?我就是要乘這次機會奪了他們的兵權。”

“奪他們的兵權?”羅思南吃驚地瞪大眼睛望着自己的老爹,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你爲什麼要奪他們的兵權?你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奪他們的兵權?你知道總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嗎?你是不是瘋了?誰給你出的主文虛中?”

“這些人現在無法無天。/難道你不知道?總帥一而再再而三要求我們全取代北,但董小丑和毛軍他們都幹了什麼?他們竟然聽信耶律馬哥地話,帶着十幾萬軍隊撤回大同,把雲內整體放棄了。他們都是什麼人?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的統帥?他們會傻到聽信耶律馬哥的一面之辭?撤軍的真正動機顯然不是西夏增兵代北,而是他們不想打,他們想保存實力。他們認爲自己手上有軍隊,就能爲所欲爲,就能對抗和總帥,對抗虎烈府。”

羅青漢憤怒地一甩手,厲聲說道:“在他們的意識裡,我們還是土匪,還是居無定所的流寇,還是朝不保夕地反賊,所以要牢牢控制軍隊。即使總帥不在了,虎烈府倒塌了,他們還能繼續生存下去,這纔是根本。這纔是北方戰局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們不改變這一點,總帥無論制定多少策略都無法實現,軍隊不論打多少勝仗都無法擺脫生存危機。”

羅思南聽明白了,老爹現在的身份和地位都變了,尤其從汴京回來後。他的很多想法都變了,汴京的繁華和權勢給了他極大的震撼和感悟。他若想達到夢想中的目標,他必須竭盡全力幫助李虎擴展實力。拓展疆域。李虎的實力大了、地盤大了,羅青漢的勢跟着水漲船高。他也就可以爲所欲爲了。

“所以呢?所以你要奪他們地兵權?所以你要改兵制,走大宋那一套?”羅思南早已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她在遼西和雲朔的這些年裡讀了很多書,聆聽了很多高人的教誨,在代理軍政大權地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對虎烈府的發展有她自己的一套想法,她當即駁斥自己的老爹,“這裡是北方,不是大宋。契丹人在兩百餘年裡一直學習中國,但他們並沒有盲目照搬,而是依照北方地實際實施漢蕃分制,所以他們纔在北方稱雄兩百餘年。金國迅速崛起,也是因爲他們有勃極烈,在東北推行了猛安謀剋制。虎烈府若想發展,必須走自己的一條路,照搬大宋那一套肯定不行。你不要聽李綱和宇文虛中地,那不是在幫助總帥,那是在害總帥,是在禍亂虎烈軍。”

羅青漢稍顯錯愣。女兒長大了,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只會舞刀弄棍的瘋丫頭了,她說得有道理啊,自己是不是做錯

“爹,換一種身份,如果你不是我老爹,不是總帥地岳飛,你是董帥,是刀帥,是渤海人敵烈人,你突然要剝奪他們的兵權,你會答應嗎?你還會繼續追隨總帥打天下嗎?這麼多年了,我們從大山打到遼西,又從遼西打到代北,一次生死危機,但這些人都忠心耿耿地跟着總帥,爲什麼?如果他們投奔女真人,他們地日子會更好過,但他們爲什麼一直追隨總帥?很簡單,因爲大家都是漢人,都想建立一個漢人的王國,而渤海人則夢想着在總帥地幫助下重建渤海國,那些契丹人奚人敵烈人室韋人又圖什麼?還不是圖個快意恩仇,將來總帥雄踞一方了,他們也有個安身存命的地方。/”

“爹……”羅思南激動地喊了一聲,“到目前爲止,我們的確還是流寇,我們還沒有擺脫生存的危機,雖然我們現在投靠了大宋,但西夏人就是個例子,大宋不會容忍藩鎮的存在,他們要消滅我們。李綱和宇文虛中都是大宋的臣子,他們忠誠於汴京和大宋的皇帝,他們每一天都在想方設法利用我們,削弱我們,掏空我們,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只要輕輕一擊,虎烈軍也就轟然傾覆了。”

羅青漢臉色鐵青,心裡鬥爭激烈。這番話是自己女兒說的,自己就算承認錯了也沒什麼丟臉,換了別人,自己不會接受,更不會仔細聆聽認真思考。

“他們誘惑你,說權力要集中於總帥,集中於虎烈府,總帥和虎烈府大權在握,想幹什麼就很簡單了,如臂指使。”羅思南看到羅青漢沉默不語,語氣也緩了下來,繼想,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我們現在還在爲生存而戰鬥,尤其現在,被敵人四面包圍,四面都是戰場,戰局變化莫測,這時候各戰場都要由虎烈府統一指揮,可能嗎?總帥的策略爲什麼連續變化?總帥爲什麼要親自到幽燕戰場?說到底,都是因爲生存的需要,當我們沒有解決生存的時候,所有的策略、所有的進攻之策都要隨着形勢的變化而迅速改變,稍有延誤必定敗亡,所以總帥必須到前線指揮作戰,所以董帥、毛帥他們必須擁有和總帥一樣的兵權,否則這仗就沒辦法打。”

“等到我們實現了北方策略,解決了生存問題,在西北牢牢站住腳了,要開疆拓土,要發展了,我們纔有集權於虎烈府的基礎,我們才能制定一個長期的發展策略,但到了那個時候,戰場更多了,戰場也更遠了,前線統帥們還是需要全部的戰場指揮權。對於總帥和虎烈府來說,只要他們實現了攻擊目標,那就行了,至於仗怎麼打,那完全是他們的事。”

羅青漢霍然醒悟,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太急功近利了,因爲急功近利而把事情理想化了。汴京之行讓自己看到了大宋的強大,繼而想當然的認爲,只要照搬大宋的那一套,虎烈府也能迅速強大起來。現在看來,自己想錯了,汴京的繁華矇蔽了自己的眼睛,對宋的尊崇也讓自己失去了清醒的頭腦。

“目前,我們給予前線統帥的權力僅限於指揮權,將來要發展,要開疆拓土,還要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讓他們每打下一個州縣就要治理州縣,讓他們迅速增兵擴充實力,讓他們不停地向前攻擊,只要這樣才能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如果事事摯肘,萬里之外的軍隊都要由虎烈府來提供糧草和補充兵員,他們還打什麼仗?還怎麼開疆拓土?當年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如果不信任韓信,不給韓信全部的兵權,韓信能給他開疆拓土,能給他帶來幾十萬軍隊,能幫助他擊敗

“歷朝歷代在打天下的時候都是一樣,都必須絕對信任自己的部下,給他們最大的權力,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才智,只要這樣才能成功,才能立國開疆,相反,凡是不信任自己的部下,凡是摯肘自己的部下,唯恐大權旁落的人最後都失敗了。”

“你信任別人,別人纔會信任你,彼此建立了信任,上下才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羅思南說道,“總帥這些年戰無不勝,就是因爲他信任自己的部下,但你現在反其道而行之,你說會給總帥、給虎烈府,甚至給我們自己帶來怎樣的災難?”

羅青漢開始考慮挽救的辦法。現在這事很複雜,不是董小丑不經虎烈府同意,急速撤離雲內戰場,這肯定不對,要給個說法,否則虎烈府的權威何在?雲內距離大同不過幾百里,西夏人的大軍也還沒有出現,你撤退的理由是什麼?沒有理由,那就是臨陣脫逃,那就要追究罪責。更嚴重的是,雲內丟了,虎烈府的北方策略遭遇重挫,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如何挽救?

“總帥離開大同之前,你們爲了軍權分配的事爭論了很多天。”羅思南看到老爹情緒平靜下來,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於是坐到他身邊繼續說道,“虎烈府一定要拿到更多的兵權,但總帥不同意,總帥認爲靠虎烈府一幫中樞大員坐在家裡紙上談兵來指揮整個戰局,事實上根本不可能。這大概纔是董帥突然從雲內撤兵的真正原因。”

羅青漢駭然心驚,“你的意思是說,董帥打算以此來威脅虎烈府?”

第27章 大石很無奈第51章 自尋死路第49章 跳進大坑第79章 追殺第72章 膽大妄爲的跛子第50章 虎落平陽第64章 緊張部署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37章 手舞足蹈第40章 破綻第68章 失算了第22章 協調兩府第42章 連續出擊第61章 對策第49章 背叛第3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53章 年頭變了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10章 要錢第21章 摧枯拉朽第39章 你就是皇帝第94章 求援第33章 王妃回來了第12章 庸人自擾第55章 洗劫汴京第94章 你還不如一條狗第28章 吃了去死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3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30章 一箭多雕第37章 打土賊第24章 賭一局第8章 質疑第33章 王妃回來了第30章 勢如破竹第21章 致命錯誤第64章 鄆王之憂第48章 知己不知彼第96章 陰謀第92章 虎烈衝陣第5章 漢人之橋第53章 李虎的意願第38章 折家的困境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14章 跟着美女混第53章 北岸紮營第14章 驚變第17章 援兵到了第100章 大麻煩第75章 誘敵第11章 兵貴於精第21章 摧枯拉朽第4章 王者之子第40章 破綻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57章 走投無路第27章 一根小草第25章 錦州策略第39章 序幕拉開第21章 盟約就是一張紙第33章 回到長安第53章 決戰態勢第78章 機遇第36章 北方儒士第68章 過河拆橋第59章 暗箭難防第37章 做人要低調第55章 開始攻擊第86章 漢蕃共治第5章 漢人之橋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88章 草芥第84章 兄弟,保重第26章 如此白癡第4章 集結第74章 魚肉和熊掌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26章 好心辦壞事第5章 豐盛大餐第81章 大夏使者第32章 代北變化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79章 以虜殺虜第21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56章 忠誠第29章 反間計第84章 兄弟,保重第25章 我喜歡你第52章 良禽擇木第24章 了無生機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59章 不是你的錯第2章 與天鬥第92章 夜襲第23章 各取所需第11章 掘堤第16章 張浚的選擇